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間質性疾病
【診斷】
本組疾病的病因不同,臨床表現也各異,可參考各原發疾病有關章節。在僅就其共同表現略述如下:
1.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早期有乏力、衰弱,以
后有運動或勞累后氣短,晚期在休息時亦有呼吸困難,干咳、少痰、胸痛,發熱少見。體檢在肺底可聞濕啰音,類似尼龍搭扣拉開時聲音(Velcro啰音)。重者可有發紺、杵狀指(趾)、右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
2.影像學檢查:X線胸片是發現本病的重要手段,可見廣泛細小結節狀、小斑片狀陰影和多發性環狀、蜂窩狀或網狀影等。也有呈磨砂玻璃樣影,高分辨CT可提高診斷能力。67Ca易在肺慢性炎癥組織中積聚,陽性率高達90%,但特異性低。
3.支氣管鏡檢和肺泡灌洗液檢查:纖支鏡檢有利于鑒別診斷,還可行經支氣管肺活檢,但取標本較小,對ILD可診斷,而難辨其病因。
經纖支鏡肺泡灌洗檢查,可根據灌洗液中細胞分類區別肺泡炎類型。T淋巴細胞增至30%~60%者考慮結節病;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時中性粒細胞常超過10%。有時可見到吸入的異物(如有機、無機粉塵)而明確病因。還可檢查某些免疫物、T淋巴細胞亞型、酶類等,有助于診斷。
4.肺功能檢查:主要表現為限制性通氣障礙,順應性下降。晚期可有輕度阻塞,彌散量降低,甚至呼吸衰竭。
5.肺活檢:開胸或經胸腔鏡肺活組織檢查是確診的依據,雖為創傷性手段,但常可免去很多不必要的檢查和試探性治療。不過一般很少進行。因病人不易接受,且有時仍難辨病因。
6.其他:根據可疑病因進行相關檢查。
7.鑒別診斷:除鑒別ILD本身的病因外,應與x線胸片上呈彌漫性病變的疾病相區別,如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性肺水腫、廣泛肺出血、血行播散性肺結核、肺泡細支氣管肺癌等。
【治療】
ILD病因明確者應立即停止接觸致病因子,病情可緩解,必要時也可用潑尼松。伴發于其他疾病的ILD自然也應作相應病因的治療。
ILD的治療目的主要是抑制其肺泡炎。可試服潑尼松(prednison)或其他相應的皮質激素。一般每公斤體重每日lmg,連用1~2月,如無效可停藥;如有效,在2-3個月內逐漸減至維持量10mg/d,此后繼用時間不一,按病情是否穩
定而定,多數需用1年以上。復發病例需重新如上用藥,但可能效果差。有報道可佐以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環孢菌素A等,不良反應多,慎用。中藥如川芎嗪、丹參、雷公藤多甙等或可有輔助作用。有繼發感染或支氣管擴張等并發癥者給以相應治療及對癥治療。
【預后】
因原發病不同而異,病因明確,脫離接觸后病情可能控制。激素的應用只能控制肺泡炎的發展,不能治療間質纖維化病變。并發呼吸衰竭、肺心病者預后不良。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h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