2015年青海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真題試卷
(本套試卷共100小題,目前已收錄62小題)
單項選擇題(下列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請將其代碼填在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本大題共62小題,每小題1分,共62分):
1.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觀察學習要經歷( )階段。
A.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再現過程和鞏固過程
B.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再現過程和動機過程
C.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再現過程和調節過程
D.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再現過程和修正過程
【答案】B
【解析】班杜拉把觀察學習的過程分為注意、保持、復現和動機四個子過程。
2.學習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之間的關系,這在加涅的學習分類中屬于( )學習。
A.信號
B.連鎖
C.辨別
D.規則
【答案】D
【解析】規則或原理學習是指學習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之間的關系。題干的描述體現了規則學習的內涵,故D項正確。
3.對客觀事物做出判斷時,常利用自己的外部線索作參考,易受外來因素的影響和干擾,這在認知方面屬于( )(???
A.場依存型
B.場獨立型
C.沖動型
D.沉思型
【答案】A
【解析】場依存型的學生對客觀事物的判斷常以外部線索為依據.其態度和自我認知易受周圍環境或背景(尤其是權威人上)的影響,往往不易獨立地對事物做出判斷,而是人云亦云,從他人處獲得標準;行為常以社會為定向,社會敏感性強,愛好社交活動。
4.有機體學會對某個信息或刺激做出概括性的反應,這屬于( )學習
A.符號
B.概念
C.信號
D.詞匯
【答案】C
【解析】信號學習是指學習對某種信號做出某種反應.其過程為:刺激強化一反應,如巴南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
5.新學習的知識是已有知識的下位知識,已有概念或者命題的一部分,這指的是(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并列結合
D.辨別學習
【答案】B
【解析】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是一種把新的觀念歸屬于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某部分,并使之相互聯系的過程。原有觀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學習的知識。
6.兒童守恒觀念的出現,關鍵是看其是否具有可逆性思維能力。如果兒童能夠進行邏輯推理,那么這個階段是()(常考)
A.感知運動階段
B.具體運算階段
C.全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D
【解析】形式運算階段兒童思維的特征有:(1)命題之間的關系。(2)假設演繹推理。(3)類比推理。(4)抽象邏輯思維。(5)可逆與補償。(6)反思能力。(7)思維的靈活性:(8)形式運算思維的逐漸發展。故D項正確。
7.影響人格發展的社會因素有()
A.家庭教育模式、同輩集體、游戲活動
B.家庭教育模式、學校教育、游戲活動
C.家庭教育模式、學校教育、同輩集體
D.家庭教育模式、亞文化、同輩集體
【答案】C
【解析】影響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因素:(1)生物遺傳因素(2)社會因素。①家庭教養方式;②學校教育;③同輩群體。(3)個人主觀因素。故C項正確。
8.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要經歷( )
A.生理自我、社會自我、理想自我.
B.生理自我、社會自我、超我、
C.生理自我、社會自我、本我
D.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
【答案】D
【解析】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
9.-般認為,態度與品德的形成過程要經歷( )三個階段。
A.依從、認同、內化
B.內化、從眾、依從
C.服從、依從、認同
D.內化、認同、從眾
【答案】A
【解析】態度與品德的形成是一個從外到內的轉化過程,是社會規范的接受和內化,大致經歷三個階段:(1)依從。(2)認同。(3)內化。
10.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大的命題之間都只具有( ),比如遺傳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它們之間雖然不能形成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但它們之間仍存在著種都聯系
A.上位關系
B.下位關系
C.并列關系
D.包含關系
【答案】C
【解析】并列結合學習是在新命題與認知結構中特有的命題既非下位關系又非上位關系,而是種并列的關系時產生的。例如,學習質量與能量遺傳與環境需求與價格等概念之間的關系就屬于并列結合學習。由此可知它們之間的關系為并列關系。故C項正確。
11.美國心理學家()根據有意義學習任務的復雜程度,把有意義學習分成有層次組織的類型?;镜挠幸饬x學習有三種:表征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
