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校為了廣大學員能夠順利通過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特意整理了2011年心理咨詢師有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廣大學員有效的復習。
第九章 領地與個人空間
1.領地是可見的、相對固定的,并有明顯的界限,且多以居住地為中心。
2.奧爾特曼認為,領地表明了個體或群體彼此排他的、獨占的使用區域。
3.人類領地性與動物領地性有何異同?
(一)動物領地性是指動物個體或群體占領一定地區,以保衛它不被侵入的一種傾向或特性。動物領地性的功能:⑴繁殖功能:領地性與動物交配繁殖之間的關系,確保動物種群繁殖的高質量和延續性;⑵保護功能:動物多會占據那些周圍有食物源的地方作為自己的領地,所以,領地性不僅有利于動物尋找食物,也有利于保護食物;⑶減少沖突的功能:有一種現象叫做“優先居住效應”,指的是動物在自己占據的領地上有優先于其他個體的支配性。
(二)人類領地性,領地是由個體、家庭、相互作用的群體所控制的區域。雖然對人類領地性的定義各種各樣,但無論哪種定義都提到領地具有排他性、控制功能和有一定的范圍限制。人類領地性是指建立在對物理空間的擁有權知覺上,由一個人或一個群體表現出的一套行為系統,它是個體或群體為滿足某種需要而要求占有和控制特定空間范圍的一套行為習性。
可分為三種形式:主要領地、次級領地和公共領地。⑴主要領地是指被個體或群體完全擁有和控制,并受使用者和他人共同確認的領域,它是建立在長期使用的基礎之上,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⑵次級領地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對它的控制力較弱,沒有明確的歸屬。如酒吧、教室里的座位等。⑶公共領地是指任何人都可以進入、極為臨時的領域,人一旦離開就會對它失去控制。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也不會因為他人的占用而采取強硬措施。如電話亭、公共汽車上的座位等。
人類通過使用的物品或自己的行為,使領地個人化或保護自己的領地,這稱為給領地注上標記。主要領地的標記用的是能反映使用者征的一些記號。主要領地的標記形式多為物理標記,次級領地和公共領地的標記形式,比較多的表現為一些精細的行為或簡單直接的方式,如放置一些物品等。
人類領地性的功能:①保護、調整私密性。個體能夠擁有一個可以調節私密性和自由控制支配的地方,對維持身心健康和正常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個體發現自己沒有能力維護自己的領地,可能產生壓力和其他嚴重的心理問題。艾德尼的研究發現,領地性行為有個體差異,有的人領地性行為表現的尤其強烈,還發現,領地性強的人對未經允許入侵的人極為敏感,以致于他們對門鈴的反應要更快。②組織功能。與動物不同,人類領地性的主要功能不在于維持生存,更多地表現出來的是組織的作用。這里的組織是多方面的,包括組織日常生活,使生活可預測、有條理和更穩定;提供穩定的社會組織,維持和發展社會組織;此外,領地還是地位的象征。領地個人化充分體現出來,當個體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如到了新的辦公室或新居的時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領地裝扮的具有個人特色。對群體而言,人類的領地性行為也有與動物領地性行為相同的一個作用,就是社會組織功能。領地性可以支持和清楚地劃分社會角色,調整人際關系并減少沖突的發生。③人類領地性的優先居住效應。人類領地性的優先居住效應類似于動物減少沖突的防衛功能。在體育比賽上也體現出優先居住效應,它可以稱為“主場優勢”,在主場贏的機會更多。人們在自己的領地內會更自信,做得更好。
4.試舉例說明領地性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①病人能夠擁有一個可自由支配的空間,有利于其身體的康復。②在公共領地,沒有明顯標記的地方會更容易遭到破壞,如工廠、學校和空地都是被破壞最多的地方。③擁有適當的個人領地對犯人也很重要。④住宅設計的領地性標記,可以使被盜的可能性減小。
5.個人空間一詞最早由凱特茲于1937年在《Animal and Men》一書中提出。個人空間是指圍繞在我們周圍的,不見邊界的、不容了人侵犯,隨我們移動而移動,并依據情境擴大和縮小的領域?;魻柕贸鋈嗽谏鐣煌杏兴姆N距離: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和公眾距離。在0~45厘米的范圍內稱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的范圍大約在45~120厘米之間,這個距離通常是與朋友交談或日常同事間接觸的空間距離。社交距離分為近距離社交距離和遠距離社交距離,較近的社會距離是1.20~2.10米,多出現在非正式的個人交旆中;較遠的社交距離為1.20~3.60米,一般正式的公務性接觸中是這種距離。公眾距離的范圍是在3.60~7.60米間。
