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一、社會存在
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其中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決定力量。
二、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是人們的社會精神現象的總和,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它包括了人的一切意識要素、觀念形態以及人類社會的全部精神現象及其過程。
從社會意識對經濟基礎的關系,劃分可分為意識形態和非意識形態。
1、意識形態是指反映并服務于經濟基礎的社會意識,具體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和大部分社會科學。在階級社會中,它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2、非意識形態是指反映自然現象和不屬于特定經濟基礎的某些社會現象的社會意識形式,主要包括自然科學、一部分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如語言學、邏輯學、心理學等。它不具有階級性。
三、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內容和形式,決定社會意識的產生和發展。
2、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落后、反動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具有重大的阻礙作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