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6个男人灌了一夜精子_欧美chengren_欧美精品亚洲网站_女女互磨高h文

當前位置:

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精萃8

發(fā)表時間:2011/9/14 9:02:03 來源:互聯(lián)網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校微信

為了幫助考生系統(tǒng)的復習心理咨詢師考試,全面的了解心理咨詢師考試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各章復習的重點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疑病癥hypochondria

(1)對身體健康的過慮和擔心。

(2)對身體的過分注意,過分覺察和感覺過敏。

(3)患病行為的特殊模式。

(4)疑病觀念。

以上(1)是最基本的和必要的。只要對身體健康的憂慮和耽心與身體實際情況很不相稱,偏離了文化的標準,便可以叫做疑病癥。這四者可以有各種不同形式的組合,構成疑病癥豐富多彩的臨床相。

患病行為(illness behavior)是 D.Mechanic和 E.H.Volkart(1960年)首先明確提出來的,但在此以前,不少學者已經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了。與此有密切關系的另一概念是病人角色(sick role),這主要指一定文化認為患病的人應該享受的權利和應該執(zhí)行的義務。不同文化對患同一疾病的人的角色行為有不同的規(guī)定。由此可見,患病行為是文化作用于個人的產物。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我們的患病行為是從小由長輩(主要是父母)塑造出來的。可以說,患病行為模式是一個人人格的一種表現(xiàn)。

我們對健康和患病這件事的態(tài)度彼此差別很大。有人很重視,有人卻滿不在乎。人們評定患病與否及其輕重的標準也不同:有人照鏡子看臉色,有人看化驗結果,有人按主觀感覺有無痛苦來判斷,有人卻看他還能照常吃飯干活否來判斷。有人說,得一場既無危險又無痛苦的病,是一種福氣。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享得了這種清福。有人以輕病躺下為可恥,也有人譏笑帶病工作者為假積極。對付病痛的方式真是各有干秋。有人習慣于不理它,或者一咬牙就過去了。有人雖然不懂醫(yī),家里的內服外用藥以及各種敷料,比一間小醫(yī)務室還全。很多人認為,盡快找醫(yī)生是上策,但不少人卻偏好自作主張。是否向人訴苦以得到同情、安慰和保證,這種差異在患病行為中顯得很突出。A.R.Dewsbury(1973年)提出的“要求承認有病的行為”(disease claiming behavior),描述了一部分人的心理。

人們對疾病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模式(explanator models人很多人認為肚子里有蛔蟲根本不算病,還有人認為夏天拉稀有好處,可以“去火”。80年代中期,不少家長和老師希望他們的淘氣的孩子被診斷為兒童多動癥,因為有病可以治,有病而管教不好,大人的良心便好受一些。這些都是解釋模式。

應該區(qū)別兩種不同的解釋模式,一種是個人的和私人專用的,一種是社會的和群體公用的。

有的疑病觀念簡直就是一種私人特殊的解釋模式。一位高中學生一兩年來由于學習困難和“神經衰弱”而苦惱。有一天他用手摸頭部發(fā)現(xiàn)頭骨有一凹陷(確實如此),便斷言頭骨壓迫了大腦,造成大腦發(fā)育不良。在說服了父母以后,他帶著一大筆錢到大城市就醫(yī),拒不接受醫(yī)生的解釋。這位病人的疑病觀念便是一種特殊的解釋模式。在我國,手淫致病是一種很有勢力的群體解釋模式。

疑病癥的癥狀真是五花八門。可以限于身體某一部位或器官,也可以遍及全身各處??梢蚤L期固定不變,也可以不時變換花樣式到處游走。有的主要是訴述各種不適感,有的則主要是一套推斷和解釋。有的暗示性很高,看的醫(yī)書愈多,癥狀和病也愈多;有的則聲稱他的病是古今中外還沒有過的,跟醫(yī)學書上描述的任何一種病都不同。有的病人有反暗示,吃什么藥都有“副作用”,以致拒絕用藥。

