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2年統計師考試課程全面的了解統計師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2012統計師考試輔導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第一節 統計調查
一、統計調查的意義和要求
1、概念:按照統計設計預定的目的任務和內容,采用科學的方法,有計劃地搜集反映總體各個單位有關標志的大量原始資料的過程
2、意義:它是整個統計活動占有資料的階段,是整個統計認識活動的基礎,它直接影響著統計認識活動的成果
3、要求:必須做到準確、及時、全面
二、統計調查的種類
1、按調查對象不同,分為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前者如人口普查、全面統計報表。后者需要通過統計推斷來了解總體現象的某些特征
2、按調查時間是否連續,分為經常性調查和一次性調查
3、按調查組織方式不同,分為統計報表和專門調查
三、統計調查方案
1、調查的目的和任務
2、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
3、調查內容和調查表
⑴擬定調查項目應當注意:應符合調查目的;本著需要與可能的原則;盡可能做到項目之間的相互聯系;要便于匯總
⑵調查表由表頭、表體、表腳三部分組成
⑶調查表的形式有單一表和一覽表
4、調查時間和調查工作期限
5、調查的空間標準
6、調查工作的組織實施
四、統計調查的組織方式
1、定期統計報表
⑴分類:保證了統計資料的全面性和連續性;保證了統計資料的統一性和及時性;統計資料的來源和準確性有可靠基礎;可以滿足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掌握統計資料的需要
⑵不足之處:統計資料質量可能受影響;要嚴格遵守制發報表的程序和審批制度,減少基層單位負擔
⑶分類:日報、旬報、月報、季報、半年報、年報
2、普查
⑴特點: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一般需要規定統一標準調查時間;資料最全面、系統、標準化程度比較高;適用范圍比較窄
⑵組織方式:組織專門的普查機構;利用調查單位的原始記錄和核算資料,按調查表格填報
3、抽樣調查
⑴特點:按隨機原則抽取樣本單位;根據樣本數據推斷總體的數值
⑵優點:工作量小,比較經濟;可以提高數據的時效性;數據質量有保證;調查方法靈活,適應面廣
⑶作用:對一些不可能或不必要進行全面調查,而又需要掌握全面數據時,可以進行抽樣調查;對一些分散較廣的小單位難于進行全面調查時,適宜采用抽樣調查;可以檢驗全面調查結果的質量
4、重點調查
⑴重點單位:指單位數較少,但某一調查的主要標志值總量方面在總體中占有較大比重
⑵作用:以較少的投入,較快地了解到所要調查現象的基本情況和變化的趨勢
⑶特點:調查單位是由組織機構按一定標志量確定;調查便于組織;可以用于不定期調查,也可以用于經常的連續性調查
5、典型調查
⑴典型單位:具有代表性的單位
⑵特點:調查單位是調查者根據調查目的有意義選出來的;需要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調查基本屬于定性調查研究
6、各種調查方法結合運用:抽樣調查、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都屬于非全面調查,但只有抽樣調查可能推斷總體的數量特征,而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不能用于推斷總體。在實際中,這幾種方式往往是結合運用的
五、統計調查中搜集資料的方法
1、直接觀察法:到現場對調查對象親自進行觀察和計量
2、訪問法
3、報告法
4、問卷法
第二節 統計整理
一、意義和內容
1、統計整理的意義:是統計調查研究工作過程的第三階段,是統計調查的繼續,統計分析的前提
2、內容:
⑴在手工整理條件下,主要內容是匯總、分組,整理后的資料主要貯存在紙介質上,然后按既定的目的使用
⑵在計算機整理條件下,主要內容一是統計數據的處理,二是統計數據的管理
二、統計整理的步驟
1、設計統計整理方案。主要分兩部分:
⑴一是把已經確定的指標體系、統計分組體系具體地設計到統計整理表和統計綜合表中,并且要詳細規定整理、綜合的方法
