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6个男人灌了一夜精子_欧美chengren_欧美精品亚洲网站_女女互磨高h文

當前位置:

2012年統計師考試中級統計實務預習講義第五章(1)

發表時間:2012/3/29 11:25:36 來源:互聯網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校微信
關注公眾號

本文主要介紹2012年統計師考試中級統計工作實務 第一節能源統計精選講義,希望本文能夠幫助您更好的全面了解2012年統計師考試的相關重點!!

第一節 能源統計

能源是能量的來源或源泉,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是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基礎。人類文明的一切都離不開能源。

按能量的原始來源劃分,能源可以劃分 為三類:

第一類,來自地球以外天體的能量中最主要的是輻射能。

第二類,來自地球自身的能量。一種是熱能形式儲藏于地球內部的熱能和重力能,包括火山、地震、地下蒸汽、熱巖層、地下熱水等;另一種是海洋和地殼中儲藏的核燃料所包含的原子能。

第三類,來自地球及其他天體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能量,地球—月亮—太陽系統由于相互引力的作用,使海水漲落所形成的潮汐能。

按能源的成因劃分,能源可分一次能源(亦稱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亦稱人工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現成形式存在,不經任何改變或轉換的天然能源資源,即從自然界直接取得并不改變其形態的品位的能源。為原煤、原油、油頁巖、天然氣、核燃料、植物燃料、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了為滿足生產工藝和生活的特定需要以及合理利用能源,將一次能源直接或間接加工轉換產生的其他各類和形式的人工能源。如由原煤加工產出的洗煤;由煤炭加工轉換產出的焦炭,煤氣;由原油加工產出的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氣、煉廠干氣等;由煤炭、石油、天然氣轉換產出的電力。

此外,按儲存和輸送性質劃分,能源可分為含能體能源和過程性能源;按使用性質劃分,能源可分為燃料性能源和非燃料性能源;按形成和再生性劃分,能源可分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按技術開發程度劃分,能源可分為常規能源和新能源;按實物形態劃分,能源可分為固體能源、液體能源和氣體能源;按商品性劃分,能源可分為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按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化分,能源可分為清潔能源和非清潔能源,等等。

能源統計是研究能源的勘探、開發、生產、加工、轉換、輸送、儲存、流轉、使用等各個環節運動過程、內部規律性和能源系統流程的平衡狀況等數量關系的活動。我國現行能源統計主要包括能源購進統計、能源消費統計和能源庫存統計三大方面。

一、能源統計的相關概念

(一) 余熱

余熱是指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釋放出來的可被利用的熱能。可能回收的余熱各類有:高溫廢氣余熱,高溫產品及高溫熱渣液的物理熱,冷卻介質余熱,廢氣廢水余熱,化學反應余熱。

(二) 耗能工質

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需要消耗某些工作物質,而生產這些工作物質,需要消耗一定數量的能源,利用這些工作物質就等于間接地消耗能源。另一方面,這些工作物質的使用能夠替代或減少其他能源的消耗,而這些工作物質不屬于通常所指的能源之列。例如,工業用水、壓縮空氣、電石、乙炔、氧氣等等。這些工作物質被稱為耗能工質。(注意:不同的行業對耗能工質有不同的規定范圍)

(三) 能源計量

能源計量是指在能源流程中,對各環節的數量、質量、性能參數、相關的特征參數等進行檢測、度量和計算。能源計量是能源統計的技術基礎。能源統計建立在能源計量記錄的基礎之上,沒有能源計量就沒有能源統計,只有做好能源計量,才能做好能源原始記錄、統計臺賬,進行統計匯總和統計分析。

(四) 熱量單位

焦耳是熱、功、能的國際制單位。我國已規定熱、功、能的單位為焦耳。焦耳的定義為:1牛頓的力(1牛頓=1千克·米/秒)作用于質點,使其沿力的方向移動1米距離所作的功稱為1焦耳。在電學上,1安培電流在1歐姆電阻上,在1秒鐘內所消耗的電能稱為1焦耳。

卡是應淘汰的熱單位。卡的定義是:1克純水在標準氣壓下把溫度升高1攝氏度所需要的熱量稱為卡。熱量的常用單位為200C卡,簡稱卡,某些西歐國家采用150C卡,我國采用的是200C卡。在我國的現行熱量單位中,卡暫時可以和焦耳并用。

(五) 燃料及發熱值

燃料是一種可燃燒的物質,通過化學或物理反應(或核反應)釋放出能量,燃燒時產生熱量和動力。燃料熱值也叫燃料發熱量,是指單位質量(指固體或液體)或單位的體積(指氣體)的燃料完全燃燒,燃燒產生冷卻到燃燒前的溫度(一般為環境溫度)對所釋放出來的熱量。

燃料熱值有高位熱值與低位熱值兩種。高位熱值是指燃料在完全燃燒時釋放出來的全部熱量,即在燃燒生成物中的水蒸汽凝結成水時的發熱量,也稱毛熱。低位熱值是指燃料完全燃燒,其燃燒產物中的水蒸汽以氣態存在時的發熱量,也稱凈熱。我國是按低位熱值換算的。

