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公共營養師考試,中大網校編輯團隊會在第一時間為廣大考生提供2014公共營養師考試科目三級知識點輔導,以下是營養師考試重點,供大家參考 。
(六)維生素B6
維生素B6是一組含氮化合物,均為2-甲基-3-羥基-5-羥甲基吡啶的衍生物,主要以天然形式存在。其中,包括吡哆醛(PL)、吡哆醇(PN)和吡哆胺(PM)。這三種衍生物的形式與性質相似,均能被磷酸化而成為有活性的輔基形式,如磷酸吡哆醛(PLP)、磷酸吡哆醇(PNP)和磷酸吡哆胺(PMP)。在動物體組織內多以吡哆醛和吡哆胺及其磷酸化形式存在,而植物中則以吡哆醇為主。
1.理化性質與體內分布
吡哆醛、吡哆醇和吡哆胺都是白色結晶,易溶于水和酒精,微溶于脂溶劑。對光敏感,高溫下迅速破壞。來源:中大網校
異煙肼、青霉胺、左多巴以及口服避孕藥等藥物都為維生素B6的拮抗劑。因此,在服用這些藥物的同時,應補充維生素B6。
體內該種維生素的80%~90%以PLP形式與糖原磷酸化酶結合儲存在肝臟。
2.吸收與代謝
維生素B6主要在空腸被動吸收。食物中的維生素B6多以5,-磷酸鹽的形式存在,吸收速度較慢;經水解為非磷酸化維生素B 6的吸收速度較快。
維生素B6吸收后在肝臟被特殊激酶磷酸化,成為有活性的輔基形式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醇和磷酸吡哆胺。血液和組織中的維生素B6多呈結合型。在體內吡哆醛和吡哆胺可以互相轉變。食入的維生素B6,約70%氧化成無活性的代謝物4-吡哆酸,由尿中排出。
維生素B6也可經糞便排出,但排泄量有限。由于,腸道內微生物能合成維生素B6,故難以評價這種排泄的程度。
3.生理功能
維生素B6主要以磷酸吡哆醛的形式作為輔酶參與近百種酶系的反應,這些酶系大多與氨基酸的代謝有關。故其在氨基酸的合成與分解上起著重要作用。
維生素B6是δ-氨基-酮戊酸合成酶的輔酶。該酶能催化血紅素合成;是糖原磷酸化反應中磷酸化酶的輔助因子,能催化肌肉與肝臟中的糖原轉化;參與亞油酸合成花生四烯酸以及膽固醇的合成與轉運。
維生素B6是轉氨酶脫羧酶的輔酶,能影響核酸和DNA的合成。若維生素B6缺乏而影響DNA的合成,繼而會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
維生素B6是胱硫醚酶的輔助因子,這些酶參與同型半胱氨酸到半胱氨酸的轉硫化途徑。
此外,維生素B6還涉及神經系統中許多酶促反應,使神經遞質的水平升高,包括5-羥色胺、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組氨酸和γ-羥丁酸等。
4.缺乏與過量
單純的維生素B6缺乏較少見。一般,多同時伴有其它B族維生素的缺乏。
缺乏維生素B6可致眼、鼻與口腔周圍皮膚脂溢性皮炎,并可擴展至面部、前額、耳后、陰囊及會陰處。可見有口炎、舌炎、唇干裂,個別出現神經精神癥狀,易激惹、抑郁及人格改變;兒童缺乏時對生理的影響較成人大,可出現煩躁、抽搐和癲癇樣驚厥以及腦電圖異常等臨床癥狀。
此外,可能引起體液和細胞介導的免疫功能受損,出現高半胱氨酸血癥和黃尿酸尿癥,偶見低血色素小細胞性貧血;大劑量的維生素B6還用于預防和治療妊娠反應、運動病以及由于放射線、藥物治療、麻醉等所引起的惡心、嘔吐等。
從食物中獲取過量的維生素B6沒有副作用。但通過補充品長期給予大劑量維生素B6(500mg/d)會引起嚴重毒副作用,主要表現為神經毒性和光敏感反應。
5.供給量及食物來源