A.奧蘇貝爾
B.布魯
C.桑代克
D.斯金納
【答案】A
【解析】略。
12.早期的遷移理論包括()
A.形式訓練說、共同要素說、經驗類化理論、關系轉換理論
B.形式訓練說、共向要素說、經驗類化理論、認知結構理論
C.形式訓練說、共同要素說、經驗類化理論、先行組織者理論
D.形式訓練說、共同要素說、經驗類化理論、包容性理論
【答案】A
【解析】早期的遷移理論有:(1)形式訓練說。(2)相同要素說(3)概括化理論(經驗類化理論)。(4)關系理論(關系轉換理論)。
13.教師成長與發展的歷程是( )
A.關注生存階段、關注情境階段、關注事業階段
B.關注生存階段、關注情境階段、關注學生階段
C.關注生存階段、關注情境階段、關注學術階段
D.關注生存階段、關注情境階段、關注成就階段
【答案】B
【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據教師的需要和不同時期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把教師的成長劃分為關注生存、關注情境和關注學生三個階段。
14.( )是課堂里主要的人際關系。
A.吸引與排斥、合作與競爭
B.吸引與排斥、合作與交流
C.吸引與排斥、交流與雙贏
D.吸引與交流、合作與競爭
【答案】A
【解析】學生之間主要的人際交往與人際關系表現為吸引與排斥、合作與競爭。
15.( )作為教學過程中的軟環境,它通常是指課堂里某些占優勢的態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
A.課堂氣氛
B.群體規范
C.道德規范
D.群體輿論
【答案】A
【解析】題干的描述體現了課堂氣氛的內涵。故A項正確。
16.典型的個別化教學模式有( )
A.程序教學、微格教學、掌握學習
B.微格教學、復式教學、程序教學
C.程序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掌握學習
D.程序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微格教學
【答案】C
【解析】個別化教學是讓學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經典的個別化教學模式主要有:(1)程序教學;(2)掌握學習;(3)計算機輔助教學。
17.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有( )
A.教師的領導風格、班級規模、班級的性質、對教師的期望
B.教師的領導風格、班級規模、學生的態度、非正式群體
C.正式群體、非正式群體、教師的態度、學生的態度
D.教師的領導風格、教師期望、學生的期望、班級的性質
【答案】A
【解析】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有:(1)教師的領導風格;(2)班級規模;(3)班級的性質;(4)對教師的期望。故A項正確。
18.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有( )
A.發現學習、情境教學、小組學習
B.發現學習、情境教學、合作學習
C.合作學習、小組學習、情境教學
D.發現學習、合作學習、交流學習
【答案】B
【解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有:(1)發現學習;(2)情境教學;(3)合作學習。
19.指導教學是以學習成績為中心,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使用結構化的有序材料進行學習的課堂教學。指導教學包括( )
A.復習和檢查過去的學習、呈現新材料、提供有指導的練習、提供反饋和糾正、提供獨立的練習、期中考試
B.復習和檢查過去的學習、呈現新材料、提供有指導的練習、提供反饋和糾正、提供獨立的練習、考試指導
C.復習和檢查過去的學習、呈現新材料、提供有指導的練習、提供反饋和糾正、提供獨立的練習、周考和只考
D.復習和檢查過去的學習、呈現新材料、提供有指導的練習、提供反饋和糾正、提供獨立的練習、每周或每月的復習
【答案】D
【解析】指導教學包括六個主要活動:(1)復習和檢查過去的學習;(2)呈現新材料;(3)提供有指導的練習;(4)提供反饋和糾正;(5)提供獨立的練習;(6)每周或每月的復習。
20.經典條件反射理論的提出使( )獲得了諾貝爾獎。
A.斯金納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答案】B
【解析】略。
21.“聯結—試誤”學習理論是心理學家( )提出的。
A.布魯納
B.奧蘇貝爾
C.桑代克
D.馮特
【答案】C
【解析】桑代克認為學習的過程就是形成刺激與反應之間聯結的過程.而聯結是通過嘗試錯誤的過程建立的。這種理論被稱為聯結一一試誤學習理論。故C項正確。
22.如果條件刺激出現多次而沒有無條件刺激的強化,則已經建立的條件反射將逐漸減弱甚至消失。這種現象是( )
A.強化
B.強化物
C.消退
D.精確化
【答案】C
【解析】消退是指條件刺激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強化,條件反應會逐漸減弱,直至消失的現象。
23.條件反射一旦確定,其他類似最初條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條件反射,這是刺激的( )
A.減弱
B.消失
C.泛化
D.強化
【答案】C
【解析】機體對與條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條件反應.屬于刺激的泛化。
24.( )在其教學目標分類系統中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
A.布產姆
B.布魯納
C.奧蘇貝爾
D.華生
【答案】A
【解析】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將教學日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領域,每領域的目標又從低級到高級分成若干層次。