⑵二是根據原始資料的多少和統計整理表、綜合表的要求,仔細計算工作量,定出具體可行的工作計劃
2、對原始資料進行審核。主要包括完整性審核和準確性審核
⑴完整性審核:主要是看調查的單位是否有遺漏、調查項目填寫是否齊全、應收到的調查表是否按規定已經收齊等
⑵準確性審核:一是檢查數據資料是否真實地反映了調查單位的實際情況;二是檢查資料是否有錯誤
3、數據處理
⑴手工處理:將原始資料中的數據,按照整理表和綜合表的要求,進行記錄和計算,求出單位數與合計數,計算一些綜合指標
⑵計算機數據處理則需先將數據通過錄入設備記載到磁介質上,然后進行處理
4、編制統計表
三、統計整理的組織方式
1、逐級整理:按照一定的統計管理體制,對原始資料自下而上地逐級匯總整理
2、集中整理:把全部原始資料集中在一個統計調查機構中直接進行匯總整理
3、逐級整理與集中整理相結合
四、次數分布
1、概念:將總體單位數按某個標志進行分組后,形成總體單位數在各組的分布
2、次數分布數列:將各組的組別和各組對應的次數按一定次序排列而形成的數列
3、分布數列的種類:
⑴品質分布數列:按品質標志分組形成的分布數列
⑵變量分布數列:按數量標志分組形成的分布數列,又可分為單項變量數列和組距變量數列。前者在變量值不多,且變量呈離散型的情況下采用;后者一般在變量值較多,呈連續型變量的情況下采用
⑶組距數列又可以分為等距數列和異距數列
4、影響變量次數分布的要素:組數、組限、組距、組中值
5、變量數列的編制方法
⑴將原始資料按數值大小排列
⑵確定組數和組距:組數=全距/組距
⑶確定組限
①確定最小組的下限:一是將原始資料中的最小變量值確定為最小組的下限;二是使之等于最小變量值減去組距的一半
②確定組限的方法:組限和組中值最好取整數。對于相鄰兩組組限的表示方法,本著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則
⑷分組計算次數。計算結果可以用頻數或頻率表示
6、組距數列編制中的幾個具體問題
⑴若數據出現個別特大值、特小值,或全部數據兩端的變量值出現的次數很分散,可以在數列兩端設置“開口組”
⑵若各組的分布不符合均勻分布,則組中值作為一組變量值的代表值會有一定的誤差
⑶對異距數列,次數分布要受組距不同的影響
⑷為了統計分析的需要,有時要計算累計次數,可以采用向上累計或向下累計
7、次數分布的表示方法
⑴列表法:用統計表來表示次數分布
⑵圖示法
①直方圖:用直方形的寬度和高度來表示次數分布的圖形
②折線圖:用連續的折線來表示次數分布的圖形
③曲線圖
五、統計表
1、意義:可以合理、科學在組織和安排統計資料
2、結構:表頭、表體等,和調查表基本相同
3、種類:調查表、整理表、分析表
4、設計:主語與謂語的安排要通盤考慮;總標題、欄與行標題應簡明扼要;表中的數值要注明計量單位
六、次級資料整理的方法
1、調整法:調整口徑范圍
2、換算法:對計算方法和計量單位不統一的進行換算
3、再分組法:重新進行分組
4、估算法:包括平衡關系估算法、因果推算法、因素推算法、比例估算法、構成估算法
第三節 統計數據的誤差與質量管理
一、統計誤差
1、統計數據與客觀事物準確值之間的差距
2、分類
⑴按誤差的來源,分為調查誤差和代表性誤差
⑵按誤差的性質,分為偶然性誤差和系統性誤差
⑶按誤差產生的原因,分為無意誤差和有意誤差
⑷按誤差產生的階段,分為設計誤差、調查誤差、整理誤差
二、統計數據的全面質量管理
1、要求:全程性、全域性、全員性
2、方法:培訓足夠的合格調查人員;全面弄清調查對象;開展宣傳解釋工作
3、減少人工干擾性誤差的方法:分為居民中發生的和在企業、事業單位中發生的
三、統計數據的質量評價
1、概念;是對調查、整理完畢的統計數據的準確性進行評估
2、評價方法:現象抽樣調查法、內部一致性和外部一致性評價法、邏輯關系評價法、理論數據或經驗數據評價法、應用成果評價法等
3、對評價結果的處理:慎重地、有條件地使用;加以調整、估算再使用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統計師
[協議護航-退費班]
12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退費校方服務
統計師
[協議護航-暢學班]
12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續學校方支持
統計師
[豐羽計劃-暢學班]
4大模塊 題庫練習 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