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病理學知識點精講
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2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課程全面的了解臨床執業醫師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2012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輔導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六 腫瘤的病因學和發病學
1. 分子生物學基礎
(1) 癌基因:具有將正常細胞轉化為腫瘤細胞的核苷酸片段??纱嬖谟诓《荆部纱嬖谟诩毎校诩毎袝r成為原癌基因,后者結構改變成為癌基因。
(2) 抑癌基因:在細胞增殖中起負性調控作用的記憶,丟失或滅活時,可促進細胞的腫瘤性轉化。如p53和rb,產物是調控細胞周期的蛋白。
(3) 凋亡調節基因和dan修復調節基因 如bcl-2抑制凋亡,bax促進凋亡。
(4) 端粒、端粒酶和腫瘤
(5) 多步癌變的分子基礎
2. 常見化學、物理和生物性致癌因素
(1) 化學因素:直接致癌物或間接致癌物
ø 間接化學致癌物
ü 多環芳烴:最強的3,4-苯并芘、3-甲基膽蒽。存在于廢氣、煙草的煙霧及燒烤的魚肉等。
ü 芳香胺與氨基偶氮染料
ü 真菌毒素:如黃曲霉菌b1,誘發肝細胞癌
ø 直接致癌物:如環磷酰胺和氮芥等
(2) 物理性致癌因素
ø 電離輻射:如x射線、g射線及紫外線。擂和鈾
ø 熱輻射、慢性炎癥刺激、異物、寄生蟲等。
(3) 病毒和細菌:能引起人和動物腫瘤或體外使細胞轉化為惡性病毒。
ø rna致瘤病毒:如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
ø dan致瘤病毒:hpv與子宮頸癌、肛門生殖系統的鱗狀細胞癌;eb病毒與鼻咽癌和burkitt淋巴瘤;hbv與肝細胞癌。
ø hp與慢性胃炎、胃癌及胃低度惡性b細胞性淋巴瘤有關。
3. 影響腫瘤發生、發展的內在因素
(1) 遺傳因素:家族性高發,如乳腺癌和肝癌。
(2) 宿主對腫瘤的反應:以細胞免疫為主。
第三節 炎癥
考綱要求:
1.概述
(1)概念(2)原因(3)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4)炎癥的局部表現和全身反應
(5)炎癥的結局
2.急性炎癥
(1)滲出(2)炎癥細胞的種類和主要功能、炎癥介質的概念和主要作用
(3)急性炎癥的類型和病理變化
3.慢性炎癥
(1)一般慢性炎癥的病理變化和特點
(2)慢性肉芽腫性炎的概念、病因和病變特點
講義內容:
一 概述
1. 概念:具有血管系統的活體組織對損傷因子所發生的防御反應稱為炎癥。
(1) 以血管反應為主要特征,保留吞噬和清除等反應的復雜過程。
(2) 血管反應是炎癥過程的主要特征和防御的中心環節。
ø 血管反應導致血管內液體和白細胞滲出進入損傷部位
ø 局限和殺滅損傷因子
ø 清除、吸收壞死組織,使機體防御更復雜,更完善。
(3) 機體通過實質細胞和間質細胞的再生,修復損傷組織,以損傷為起始,愈合為終止的復雜病理過程,損傷和抗損傷貫穿全過程。
2. 原因:凡能引起組織和細胞損傷的因子都能引起炎癥,炎癥因子種類繁多,包括
(1) 物理性因子 高溫、低溫、紫外和射線。
(2) 化學性因子:外源性和內源性的化學物質。外源包括:化學物質如強酸、強堿和氧化劑等。內源性如壞死組織分解產物,如尿素。
(3) 機械性因子:如切割和擠壓等。
(4) 生物性因子:包括病毒、細菌、真菌等是炎癥最常見的原因,可在體內繁殖、產生毒素或通過其抗原性誘發免疫反應。
(5) 免疫性因子:免疫狀態異常,引發超敏反應,均可造成組織和細胞損傷。
3. 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包括局部組織變質、滲出和增生。這些過程按先后順序發生,早期以變質和滲出為主,后期以增生為主,變質是損傷過程,滲出和增生是抗損傷過程。
(1) 變質:局部組織發生的變性和壞死稱為變質。是致炎因子引起的損傷過程,是局部細胞、組織代謝、理化性質改變的形態所見,可發生于實質和間質細胞。是由致炎因子直接作用或血液循環障礙和炎癥反應產物的間接作用引起。輕重程度取決于致炎因子的性質和強度及機體的反應性。
(2) 滲出:炎癥局部組織血管內的液體和細胞成分,通過血管壁進入組織、體腔、黏膜表面和體表的過程稱為滲出。以血管反應為中心的滲出性病變是炎癥的重要標志。所滲出的液體為滲出液,與漏出液相比較,蛋白含量大,比重高。
(3) 增生:炎癥時局部的巨噬細胞、內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增生,同時炎癥病灶周圍上皮細胞和腺體等實質細胞也增生。具有限制炎癥擴散和修復作用。
4. 炎癥的局部表現和全身反應
(1) 局部表現: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ø 紅、熱:炎癥局部血管擴張,血流加速。
ø 腫:局部炎癥充血,血液成分滲出。
ø 痛:滲出物壓迫或炎癥介質直接作用于神經末梢
ø 功能障礙:炎癥灶內實質細胞變性壞死,代謝異常及炎癥滲出物造成機械性阻塞和壓迫。
(2) 全身反應:發熱、末梢白細胞增多,單核巨噬細胞增多及器官變質細胞不同程度變性壞死和器官功能障礙。
5. 炎癥結局
(1) 痊愈:多數情況,機體抵抗力較強,或適當治療,病原微生物被消滅,壞死組織和滲出物被吸收,周圍組織再生,完全修復原來的組織結構和功能,是為痊愈。若炎癥壞死范圍大,滲出多,不容易被完全吸收,由肉芽組織修復,形成瘢痕,不能修復原來的結構功能,則為不完全痊愈。
(2) 遷延不愈轉為慢性:機體抵抗力低或治療不徹底,短期致炎因子不能完全清除,在體內持續存在,不斷損傷組織,使炎癥過程遷延不愈,急性炎癥轉為慢性。
(3) 蔓延播散:機體抵抗力低下,或病原微生物毒力強,不斷繁殖,可向組織間隙周圍組織、器官蔓延,全身播散。
ø 局部蔓延:通過組織間隙或自然腔道向周圍組織播散,如肺結核沿支氣管播散。
ø 淋巴道蔓延:病原微生物隨淋巴液擴散,引起繼發性淋巴管炎及所屬淋巴結炎,嚴重時,病原微生物經淋巴道入血,引起血道播散,如上肢炎癥播散到腋窩淋巴結。
ø 血道蔓延:病原微生物入血,引起菌血癥、敗血癥、毒血癥和膿毒血癥。
例題:炎癥過程的主要特征是
a. 致炎因子的刺激 b. 變質 c.滲出 d.增生 e.血管反應
答案:e,血管反應是炎癥過程的主要特征和防御的中心環節,變質、滲出、增生均是炎癥的基本病理變化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試題 考試報考條件 考試培訓 最新考試動態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