疑病觀念的典型形式是一種超價觀念。病人確信患有某種實際上并不存在的疾病,盡管根據不足,但也不是毫無理由。外行人聽了并不能發(fā)現(xiàn)有什么荒謬的地方。這種病人完全不接受醫(yī)生的解釋。開始求醫(yī)時,話不投機病人扭頭就走,或者,病人引用醫(yī)書企圖駁倒醫(yī)生。后來,病人學得老成了,在醫(yī)生面前講究策略,目的在于爭取到特殊的檢查或治療。

疑病癥病人的問題并不限于上述癥狀。從心理社會角度看,更重要的問題在于病人的態(tài)度和行為。他們經常到處求醫(yī),造成巨大的浪費。英文作者稱之為doctor shopping,意思是說,這種病人找醫(yī)生,就像逛商店一樣,只看不買。病人抱怨家屬不理解不體貼,要求家屬對他的“病”作出更大的犧牲。即使發(fā)脾氣摔東西,人們也應該諒解,因為他有“病”。在工作中,病人和同事、領導以及人事福利部門常發(fā)生糾紛。對醫(yī)生不滿更是常見,因為醫(yī)生檢查診斷不出他的“病”,不按他的愿望開診斷書和休假證明。很多病人的生活風格隨著疑病癥的發(fā)展而有相應的改變。極端的病人一切都服從于養(yǎng)病健身延年益壽這個總的原則。對此,我們稱之為人格的疑病性發(fā)展。

關于疑病癥的理論學說有四個不同的水平或層次:

(1)生物學的。例如,大腦皮層弱化,興奮抑制失調,內感受器的易感性增高,皮層內臟相互作用失調,等等??傊?,用病理生理變化說明疑病癥的發(fā)生。

(2)生理心理的。例如,P.E.Sifneos(轉引自J.C.Nemiah ,1980年)的情緒失讀(alexithymia)概念認為,正常人能把自己的情緒“讀”出來,疑病癥者卻沒有這種能力。他們只是感受著情緒的各種身體變化,如果感到難受或不適(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誰也不能免于不快情緒),他們便用患病的措詞把這種感受表達了出來,這就是病人的疑病性訴述。

(3)心理學的。例如,疑病癥是一種自我保護,它使病人免于羞恥或內疚。

(4)社會的。一個人一旦取得了公認的病人角色,他就可以免除某些社會責任和義務,還可以享受某些特權。不妨想象,假如社會對病人一律給予懲罰,那么,疑病癥大概不會發(fā)生,相反,人們會傾向于否認或隱瞞有病。顯然,疑病癥是社會對病人給予優(yōu)待的產物。

把上述四者整合起來,形成關于疑病癥的一種全面綜合的學說,還有待于將來。

疑病癥可以見之于多種不同的精神障礙。為了臨床工作和研究的方便,疑病癥可以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繼發(fā)性疑病癥,即癥狀繼發(fā)于其他疾病,如腦和軀體的各種器質性疾病,顱腦外傷,藥物或酒精中毒,精神分裂癥,內源性抑郁癥等。顯然,疑病癥只是這些疾病臨床表現(xiàn)的一部分。也不是這些疾病所必有的癥狀。另一類是原發(fā)性疑病癥,主要指疑病性神經癥和疑病性人格障礙。

嚴格地說,疑病癥的疾病分類學問題還沒有解決,學者們意見分歧。上述二分法充其量只是一個實用性的和方便的提綱而已。

什么因素決定一個人把他身體的感覺和不適用患病的措詞表達出來?據R.Mayou(197年)的分析,有下述兩方面的因素:

(1)素因:人格結構,既往關于自己和別人患病的經驗,注意還是忽視有關健康的知識,患病行為的模式,社會背景等。

(2)誘因:精神科病,軀體病,周圍人患病,人們談論有關疾病的事,醫(yī)生的影響,精神生活中的困難等。

這是一個有用的提綱,可供醫(yī)生在實際工作中研究疑病癥時采用。

 

本周熱門:

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試卷題集

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試卷匯總

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真題試卷匯總

 相關推薦:

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網絡課堂 在線模考

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用書 免費短信提醒

2011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責任編輯:xy)

2頁,當前第1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tài)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