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問答:
一、一般情況
求助者:某女,漢族,23歲,未婚,大專學歷,某公司職員,經濟狀況良好。
二、求助者自述
近半年來感覺心煩意亂、頭痛,因為總有人在說我的閑話,尤其是在上班時,只要一走進辦公室,同事們就不說話了,我知道他們在背后講我的壞話。即使我不在辦公室,甚至在家的時候,我也能昕到他們議論我,說我這個人腳踩兩條船,不正經,不道德,等等。有時聽到窗外救護車的聲音時,就聽到了另_種聲音:"你完了、你完了",感覺很不舒服,隨著救護車的遠去,這種聲音隨之消失。有時感覺自己的腦子很亂,總是突然出現一些雜亂無章、毫無意義的念頭,有時又突然消失了,自己根本控制不了。最初我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現在我明白了,是有人用電磁波控制我,指揮我的大腦,使我失去了自由。你說,我還能去上班嗎?
三、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
求助者的母親說,這孩子從小身體健康,學習、生活很順利,只是性格內向;我們管教也比較嚴厲。兩年前曾談過一個男朋友,起初瞞著我們,后來知道后,我們堅決不同意。為了把他們分開,我們給她介紹了另一個男朋友,她雖然不愿意,但又不好違背我們的意愿,只能勉強去談。最后她與兩個男朋友都分手了,心里很難過,經常暗自流淚,情緒較為低落,遇到一點小事就發脾氣。半年前開始變得敏感多疑,總是說有人跟她過不去,說她的閑話,敗壞她的名聲,甚至窗外有人咳嗽,也認為是沖著她的。生活變得懶散,與朋友的交往明顯減少,偶爾一起外出時,拒絕乘坐地鐵,問其原因,她說在站臺上時,總是控制不住產生想跳下去的念頭,為此感到很害怕。同事反映,工作時總是發呆,做事丟三落四,很少與人交流?,F在基本上不去上班了,整天呆在家里。原來母女感情很深,可現在當母親生病或不舒服時,關心體貼的話越來越少,變得疏遠和冷淡。與病前相比,判若兩人,卻總說自己肚子不舒服,也說不清具體地方和怎么不舒服。做事情缺乏應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行為被動,生活也變得懶散,對梳妝、打扮也不像過去那樣認真,但對家中的門窗是否關好特別關注,尤其在晚上總是要檢查多遍才行。勸其來心理咨詢,說自己又沒精神病j干嗎去看心理咨詢。這次是說來進行健康咨詢,才勉強前來。
依據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問題:
一、對該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會功能狀態進行整理。
二、從認知方面對該求助者的癥狀進行分類整理。
三、從情感和意志行為方面對該求助者的癥狀進行分類整理。
四、本案例最可能的診斷是什么?診斷的依據是什么?
五、對本案例如何進行鑒別診斷?
六、對本案例應該選擇何種量表進行檢查?
七、咨詢師還應該了解該求助者的哪些資料?
八、本案例如何處理?
參考答案:
一、該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會功能狀態
1.精神狀態:(1)內感性不適;(2)注意力不集中;(3)思維障礙;(4)情緒低落;(5)意志行為改變;(6)個性穩定性發生改變。
2.生理功能改變:頭痛。
3-社會功能狀況:(1)工作中經常出差錯;(2)社會交往很少,與外界接觸不良。
二、從認知方面對該求助者的癥狀進行如下分類整理:
1.感覺障礙:內感性不適。
2.知覺障礙:(1)評論性幻聽;(2)功能性幻聽。
3.思維障礙:(1)強制性思維;(2)關系妄想;(3)物理影響妄想。
4.自知力喪失。
三、從情感和意志行為方面對該求助者的癥狀進行如下分類整理:
1.情感障礙:(1)情感遲鈍;(2)易激惹。
2.意志行為障礙:(1)意志減退;(2)強迫動作;(3)強迫意向。
四、本案例最可能的診斷是:精神病性障礙、精神分裂癥。
診斷依據:
1.具有典型的精神病性癥狀,如幻覺、妄想等。
2.自知力障礙。
3.社會功能嚴重受損。
4.病程持續時間為半年。
5.能夠排除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和其他因素導致的精神障礙。 五、本案例應與下列疾病進行鑒別:
1o與強迫癥相鑒別:本案例雖然伴有強迫癥狀,但非主導癥狀,且沒有求醫動機。無自知力,因此可以排除強迫癥。
2o與抑郁癥相鑒別:本案例雖有情緒低落,但無其他典型的抑郁表現,而是以幻覺、妄想為主要癥狀,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癥。
3o與偏執性精神病相鑒別:本案例以系統的妄想為主要臨床表現,行為和情感反應與妄想觀念一致,無幻覺和精神衰退,因此可以排除偏執性精神病。
六、對本案例應該選擇MMPl、SCL一90、SDS量表進行檢查。
七、咨詢師還應該了解該求助者的如下資料:
1.該求助者的出生情況。
2.該求助者的家族史。
3.該求助者的疾病史。
4.該求助者的既往心理咨詢史。
5.該求助者的既往心理測驗情況。
6.該求助者的朋友、同事反映的情況。
7.該求助者是否存在未暴露的癥狀,如被害妄想等。
八、本案例的處理方式
1.本案例具有典型的精神病性癥狀,屬于精神病性障礙,不屬于心理咨詢的范疇。
2.本案例的處理原則是:轉入專科醫院進一步診斷治療。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vst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