中國營養學會2000年建議值是參考歐美人群的研究結果,并且考慮到我國居民膳食模式與歐美的差異,提出我國居民膳食維生素B6的AI值,成人為1.2mg/d。
維生素B6與氨基酸代謝的關系非常密切,因而需要量應隨蛋白質攝入量的平升高而增高。最好按每攝入1g蛋白質供給0.02mg維生素B6。對于一個攝入蛋白質很充裕的成年人其維生素B6的供給量應為2.0mg。
維生素B6在食物中分布很廣,腸道細菌也可合成一部分,一般不會缺乏。但在懷孕、藥物治療、受電離輻射或在高溫環境下生活、工作,可出現維生素B6缺乏,需要適當增加其供給量。女性口服含雌激素的避孕藥可引起維生素B6的缺乏。
(七)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又叫氰鈷胺素,是一組含鈷的類咕啉化合物,其化學全名為α-5,6二甲基苯并咪唑-氰鈷酰胺,如分子式中的氰基由其他基團代替。成為不同類型的鈷胺素。
1.理化性質
維生素B12含鈷,是唯一含有金屬的維生素。其純品是粉紅色結晶,可溶于水,在弱酸中相當穩定,但在強酸、強堿作用下極易分解,并易為日光、氧化劑、還原劑等所破壞。
2.吸收與代謝
攝入體內的維生素B12經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從食物中游離出來,與胃幽門部粘膜所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即“內因子”)相結合,使轉運中的維生素B12受到保護,在鈣離子存在下,上述復合物到達回腸,維生素B12與內因子分離,被粘膜細胞吸收進入門靜脈。
維生素B12的吸收受許多因素的影響,不但需要“內在因子”,其它營養素也會影響其吸收。缺維生素B6和鐵使其吸收率降低,而葉酸缺乏使其吸收率增加。攝入少量維生素B12的吸收率比一次攝入大量要高。
體內維生素B12總量為2~5mg。肝臟中含量最高,腎上腺次之,腦中亦有大量維生素B12。
3.生理功能和缺乏癥狀
B12輔酶與葉酸輔酶共同作用,可以促進DNA和RNA的合成;維持神經組織的健康;促進紅細胞形成、再生及預防貧血。
維生素B12能提高葉酸的利用率。
維生素B12是活潑甲基的輸送者,參與許多重要化合物的甲基化作用,對合成核酸及核苷酸、蛋氨酸、膽堿等重要物質,維護腎上腺的功能、保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代謝都有重要作用。
維生素B12在代謝中的基本功能并不局限于促進紅細胞生成,而是作用于整個機體。其中最重要的是維護神經髓鞘的代謝與功能。
飲食中維生素B12若供應不足,或胃全切除,胃壁細胞缺陷,不能分泌內因子,均可造成維生素B12吸收障礙,并誘發惡性貧血。嚴格素食者、缺乏維生素B12的母親所生育嬰兒,都易發生維生素B12不足癥狀。
此外,缺乏維生素B12時,還會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神經功能障礙、嚴重的精神癥狀;年幼患者可出現精神抑郁、智力減退、頭部、四肢或軀干震顫等,甚至昏迷而死。
4.供給量及食物來源
一般成人每日維生素B12供給量為1~3μg。
其既可由腸道細菌合成,亦可來源于食物。其中,主要是動物性食物,豆類經發酵后亦含有維生素B12。但嚴格素食,且不用發酵豆制品者,每日攝入量甚低,易發生缺乏。
此外,胃全切除、遺傳性胃粘膜萎縮、腸道吸收不良、神經系統疾病以及發燒、甲狀腺機能亢進、用磺胺或廣譜抗生素治療的患者,亦應注意預防維生素B12的缺乏。
給予肝臟病患者維生素B12可防止發生脂肪肝。寄生蟲病患者易出現維生素B12缺乏,要注意補充。
(八)泛酸
泛酸又稱維生素B3,廣泛存在于生物界中。
1.理化性質
