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 患兒,6歲。發熱2天,出現淡紅色小丘疹,根盤紅暈,丘疹上部可見皰疹,形態橢圓,胞漿清亮,皮疹以軀干為多,苔薄白,脈浮數。其治法是
A. 疏風清熱,利濕解毒
B. 清氣涼營,解毒化濕
C. 發散風寒,清熱利濕
D. 芳香化濕,兼以健脾
E. 清解郁熱,活血化瘀
答案:A
【解析】“發熱,丘疹上部可見疤疹,形態橢圓,胞漿清亮,皮疹以軀干為多”,可診斷為水痘。“苔薄白,脈浮數”表明為水痘的邪傷肺衛證。當疏風清熱,利濕解毒。
602. 患兒,6歲。發熱3天,口腔內黏膜、齒齦潰爛,周圍紅,疼痛拒食,舌質紅、苔薄黃。其診斷是
A. 感冒 B. 口糜
C. 心疳 D. 燕口瘡
E. 鵝口瘡
答案:B
【解析】潰瘍只發生在口唇兩側者,稱為燕口瘡;滿口糜爛,色紅作痛者,稱為口糜。鵝口瘡是以口腔、舌上蔓生白屑,狀如鵝口為特征的一種疾病。
603. 患兒,6歲。小便頻數日久,淋瀝不盡,尿液不清,精神倦怠,面色蒼黃,畏寒怕冷,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膩。治療應首選
A. 八正散 B. 縮泉丸
C. 菟絲子散 D. 補中益氣湯
E.金匱腎氣丸
答案:B
【解析】診斷為尿頻,脾腎氣虛證。
604. 患兒,6歲。泄瀉1天,瀉下稀薄如水注,糞色深黃臭穢,夾有少量黏液。腹部時感疼痛,食欲減退,惡心欲吐,口渴引飲,舌紅苔黃膩。其證候是
A. 脾腎陽虛瀉 B. 傷食瀉
C. 風寒瀉 D. 濕熱瀉
E. 脾虛瀉
答案:D
【解析】“糞色深黃臭穢”,“口渴引飲”,“舌紅苔黃膩”為關鍵癥狀,表明內有濕熱。
605. 患兒,7歲。發熱1天,惡寒,無汗,頭痛,鼻塞流清涕,噴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紅,舌苔薄白,脈浮緊。其證候是
A. 風寒感冒 B. 風熱感冒
C. 暑邪感冒 D. 感冒夾滯
E. 感冒夾痰
答案:A
【解析】“惡寒,無汗,頭痛,口不渴,脈浮緊”是典型的風寒束表證的表現。
606. 患兒,7歲。突然胃脘部絞痛,彎腰曲背,肢冷汗出,嘔葉蛔蟲1條。治療應首選
A. 使君子散 B. 加味溫膽湯
C. 丁萸理中湯 D. 烏梅丸
E. 定吐丸
答案:D
【解析】蛔厥證,用烏梅丸、蛔蟲證無突然胃脘部絞痛之類的急性癥狀,方用使君子散。
607. 患兒,7歲。曾咳喘反復發作。現面色少華,氣短懶言,倦怠乏力,形瘦納差,自汗,舌淡苔薄,脈細無力。治療應首選
A. 玉屏風散 B. 六君子湯
C. 金匱腎氣丸 D. 二陳湯
E. 參苓白術散
答案:A
【解析】哮喘緩解期的肺脾氣虛證,治以健脾益氣,補肺固表。方選人參五味子湯合玉屏風散。
608. 患兒,8歲。發熱2天,左側腮部腫脹、疼痛,邊緣不清,觸之痛甚,咀嚼不便。伴輕微發熱惡風,頭痛,嘔吐,納少,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其治法是
A. 清熱解毒,軟堅散結 B. 疏風清熱,散結消腫
C. 疏肝理氣,軟堅散結 D. 清肝瀉火,活血鎮痛
E. 滋陰降火,活血消腫
答案:B
【解析】辨證重點看舌脈,“舌紅苔薄黃,脈浮數”,為風熱在表之象。未見度下硬結,且以表證為主。當疏風清熱,散結消腫。
609. 患兒,9個月。發熱,微汗,鼻塞流涕,咽紅,夜間體溫升高,又見驚惕啼叫,夜臥不安,舌質紅,苔薄白,指紋浮紫。其診斷是
A. 夜啼 B. 感冒夾痰
C. 感冒夾驚 D. 急驚風
E. 小兒暑溫
答案:C
【解析】從患兒外感兼有驚風的政要癥狀上,可排除A、B、E三個選項,主要鑒別感冒夾驚和急驚風的外感驚風。急驚風一般發病急,癥狀重,以煩躁、神昏、驚厥為特征,且癥狀多持續,時間因素的影響很小,不會夜發晝止。本證只是見到驚惕啼叫,所以應選C。
610. 崩漏的治療原則是
A. 塞流與澄源結合
B. 澄源與復舊結合
C. 復舊與塞流結合
D. 固本與澄源結合
E. 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答案:E
【解析】崩漏的治則: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611. 患兒,3歲;2天來發熱惡風,咳嗽頻頻,咳嗽痰多,氣急鼻煽,涕淚俱無,喉中痰鳴,舌紅苔黃,脈浮數而滑。其證候是