25.奧蘇貝爾提出的影響有意義學習和遷移的認知結構變量是( )
A.觀念的可利用性、觀念的流暢性和觀念的穩定性與清晰性
B.觀念的可利用性、觀念的可辨別性和觀念的穩定性與清晰性
C.觀念的可利用性、觀念的靈活性和觀念的穩定性與清晰性
D.觀念的可利用性、觀念的變通性和觀念的穩定性與清晰性
【答案】B
【解析】奧蘇貝爾在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認知結構遷移理論。在認知結構遷移理論中指出,學生學習新知識時.認知結構可利用性高、可辨別性大、穩定性強,就能促進對新知識學習的遷移。故B項正確。
26.影響學習遷移的主觀因素是( )(易錯)
A.學習者的概括能力與分析能力、學習者的遷移心向
B.學習者的遷移心向、認知策略與元認知
C.學習者的概括能力與分析能力、學習者的遷移心向、認知策略與元認知
D.學習者的概括能力、學習者的遷移心向、認知策略與元認知
【答案】C
【解析】影響學習遷移的客觀因素:(1)學習材料的特點。(2)對學習情境的理解。(3)教師的指導。主觀因素:(1)原有的認知結構。學習者的概括水平與分析能力對遷移的產生有重要的影響。(2)學習的心理準備狀態(心向)。(3)學習策略的水平,主要表現在認知策略與元認知策略對遷移的影響。(4)智力與能力。故C項正確。
27.菲茨與波斯納提出的動作技能形成的一般過程,包括( )三個階段。
A.認知階段、聯系形成階段、自動化階段
B.認知階段、鞏固階段、自動化階段
C.認知階段、聯想階段、自動化階段
D.認知階段、聯系形成階段、實踐階段
【答案】A
【解析】菲茨和波斯納將動作技能形成的過程分為認知、聯系形成和自動化三個階段。
28.( )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而對信息進行反復重復的過程,是對所要記憶的材料的維持性語言策略。
A.精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B.復述策略
D.呈現策略
【答案】B
【解析】題干的描述體現了復述策略的內涵,故B項正確。
29.元認知包括( )三種成分。
A.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
B.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調節
C.元認知知識、元認知監控和元認知計劃
D.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評價
【答案】A
【解析】元認知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三種成分。故A項正確。
30.標準化成就測驗的優越性是( )
A.客觀性、計劃性和實用性
C.客觀性、計劃性和實踐性
B.客觀性、計劃性和可比
D.客觀性、計劃性和操作性
【答案】B
【解析】標準化成就測驗的優越性表現在客觀性.計劃性和可比性上。
31.( )是指測驗的可靠性,即多次檢驗分數的穩定性、一致性的程度。(常考)
A.效度
B.信度
C.常模
D.檢驗
【答案】B
【解析】信度是指個測驗址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它以反復測驗時能否提供相同的結果來說明。
32.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理論是( )
A.晶體智力理論
B.流體智力理論
C.智力三維結構模式
D.多元智力理論
【答案】D
【解析】多元智力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來的。
33.學業求助屬于學習策略中的()
A.認知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資源管理策略
D.元認知策略
【答案】C
【解析】資源管理策略包括:(1時間管理策略;(2)環境管理策略;(3)努力管理策略;(4)學業求助策略。故C項正確。
34.如果將期末考試結果的解釋視為總結性評定,那么對各單元測驗的解釋就是( )性評定。
A.形成
B.診斷
C.非正式
D.階段
【答案】A
【解析】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它包括在-節課或一個課題的教學中對學生的口頭提問和書面測驗。
35.既屬于客觀題又屬于構造性反應題的是()
A.論文題
B.是非題
C.匹配題
D.填空題
【答案】D
【解析】客觀題具有良好的結構,對學生的反應限制較多。學生的回答只有對、錯之分。主觀題則要求學生自己組織材料,并采用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選擇性反應題是指題目呈現給學生一系列項目,要求學生從中選擇出正確答案。而構造性反應題則要求學生必須自己構造出答案。構造性反應題注重學生的回憶、重組知識的能力。因此A項屬于構造性反應題的主觀題,B.C項屬于選擇性反應題的客觀題故既屬于客觀題又屬于構造性反應題的是D項。
36.“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思想最早出自( )
A.《說文解字》
B.《孟子》
C.《論語》
D.《四書集注》
【答案】C
【解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為孔子提出的觀點,出自《論語》。
37.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學法的書是( )
A.《理想國》
B.《大教學論》
C.《教學論》
D.《雄辯術原理》
【答案】D
【解析】昆體良的《雄解術原理》比較系統地論述了有關兒童教育的問題,被稱為第一本研究教學法的書。
38.《林哈德與葛篤德》是哪位教育家的作品( )
A.夸美紐斯
B.盧梭
C.杜威
D.裴斯泰洛齊
【答案】D
【解析】《林哈德與葛篤德》是瑞士民主主義教育家裝斯泰洛齊的代表作。
39.-般認為,教育學成為的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是( )
