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貴州省2020年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貴安新區會計考辦: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我省關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有關決策部署和《貴州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近期防疫工作的緊急通知》及《關于進一步做好跨地區入黔人員健康管理的通知》(黔府辦發電〔2020〕209號)等文件要求,切實貫徹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因時因勢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推動人員有序流動,保障廣大參加我省2020年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結合當前疫情發展與防控工作的形勢及我省會計資格考試工作實際制定以下通知。
一、強化組織領導,確保責任落實
各市、州、貴安新區財政部門會計資格考試管理機構(以下簡稱各考試管理機構)進一步抓實屬地管理責任,成立應對會計資格考試突發事件工作組,積極協調衛健、疾控、公安等部門力量,落實標準化精準防控要求,做到組織領導到位、防控措施到位、投入保障到位、督查落實到位,確保年度考試安全有序進行。結合本地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制定精準防控方案,做到清單化、流程化、具體化,精準管控,及時化解組織考試中疫情防控可能出現的風險。
各地考試管理機構要建立健全考試期間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機制,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理考試期間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事件,全力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切實維護考點、考場和社會秩序穩定。
二、考前準備
(一)增設防疫人員
按照《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監考規則》配足監考人員的同時,每個考點增設1名防疫副主監考及防疫工作人員,專門負責考點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考中承擔流動巡視職責,做好各類突(偶)發事件的處置。清潔消毒人員、醫務人員、后勤安保等工作人員結合當地疫情實際按要求配備。
(二)物資準備
做好消毒劑、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資的準備,健全環境衛生和清潔消毒管理制度,做好消毒產品的管理,配置醫療垃圾桶,加強化學消毒劑等物資的安全存儲和使用管理,嚴防火災等次生災害發生。
考試期間考場要配備紅外測溫設備和足夠的手持測溫槍、消毒劑、速干手消毒液、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資。為考生準備一定數量的備用口罩(原則上考生口罩自備)。隔離室除上述物品外,還需準備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等應急裝備。
(三)考試場地布置
1.設置體溫檢測點??紙鲆趫龅厝肟谔幵O體溫檢測點。檢測點要設立多條體溫檢測通道,采用紅外測溫設備或手持測溫槍對所有進入考場人員進行體溫測量。
2.考場入場處設置“貴州健康碼”和“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掃碼區、身份證及準考證查驗區。
3.準備隔離室。每個考點要設至少1個隔離室;隔離室應選擇通風良好、相對獨立的房間,并設置專用防疫特殊通道,配備速干手消毒劑、個人防護用品等,桌椅表面光滑易于清潔。如需使用空調,則應為分體式空調。隔離配備1名醫護人員、1名防疫人員。隔離室應做明確標識,在外圍設置警戒線??荚嚠斕煊邪l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者,須安排在隔離室觀察。
三、考生及工作人員防疫要求
(一)考生所在單位承擔考生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監管及指導責任,要督促考生考前14天起每天進行健康監測,落實考前防護,確保安全赴考??记?4天,原則上不安排考生到境外、中高風險地區參加公務活動。
(二)加強考生防疫管控和開展考生自我健康狀況監測
1.對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返黔考生,持有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或能夠出示包含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在體溫測量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參加考試。在考試入場前,必須掃描貴州健康碼和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為綠碼,并經體溫檢測正常后方可入場參加考試。
2.對14天內有低風險地區旅居史的考生(含湖北低風險等級地區人員和外省低風險等級地區返黔考生)到達我省時持有健康通行碼“綠碼”,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參加考試。如有考生到達我省后14天內旅居地區調整為中高風險等級的,應立即報告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并接受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可以參加考試。在考試入場前,必須掃描貴州健康碼和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為綠碼,并經體溫檢測正常后方可入場參加考試。
3.如考生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疑似患者、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已治愈未超過14天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發熱患者,不得參加考試。
4.對境外返黔的考生,按照《貴州省新冠肺炎十條常態化防控措施》(黔府辦發電〔2020〕200 號)中“加強境外來黔人員管控措施”執行。
(三)做好考試工作人員健康狀況監測