A. 痰熱咳嗽 B. 風熱咳嗽
C. 痰熱閉肺 D. 風熱閉肺
E. 熱性哮喘
答案:C
【解析】根據喉中痰鳴,氣急鼻煽,辨證為哮喘。
612. 患兒,4歲。不思進食半年,形體尚可,面色欠華,但精神良好,舌淡苔白,脈尚有力。其治法是
A. 運脾開胃 B. 健脾益氣
C. 溫運脾陽 D. 養胃育陰
E. 消食導滯
答案:A
【解析】為厭食中的脾失健運證,該病癥的氣虛、陽虛、胃陰虧損、食積等癥候都不明顯,治以運脾開胃。
613. 患兒,4歲。晨起噴嚏,流涕,繼而發熱,體溫38.1℃,精神倦怠,晚間頭面、軀干見稀疏細小皮疹,疹色淡紅。治療應首選
A. 銀翹散 B. 蔥豉湯
C. 桑菊飲 D. 杏蘇散
E. 清營湯
答案:A
【解析】診斷為“風疹”,為邪郁肺衛證,當疏風解表清熱。
614. 患兒,4歲。發熱2大,納差惡心,嘔吐腹瀉,口腔內可見數個皰疹,手、足掌心部出現米粒大小的斑丘疹、皰疹,皰液清亮,軀干處未見有皮疹。舌質紅,苔薄黃膩,脈浮數。其證候是
A. 邪傷肺衛 B. 邪犯肺脾
C. 邪熾氣營 D. 濕熱熏蒸
E. 濕盛陰傷
答案:B
【解析】病癥有外感肺衛癥狀,皰疹同時見于手足口部,而軀干部未有,有發熱、惡心的前驅癥狀,當診斷為手足口病,邪犯肺脾證。
615. 患兒,5歲。1年來食少飲多,皮膚干燥,大便干結,舌苔少津,脈細數。治療應首選
A. 沙參麥冬湯 B. 增液承氣湯
C. 養胃增液湯 D. 六味地黃丸
E. 麥門冬湯
答案:C
【解析】為小兒厭食,主要鑒別脾失健運、胃陰不足和脾胃氣虛三證。胃陰不足證應選用養胃增液湯。
616. 患兒,5歲。發熱2天,咳嗽,鼻塞,流涕,皮膚出疹,見有丘疹、水泡,皰漿清亮,分布稀疏,以軀干為多,舌苔薄白,脈浮數。治療應首選
A. 柴葛解肌湯 B. 透疹涼解湯
C. 清胃解毒湯 D. 銀翹散
E. 桑菊飲
答案:D
【解析】診斷為水痘。“苔薄白,脈浮數”,是水痘的邪傷肺衛證,應當疏風清熱解毒,用銀翹散。
617. 患兒,5歲。皮膚瘀點瘀斑1天,見于臀部和下肢,呈對稱性,色鮮紅,瘙癢,發熱,咽紅,舌紅,苔薄黃,脈浮散。治療應首選
A. 犀角地黃湯 B. 銀翹散
C. 歸脾湯 D. 化斑湯
E. 大補陰丸
答案:B
【解析】有風熱之邪侵襲肌表,結合其出血癥狀,診斷為紫癜的風熱傷絡證,治以疏風散邪,清熱涼血。
618. 患兒,6歲。2個月來汗出遍身,畏寒惡風,伴有低熱,胃納不振,精神疲倦。舌質淡,脈緩。治療應首選
A. 玉屏風散 B. 牡蠣散
C. 生脈散 D. 黃芪桂枝五物湯
E. 當歸六黃湯
答案:D
【解析】辨證為汗證中的營衛失調之證,治宜調和營衛,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
619. 患兒,6歲。初起發熱惡寒,咳嗽,咽痛,乳蛾腫大。繼則眼瞼浮腫,波及全身,皮膚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小便短少,尿色紅赤,舌苔薄白,脈浮。其證候是
A. 外感風熱 B. 風水相搏
C. 濕熱內侵 D. 肺脾氣虛
E. 脾腎兩虛
答案:B
【解析】患兒有外感癥狀,同時有“眼瞼浮腫,波及全身,皮膚光亮”典型風水癥狀的表現。
620. 患兒,7歲。發病2周,全身浮腫,尿少,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嗜睡,舌質淡胖,苔垢膩,脈滑數。治療應首選
A. 羚角鉤藤湯 B. 龍膽瀉肝湯
C. 己椒藶黃丸合參附湯 D. 溫膽湯合附子瀉心湯
E. 真武湯
答案:D
【解析】辨證為急性腎小球腎炎水毒內閉證。邪陷心肝證以神志異常為主,同時可見煩躁、抽搐、眩暈、視物模糊等;水毒內閉證以尿少尿閉、惡心嘔吐、神志異常為主癥。診斷為水毒內閉證。
621. 崩漏的主要病機是
A. 陰虛火旺,經血失約 B. 氣虛不攝,經血失約
C. 瘀血內停,血不歸經 D. 沖任損傷,經血失約
E. 陽盛血熱,迫血妄行
答案:D
【解析】崩漏的主要病機是沖任損傷,不能制約經血,使子宮藏瀉失常。
622. 閉經虛證的發病機理是
A. 多產房勞或久病傷腎 B. 血海空虛,無血可下
C. 脾胃虛弱,化源不足 D. 思慮過度,損傷心脾
E. 素體陰虛或久病傷血
答案:B
【解析】閉經虛證的發病機理:因腎氣不足,沖任不充,血海空虛,無血可下而致閉經。
623. 產后三病是指
A. 嘔吐、泄瀉、盜汗 B. 尿失禁、缺乳、大便難
C. 血暈、發熱、痙證 D. 病痙、病郁冒、大便難
