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系統(tǒng)的復習心理咨詢師考試,全面的了解心理咨詢師考試教材的相關(guān)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俗語云:“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每個人的心理,表面上看起來是比較平靜而有安全感的,而其內(nèi)心深處,則隱藏著各種的危險感或叫不安全感(insecurity)。客觀世界對人來說,的確是具有各種危險的。經(jīng)過千萬年的進化,人類心理已經(jīng)具有了對危險的認知能力,并對未來將要出現(xiàn)的危險,具有了提前預感的想象能力。這就使得人們不僅在面對危險的當時會感到緊張恐懼,而在危險出現(xiàn)之前,在心里就可以提前預想到發(fā)生各種危險事件的可能性,并努力防患于未然。比如,人們在沒有患病之前就想到自己有可能得癌癥,因此每天花時間鍛煉身體,從飲食上不吃致癌物質(zhì),多吃抗癌食品;在人們還沒有被盜之前,就預想到了被盜的可能,而提前裝上了防盜門,盡管在裝防盜門之前的許多年里也從未真正過發(fā)生一次被盜事件,但還是裝上了防盜門,讓自己承受裝上防盜門之后每次開關(guān)防盜門的繁瑣和不便;盡管飛機失事是經(jīng)常報道的事,但實際上,飛機失事的發(fā)生概率僅是八百萬架次分之一,可每架飛機上都安裝了緊急設(shè)施,以便供人們在緊急時候逃命之用,盡管這些設(shè)施在每架飛機上都有,可每次飛機失事時,總是被報道“無一生還”。那么這些設(shè)施究竟有多少實際的使用價值呢?飛機不失事的時候,這些設(shè)施用不上,飛機失事的時候,這些設(shè)施也從來沒有用上過。既然這樣,那還裝它干什么?人們一定會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飛機失事呢?“萬一”飛機失事的時候能用上呢?另據(jù)說,美國世界貿(mào)易中心大樓被炸后,世界上許多在高樓上工作的人員都緊急備上了降落傘,以防萬一,好往下跳。就這樣,人類為了減少內(nèi)心的不安全感,在心理上獲得安全感,已經(jīng)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這種不安全感主要是由不確定感或不可控制感引起的,所謂“天有不測風云”,其重點就是說危險的發(fā)生具有不可預測性,這種不可預測性會讓人感到特別的不安。其次是由不完善感導致的,因為,當一件事情即使是比較保險的,但是,只要不完善,不可控制,只要存在“萬一”,人們就不會放心,就會產(chǎn)生不安全感。
導致不安全感的客體,可以是人類以外的事物或事件,如地震、洪水、猛獸、交通事故、患癌癥,也可以是人類成員自身,如打架、殺人、搶劫、強奸等。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在給人帶來各種好處的同時,也給人帶來很多的危險。與非人類的危險事物相比,身邊其他人的存在會更讓每個人擔心,因為,人是有心理的,而心理的變數(shù)是最多的,正所謂“人心叵測”,故而“防人之心不可無”!
面對各種可能的危險,人們總是想用自己的各種做法來減少危險發(fā)生的可能性,而人對自己應(yīng)付危險發(fā)生的能力卻仍然是缺乏信心的,因此人們總是想盡各種辦法來控制或預防危險的發(fā)生,其中的第一個方法就是利用科學。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了事物間的內(nèi)在的、必然的聯(lián)系,即,規(guī)律。對這些規(guī)律的掌握和應(yīng)用,當然是給人帶來了很多好處和方便,同時,我們認識了規(guī)律,抓住了規(guī)律,利用了規(guī)律,就可以避免許多危險的發(fā)生,而更重要的是能使人們在心理上獲得更多更強的確定感、可控制感,減少不安全感。
但是,科學認識到的危險并不能立刻就能夠解決,比如,科學已經(jīng)能夠診斷癌癥,但徹底治愈癌癥尚需時日。而人類的欲望是無止境的,科學的現(xiàn)狀和進步總是不能充分滿足人們愿望的要求。所以,人們對科學苛刻要求、崇拜并寄予希望的同時,對科學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仍然是缺乏信心的、不滿意的。
在科學不能滿足人們的愿望要求之處,正是迷信的滋生地,因為人們內(nèi)心深處充滿了不安全感。為了獲得安全感,只想拼命地抓一根救命稻草,人一急了,哪管它是科學還是迷信!?科學總有未知,科學總有做不到的事,而迷信,則在這個時候借以安慰人們虛弱的心靈。
