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理性主義”的充實與提高
講究功能與技術合理,注意結合環境與服務對象的生活需要。代表人物:格羅皮烏斯、柯布西耶。代表建筑:TAC事務所設計的哈佛大學研究生中心樓。
2.講求技術精美的傾向
以純凈、透明與施工精確的鋼和玻璃方盒子作為這一傾向代表。代表人物:密斯·凡·德·羅、小沙里寧。代表建筑:西格拉姆大廈。
3.“粗野主義”傾向
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構件和它們的直接組合。代表人物:柯布西耶、史密森夫婦、前川國男等。代表建筑:馬賽公寓、昌迪加爾行政中心(圖1-1-53)。
6.講究“人情化”與“地方性”的傾向
肯定建筑除了滿足生活功能之外,還應滿足心理感情需要。代表人物:阿爾瓦·阿爾托。代表建筑:珊納特賽羅鎮中心的主樓。
7.講求“個性”與象征的傾向
主張使每一房屋與每一場地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個性與特征,在建筑形式上變化多端。大致有三種手段:運用幾何形構圖,運用抽象的象征,運用具體的象征。代表人物:路易斯·康、小沙里寧。代表建筑:朗香教堂、TWA(美國環球航空公司)候機樓、悉尼歌劇院(圖1-1-54)。
8.后現代主義
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簡稱PM派)又稱之為歷史主義,是當代西方建筑思潮的一個新流派。
它起源于60年代中期的美國,活躍于七八十年代。這種思潮是出自對現代主義建筑的厭惡,它們認為戰后的建筑太貧乏、太單調、思想僵化、缺乏藝術感染力,因此必須從理論上根本予以革新。
PM派注重地方傳統,強調借鑒歷史,同時對裝飾感興趣,認為只有從歷史樣式中去尋求靈感,抱有懷古情調,結合當地環境,才能使建筑為群眾所喜聞樂見。他們把建筑只看作是面的組合,是片斷構件的編織,而不是追求某種抽象形體。在他們的作品中往往可以看到建筑造型表現各部件或平面片斷的拼湊,有意夸張結合的裂縫(圖1-1-55)。
羅伯特·文丘里(RobertVenturi)在1966年寫了一本書,名叫《建筑的復雜性和矛盾性》。他說:“建筑師再也不能被正統的現代建筑的那種清教徒式的語言嚇唬住了。我贊成混雜的因素而不贊成‘純粹的‘;贊成折中的而不贊成‘潔凈的’;贊成牽強附會而不贊成直截了當;贊成含混的暖昧的而不贊成直接的和明確的;我主張凌亂的活力而不強求統一。我同意不根據前提的推理并贊成二元論。……我認為用意簡明不如意義的豐富。既要含蓄的功能也要明確的功能。我喜歡兩者兼顧超過非此即彼……”
文丘里還針對密嘶“少就是多”(LessisMore)的名言,提出了他相反的論點。他認為“密斯優美的展覽館對建筑具有很高的價值和深刻的涵義,但它選擇的內容和表達的語言,雖強而有力,仍不免有其局限”。
真正對后現代主義建筑理論進行系統闡述的是美國建筑評論家查爾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1977年他在《后現代建筑的語言》一書中提出,PM派只限于用在那些設計上是懷古的,空間含混的,受色彩強烈影響的、混雜的和不純的建筑物上。他不同意把那些稀奇古怪的建筑都算作后現代主義,
詹克斯為了使PM派有更明確的概念,歸納出六方面的表現形式:
1)從歷史主義到新折中主義.,傾向于借鑒歷史遺產并賦予新意,以作為建筑藝術設計的準則,這是PM派的起點。比較著名的例子如1978年在維也納建的奧地利旅行社等。
2)從直接復古到變形裝飾。主要表現為在古代建筑風格的基礎上進行裝飾變形,以產生對傳統的聯想,又能表現時代感。
3)新鄉土派。強調表現建筑的鄉土特色.有當地居民的生活氣息。這種傾向在芬蘭、英國、日本較為流行。
4)個性化+都市化=文脈主義。文脈主義是語言學中的術語,說明承上啟下的含義,在這里是指單體建筑要反映特定的時空觀,要與環境有機結合,考慮傳統的沿襲性,并且各個建筑既要符合社會需要,又有自己獨特的個性。
5)隱喻和玄學,意為用象征主義的手法暗示建筑的內容或表達某種建筑意義。
6)后現代空間,是采用復雜的、含混的空間組合,它沒有明確的界限,內外空間互相滲透,以表現層疊、省略與驚奇的效果。
小編推薦:
(責任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城鄉規劃師
[協議護航班]
7大課程模塊 3大研發資料資料退費服務校方服務
城鄉規劃師
[沖關暢學班]
5大課程模塊 2大研發資料 校方服務
城鄉規劃師
[精品樂學班]
3大課程模塊 研發資料 校方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