E. 腹痛、惡露不下、發熱
答案:D
【解析】新產婦人有三病:①病痙、②病郁冒、③大便難。
624. 經期延長陰虛血熱證的發病機理是
A. 陰虛失守,沖任不固 B. 肝郁氣滯,疏泄失常
C. 腎陰不足,封藏失職 D. 陰虛內熱,熱擾沖任
E. 濕熱下注,血熱妄行
答案:D
【解析】陰虛內熱,熱擾沖任,迫血妄行,不能制約經血,以致經期延長。
625. 最早設婦科專篇的醫者是
A.《黃帝內經》 B.《金匱要略》
C.《脈經》 D.《千金要方》
E.《景岳全書》
答案:B
【解析】《金匱要略》是現存中醫古籍中最早的婦科醫學專著。
626. 張仲景的著作是
A.《傷寒論》 B.《諸病源候論》
C.《溫熱論》 D.《溫疫論》
E.以上均非
答案:A
【解析】漢代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后世王叔和將其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分。
627. 肝郁化火型不寐者,宜首選
A. 安神定志丸 B. 龍膽瀉肝湯
C. 朱砂安神丸 D. 柴胡疏肝散
E. 黃連阿膠湯
答案:B
【解析】不寐肝火擾心證治宜疏肝瀉火,鎮心安神,方選龍膽瀉肝湯加減。
628. 患者,女,20歲,未婚。月經淋漓20日不止,色淡紅,質清稀,面色晦暗,頭暈耳鳴,腰腿酸軟,倦怠乏力,舌淡黯,苔薄白,脈沉弱。治療應首選
A. 八珍湯 B. 歸脾湯
C. 大補元煎 D. 右歸丸
E. 加減一陰煎
答案:C
【解析】辨證為崩漏之腎陽虛證,青年腎陽虛衰,沖任不固,血失封藏,腎陽不足,經血失于溫煦,故出現以上諸癥,治宜溫腎助陽,固沖止血。選用方:大補元煎。
629. 患者,女,22歲,未婚。月經>2~3個月一行,量少色淡,質清稀,時有小腹冷痛,喜熱喜按。伴有面色少華,小便清長,便溏,腰酸乏力,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治療應首選
A. 八珍益母丸 B. 十全大補丸
C. 大營煎 D. 大補元煎
E. 腎氣丸
答案:C
【解析】辨證為月經后期虛寒證,宜溫經扶陽,養血調經。選用方:大營煎。
630. 患者,女,50歲。家屬代訴:剛才與人爭吵,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見面色蒼白,汗出,四肢逆冷,脈細緩。治療應首選
A. 百會、神庭、印堂、太陽
B. 百會、囪會、水溝、承漿
C. 通天、四神聰、神門、液門
D. 水溝、合谷、足三里、中沖
E. 三陰交、合谷、神門、大陵
答案:D
【解析】辨證為暈厥,治以蘇厥醒神為主。水溝通督脈,位居任督交接處,督脈入腦,上巔,取之以接續陰陽經氣,施捻轉法有開竅醒腦作用。中沖為手厥陰經的井穴,刺之可調陰陽經氣,為治療昏厥之要穴。合谷、足三里分屬手、足陽明經原、合穴,陽明系多氣多血之經,針施補法,推動氣血循經上注清竅而醒腦。
631. 治療崩漏實熱證,應首選
A. 保陰煎 B. 固本止崩湯
C. 清熱固經湯 D. 清熱調血湯
E. 左歸丸
答案:C
【解析】熱傷沖任,迫血妄行,故經血非時而下,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漓不斷等,為崩漏,治宜清熱涼血,固沖止血。選用方:清熱固經湯。
632. 厥證急救時,首先應分辨
A. 標本 B. 表里
C. 寒熱 D. 虛實
E. 氣血
答案:D
【解析】厥證乃危急之候,醒神回厥是主要的治療原則,但具體治法又當辨其虛實。
633. 厥證虛證而見氣息微弱,張口自汗,膚冷肢涼,脈沉微細,可用下列何方用灌救
A. 補中益氣湯 B. 參附湯
C. 人參養營湯 D. 八珍湯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辨證為氣厥虛證,治宜補氣,回陽,醒神。選用生脈注射液、參附注射液、四味回陽飲。
634. 厥證虛證而見面白氣微,汗出而熱,舌紅,脈象微細數者,可選用下列何方灌救
A. 參附湯 B. 通脈四逆湯
C. 生脈散 D. 四味回陽飲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辨證為氣厥虛證,治宜補氣,回陽,醒神。選用生脈注射液、參附注射液、四味回陽飲。生脈散重在益氣生津,參附注射液及四味回陽飲能益氣回陽。癥見氣虛甚而陽虛不甚,故用生脈散。