A.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B.盧梭的《愛彌兒》
C.斯賓塞的《教學論》
D.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答案】D
【解析】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是一個歷史過程,起點是17世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大教學論》的問世,終點是19世紀初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的發表。故D項正確。
40.《人的教育》是德國著名教育家( )的作品。
A.裴斯泰洛齊
B.杜威
C.福祿貝爾
D.蘇霍姆林斯基
【答案】C
【解析】《人的教育》是19世紀德國著名教育家和實踐家.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福祿貝東論述學前和學校教育的重要著作。
41.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在大學里講授,最早始自德國哲學家( )
A.康德
B.黑格爾
C.哈貝馬斯
D.傅立葉
【答案】A
【解析】略。
42.1623年,英國哲學家( )首次在學科分類中將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劃分出來,從此,教育學在學科體系中有了自己的獨立地位。
A.拉伊
B.盧梭
C.培根
D.梅伊曼
【答案】C
【解析】略。
43.美國教育學家杜威的( )主張教育為當下的生活服務,主張教育即生活。
A.《新教育》
B.《兒童的秘密》
C.《民主主義與教育》
D.《兒童的世紀》
【答案】C
【解析】杜威是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或改造。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民主主義與教育》中。
44.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專門的教育論著是( )(???
A.《學記》
B.《中庸》
C.《孟子》
D.《大學》
【答案】A
【解析】《學記》不僅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
45.曉莊師范的創始人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徐特立
D.楊賢江
【答案】A
【解析】陶行知于1927年創辦了曉莊師范,實踐其生活教育理論。
46.1970年出版了《終身教育引論》,提出了終身教育思想的人是( )
A.瓦·根舍因
B.凱洛夫
C.保羅·朗格朗
D.馬卡連柯
【答案】C
【解析】略。
47.杜威實用主義所倡導的主要教育觀點有( )
A.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和課堂中心論
B.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和教師中心論
C.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和課本中心論
D.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和從做中學
【答案】D
【解析】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或改造。此外.還提出“學校即社會”和“從做中學”。作為“新中心論”的代表人物,他還主張“兒童中心(學生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
48.教育目的的作用是( )
①導向作用②選擇作用③威脅作用④評價作用⑤協調作用⑥修正作用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有:導向作用,選擇作用、激勵作川、評價作用、協調作用。(具體內容參見柳海民主編的《教育原理》)
49.個人本位論盛行于18世紀至19世紀上半葉,其基本觀點是主張教育目的應依據個人需求來確定,該理論的代表人物有( )(易錯)
①盧梭②洛克③裴斯泰洛齊④福祿貝爾⑤培根⑥福樓拜
A.①②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個人本位論的代表人物有孟子、盧梭、洛克、裝斯泰洛齊、福祿貝爾、赫欽斯、泰勒、馬斯洛、薩特等。
50.社會本位論是在19世紀下半葉產生的,其基本觀點是主張教育目的應依據社會需求來確定,該理論的代表人物有( )(易錯)
①泰勒②康德③孔德④涂爾干⑤赫爾巴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C
【解析】社會本位論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柏拉圖、赫爾巴特.涂爾干.納托普.凱興斯泰納、孔德、巴格萊等。
51.貫徹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是( )
①端正教育思想,明確教育目的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全面素質教育④全面發展
A.②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貫徹教育目的基本要求包括:(1)端正教育思想,明確教育目的;(2)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3)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全面素質教育。
52.馬克思主義認為,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根本途徑是( )(???
