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
(―)路的分類及組成
1.道路的分類
根據現行行業標準《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012,按道路所在位置、交通性質及其使用特點,道路可分為:公路、城市道路、廠礦道路及鄉村道路等。公路是連接城市、農村、廠礦基地和林區的道路;城市道路是城市內道路;廠礦道路是廠礦區內道路。它們在技術方面有很多相同之處。
城市道路應按道路在道路網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對沿線的服務功能等,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個等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快速路應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間距及形式,應實現交通連續通
行,單向設置不應少于兩條車道,并應設有配套的交通安全與管理設施。快速路兩側不應設置吸引大量車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2)主干路應連接城市各主要分區,應以交通功能為主。主干路兩側不宜設置吸引大量車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3)次干路應與主干路結合組成干路網,應以集散交通的功能為主,兼有服務功能。次干路兩側可設置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但相鄰出入口的間距不宜小于80m,且該出入口位置應在臨近交叉口的功能區之外。
(4)支路宜與次干路和居住區、工業區、交通設施等內部道路相連接,應以解決局部地區交通,以服務功能為主。支路兩側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位置宜布置在臨近交叉口的功能區之外。
道路交通量達到飽和狀態時的道路設計年限為:快速路、主干路應為20年;次干路應為15年;支路宜為10?15年。
2.公路的分類
根據現行行業標準《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公路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及四級公路等五個技術等級。
(1)高速公路為專供汽車分方向、分車道行駛,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車道公路。高速公路的年平均日設計交通量宜在15000輛小客車以上。
(2)—級公路為供汽車分方向、分車道行駛,可根據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車道公路。一級公路的年平均日設;計交通量宜在15000輛小客車以上。
(3)二級公路為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公路。二級公路的年平均日設計交通量宜為5000?15000輛小客車。
(4)三級公路為供汽車、非汽車交通混合行駛的雙車道公路。三級公路的年平均日設計交通量宜為2000?6000輛小客車。
(5)四級公路為供汽車、非汽車交通混合行駛的雙車道或單車道公路。雙車道四級公路年平均日設計交通量宜在2000輛小客車以下;單車道四級公路年平均日設計交通量宜在400輛小客車以下。
公路技術等級選用應根據路網規劃、公路功能,并結合交通量論證確定。主要干線公路應選用高速公路。次要干線公路應選用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主要集散公路宜選用一、
二級公路。次要集散公路宜選用二、三級公路。支線公路宜選用三、四級公路。
3.道路的組成
道路是設置在大地表面供各種車輛行駛的一種帶狀構筑物。道路組成可以分為幾何(或稱線形)組成和結構組成兩部分。
(1)線形組成。道路線形是指道路中線的空間幾何形狀和尺寸。這一空間線形投影到平、縱、橫三個方向而分別繪制成反映其形狀、位置和尺寸的圖形,就是道路的平面圖、縱斷面圖和橫斷面圖。城市道路橫斷面可分為單幅路、兩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及特殊形式的斷面。城市道路橫斷面宜由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分車帶、設施帶、綠化帶等組成,特殊斷面還可包括應急車道、路肩和排水溝等.
(二)路基
路基是行車部分的基礎,它由土、石按照一定尺寸、結構要求建筑成帶狀土工構筑物。路基必須密實、均勻,應具有足夠的強度、穩定性、抗變形能力和耐久性,并應結合當地氣候、水文和地質條件,采取防護措施。
1.路基的作用
路基作為道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礎,是路面的支撐結構物。同時,與路面共同承受交通荷載的作用。路基質量的好壞,必然反映到路面上來。
路面損壞往往與路基排水不暢、壓實度不夠、溫度低等因素有關。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稱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稱為路塹。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圍內的路基部分稱為路床。