635. 患者,女,27歲,已婚。產后5日,高熱寒戰,小腹疼痛拒按,惡露量多,色如敗醬,有臭氣,納呆,便秘。應首先考慮的是
A. 產后傷食 B. 產后腹痛
C. 產后發熱 D. 瘧疾
E. 腸癰
答案:C
【解析】產后血室正開,胞脈空虛,邪毒乘虛入侵直犯胞宮,正邪交爭可致發熱。
636. 患者,女,26歲,已婚。分娩時失血較多,產后小腹隱隱作痛,喜按,惡露量少、色淡,頭暈耳鳴,大便干燥,舌淡苔薄,脈細弱。應首先考慮的是
A. 產后血暈 B. 產后腹痛
C. 產后大便不通 D. 產后惡露過少
E. 以上均非
答案:B
【解析】辨證為產后腹痛之血虛證,產時或產后失血過多,因產重虛,沖任止虛,胞脈失養;或血少氣弱,運行無力,不榮則痛。
637.《諸病源候論)的作者是
A. 巢元方 B. 孫思邈
C. 王叔和 D. 皇甫謐
E. 陳無擇
答案:A
【解析】隋代巢元方撰《諸病源候論》,是我國第一部病因病機證候學專著。
638. 稱為“陽脈之海”的經脈是
A. 沖脈 B. 督脈
C. 任脈 D. 胞脈
E. 帶脈
答案:B
【解析】督脈與六陽經有聯系,稱“陽脈之海”。
639. 手三陽經的走向為
A. 從頭走足 B. 從足走腹
C. 從胸走手 D. 從手走頭
E. 從手走足
答案:D
【解析】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
640. 下列各穴中,屬足太陰脾經的是
A. 大橫 B. 章門
C. 期門 D. 梁門
E. 帶脈
答案:A
【解析】章門、期門屬肝經,梁門屬胃經,帶脈屬膽經。
641. 患者,女,59歲。兩膝關節紅腫熱痛,尤以右膝部為重,痛不可觸,關節活動不利,并見身熱,口渴,舌苔黃燥,脈滑數。治療除選用犢鼻、梁丘、陽陵泉、膝陽關外,還應加
A. 大椎、曲池 B. 腎俞、關元
C. 脾俞、氣海 D. 脾俞、胃俞
E. 腎俞、合谷
答案:A
【解析】熱痹,取大椎、曲池清熱解表以治熱痹。
642.“陰脈之海”是指
A. 帶脈 B. 任脈
C. 沖脈 D. 陰蹺脈
E. 陰維脈
答案:B
【解析】任脈與六陰經有聯系,稱“陰脈之海”。
643. 患者,女,20歲,未婚。經行鼻衄3年,量較多,色紅,月經周期提前,經量偏少,經行第2天鼻衄,煩躁易怒,兩脅脹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脈細弦。治療應首選
A. 丹梔逍遙散 B. 清肝引經湯
C. 清熱固經湯 D. 清肝止淋湯
E. 順經湯加牛膝
答案:A
【解析】辨證為經行吐衄,治以疏肝瀉火,降逆止血。選用方:丹梔逍遙散。
644. 患者,女,26歲,已婚。妊娠3個月,尿少色黃,尿時艱澀而痛,心煩,口舌生瘡,舌紅,苔薄黃,脈細滑數。治療應首選
A. 導赤清心湯 B. 加味五淋散
C. 知柏地黃湯 D. 清熱通淋湯
E. 以上均非
答案:A
【解析】辨證為妊娠小便淋痛之心火偏亢證,素體陽盛,孕后陰血下注沖任養胎,心火偏亢,移熱小腸,傳入膀胱而發。選用方:導赤散清心湯。治以清心瀉火,潤燥通淋。
645. 患者,女,23歲,已婚。孕期突然小便頻數而急,尿黃色赤,艱澀不利,灼熱刺痛,口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療應首選
A. 導赤散 B. 知柏地黃湯
C. 加味五淋散 D. 清熱通淋湯
E. 以上均非
答案:C
【解析】辨證為妊娠小便淋病之下焦濕熱證。選用方:加味五淋散。
646. 下列各項,不屬放置宮內節育器禁忌證的是
A. 滴蟲性陰道炎 B. 月經過多
C. 子宮頸重度撕裂 D. 子宮頸口過松
E. 足月產后3個月
答案:E
【解析】放置宮內節育器禁忌證:1妊娠;2生殖器官炎癥,如急性宮頸炎、陰道炎、重度宮頸糜爛;33個月以內有月經頻發,月經過多或不規則陰道出血者;4生殖器官腫瘤;5子宮頸內口過松,重度撕裂及重度狹窄者。
647. 太陽經頭痛一般表現在
A. 頂部 B. 顳部
C. 頂顳部 D. 前額部
E. 后枕部
答案:E
【解析】太陽經循經于頭后部,太陽經頭痛表現在后枕部。
648. 患者,男,68歲。家屬代訴:患者于今日下午外出散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目合口張,鼻鼾息微,遺尿,汗出,四肢厥冷,脈細弱。治療應首選
A. 督脈經穴,灸法
B. 任脈經穴,灸法
C. 背俞穴,灸法