6.個人空間具有哪些功能?⑴邊界調整功能。邊界調整功能是由奧爾特曼于1975年提出的,認為邊界調整可以維持個體或群體處于獨處狀態,滿足個體和他人交往中需要保持的空間范圍。個體可以根據所獲得的感覺信息量調整邊界范圍,當這一愿望達不到時,消極影響就會產生。要消除消極影響就需要調整個人空間。⑵平衡親密程度模型。平衡親密程度模型是由阿蓋爾和迪安提出的,埃羅后來把它稱之為舒適模型。在很多人際互動過程中,個人都想維持一個最佳親密距離。如果個體間的親密水平太高,平衡作用就會發揮它的功能,個體采取各種補償行為,如把身體移遠一些、調整眼睛的注視和臉的方向;如果個體認為親密水平不夠高,平衡作用會促使個體縮短個人空間距離,如更多的眼睛接觸等。個人空間的這一作用使個體之間的互動處在最佳水平。⑶保護功能。個人空間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控制他人的侵犯,保護自己免受情緒威脅或物理刺激的威脅,減少壓力。個人空間的保護功能還體現在可以調整感覺輸入,這其實就是前面提到過的邊界調整功能。這只適用于兩個女性或異性間的交往;在兩個男性間,親密關系并不會使他們的互動距離減小。個人空間可以作為身體緩沖區。⑷交往功能。個人空間可以傳達和調整人際交往中的相互溝通。他人傳遞給人體的感覺信息,如氣味、身體接觸、眼神接觸和言語信息,都決定了互動中的個人空間距離。較近的距離既會增強積極的反應,也會增加消極的反應。
7.個人空間的測量方法有:實驗室止步距離法、投射法和自然觀察法。①實驗室止步法是讓被試站著不動,另一人逐漸靠近他,當被試感覺到對方已經達到適當的距離時便要求停止。②在個人空間的研究中,投射和社會情境模擬是運用最廣的方法。投射法是假設被試與剪影的相對距離反映了真實社會情境中的距離。③自然觀察法的研究方法通常是研究者用攝像機或照相機拍下自然情境中人們的行為,并利用地上的磚、人行道上的區間等線索測量被試間的距離。
8.影響個人空間的因素:總的可以概括為情境因素和個體差異。
情境因素:⑴物理情境。物理空間的特征或結構會對個人空間產生影響。①個體對空間的利用情況反了他們對安全的需要程度。當容易逃離威脅時,所需個人空間較小,坐著比站著需要更大的個人空間。②個體在房間中的位置也決定了空間的大小。③在室內比在室外需要更大的空間。④建筑的特征也會影響到個人空間。⑵相互吸引與人際距離。①當異性在一起時,人際距離隨相互吸引的增加而縮短。②當都是女性時,人際距離也隨相互吸引的增加而縮短;③但如果同為男性,相互吸引并不會使人際距離減小。⑶相互作用的類型與人際距離。①當相互作用表現為討厭等負面情緒時,個體間的人際距離較大;②當表現為喜歡等積極情緒時,人際距離較小。③互動雙方的合作情況也影響個人空間距離:處于合作狀態,人際距離較近,④處于談判競爭狀態,人際距離較遠。
個體差異:⑴文化和種族?;魻柊巡煌幕町惪偟姆譃閮煞N:接觸文化和非接觸文化。地中海、阿拉伯和西班牙等國家屬于接觸文化;而北歐和高加索屬于非接觸文化。⑵性別。女性比男性擁有更小的人際距離,而男性對較小人際距離的忍受性要比女性低,男性入侵者給他人帶來的恐懼和壓力要大于女性。⑶年齡。埃羅和海達克通過研究得到三個結論:首先,他們發現在5歲以前,兒童的個人空間模式與成人的不一樣;6歲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個人空間要求穩定地增加;到青春期以后,形成了大小與成人相似的個人空間。⑷人格因素。內控的個體與外控的個體對個人空間的需求不一樣,外控的人要求有更大的個人空間。
9.斯基恩做了一個實驗,給被試一系列難度不同的學習任務,讓他們在和主試的空間距離分別為親密距離和個人距離的情況下進行學習。結果,被試在個人距離下的學習成績最好。米勒按霍爾劃分的四種人際距離,讓學生分別在這四種距離下接受教師的傳授,結果表明,親密距離下的教學果好于其他三種情況。
對侵犯他人空間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受侵犯者的反應,事實上,侵犯者本身也會有很多體驗。當實驗人員距離泉30厘米時,與距離為150厘米和300厘米相比,使用噴泉的人數較少了。
10.簡述私密性的形式及其功能。①私密性是指個體有選擇地控制他人或群體接近自己。個人或群體都有控制自己與他人交換信息的質和量的需要,私密性是個人或群體對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和何種程度與他人相互溝通的一種方式。②威斯汀把私密性分為四種形式:獨處、親密、匿名和保留。獨處是指個體把自己與其他人分隔開,或者避免被他人觀察到的狀態;親密指和某些個體相處時不愿受到干擾,如和親人、朋友或配偶親密相處時的狀態;匿名是指一個人隱姓埋名或喬裝打扮,即使在公眾場合仍然不被別人認出的狀態;保留是指個體需要隱瞞自己的一些事,不愿意其他人了解。保留經常通過利用個體周圍的建筑等來實現。③私密性的功能可以劃分為四種:自治、情感釋放、自我評價和限制信息溝通的功能。自治可以使個體自由支配個人的行為和周圍環境,從而獲得個人感;情感釋放可以使個體放松情緒,充分表現自己的真實情感;自我評價是使個人有進行自我反省、自我設計的空間;限制信息溝通是讓個體與他人保持距離,隔離來自外界的干擾。
祝您考試順利?。?!
本周熱門: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