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 已有的知識經驗對解決新問題的影響稱 ( )。
A 、 遷移
B 、 抑制
C 、 定勢
D 、 原型啟發
答案: A
2、以平均數為10,標準差為3的常態標準分是 ( )。
A 、 Z分數
B 、 T分數
C 、 標準十分
D 、 標準二十分
答案: D
3、 皮亞杰的心理發展理論被稱為 ( )。
A 、 發生認識論
B 、 社會學習理論
C 、 文化一歷史發展理論
D 、 八階段論
答案: A
4、 信度指數和信度系數之間的關系是 ( )。
A 、 互為因果
B 、 信度指數的平方是信度系數
C 、 信度指數等同于信度系數
D 、 兩者并沒有任何關系
答案: B
5、 “心理學有一個很長的過去,卻只有一個短的歷史”這句話出自于心理學家 ( )。
A 、 馮特
B 、 弗洛伊德
C 、 艾賓浩斯
D 、 韋伯
答案: C
6、 精神分析理論關于變態心理的解釋,下列基本命題中正確的是 ( )。
A 、 意識與潛意識同樣重要
B 、 性的沖動是神經癥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C 、 “超我”與神經癥絕對沒有關系
D 、 心理過程主要是意識的
答案: B
7、 社會文化一歷史發展理論的創始人是 ( )。
A 、 皮亞杰
B 、 維果斯基
C 、 艾里克森
D 、 高爾頓
答案: B
8、 人們在從事某種活動前的心理準備對后邊所從事的活動的影響稱 ( )。
A 、 遷移
B 、 抑制
C 、 定勢
D 、 原型啟發
答案: C
9、 個體自我意識的第一個飛躍的標志是 ( )。
A 、 開始要求獨立自主
B 、 對周圍的事情都想“我自己做”
C 、 能用適當的人稱代詞(如我,你)稱呼自己和他人
D 、 一系列關于“我”的問題開始反復縈繞于心
答案: C
10、 個體(認知主體)頭腦中有關認知客體的形象即是 ( )。
A 、 印象
B 、 圖式
C 、 自我
D 、 角色
答案: A
11、 成就動機理論的提出者是 ( )。
A 、 弗洛伊德
B 、 麥克利蘭
C 、 凱利
D 、 海德
答案: B
12、 強、平衡且靈活屬于 ( )氣質類型。
A 、 膽汁質
B 、 多血質
C 、 黏液質
D 、 抑郁質
答案: B
13、 “心理正常”與“心理異常”這對范疇,是用來討論 ( )的問題的。
A 、 個人能力發展
B 、 心理上“有病”與“沒病”
C 、 心理健康水平
D 、 人格特點
答案: B
14、 利他行為的特征是 ( )。
A 、 由利他動機引起
B 、 以人為對象
C 、 以完全有利于他人為目標
D 、 是一種親社會行為
答案: C
15、 環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是 ( )。
A 、 格塞爾
B 、 維果斯基
C 、 華生
D 、 高爾頓
答案: C
16、 聽覺的適宜刺激是 ( )Hz 。
A 、 16~20 000
B 、 16~2000
C 、 1000~4000
D 、 2000~10 000
答案: A
17、 態度轉變的最直接的原因 ( )。
A 、 傳遞者的吸引力
B 、 說服者的意圖
C 、 溝通信息
D 、 情境
答案: C
18、 ( )美國學者提出跨文化社會心理學的概念,為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提出了一種新的嘗試。
A 、 19世紀80年代
B 、 20世紀80年代
C 、 20世紀元50年代
D 、 20世紀90年代
答案: B
19、 人的社會動機、態度、社會行為的發生都以 ( )為基礎。
A 、 自我知覺
B 、 社會知覺
C 、 歸因
D 、 自我評價
答案: B
20、 首先提出態度量表結構的是 ( )。
A 、 謝里夫
B 、 莫里諾
C 、 瑟斯頓
D 、 勒溫
答案: C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g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