D. 足陽明經穴,灸法
E. 足厥陰經穴,針刺用瀉法
答案:B
【解析】辨證為中風脫證。治法回陽固脫,取任脈經穴為主,重用灸法。任脈為陰脈之海,用大艾炷重灸,以回垂絕之陽,治療中風脫證。
649. 下列疾病,不會出現婦科血崩證的是
A. 墮胎 B. 崩漏
C. 經行吐衄 D. 晚期產后出血
E. 小產
答案:C
【解析】經行吐衄表現為在經前或經期,出現吐血或衄血,血量多少不一,月經量明顯減少或無月經,經凈后便停止,一般很少出現血崩證。
650. 感冒的病機以何為主
A. 肺失宣降 B. 肺氣失宣
C. 衛表不和 D. 營衛不和
E. 肺衛不固
答案:C
【解析】感冒因病邪在外在表,故病機尤以衛表不和為主。
651. 用背俞穴治療耳聾,應首選
A. 肺俞 B. 三焦俞
C. 肝俞 D. 腎俞
E.脾俞
答案:D
【解析】腎開竅于耳,故治耳聾取腎俞。
652. 易于傷肺的邪氣是
A. 風 B. 暑
C. 濕 D. 燥
E. 寒
答案:D
【解析】燥易傷肺,肺為嬌臟,喜濕惡燥,肺主氣司呼吸,直接與自然界大氣相通,且外合皮毛,開竅于鼻,燥邪多從口鼻而入,故最易損傷肺津。
653. 最易引起瘡瘍的邪氣是
A. 風 B. 寒
C. 濕 D. 燥
E. 火
答案:E
【解析】火邪易致瘡癰,火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蝕血肉,發為癰腫瘡瘍。
654. 被稱作“百病之長”的邪氣是
A. 風 B. 暑
C. 濕 D. 燥
E. 寒
答案:A
【解析】風為百病之長,一是指風常兼他邪合而傷人,為外邪致病的先導;二是指風邪襲人致病最多。
655. 下列各項,易導致婦產科疾病發生的是
A. 風、寒、濕 B. 風、濕、熱
C. 寒、熱、濕 D. 寒、暑、熱
E. 寒、濕、燥
答案:C
【解析】六淫與五邪中與婦科關系最大的是寒熱濕邪,因寒、熱、濕邪易與血相搏發生。
656. 患者牙痛劇烈,伴口臭,口渴,便秘,舌苔黃,脈洪。治療應首選
A. 風池 B. 外關
C. 足三里 D. 風門
E. 內庭
答案:E
【解析】內庭可疏瀉足陽明胃經經氣,主治齒痛、泄瀉、熱病等。
657. 患者,女,43歲。在與人爭執后,突然感到頭暈,昏眩欲仆,頭部脹痛,面紅目赤,舌紅,脈細數。治療應首選
A. 風池、肝俞、行間、俠溪
B. 豐隆、中脘、內關、頭維
C. 百會、上星、風池、合谷
D. 脾俞、足三里、風池、百會
E. 百會、太陽、印堂、合谷
答案:A
【解析】肝陽上亢型眩暈,風池、行間、俠溪清瀉肝膽,肝俞平肝潛陽。
658. 患者,女.43歲。眩暈半年,加重1周,伴神疲乏力,面色■白,時有心悸,夜寐欠安,舌淡,脈細。治療應首選
A. 風池、肝俞、腎俞、行間
B. 中脘、內關、解溪、頭維
C. 百會、上星、風池、豐隆
D. 百會、太陽、印堂、合谷
E. 脾俞、足三里、氣海、百會
答案:E
【解析】眩暈氣血虛弱型,培補脾胃取脾俞、足三里能運化水谷,生精化血,以資生化之源。百會、氣海屬任督兩脈,兩穴能補氣以運血,使髓海得以充養而眩暈自止。
659. 對六淫邪氣致病出現關節疼痛,游走不定者與哪個邪氣關系密切
A. 風 B. 暑
C. 濕 D. 燥
E. 寒
答案:A
【解析】風性善行而數變,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無定處的特征。
660. 患者,男,48歲。腰痛,起病緩慢,隱隱作痛,綿綿不已,腰腿酸飲乏力,腰冷,脈細。治療除取主穴外,還應加
A. 風府、大杼、陽陵泉
B. 命門、志室、太溪
C. 水溝、風府、足三里
D. 風府、三陰交、太沖
E. 風府、足三里、血海
答案:B
【解析】腎虛腰痛,灸命門、補志室,以補腎中真陽,太溪為足少陰腎經之原穴,為臟病取原之意。
661. 患者,男,60歲,咳嗽1個月,勞累后加重,咳吐黏痰,胸脘痞悶,胃納減少,舌苔膩,脈濡滑,治療除取肺俞、太淵外,還應加
A. 風門、大椎、合谷
B. 天突、太白、豐隆
C. 脾俞、胃俞、列缺
D. 尺澤、列缺、外關
E. 脾俞、太沖、陰陵泉
答案:B
【解析】原穴為本臟真氣所輸注,故取肺之原穴太淵與脾原太白,配合肺俞,健運脾土以生肺金之氣,脾為生痰之源,脾肺同取,標本合治。豐隆為足陽明經的絡穴,推動中焦脾胃之氣,使氣行津布,痰濕分化;配天突以寬胸通利肺氣。
662. 患者,男,32歲。惡寒發熱2天,伴咽喉腫痛,口渴,舌苔薄黃。治療除取主穴外,還應選用的穴位是