固體或液體發熱量的單位是:千卡/千克或千焦耳/千克。氣體燃料的發熱量單位是:千卡/標準立方米或千焦耳/標準立方米。

(六)標準燃料和標準煤

標準燃料是計算能源總量的一種模擬的綜合計算單位。在能源使用中主要利用它的熱能,因此,習慣上都采用熱量來做為能源的共同換算標準。由于煤、油、氣等各種燃料質量不同,所含熱值不同,為了便于對能源進行計算、對比和分析,必須統一折合成標準燃料。標準燃料可分為標準煤、標準油、標準氣等。我國以煤為主,采用標準煤為計算基準,即將各種能源按其發熱量折算為標準煤。

標準煤亦稱煤當量,具有統一的熱值標準。我國規定每千克標準煤的熱值為7000千卡。將不同品種、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熱值換算成每千克熱值為7000千卡的標準煤。

能源折標準煤系數=某種能源實際熱值/標準煤熱值

(七)當量熱值和等價熱值

當量熱值又稱理論熱值(或實際發熱值)是指某種能源一個度量單位本身所含熱量。當量熱值是能源統計中經常使用的一個熱值概念。

等價熱值也是能源統計經常使用的一個熱值概念,是指加工轉換產出的某種二次能源與相應投入的一次能源的當量,即獲得一個度量單位的某種二次能源所消耗的,以熱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也就是消耗一個度量單位的某種二次能源,就等價于消耗了以熱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因此,等價熱值是個變動值。

某能源介質的等價熱值=生產該介質投入的能源/該介質的產量=該介質的當量熱值/轉換效率

(八)能源加工、轉換活動

能源加工、轉換是指為了特定的用途,將一種能源(一般為一次能源)經過一定的工藝,加工或轉換成另外一種能源(二次能源)。能源的加工與轉換,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能源加工,是能源物理形態的變化,比如用蒸餾的方式將原油煉制成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制品;用篩選、水洗的方式將原煤洗選成洗煤;以焦化的方式將煤炭高溫干餾成焦炭;以氣化的方式將煤炭氣化成煤氣,等等。這些方法在加工前后能源均未發生質的變化。能源轉換,是能量以及物質化學形態的變化,比如經過一定的工藝過程,將煤炭、重油等轉換為電力和熱力,將熱能轉換為機械能,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將電能轉換為熱能等;又比如,經過裂化,將重質石油轉換成輕質石油(轉換前、后物質具有不同的化學結構和性能)。

二、能源購進統計

(一)購進量

購進量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能源經銷企業(批發、零售企業)用于銷售的能源購進數量;

另一種是能源使用企業用于消費的能源購進數量。

能源經銷企業能源購進量,是指能源經銷企業在報告期內購入的、用于銷售的各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能源經銷企業能源購進量由能源經銷企業(批發、零售企業)填報。能源使用企業能源購進量,是指能源使用單位在報告期內外購的、用于企業消費的各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能源使用企業能源購進量由能源使用企業填報。

計算購進量的能源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已實際到達本單位;

二是經過驗收、檢驗;

三是辦理完入庫手續。但是,在未辦理完入庫手續前,已經投入使用的或已經銷售的,要計算在購進量中;使用多少,計算多少。

購進量核算應遵循“誰購進,誰統計”的原則。凡屬本單位實際購進的,符合上述原則,不論從何處購進,均應計算在內,包括作價購進的加工來料。凡屬本報告期實際購進的,辦理完入庫手續,即計算購進量;什么時間辦理入庫手續,什么時間計算購進量。

根據以上原則,下述情況不能計算在購進量內:

1.供貨單位已發貨,但尚未運到本單位,即使已經付款;

2.貨已運到本單位,但尚未辦理驗收、入庫手續的;

3.經驗收發現的虧噸(按驗收后的實際數量計算購進量);

4.借入的,自產自用的,車間、工地上年領用今年退回的,以及加工來料(作價的除外)。

(二)購進量金額

是指本單位在報告期實際購進的、已辦理驗收入庫手續的各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金額。其金額以購貨發票上的總金額(含增值稅)計算,統計原則、范圍與購進量相同。

統計購進量金額要注意:

1.價值量指標要與實物量指標相一致,即計算實物量的,亦計算價值量,反之亦然;

2.已驗收入庫尚未結算,購貨發票未到,購進量以實際驗收數量計算,購

(責任編輯:xll)

2頁,當前第1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 統計師

        [協議護航-退費班]

        12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退費校方服務

        4800起

        初級 中級

        761人正在學習

      • 統計師

        [協議護航-暢學班]

        12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續學校方支持

        2980起

        初級 中級

        545人正在學習

      • 統計師

        [豐羽計劃-暢學班]

        4大模塊 題庫練習 精品課程

        1680起

        初級 中級

        445人正在學習

      各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