考前14天,工作單位原則上不安排考試工作人員到境外、中高風險地區參加公務活動。考試考務人員在考前14天要進行每日體溫測量,并進行健康狀況監測。出現身體異常的要及時診療,考前 3 天內身體出現發熱(體溫高于37.3℃)、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的不得參與考試工作。
四、考試組織實施期間防疫要求
(一)考場內的場地消毒??键c要聘請專業機構消殺專業人員對考場內所有設施設備進行消毒。加強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應當保持考場內各試室、考試機、樓道、廁所等場所環境衛生整潔,定期消毒并記錄。
(二)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入場
1.考場要適當安排考生提前分批進入考試場地。設多個體溫測量通道,所有進入考試場地的考生及考試工作人員必須接受體溫測量。接受體溫測量時須有序進行,嚴格控制人員行進速度和間距。
所有考生及考試工作人員體溫低于37.3℃方可進入考試場地。第一次測量體溫不合格的,可適當休息后使用其他設備或其他方式再次測量。仍不合格的,及時送進隔離室進行觀察或聯系疾控部門進行現場處置。不符合要求的,考試工作人員不得承擔考試工作,考生不得參加考試,并按防疫應急預案(附件1)進行處置。
2.考生進入考場前,所有考生必須配合進行下列操作。
第一步:接受工作人員體溫檢測。
第二步:體溫正常的,手機掃碼“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和“貴州健康碼”。
第三步:手機顯示為綠碼的,查驗身份證及準考證。
第四步:考生提交有關證明報告。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返黔考生,還須提供“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或能夠出示包含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到達我省后14天內所旅居地區調整為中高風險等級,需提供到達我省后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第五步:考生必須佩戴口罩,使用速干手消毒液進行消毒后方可進入考試場地。
第六步:考生進入考試場地,手機關機與所帶物品一并存入存包柜或放在指定位置。
掃碼顯示異常和體溫檢測異常的考生,須聽從考試工作人員安排,進入隔離室接受觀察。
3.個人防護
考生及考試工作人員進入考場要全程佩戴口罩,考生要聽從考場考試工作人員安排,按序入場考試??忌仨毘钟杏行Ь用裆矸葑C和準考試進入考場,入場后要配合考試工作人員和監考人員核驗考生身份,不得因為佩戴口罩影響身份識別。
4.考試期間管理
(1)考生管理
考生走專用考試通道,避免交叉。除身份核驗外,考生在整個考試期間始終佩戴口罩。考生使用的鼠標、鍵盤考前考后進行手消毒。
(2)考試場地管理。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考場內考務辦公室要保持自然通風,也可以采用換氣扇等設備加強通風,換氣扇在使用前應進行清洗。使用分體空調或中央空調的,要嚴格按照《夏季空調運行管理與使用指引(修訂版)》(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174號)要求使用管理。
考場要合理安排考生入場和退場。要做到錯峰入場、考試和退場管理,避免人員交叉和形成規模聚集。工作人員錯峰就餐,避免交談。
(3)考場內工作人員如果在考試期間發現考生有身體異常情況,應立即報告考場考務負責人,由考場考務負責人會同醫護人員或防疫人員進行綜合研判處置。
(4)如考試期間考生突然發熱(體溫高于37.3℃)或者出現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考場內工作人員立即通知考場考務負責人,派遣考場的醫護人員或疾控人員將考生通過隔離通道引導至隔離室??忌粮綦x室觀察后,不再繼續參加考試,由考場安排心理疏導人員當場簡要向所有考生進行解釋和說明,避免其他考生恐慌。
(5)每天考試結束后,要對考場內各試室和考務辦公室做一次預防性消毒。
5.考試結束
考生結束考試后,要按考試工作人員指令有序安靜離場,不得擁擠,保持人員間距。
6.健康異常人員接觸過考試機的處置
如考生或考試工作人員因在考試期間出現發熱(體溫高于37.3℃)、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的,其所處試室或考務工作區域要在疾控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整理、消毒。
五、疫情突發事件及處置
考試過程中,如發現考生或考試工作人員中突發發熱、乏力、干咳、呼吸困難等疑似新冠肺炎癥狀的,按以下程序處置:
(一)監考人員立即要求其佩戴口罩并迅速報告考點;
(二)防疫副主監考組織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帶離考生至留觀室;
(三)防疫副主監考組織考點醫務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異常,或伴有咳嗽、干咳、呼吸困難等癥狀的,經醫務人員現場核實、診斷并決定是否終止其考試并帶離考場;
(四)視情報告當地防疫部門并按要求進行處置;
(五)考點醫療防控人員做好相關區域的消毒;
(六)在考場記錄單上記錄處置情況,并經考點防疫副主監考和參與診斷的醫務人員共同簽字,相關情況同時報省會計考辦;
(七)如有考生或工作人員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相關會計資格考試管理機構和考點應立即配合有關部門排查密切接觸者,配合有關部門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六、疫情防控培訓與演練
各地考試管理機構應組織對全體監考人員和工作人員開展專題培訓,學習防控方案和考務管理規定,明確各崗位職責、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同時邀請衛生健康部門或醫療機構專業人員對疫情防控常識和要求進行全面輔導。培訓開始前應進行體溫檢測并做好記錄。
各地考試管理機構要組織開展考試疫情防控演練,重點加強對入場時間節點的把握和突發疫情應急處置要點的掌控,結合考點設置、考場分布實際情況設立體溫檢測區、身份驗證區、清潔消毒區、留觀室和考生通道等,切實提升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演練開始前應進行體溫檢測并做好記錄。
七、其他事項
(一)各地考試管理機構要把疫情防控和考試安全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緊密結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勢和考務工作實際,科學精準制定考試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細則和應急預案,報本地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審定后組織實施。