A. 風門、肺俞 B. 外關、身柱
C. 曲池、中府 D. 陰陵泉、委中、中沖
E. 曲池、大椎、合谷
答案:E
【解析】風熱感冒治以散風熱、清肺氣,加取諸陽之會的大椎和手陽明之原穴合谷與曲池以清肺熱。
663. 患者,女,22歲,已婚。妊娠6個半月,面目四肢浮腫,皮薄光亮,按之沒指,納呆便溏,舌體胖嫩,苔薄膩,脈滑緩無力。治療應首選
A. 茯苓導水湯 B. 真武湯
C. 天仙藤散 D. 豬苓湯
E. 白術散
答案:E
【解析】妊娠腫脹之脾虛證,脾氣虛弱,因孕重虛,脾虛不能輸布津液反聚為溫,水濕內停,流于四末,泛于肌膚則發生以上諸癥,治則以健脾除濕,行水消腫。選用方:白術散加減。
664. 下列哪項不屬足太陰經的主治范圍
A. 婦科病 B. 口舌病
C. 前陰病 D. 腎臟病
E. 脾胃病
答案:B
【解析】足太陰脾經穴主治脾胃病、婦科病、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665. 患者,女,24歲,已婚。停經38天,突然下腹部疼痛劇烈,呈持續性,伴頭暈乏力,甚則暈厥,尿妊娠試驗(+)。應首選的檢查方法是
A. 腹腔穿刺 B. 診斷性刮宮
C. 后穹隆穿刺 D. 二合診檢查
E. 腹腔鏡檢查
答案:C
【解析】考慮異位妊娠,輔助檢查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以確診。
666. 下列除哪項外,均為痛經氣血虛弱證的主癥
A. 腹痛出現在行經之后
B. 腹痛喜按
C. 月經量少、色淡、質稀
D. 神疲乏力,納少便溏
E. 頭暈眼花,腰痛如折
答案:E
【解析】痛經氣血虛弱證表現為經期或經后小腹隱隱作痛,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頭暈眼花,腰痛如折為腎氣虧損證的主要癥狀。
667. 患者,女,24歲,已婚。閉經7個月,形體肥胖,胸脘滿悶,面浮足腫,神疲乏力,心悸氣短,舌淡胖,苔白膩,脈滑。其證候是
A. 肝腎不足 B. 氣血虛弱
C. 痰濕阻滯 D. 肝血不足
E. 肺腎陰虛
答案:C
【解析】辨證為閉經之痰濕阻滯證。素體肥胖,多濕多痰;脾虛運化失常,聚濕生痰,痰濕下注,壅滯沖任,有礙血海滿盈,故出現以上諸癥,治則應豁痰除濕,活血通經。
668. 患者,女,26歲,已婚。產后1月余,遍身關節疼痛,四肢酸楚麻木,頭暈心悸,舌淡,苔少,脈細無力。其證候是
A. 肝陰虛 B. 氣虛
C. 腎虛 D. 風寒
E. 血虛
答案:E
【解析】辨證為產后身痛之血虛證,產時產后失血過多,百骸空虛,血虛經脈失養,則遍身關節疼痛,四肢酸楚麻木。
669. 采用背俞穴治療骨蒸潮熱、盜汗,應首選
A. 肝俞 B. 肺俞
C. 脾俞 D. 三焦俞
E. 心俞
答案:B
【解析】肺俞主治咳嗽、氣喘、胸滿、骨蒸潮熱、盜汗。
670. 治療咳嗽肝火爍肺證,應首選
A. 肝俞、魚際、俠溪、陰陵泉
B. 肺俞、尺澤、陽陵泉、太沖
C. 中府、豐隆、肺俞、太淵
D. 列缺、合谷、中府、章門
E. 肝俞、肺俞、太淵、章門
答案:B
【解析】咳嗽肝火爍肺證取手太陰、足厥陰經穴為主,肺俞調肺氣。尺澤系合水穴,瀉之可清肺熱。陽陵泉為少陽經合穴與其相表里之足厥陰肝經原穴太沖穴,合用清瀉肝膽經脈邪熱以制肺陰受灼。
671. 下列各項,不屬產后發熱病因的是
A. 感染邪毒 B. 外感
C. 血瘀 D. 血虛
E. 陽盛血熱
答案:E
【解析】產后發熱的病因:感染邪毒、血虛、外感、血瘀。
672. 患者,男,50歲。腰部疼痛10余年,有勞傷史,久坐加重,病處固定不移。治療除取主穴外,還應選用的穴位是
A. 膏育 B. 膈俞
C. 志室 D. 腰陽關
E. 環跳
答案:B
【解析】瘀血腰痛,取血會膈俞以消絡中瘀帶,志室為腎虛腰痛配穴,腰陽關為寒濕腰痛配穴。
673. 患者,男,38歲。素有腰痛,近日因勞累后癥狀加重,腰部觸之僵硬,俯仰困難,其痛固定不移,舌紫暗,脈弦澀。治療除取主穴外,還應加
A. 膈俞、次髎 B. 命門、陽陵泉
C. 腰陽關、養老 D. 命門、志室
E. 次髎、陽陵泉
答案:A
【解析】辨證為腰痛,勞損所致。膈俞為血會,合次髎以疏利膀胱經氣,消絡中瘀滯,腰肌勞損者宜之。
674. 治療行痹,在取主穴的基礎上,應加
A. 隔俞、血海 B. 腎俞、關元
C. 陰陵泉、足三里 D. 大椎、曲池
E. 合谷、內關
答案:A
【解析】膈俞、血海以活血祛風。