2.路基的基本要求
路基是道路的基本結構物,它一方面要保證汽車行駛的通暢與安全,另一方面要支持路面承受行車荷載的要求,因此應滿足以下要求。
(1)路基結構物的整體必須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在各種不利因素和荷載的作用下,不會產生破壞而導致交通阻塞和行車事故,這是保證行車的首要條件。
(2)路基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水溫穩定性。水溫穩定性是指強度和剛度在自然因素的影響下的變化幅度。路基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水溫穩定性,就可以減輕路面的負擔,從而減薄路面的厚度,改善路面使用狀況。
3.路基形式
(1)填方路基。
1)填土路基。填土路基宜選用級配較好的粗粒土作填料。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時,應分層填筑,每一水平層均應采用同類填料。
2)填石路基。填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風化的開山石料填筑的路堤。易風化巖石及軟質巖石用作填料時,邊坡設計應按土質路堤進行。
3)砌石路基。砌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風化的開山石料外砌、內填而成的路堤。砌石頂寬采用0.8m,基底面以1:5向內傾斜,砌石高度為2?15m。砌石路基應每隔15?20m設伸縮縫一道。當基礎地質條件變化時,應分段砌筑,并設沉降縫。當地基為整體巖石時,可將地基做成臺階形。
4)護肩路基。堅硬巖石地段陡山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當填方不大,但邊坡伸出較遠不易修筑時,可修筑護肩。護肩應采用當地不易風化片石砌筑,高度一般不超過2m,其內外坡均直立,基底面以1:5坡度向內傾斜。
5)護腳路基。當山坡上的填方路基有沿斜坡下滑的傾向或為加固,收回填方坡腳時,可采用護腳路基。護腳由干砌片石砌筑,斷面為梯形,頂寬不小于1m,內外側坡坡度可采用1:0.5?1:0.75,其高度不宜超過5m。
(2)挖方路基。挖方路基分為土質挖方路基和石質挖方路基。
(3)半填半挖路基。在地面自然橫坡度陡于1:5的斜坡上修筑路堤時,路堤基底應挖臺階,臺階寬度不得小于1m,臺階底應有2%?4%向內傾斜的坡度。分期修建和改建公路加寬時,新舊路基填方邊坡的銜接處,應開挖臺階。高速公路、一級公路,臺階寬度一般為2m。土質路基填挖銜接處應采取超挖回填措施。
(三)路面
1.路面結構
路面是由各種木同的材料,按一定厚度與寬度分層鋪筑在路基頂面上的層狀構造物。
2.坡度與路面排水
路拱指路面的橫向斷面做成中央高于兩側(直線路段)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狀,其作用是利于排水。路拱的基本形式有拋物線、屋頂線、折線或直線。為便于機械施工,一般采用直線形。道路橫坡應根據路面寬度、路面類型、縱坡及氣候條件確定,宜采用1.0%?2.0%。快速路及降雨量大的地區宜采用1.5%?2.0%;嚴寒積雪地區、透水路面宜采用1.0%?1.5%。保護性路肩橫坡度可比路面橫坡度加大1.0%。路肩橫向坡度一般由較路面橫向坡度大1%。
各級公路,應根據當地降水與路面的具體情況設置必要的排水設施,及時將降水排出路面,保證行車安全。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肩排水與中央分隔帶排水組成;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拱坡度、路肩橫坡和邊溝排水組成。
3.路面的等級與分類
(1)路面等級。路面等級按面層材料的組成、結構強度、路面所能承擔的交通任務和使用的品質劃分為高級路面、次高級路面、中級路面和低級路面四個等級。
(2)路面類型。
1)路面基層的類型。按照現行規范,基層(包括底基層)可分為無機結合料穩定類和粒料類。無機結合料穩定類有:水泥穩定土、石灰穩定土、石灰工業廢渣穩定土及綜合穩定土;粒料類分級配型和嵌鎖型,前者有級配碎石(礫石),后者有填隙碎石等。
2)路面面層類型。根據路面的力學特性,可把路面分為瀝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其他類型路面。
(四)道路主要公用設施
按道路的性質和道路使用者的各種需要,在道路上需設置相應的公用設施。道路公用設施的種類很多,包括交通安全及管理設施和服務設施等。道路公用設施是保證行車安全、方便人民生活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措施。
1.停車場
社會公用停車場主要指設置在商業大街、步行街(區)、大型公建(如影劇院、文化宮等),以及鄉鎮出入口、農貿市場附近,供各種社會車輛停放服務的靜態交通設施。
停車場宜設在其主要服務對象的同側,以便使客流上下、貨物集散時不穿越主要道路,減少對動態交通的干擾。
大、中型停車場出入口不得少于2個,特大型停車場出入口不得少于3個,并應設置專用人行出入口,且兩個機動車出入口之間的凈距不小于15m。停車場的出口與入口宜分開設置,單向行駛的出(入)口寬度不得小于5m,雙向行駛的出(入)口寬度不小于7m。小型停車場只有一個出入口時,出(入)口寬度不得小于9m。