泛酸純品是一種淺黃色粘油,而泛酸鈣則是結晶。后者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醚,不溶于苯和氯仿。在中性溶液中耐熱,但易為酸堿所破壞。一般烹調方法對其影響不大,但高溫(超過1000C)烹調則有相當的損失;冷藏肉解凍后,泛酸亦可能損失大部分。
2.生理功能和缺乏癥狀
泛酸經腸道吸收,在組織內變成輔酶A,以腦中含量最高。
輔酶A在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體內許多合成反應是乙酰化作用,都需要輔酶A參加。如形成乙酰輔酶A,由膽堿合成乙酰膽堿、膽固醇、甾醇激素等;參與糖代謝過程中的氧化脫羧、脂肪酸的氧化合成、生物解毒過程中馬尿酸的合成等。
泛酸與抗體和乙酰膽堿合成有關;促進膽固醇和類固醇激素的合成;防止脂肪肝的形成。
泛酸缺乏時,可致腎上腺功能不全,易出現痛風或風濕性關節炎;其他表現有失眠、疲勞、緊張、煩燥不安;嘔吐、易怒、厭食、血糖低、胃酸分泌不足;運動神經障礙等。
3.供給量及食物來源
我國對泛酸的供給量未作明確規定。國外規定,成人每日供給量為5~10mg;孕婦和乳母為10mg;兒童為4~5mg。
泛酸在食物中分布很廣,腸道細菌也能合成,一般不致缺乏。但如服用水楊酸等抗泛酸藥物,可導致缺乏。
(九)生物素
生物素又稱為維生素H,是一種白色化合物,耐熱,但易氧化和被酸堿所破壞。它與蛋白質結合可溶于脂肪,但植物中所含的生物素是水溶性的。
食物中的生物素被小腸吸收,經血流分布到全身組織細胞。尤以肝臟中的含量最多,其次為腎和胰,腦中亦有含生物素的酶。
1.生理功能和缺乏癥狀
生物素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謝中所必需的羧化酶的組成部分。其直接參與一些氨基酸和長鏈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亦參與丙酮酸羧化后變成草酰乙酸和合成葡萄糖過程。
生物素參與蛋白質、嘌呤、脂肪酸等合成;并參與葉酸、泛酸、維生素B12等的代謝;能促尿素合成,排出于體外。
長期吃生雞蛋可誘發生物素缺乏。因生蛋清中含有的抗生物素蛋白會螯合生物素,造成生物素無法被吸收而導致缺乏。抗生物素蛋白加熱后可被破壞。
其缺乏癥狀常見,皮炎、疲倦、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舌炎、抑郁、失眠、肌痛、胸骨痛等,并有心電圖波形異常、貧血、毛發脫落、指甲損傷等癥狀。用生物素治療,上述癥狀可迅速消失或顯著改善。
此外,國外報導初生嬰兒低血糖癥、嬰兒脂溢性皮炎、脫屑性紅皮癥等都可能與缺乏生物素有關。
2.供給量及食物來源
生物素在食物中廣泛存在。腸道細菌也能合成一部分。一般成人每日供給量約為100~200μg,不需要額外補充。
用磺胺藥物和廣譜抗生素做治療時,應選擇富含生物素的食物。雞蛋不宜生吃。
復習思考題:
1.VA、VD、VE的主要特性(溶解性、穩定性)、生理功能、缺乏癥狀、供給量與食物來源有哪些?
2.VK的主要特性(溶解性、穩定性)、生理功能和缺乏原因有哪些?
3.B族維生素有哪些?請分述各種的主要特性(溶解性、穩定性)、生理功能、缺乏癥狀、供給量及食物來源。
4.VC的主要特性(溶解性、穩定性)、生理功能、缺乏癥狀、供給量與食物來源有哪些?
相關推薦:
更多>>公共營養師輔導資料
更多關注:公共營養師考試報考條件 公共營養師考試網絡課堂 公共營養師考試考試用書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