675. 下列各穴中,常用于保健并具有強壯作用的是
A. 關元俞 B. 腎俞
C. 脾俞 D. 足三里
E. 氣海俞
答案:D
【解析】足三里穴有強壯作用。
676. 患者,女,24歲,已婚。產后4周惡露過期不止,量多、色淡紅、質稀,無臭味,小腹空墜,面色■白,精神倦怠,四肢無力,舌淡,苔薄白,脈緩弱。治療應首選
A. 歸脾湯 B. 補中益氣湯
C. 圣愈湯 D. 人參養營湯
E. 參附湯
答案:B
【解析】辨證為產后惡露不絕之氣虛證,分娩失血耗氣,氣虛下陷,沖任不固,不能攝血,以致出現以上諸癥,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以益氣攝血固沖。
677. 痛經之所以隨月經周期而發作,與下列哪項有關
A. 寒凝胞中
B. 經期胞中血虛邪盛
C. 經期沖任氣血變化急驟
D. 沖任血虛,胞宮失養
E. 濕熱蘊結胞中
答案:C
【解析】經期前后血海滿溢,氣血盛實而驟虛,沖任氣血變化急驟,易受致病因素干擾,加之體質因素的影響,導致沖任氣血運行不暢或失于煦濡,不能或不榮而痛。
678. 下列各項,不屬月經病主要病因的是
A. 寒熱濕邪 B. 房勞多產
C. 內傷七情 D. 營衛不調
E. 體質因素
答案:D
【解析】月經病的主要病因:外感邪氣、內傷七情、房勞多產、飲食不節、勞倦過度和體質因素。
679. 胸痹之病因,多與下列哪項以外有關
A. 寒邪內侵 B. 心虛膽怯
C. 飲食不當 D. 情志失調
E. 年邁體虛
答案:B
【解析】胸痹的病因主要有:寒邪內侵、飲食失調、情志失節、勞倦內傷、年邁體虛。與心虛膽怯關系不大。
680. 隔姜灸可用于治療
A. 寒性嘔吐腹痛 B. 哮喘
C. 瘰疬 D. 瘡瘍
E. 小兒臍風
答案:A
【解析】隔姜灸用于因寒而致的嘔吐、腹病、泄瀉、外感表證及風寒濕痹等。
681. 患者,男,39歲。近3日來,兩脅脹痛,時有惡心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膩。治療除取期六、太沖、支溝穴外,還應取
A. 合谷、丘墟 B. 內庭、三陰交
C. 陽陵泉、足三里 D. 內關、行間
E. 足臨泣、曲池
答案:C
【解析】陽陵泉疏泄肝膽經氣,調理氣血,共奏理氣活血之功。足三里引氣下行,和降胃氣而消痞滿。
682. 患者,男,18歲。腹痛2日,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口渴,舌苔黃膩,脈滑數。治療應首選
A. 合谷、中脘、氣海
B. 合谷、天樞、上巨虛
C. 合谷、下脘、關元
D. 曲池、梁門、足三里
E. 曲池、上巨虛、內關
答案:B
【解析】痢疾因暑濕之邪滯留腸腑,故取陽明之合谷、大腸募穴天樞,下合穴上巨虛,三穴能通調大腸腑氣,使氣調而濕化滯行,復正氣,祛邪氣。
683. 下列腧穴中,歸經錯誤的是
A. 合谷 - 大腸經 B. 太溪 - 肝經
C. 列缺 - 肺經 D. 陽陵泉 - 膽經
E. 陰陵泉 - 脾經
答案:B
【解析】太溪歸腎經。
684. 患者,男,22歲。頭痛,以后頭部為主,陣陣發作,痛如錐刺,時有脹痛,每當受風或勞累時疼痛加重,舌苔薄,脈弦。治療應首選
A. 后頂、天柱、昆侖、阿是穴
B. 百會、通天、行間、阿是穴
C. 上星、頭維、合谷、阿是穴
D. 通天、頭維、太沖、阿是穴
E. 頭臨泣、目窗、前項、阿是穴
答案:A
【解析】后頭痛為太陽頭痛,取足太陽經穴昆侖配以局部后頂、天柱,以通絡止痛。
685. 不寐屬心腎不交,虛陽上擾者,宜用
A. 琥珀多寐丸 B. 安神定志丸
C. 黃連阿膠湯 D. 交泰丸
E. 酸棗仁湯
答案:D
【解析】不寐心腎不交證治宜滋陰降火,交通心腎,方選六味地黃丸合交泰丸加減。
686. 下列哪項是產后用藥三禁
A. 活血、通便、消導 B. 大汗、峻下、利小便
C. 清熱、涼血、滋陰 D. 祛寒、開郁、化瘀
E. 以上均非
答案:B
【解析】產后用藥三禁:①禁大汗以防亡陽;②禁峻下以防亡陰;③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687. 下列除哪項外,均為胸痹的治療法則
A. 活血化瘀 B. 辛溫通陽
C. 豁痰瀉熱 D. 培補陽氣
E. 滋陰潤肺
答案:E
【解析】胸痹標實當瀉,針對氣滯、血瘀、寒凝、痰濁而疏理氣機,活血化瘀,辛溫通陽,泄濁豁痰;本虛宜補,宜補氣溫陽,滋陰益腎尤其重視補益心氣之不足。滋陰潤肺不屬于胸痹的治療法則。
