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審計師考試時間為10月19日,為幫助各位考生系統的復習審計師考試,小編特為您搜集整理了2014年審計師考試科目《企業財務會計》精選輔導資料,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復習有所幫助!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功能差異
(一)實施政策的主體不同
實施財政政策的主體----政府
實施貨幣政策的主體是----中央銀行。
【例題·單選題】
市場經濟國家實施貨幣政策的主體是()。
A.國家稅務總局
B.中央銀行
C.財政部
D.政策性銀行
【答案】B
【解析】實施財政政策的主體是政府,而實施貨幣政策的主體是中央銀行。
(二)傳導過程的差異
1.實施貨幣政策的主體是----中央銀行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中央銀行必須借助于一些可操作、可計量、能監控的中介指標,通過對中介指標的調控,最終實現既定的貨幣政策目標。
中介指標包括:利率、貨幣供應量、超額準備金、基礎貨幣、匯率等。
2.實施財政政策的主體----政府
財政政策的傳導機制比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更為直接,財政政策一般是直接作用于企業和居民,進而對國民經濟的運行產生影響。如擴大財政支出,就會直接或間接增加企業和個人的收入,而企業和個人收入的增加,就相應增加社會總需求,這對調節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對比態勢有
積極的效果;
再如政府通過調整稅率、利用累進的個人所得稅的自動穩定器功能,也會起到調節企業和個人收入水平的作用。
【例題·多選題】
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貨幣政策目標,可調控的中介指標有:
A.利率
B.通貨膨脹率
C.超額準備金
D.就業率
E.基礎貨幣
【答案】ACE
【解析】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貨幣政策目標,可調控的中介指標有:利率、超額準備金和基礎貨幣。通貨膨脹率和就業率是不可調控的指標。
(三)政策手段不同
財政政策手段----主要有稅收、預算、補貼、公債等,它們都是經由一定的途徑和方式作用于政策目標。
貨幣政策的主要手段----公開市場業務、調整法定準備金率、再貼現政策等。
(四)政策時滯不同
政策時滯----指從認識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動到產生效果為止所需要的時間。
政策時滯可分為內部時滯和外部時滯
1.內部時滯----指采取政策行動的過程所需要的時間
(1)認識時滯----指政策當局意識到發生了問題到決定采取政策之間所需要的時間。
財政政策的認識時滯同貨幣政策的認識時滯大致是相同的。
(2)決策時滯----指政策決策者認識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動到政策制定完畢之間所需要的時間。
由于財政手段和變化需要通過較煩瑣決策程序,財政政策的決策時滯一般要比貨幣政策的決策時滯長。
(3)行動時滯----指從政策制定完畢到開始執行之間所需要的時間。貨幣政策手段一經決定變更,可以立即予以實施,所以行動時滯較短。
結論:
財政政策的內部時滯比貨幣政策的內部時滯要長一些。應該注意的是,這是就“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部分而言的,如果是經由“自動穩定器”實施的財政政策,其內部時滯是不存在的,或者說內部時滯為零。
2.外部時滯----指從政策開始執行到政策對目標發揮作用之間所需要的時間。
財政政策通常直接影響收入和支出(包括消費支出和投資支出);貨幣政策則通過影響中介指標,間接地影響收入、消費和投資.
結論:
財政政策的外部時滯比貨幣政策時滯要短一些。
(五)對利率變化的影響不同
擴張性財政政策有可能導致利率的提高,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有可能降低利率。
原因:
1.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意味著政府在金融市場上籌措資金,并不增加整個金融市場的貨幣供應量,而只是把個人和企業的資金轉移到政府手上,由于政府占用了民間資金,就可能對投資和消費產生排擠效應,使金融市場資金緊張,從而可能導致市場利率的上揚。
2.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意味著貨幣供應量增加,對利率具有壓抑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利率變化方向的不同影響是財政政策同貨幣政策之間的重要差異,這個差異表明,政府可以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兩個不同的工具來配合使用,以便實現一些相互沖突的目標。
【例題·多選題】(2009)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差異,除政策手段不同外,還表現在:
A.宏觀經濟目標不同
B.實施政策的主體不同
C.傳導過程的差異
D.政策時滯不同
E.對利率變化的影響不同
【答案】BCDE
【解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實施政策的主體不同;傳導機制不同;政策手段不同;政策時滯不同;對利率變化的影響不同.
相關文章:
新年巨獻,豪禮不停!全場課程滿500減100! 查看活動詳情>>
順利通過審計師職稱評定,可同時參加中大網校組織的職稱英語考試培訓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