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注冊巖土工程師考試已于9月15、16日順利結束,新一輪的考試也將拉開帷幕,為了幫助廣大的考生備戰2013年巖土考試,網校編輯特地匯總了2013年巖土工程師考試相關輔導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并在此預祝您金榜題名!
1. 抗震墻的布置原則:作為主要的抗側力構件,合理的布置是構建良好抗震性能的基礎。應遵循 “八字方針”即“對稱 均勻 周邊 連續”外,還須注意:
a. 將長墻分成墻段 對于抗震墻結構和部分框支抗震墻結構,若內縱墻很長,且連梁的跨高比小,剛度大,則墻的整體性好,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墻的剪切變形較大,墻肢的破壞高度可能超過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2001規范規定(6。1。9。1)將將長墻分成墻段,使墻的高寬比大于2。墻段由墻肢和連梁組成。89規范也有相同的規定(第6。1。13條)區別在于:連梁。89規范為弱連梁2001規范為跨高比不小于6 的連梁其目的是:設置剛度和承載力較小的連梁,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先破壞,屈服。使墻段成為抗側力單元,且墻段以彎曲變形為主。
b. 避免墻肢長度突變抗震墻和部分框支抗震墻結構的墻肢的截面長度,沿高度不宜有突變,當抗震墻的洞口比較大時,以及一 二級抗震 墻的底部加強區,不宜有錯洞布置的剪力墻。
2.框支層墻體的布置:
a. 對框支層剛度的要求部分框支的抗震墻結構的框支層,抗震墻減少,側向剛度降低,在地震作用時有可能變形集中在框支層??蛑邮鞘菇Y構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關鍵部位。對于矩形平面的部分框支的抗震墻結構為避免框支層成為薄弱層或軟弱層,2001規范第6。1。9。3條規定:框支層的側向剛度不應小于上一層非框支層側向剛度的50%。(應該說規范的要求并不過分,設計時應盡量避免這種對抗震極為不利的結構形式。與建筑師一起努力,為建造牢固的建筑產品而共同奮斗)新規范取消了原89規范對框支層落地剪力墻數量的規定,從設計上講比原規范抽象但卻更加合理,所以我建議:在平面布置時可以借用原規范的數量控制作為直觀的手段,然后進行量化計算。
c. 框支墻落地的間距不宜過大框支層的水平地震剪力主要由落地剪力墻承擔.作用在緊鄰框支層的上一層非落地剪力墻的水平力亦通過框支層樓板傳到落地墻,為保證樓板有足夠大的平面內剛度(傳遞水平力)2001規范規定:落地墻的最大水平間距不宜大于24米(第6。1。9。3條)取消了原“四開間”的含糊概念。另外,新舊規范均對框支層樓板提出了具體的特殊規定(附錄E。1)希望能引起設計者的高度重視。
d. 部分落地墻宜設計成筒體,以增加抗扭剛度和抗側剛度此條在實踐中似較難作到,但須與建筑專業很好協調的話,相信效果一定會很明顯。
3.框架-抗震墻結構的抗震墻的布置: 框架-抗震墻結構在實際工程中運用最多(對高層而言)布置要點是:位置和數量抗震墻的數量以滿足剛度即滿足層件位移限值為宜,位置相對靈活,但應符合規范第6。1。8和6。1。5條的規定
a. 沿房屋高度,抗震墻宜連續布置,宜全長貫通,避免切斷,且洞口宜上下對齊,避免墻肢長度的突變。對外墻而言較容易作到,這與上述的“八字方針”相統一,內墻有時相對較困難。
b. 不宜開大洞口,避免削弱抗震墻的剛度取消了89規范對洞口面積的限值的規定,但在實際中對此條規定較難掌握,由此引起的爭執亦屢見不鮮。
c. 洞邊距柱柱端(注意:指距柱內側)不小于300。以保證柱作為邊緣構件的作用和約束邊緣構件的長度。
d. 雙向抗側力的結構形式。且縱橫墻宜相連,使彼此成為有翼緣的剪力墻不但可以增加剛度,同時還能有效地提高塑性變形的能力
e. 對于較長的房屋,不宜在房屋的端部設剪力墻以避免溫度應力對剪力墻的不利影響。
f. 對于一 二級抗震墻,其連梁的跨高比不宜大于5。且高度不小于400。連梁有較大的剛度,可保證墻體的整體性能良好并能增大耗能能力。
g. 柱中線與梁 墻中線不宜大于柱寬的1/4。以減少地震作用對柱的扭轉效應。否則應通過加水平腋。加強柱內配箍率等方法加以彌補。
更多關注:注冊巖土工程師考試成績查詢 考試培訓 最新考試動態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