688. 虛證不寐的病理因素主要是
A. 津液虧耗 B. 陰血不足
C. 陽氣不足 D. 脾氣虛弱
E. 肝郁脾虛
答案:B
【解析】虛證不寐主要因為血虛,久病血虛,年邁血少,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養,心神不安而不寐。
689. 下列除哪項外,均是經期延長血瘀癥的主癥
A. 經行8~10天始凈 B. 月經量少、色黯、有塊
C. 小腹疼痛拒按 D. 腰酸腿軟
E. 舌紫暗,脈澀有力
答案:D
【解析】經期延長血瘀證的主癥:經行時間延長,量或多或少,經色紫暗有塊,經行小腹疼痛拒按;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澀有力。
690. 下列各項,不屬月經先后無定期腎虛證主要癥狀的是
A. 經行或先或后 B. 月經量少色淡
C. 小腹冷痛拒按 D. 頭暈耳鳴腰痛
E. 舌淡苔薄,脈沉細
答案:C
【解析】月經先后無定期腎虛證主要癥狀:經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質稀,或腰骶酸痛,或頭暈耳鳴;舌淡苔薄,脈沉細。
691. 患者,女,27歲,未婚。月經周期33天,經期持續8~10余日,量少,色紅,質稠,咽干口燥,大便燥結,舌紅,苔少,脈細數。應首先考慮的是
A. 經行乳房脹痛 B. 月經后期
C. 經期延長 D. 痛經
E. 漏下
答案:C
【解析】辨證為月經延長虛熱證,素體陰虛或久病傷陰,陰血虧耗,陰虛內熱,沖任不固,血海不寧,經血失約。
692. 下列哪項不是月經后期虛寒證的主癥
A. 經期延后,量少色淡、質清稀
B. 小腹空痛,心悸失眠
C. 腰酸無力
D. 小便清長,面色■白
E. 脈沉遲無力
答案:B
【解析】月經延后,量少色淡、質清稀,小腹隱痛喜熱喜按,腰酸無力,小便清長,面色■白,脈沉遲無力。
693. 五輸穴中,所行為
A. 井 B. 滎
C. 輸 D. 經
E. 合
答案:D
【解析】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
694. 下列除哪項外,均是妊娠禁藥
A. 峻下劑 B. 破血劑
C. 逐瘀劑 D. 和血劑
E. 有毒劑
答案:D
【解析】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氣、散氣以及一切有毒藥品,都應慎用或禁用。
695. 暑邪的致病特點為
A. 開泄 B. 黏滯
C. 收引 D. 升散
E. 趨下
答案:D
【解析】暑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2)暑性升散,擾神傷津耗氣;(3)暑多挾濕。
696. 患者因肺腎陰虛,虛火妄動,脈絡受傷而致咯血。治療應首選
A. 孔最 B. 梁丘
C. 隱白 D. 太淵
E. 定喘
答案:A
【解析】陰經郄穴多治血癥。孔最為手太陰肺經郄穴,故用于治咯血。
697. 痛經寒凝血瘀證的治法是
A. 理氣化瘀,散寒止痛 B. 溫經暖宮,調經止痛
C. 溫經活血,調經止痛 D. 溫經散寒,祛瘀止痛
E. 溫經化痰,利濕止痛
答案:D
【解析】寒客沖任,血為寒凝,瘀滯沖任,氣血運行不暢,經行之際,氣血下注沖任,胞脈氣血壅滯,“不通則痛”,故痛經發作。故治法為溫經散寒,祛瘀止痛。
698. 患者,女,40歲,嘔吐痰涎,伴頭暈,胃脘痞滿,心悸,舌苔白,脈滑。治療除取主穴外,還應加
A. 列缺、尺澤 B. 膻中、豐隆
C. 曲池、外關 D. 風池、尺澤
E. 列缺、合谷
答案:B
【解析】豐隆運脾胃之氣,膻中調氣,使氣行而痰化。
699. 妊娠月份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稱為
A. 臨產 B. 盛胎
C. 試胎 D. 弄胎
E. 正產
答案:D
【解析】《醫宗金鑒》中提及,若妊娠月數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此名“弄胎”。
700. 治療丹毒首選的拔罐法是
A. 留罐法 B. 走罐法
C. 留針拔罐法 D. 刺血拔罐法
E. 閃罐法
答案:D
【解析】局部刺血拔罐可清瀉血中郁熱。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