(二)做好疫情防控宣傳
考點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網站、公眾號等多渠道開展宣傳工作,推送《考生防疫須知》(附件2),提高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健康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三)各地考試管理機構要強化督查和過程督導,對在考試疫情防控工作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推諉拖延、擅離職守、隱瞞實情、漏報謊報等違反相關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嚴肅問責追責,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附件:1.防疫應急處置預案
2.考生防疫須知
3.貴州健康碼
4.通信大數據行程卡
2020年8月10日
附件1
貴州省2020年會計專業技術考試新冠肺炎
防疫應急處置預案
為保障2020年會計專業技術考試順利實施,有效預防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確??忌涂荚嚬ぷ魅藛T生命安全和健康安全,根據國家衛健委有關規定和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預案。
預案一:考生在考前自我健康檢測中出現發熱(體溫高于37.3℃)、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
處置辦法:
1.考生應立即向所在工作單位報告;接到報告的工作單位應當立即向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報告。
2.按照衛生、疾控等相關部門人員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際癥狀綜合研判進行處置。
3.經診斷為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不再參加本次考試。
預案二:考試工作人員在考前自我健康檢測中出現發熱(體溫高于37.3℃)、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
處置辦法:
1.應立即向所在單位報告,接到報告的工作單位應當立即向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報告。
2.按照衛生、疾控等相關部門人員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際癥狀綜合研判進行處置。
3.經診斷為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不再參加本次考試工作。
預案三:考生在考試期間出現發熱(體溫高于37.3℃)、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
處置辦法:
1.應當立即上報考場考務負責人,考場考務負責人應立即通知考場醫護人員或疾控人員。
2.考生終止考試,由考場醫護人員或疾控人員將考生通過隔離通道引導至隔離室觀察。
3.考場考務負責人應立即報告考點所在衛生健康部門。
4.按照衛生、疾控等相關部門人員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際癥狀綜合研判進行處置。
預案四:考試工作人員在考試期間出現發熱(體溫高于37.3℃)、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
處置辦法:
1.應當立即上報考場考務負責人,考場考務負責人應立即通知考場醫護人員或疾控人員。
2.由考場醫護人員或疾控人員將其通過隔離通道引導至隔離室觀察,不再參加考試工作,考務工作另外安排人員接替。
3.考場考務負責人應立即報告考點所在衛生健康部門。
4.按照衛生、疾控等相關部門人員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際癥狀綜合研判進行處置。
附件2
貴州省2020年會計專業技術資格
考試考生防疫須知
各位考生:
為有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實保障廣大考生利益,現就落實2020年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期間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告知如下:
一、考生是落實疫情防控工作的主體,承擔考試期間疫情防 控主體責任、嚴格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
二、對考前14天有境外旅居史的考生,原則上不參加考試。對未在規定時間內申報,影響個人考試的后果由考生個人承擔;對隱瞞接觸史和旅居史、病情或拒不執行疫情防控措施,引起不良后果的,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三、考試期間考生自備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手套、紙巾等防護物資。
四、考生如乘坐出租車或網約車赴考點,提前預約車輛,乘坐時在后排落座并全程佩戴口罩,下車后應及時做好手衛生。考生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赴考場,要全程佩戴口罩,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衛生。途中盡量避免用手接觸其他物品,與周圍乘客盡可能保持安全距離??忌绯俗嘬嚫翱紙?,宜全程佩戴口罩,保持開窗通風、分散就座,途中避免在車上飲食和用手接觸其他物品,下車后做好手衛生。
五、考生親朋好友一律不得進入考場,考試當天考場不提供午餐,請自備飲用水,中餐到考場外自行解決。
六、進入考場前,所有考生必須配合進行體溫檢測,掃描“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和“貴州健康碼”,查驗身份證及準考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返黔考生,提供“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或能夠出示包含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到達我省后14天內旅居地區調整為中高風險等級的考生,還須提供“到達我省后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證明材料。掃碼顯示異常和體溫檢測異常的考生,須聽從考場醫務人員或疾控人員的安排。
附件3
貴州健康碼
附件4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