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理論試題及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
1. 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聯是“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這形象地說明了運動和靜止是相互聯系的。靜止是(C)
A. 運動的普遍狀態 B. 運動的內在原因
C. 運動的衡量尺度 D. 運動的存在方式
考點:運動與靜止的辯證關系。
2. 一位機械工程專家講過這樣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勞動,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沒養過羊,怎么認得羊草呢?但終于一個辦法出來了。他把羊牽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這位專家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認識到,“羊吃草”與“割羊草”兩者之間存在著(A)
A. 因果聯系 B. 必然聯系
C. 主觀聯系 D. 本質聯系
考點:因果關系。
3. 《資本論》中有這樣的表述:“對上衣來說,無論是裁縫自己穿還是他的顧客穿,都是一樣的。”這主要是因為無論誰穿(C)
A. 上衣都是抽象勞動的結果 B. 上衣都起著價值的作用
C. 上衣都起著使用價值的作用 D. 上衣都是社會勞動的結果
考點: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
4、某資本家投資100萬元,每次投資所獲得的利潤為15萬元,假定其預付資本的有機構成為4:1,那么該資本家每次投資所實現的剩余價值率為(B)
A. 100%B. 75%
C. 50%D. 125%
考點:剩余價值率的公式與資本有機構成的公式。
5、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堅持這一基本國策的立足點是(D)
A. 相互借鑒,求共存異 B. 多元平衡,共同發展
C. 內外聯動,互惠互利 D.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考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的關系。
6、公益性文化事業是保障公民及泵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始終堅持放在首位的是(C)
A. 繁榮文化市場 B. 經濟效益
C. 社會效益 D. 創新文化體制
考點:公益性文化事業。
7、近年來,為了縮小我國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差距,黨和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如提高個稅起征點、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國家扶貧標準和城鄉低保補助水平等,這些舉措體現了(B)
A. 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高 B.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C.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D. 各種生產要素都能按照貢獻參與分配
考點: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8.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為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到2020年,在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同時,還要實現翻一番的是:(A)
A.城鄉居民人均收入 B.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
C.國民收入 D.財政收入
考點:十八大相關內容。
9、甲午戰爭后,維新運動迅速興起,針對洋務派提出的 維新派指出,“體”與“用”是不可分的。中學有中學的“體”與 , 的“體”與“用”,把中學之“體”與西學之“用”湊在一起,就 用”一樣荒謬。維新派與洋務派分歧的實質是(D)
A.要不要社會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在中國興辦近代企業 D.要不要學習西方的政治與經濟制度
考點:戊戌變法。
10、1948年10月2日,劉少奇同志在同華北記者團談話時, 故事:巨人安泰是地神之子,他在同對手搏斗時,只要 大地母親那里不斷吸取力量,所向無敵;但是,只要他 毫無力量。他的對手赫拉克勒斯發現了他的這一特征, 把他舉到半空中將他扼死。劉少奇借用這一神話故事 始終要(D)
A.堅持力量聯系實際 B.保持黨的方針政策的正確
C.保持對敵人的高度警惕 D.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
考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11.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要堅持依法治國,以德治國 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中華傳統 新風。下列選項中,即是道德規范又是法律原則的是(B )
A.愛崗敬業 B.誠實守信
C.助人為樂 D.勤儉持家
考點:道德建設。
12.我們要大力弘揚的時代精神是當代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 力的強大力量。時代精神內涵十分豐富,其核心是( C )
A.國際主義 B.集體主義
C.改革創新 D.開拓進取
考點:愛國主義與時代精神
13.個體的人生活動不僅具有滿足自我需要的價值屬性,還必然包含著滿足社會需要的價值屬性。個人的需要能不能從社會中得到滿足沒,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滿足,取決于他的( B )
A.社會影響 B.社會價值
C.社會地位 D.社會理想
考點: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
14. “和為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采用調解的方法解決糾紛,有利于社會和諧。調解可以在訴訟程序外進行,也可以在訴訟程序內進行,訴訟中調解是指( C )
A.人民調解 B.行政調解
C.司法調解 D.仲裁調解
考點:調解制度。
15. 2012年6月27日,中國宣布在南海地區對外開放九個海上區塊,供與外國公司合作勘探開發。此外,海南省宣布將西沙群島的四個區域劃定為文化遺產保護區。這些決定聯同設立三沙市構成了中國加強在南海地區維護主權的“組合行動”。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一貫主張是(C)