A.從事智力勞動
B.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C.從事體力勞動
D.接受教育
【答案】B
【解析】馬克思主義認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根本途徑,也是唯一途徑。
53.當代中國教育的導向思想是( )
A.應試教育
B.個性教育
C.素質教育
D.特長教育
【答案】C
【解析】素質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多方面素質為根本目的,是全面發展教育的具體表現形式,是當代中國教育的導向思想。(具體內容參見柳海民主編的《教育原理》)
54.學校教育內容的特點是( )
①明確的目的性和充分的預定性②高度的信息含量和嚴密的邏輯性③價值的全面性④高度的科學性和全面的教育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解析】學校教育內容的特征主要有:(1)明確的目的性與充分的預定性;(2)高度的信息含量與嚴密的邏輯性;(3)價值的全面性;(4)高度的科學性和全面的教育性。
55.制約教育內容的主要因素是( )
①生產力與科技發展水平②社會政治經濟的需要③文化傳統④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水平⑤執政需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制約教育內容的主要因素包括:(1)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2)社會政治經濟的需要;(3)文化傳統;(4)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水平。此外,教育內容還受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的影響。
56.課程具有哪幾種基本類型( )
①學科課程②活動課程③潛在課程④發展課程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一般地說,課程具有三種基本類型: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和潛在課程。(具體內容參見柳海民主編的《教育原理》)
57.( )是20世紀50年代末以美國教育家布魯納為代表提出來的。
A.實用主義課程論
B.綜合課程論
C.結構主義課程論
D.課程開發論
【答案】C
【解析】略。
58.( )的代表人物有美國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
A.綜合課程論
B.結構主義課程論
C.課程開發論
D.實用主義課程論
【答案】D
【解析】實用主義課程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
59.1912年,英國教育家懷特海率先提出了( )
A.綜合課程論
B.結構主義課程論
C.課程開發論
D.實用主義課程論
【答案】A
【解析】綜合課程論是一種主張將若干有關學科合并起來編寫課程的理論。1912年,英國教育家懷特海率先提出了綜合課程的主張。
60.當代國外課程改革的基本趨勢是( )
①重視課程內容的現代化、綜合化②重視基礎學科和知識的結構化③重視能力的培養④重視個別差異⑤重視個性培養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當代國外課程改革的基本趨勢表現為:(1)重視課程內容的現代化、綜合化;(2)重視基礎學科和知識的結構化;(3)重視能力的培養;(4)重視個別差異。(具體內容參見柳海民主編的(教育原理》
61.教學內容的規范形式是( )
①課程計劃②教學大綱③教科書④教學參考書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學校教育內容的具體表現形式(規范形式)是課程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和教學指導書。
62.課程計劃的主要內容是( )
①課程設置②學科順序③課時分配④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⑤學期安排
A.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在基本內容上,課程計劃主要是指教學科目的設置(課程設置)、學科順序(課程開設順序)、課時分配(教學時數)、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一級消防工程師
[協議護航班]
7大模塊不過協議退費
一級消防工程師
[沖關暢學班]
5大模塊 準題庫高端模塊 校方服務
一級消防工程師
[精品樂學班]
3大模塊 準題庫高端模塊 校方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