停車場出入口應有良好的可視條件,視距三角形范圍內的障礙物應清除,以便能及時看清前面交通道路上的往來行人和車輛;同時,在道路與通道交匯處設置醒目的交通警告標志。機動車出入口的位置(距離道路交叉口宜大于80m)距離人行過街天橋、地道、橋梁或隧道等引道口應大于50m;距離學校、醫院、公交車站等人流集中得地點應大于30m。
停車場內的交通線路必須明確,除注意組織單向行駛,盡可能避免出場車輛左轉彎外,尚需借畫線標志或用不同色彩漆繪來區分、指示通道與停車場地。
為了保證車輛在停放區內停入時不致發生自重分力引起滑溜,導致交通事故,因而要求停放場的最大縱坡與通道平行方向為1%,與通道垂直方向為3%。出入通道的最大縱坡為7%,一般以小于或等于2%為宜。停放場及通道的最小縱坡以滿足雨雪水及時排除及施工可能高程誤差水平為原則,一般取0.4%?0.5%。
2.公共交通站點
城市公共交通站點分為終點站、樞紐站和中間停靠站。車站應結合常規公交規劃、沿線交通需求及城市軌道交通等其他交通站點設置。城區停靠站間距宜為400?800m,郊區停靠站間距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車站可為直接式和港灣式,城市主、次干路和交通量較大的支路上的車站,宜采用港灣式。道路交叉口附近的車站宜安排在交叉口出口道一側,距交叉口出口緣石轉彎半徑終點宜為80?150m。站臺長度最短應按同時停靠兩輛車布置,最長不應超過同時停靠4輛車的長度,否則應分開設置。站臺高度宜采用0.15?0.20m,站臺寬度不宜小于2m;當條件受限時,站臺寬度不得小于1.5m。
3.道路照明
道路照明是道路建設的重要內容,影響著道路安全和行駛流暢與舒適。道路照明應采用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節能環保、維修方便的設施。機動車交通道路照明應以路面平均亮度(或路面平均照度)、路面亮度均勻度和縱向均勻度(或路面照度均勻度)、眩光限制、環境比和誘導性為評價指標。人行道路照明應以路面平均照度、路面最小照度和垂直照度為評價指標。曲線路段、平面交叉、立體交叉、鐵路道口、廣場、停車場、橋梁、坡道等特殊地點應比平直路段連續照明的亮度(照度)高、眩光限制嚴、誘導性好。
道路照明應根據所在地區的地理位置和季節變化合理確定開關燈時間,并應根據天空亮度變化進行必要修正。宜采用光線控制和時間控制相結合的智能控制方式,有條件時宜采用集中遙控系統。照明光源應選擇高光效、長壽命、節能及環保的產品。
光源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應采用高壓鈉燈;居住區機動車和行人混合交通道路宜采用高壓鈉燈或小功率金屬鹵化物燈;市中心、商業中心等對顏色識別要求較高的機動車交通道路可采用金屬鹵化物燈;商業區步行街、居住區人行道路、機動車交通道路兩側人行道可采用小功率金屬商化物燈、細管徑熒光燈或緊湊型熒光燈。道路照明不應采用自鎮流高壓汞燈和白熾燈。
4.人行天橋和人行地道
域市交通除了解決機動車輛的安全快速行駛外,還要解決過街人流、自行車與機動車流的相互干擾問題。尤其是人行交通較集中的交叉路口,修建人行立交橋是人車分離、保護過街行人和車流暢通的最安全措施。
人行天橋宜建在交通量大,行人或自行車需要橫過行車帶的地段或交叉口上。在城市商業網點集中的地段,建造人行天橋既方便群眾也易于誘導人們自覺上橋過街。
在某些城市的舊城區商業街道,雖然人流多,但道路較窄,機動車輛少,在這種情況下,則不一定要建造人行天橋。因為建造人行天橋對改善交通收益不大,而上橋過街往往使行人感到不便。
人行地道作為城市公用設施,在使用和美觀上較好,但是,工程和維修費用較高。因此,在下列情況下,可考慮修建人行地道:
(1)重要建筑物及風景區附近,修人行天橋會破壞風景或城市美觀。
(2)橫跨的行人特別多的站前道路等。
(3)修建人行地道比修人行天橋在工程費用和施工方法上有利。
(4)有障礙物影響,修建人行天橋需顯著提高橋下凈空時。
總之,選擇人行天橋或人行地道時,要充分考慮設置地點的交通狀況、道路狀況以及建設費用等問題。
5.道路交通管理設施
道路交通管理設施通常包括交通標志、標線和交通信號燈等,廣義概念還包括護欄、統一交通規則的其他顯示設施。
(1)交通標志。交通標志分為主標志和輔助標志兩大類。主標志按其功能可分為警告標志、禁令標志、指示標志、指路標志、旅游區標志、作業區標志、告示標志等。輔助標志系附設在主標志下面,對主標志起補充說明的標志,它不得單獨使用。
標志應傳遞清晰、明確、簡潔的信息,以引起道路使用者的注意,并使其具有足夠的發現、認讀和反應時間。交通標志的設置應以完全不熟悉道路及周圍環境、借助使用有效地圖的交通參與者為服務對象。
交通標志應設置在駕駛人員和行人易于見到,并能準確判斷的醒目位置。一般安設在車輛行進方向道路的右側或車行道上方。為保證視認性,同一地點需要設置兩個以上標志時,可安裝在一根立柱上,但最多不應超過四個;標志板在一根支柱上并設時,應按警告、禁令、指示的順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
(2)交通標線。交通標線主要是路面標線,系以文字、圖形、畫線等在路面上漆繪,以表示車行道中心線,機動車、非機動車分隔線,各類導向線以及人行橫道,車道漸變段,停車線等。此外,還有少數立面標記。如設置在立交橋洞側墻或安全島等壁面上的標記。
(3)交通信號燈。普通交通信號燈按紅、黃、綠,或綠、黃、紅自上而下,或自左向右排列。豎向排列常用于路幅較窄的舊城路口。橫向排列則可用于路幅較寬的城鎮道路。信號燈設在進口端右側人行道邊。.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z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