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記 憶
一、概念
1、記憶——是經驗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過程。按信息加工理論的說法,記憶是人腦對信息的編碼、儲存、檢索和提取的過程。
2、形象記憶——是以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為內容的記憶。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具有直觀形象性。
3、語詞記憶——是以語詞所概括的邏輯思維結果為內容的記憶。亦即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為內容的記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邏輯性。
4、情緒記憶——是以體驗過的情緒、情感為內容的記憶。具有鮮明、生動、深刻和情境性等特點。
5、動作記憶——以個體的動作、運動及其系統為內容的記憶。其特點是容易保持和恢復。
6、短時記憶——是指信息一次呈現后,保持在1分鐘以內的記憶。短時記憶具有意識性、操作性、按原始信息的感覺通道編碼等特點,其容量約為7±2個組塊。
7、長時記憶——是指學習過的材料在人腦中保持1分鐘以上乃至終身的記憶。長時記憶具有組織性、備用性等特點,其容量幾乎無限。
8、識記——識別和記住事物的過程。就信息加工理論而言,識記即為編碼。
9、回憶——即對所保持的東西能夠回想起來。
10、再認——就是當曾經接觸過的事物再出現時,能認出它。
11、*記憶表象——是指人在知覺客觀事物后,在人腦中所保存的形象。(人腦對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簡稱表象。)
12、有意識記——是指有預定的識記目的,并靈活運用一些有效的方法的識記。
13、無意識記——是指沒有自覺的識記目的,不有意采用任何識記方法,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識記。
14、前攝抑制——是指先學習的材料對后學習的材料發生干擾作用。
15、倒攝抑制——是指后學習的材料對先學習的材料發生干擾作用。
16、遺忘——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回憶或再認、或者表現為錯誤的回憶或再認。
17、保持——人的知識經驗在頭腦中的儲存過程。來源:考試大
18、復習——多次的識記稱為復習。就信息加工理論而言,編碼在識記中起決定性作用。
19、識記的敏捷性——識記速度的快慢。
20、保持的持久性——對識記材料保持時間的久暫。
21、記憶的正確性——對所識記的材料,在再認和回憶時,沒有歪曲、遺漏、增補和臆測。
22、記憶的準備性——在必要時,能夠把記憶中所儲存的知識迅速地提取出來,以解決當前的實際問題。
23、工作記憶——由短時記憶擴展而來,是指在對信息進行加工的同時將信息加以儲存,即它具有加工與存儲雙重功能。它有三個組成成分:中央執行系統、視空間畫板和語音回路。
24、情景記憶——關于個人經歷過的事件的記憶。
25、語義記憶——關于世界各種知識的記憶。
26、程序記憶——關于怎樣作的記憶,是通過熟練行為和認知程序來表達的。與意識分離。
27、外顯記憶——個體需要有意識地或主動地搜集某些經驗用以完成當前任務時所表現出來的記憶。它是有意識提取信息的記憶。
28、內隱記憶——指不需要意識或不需有意回憶的情況下,個體的已有經驗自動對當前任務產生影響而表現出來的記憶。它是無意識提取的記憶。
二、填空來源:考試大
1、根據記憶內容不同,記憶可分為: 形象記憶、詞語記憶、情緒記憶、動作記憶 。
2、根據記憶信息加工與保持時間長短,記憶可分為: 瞬時記憶(感覺登記)、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
4、記憶表象的特點有: 直觀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斷性 。
5、根據識記材料和方法不同,把識記分為: 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 。
6、先學習的材料對后學習的材料的干擾是: 前攝抑制 。
7、*記憶的品質有: 識記的敏捷性、保持的持久性、記憶的正確性、記憶的準備性 。
8、遺忘變量與時間變量之間的關系是:遺忘曲線,遺忘規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9、由李白想到杜甫,由春天想到繁榮是聯想律的 類似律 。
10、短時記憶的容量是:其容量約為7±2個組塊 。
11、20世紀80年代后,心理學家將短時記憶擴展為工作記憶。
12.心理學家將長時記憶擴展為情景記憶、語義記憶和程序記憶,主要是根據3類記憶所存儲的知識在性質上的不同劃分的。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均屬于有意識記憶,可歸為知道什么的記憶,而程序記憶是關于怎樣做的記憶,與意識分離。
13、根據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記憶是大腦皮質上暫時神經聯系的接通、鞏固和恢復。
14、加拿大神經外科醫生潘菲爾德提出了記憶的定位說。認為有關聽覺的記憶在聽覺中樞產生,視覺記憶在視覺中樞產生、語言記憶在語言中樞產生。
15、反響回路是指神經系統的皮層與皮層下組織之間存在的某種閉合的神經環路。
16、瑞典神經生理學家海登提出了記憶的化學分子說。認為個人的長時記憶是由于大腦神經元內核糖核酸(RNA)的作用,核糖核酸被看作是記憶分子。
三、問題 來源:考試大
1、簡述影響識記效果的因素。
影響識記效果的因素有如下幾個:
①識記的目的與任務;②活動的內容與性質;③識記的方法;④材料的數量與性質。 考試大
2、如何有效合理地組織復習?
不是任何復習,都能得到同等的良好效果。復習的效果決定于復習的合理組織:
①正確合理地安排復習時間:首先要及時復習;其次是間時復習比不間時復習的效果好。
②復習中的嘗試回憶:嘗試回憶與識記交替進行,通過嘗試回憶了解材料的難點。
③整體復習與部分復習的合理運用:對于不太長的材料,整體復習比部分復習效果好。但若材料很長,部分復習又比整體復習效果好。
④復習的形式多樣化:把新舊材料加以對比來復習,盡可能利用多種分析器的活動,把看、讀、寫、聽結合起來復習。
3、簡述記憶表象及其特點。
記憶表象是指人在知覺客觀事物后,在人腦中所保存的形象。但不能把表象看成是知覺的翻版或重復。記憶表象有三個特點:①直觀形象性。②概括性:表象反映同一事物或同一類事物在不同條件下多次感知過的一般特點,因而它比知覺形象有更高的概括性。③模糊片斷性:表象的形象沒有知覺形象那樣鮮明、完整和穩定。 考試大
4.簡述巴甫洛夫的關于記憶的生理機制的理論。
根據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記憶被認為是大腦皮質上暫時神經聯系的接通、鞏固和恢復。暫時神經聯系的接通,就是識記。暫時神經聯系一旦形成便會在大腦皮質上留下痕跡。這些痕跡因受到強化而鞏固,因不強化而消退,這就是保持和遺忘。暫時神經聯系痕跡在一定條件下的重新活動,就是回憶和再認。 考試大
5.遺忘規律的內容。
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揭示了遺忘變量和時間變量之間的關系,又稱保持曲線。這條曲線表明,識記后最初一段時間遺忘較快,以后遺忘逐漸減慢,這就是遺忘先快后慢的規律。以后的很多研究又豐富了遺忘過程的規律:有意義材料較無意義材料遺忘得慢;數量多的材料遺忘較快;兩種相似的材料前后間隔短,則容易相互干擾而造成遺忘;學習程度不夠的材料容易遺忘;過度學習50%的材料保持得好一些。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