對“迷信”,通常的定義是:“缺乏理性實質(zhì)的信仰、準信仰或習俗”。因而它首先是一種信仰,其次才是“缺乏理性實質(zhì)”的。人們想象并期望迷信能夠做到目前的科學所不能做到的任何事情,既然不必需要“理性實質(zhì)”,迷信便成了“信則靈,不信則不靈”,迷信可以依照人們的愿望,通過人們的想象,來完成任何人們想要它完成的事情,特別是在獲得安全感/減少不安全感方面。我們看到,在每個大醫(yī)院的門口,電線桿上,都貼上了“祖?zhèn)髦嗅t(yī),專治……病”的廣告。這是因為,被大醫(yī)院宣布“死亡”的各種絕癥病人,他們不甘心坐以待斃,他們還要做垂死的掙扎,“有病亂求醫(yī)”、“死馬當作活馬醫(yī)”就成了這些病人及家人的口頭禪,他們捕風捉影地相信各種虛假廣告,尋找各種偏方、秘方,以求治愈絕癥,即使無法治愈,在整個求醫(yī)過程中,也能讓他們暫時充滿了希望,讓他們滿是死亡威脅的心靈暫時獲得一些安全感。各路野醫(yī)、游醫(yī)正好可以大肆吹捧自己是治療某種疾病的專家,趁病人疾病之危、心靈之危而大發(fā)橫財。病人經(jīng)過他們的治療,錢花了,病沒治好,最后還是死了,可是病人卻很少因此而起訴野醫(yī)、游醫(yī),這里有很多原因,一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病是無法治愈的,治好了是奇跡,治不好亦屬正常(但是他們?nèi)匀黄谕孥E會發(fā)生)。再者,整個治療過程,即使是上當受騙,也是他們自愿的。最重要的,盡管他們最后還是死了,但整個求醫(yī)過程是充滿希望的,他們在心理上獲得了極大的滿足,可以說是寧愿上當受騙,也要花錢購買心理上的希望和安全感。其實,這整個過程是一個迷信的過程,是一個心理滿足的過程。
在醫(yī)療上的迷信是整個迷信的一個特例。迷信除了這種“醫(yī)療迷信”之外,更原始的是一些象征性的儀式、信念和操作。例如,當你恨一個人,恨不得要將他殺掉的時候,你可以用布或者稻草扎一個人,上面寫上他的名字,然后用針扎這個假人,用刀割他的“肉”,挖他的“心”,嘴里念念有詞,說“你要大病一場,不久將身患絕癥死亡。”相信這種迷信的人,通過這樣的儀式及操作,他就可以在想象中將別人殺死,以獲得心理上的極大滿足。
春節(jié)后,看到泰安有一棵老槐樹的樹干上被人們綁上了紅布條,據(jù)說這樣可以求子,治療不孕不育。老槐樹因為老,樹齡上千年,所以人們相信它有了靈氣,成了精,有能力做人們無法做到的事情。且,老槐樹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是愛的象征,它可以成為姻緣媒人,所以它應(yīng)該具有“送子觀音”的功能。在樹干上拴一條紅布,就可以寄托它送子,解除不孕不育之憂了。這當然是人們的想象。這樣做過之后,如果真的懷孕了,就會歸功于老槐樹顯靈了。然后消息傳開,就會有更多的人前來頂禮膜拜,老槐樹上的紅布條不斷地增多,老槐樹下香火不斷……。年年難過年年過,老百姓在過去的一年里,有很多不順利的事,人們?yōu)榱饲蟮妹髂觑L調(diào)雨順、萬事如意,免不了在除夕夜燒香磕頭。開汽車的人,為了獲得安全感,求得不出交通意外事故,過年的時候,在車身上貼上“一路順風”的紅春聯(lián)。記得前些年人們還在汽車駕駛室里掛上毛主席、周總理等偉人的遺像,祈禱他們保平安(迷信是多種多樣的,包括算命、相面等,恕不一一列舉分析。宗教不同于迷信,它是從迷信發(fā)展而來的,是理論化了的、有組織的大眾迷信)。所有這些信念和做法,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對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感到無法把握的時候,想通過這些迷信操作來消除災(zāi)難、謀求幸福,最根本的是要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迷信往往是亞文化的,經(jīng)常不是自己發(fā)明的,是從別人那里聽說的或?qū)W來的。人們?yōu)榱烁嗟墨@得安全感,還會自己獨創(chuàng)性地發(fā)明一些“個人迷信”。例如,運動員在上次比賽當中獲得了冠軍,當時穿的是紅色運動服,那么,下次再比賽的時候,寧愿再穿上次穿過的紅色運動服,以求再次獲勝。再如,某學生上次考試前看了一場電影,考得不錯,那么,下次考試前就要再去那個影院看一場電影。如果這次沒有考好的話,他就會想,這次看電影與前次有什么不同,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次看電影坐的不是上次的那排座位,這次的座排是單數(shù),上次是雙數(shù),雙數(shù)比單數(shù)吉利,所以上次考出了好成績,這次卻考砸了。又如,睡覺前如果將鞋子的方向擺正了,睡眠效果就好;擺不正,睡眠效果就不好。賭場上的迷信禁忌則更是多得驚人。賭場上不能叫“叔叔”,因為“叔”與“輸”同音,不能帶“書”或“梳”,道理也是一樣。
(責任編輯: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