A.使南海問題長期化 B.推動南海問題國際化
C.擱置爭議,共同開發D.建立“南海和平自由友誼合作區”
考點:時政熱點。
16. 2012年9月25日,第67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針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此起彼伏的地區動蕩及熱點問題,本次辯論的主題是(D)
A.改善全球經濟治理 B.攜手推動各國普遍安全與共同發展
C.增強聯合國維和作用D.以和平方式調解或解決國際爭端或局勢
考點:時政熱點。
二、多項選擇題:17~33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7.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實現共產主義是全人類解放的根本體現。人類解放包括(ACD)
A.從自然的壓迫下解放出來
B.從客觀規律的制約下解放出來
C.從舊的社會關系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D.從舊的傳統觀念的禁錮下解放出來
考點:馬克思主義及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18.唯物史觀第一次科學地解決了歷史創造者的問題,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ABD)
A.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的絕大多數
B.從質上說是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
C.在任何歷史時期都不包括剝削階級
D.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
考點:人民群眾的內涵。
19.美國導演邁克爾。穆爾在他的最新記錄片《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問世以來,一直頗受關注。“資本主義”為何與“愛情故事”聯系起來呢?穆爾解釋說,這是一種“貪欲之愛”,喜愛財富的人不僅愛他們自己的錢,也愛你口袋中的錢……很多人不敢說出它的名字,真見鬼,就說出來吧。這就是“資本主義”。對金錢的“貪欲”與資本主義連為一體,是因為(ACD)
A.資本就是人格化的資本
B.賺錢體現了人的天然本性
C.資本的生命在于不斷運動和不斷增值
D.追逐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
考點:資本的本質。
20.伴隨著生產力發展,科技進步及階級關系調整,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勞資關系和分配關系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資本家及其代理人為緩和勞資關系所采取的激勵制度有(ABD)
A. 職工終身雇傭制度 B. 職工參與決策制度
C. 職工選舉管理著制度 D. 職工持股制度
考點:資本主義制度的新變化。
21、自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以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多樣性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的實踐告訴我們(ABCD)
A. 發展社會主義,不等于不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文明成果
B. 堅持社會主義,不等于要堅持某種單一的社會主義模式
C. 改革或拋棄某種社會主義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拋棄社會主義
D. 某種社會主義模式的失敗,不等于整個社會主義事業的失敗
考點:社會主義發展的多樣性、前進性與曲折性。
22、黨的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是(ACD)
A.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
B. 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經驗的科學總結
C. 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
D. 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考點:科學發展觀及其意義。
2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西藏和平解放60年》白皮書指出,目前,西藏共有各類宗教活動場所1700余處,僧尼約4. 6萬人,藏傳佛教特有的活佛轉世的傳承方式得到充分尊重,寺廟學經、辯經、受戒、灌頂、修行等傳統宗教活動和寺廟學經考核晉升學位活動正常進行,每年到拉薩朝佛敬香的信教群眾達百萬人次以上。上述事實表明,我國的宗教政策得到了充分貫徹。我國宗教政策主要有(ABCD)
A. 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B. 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
C. 獨立自主自辦教會
D. 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考點:我國的宗教政策。
24.統籌區域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點原則,堅持這一原則有利于:(ABCD)
A.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B.區域間優勢互補,促進經濟共同發展
C.不同區域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D.生產要素在區域間合理流動和配置
考點:區域協調發展。
25.1992年初,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 ,解放生產,發展生產力。消除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一概括對社會主義傳統認識的突破主要體現在:(ACD)
A.破除了脫離生產力水平抽象談論社會主義的認識
B.否定了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原則的認識
C.擺脫了長期以來忽視建設社會主義根本目的和目標的認識
D 制止了把社會主義本質等同于社會主義具體做法的認識
考點:社會主義本質。
26. PM2.5(細粒顆粒)這個大家原本很陌生的專有名詞,因為2011年10月我國多地灰霾天氣造成嚴重大氣污染而迅速成為社會熱詞。2012年2月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增加了PM2.5指標,該指標隨后又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既折射出當前我國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同時也反映了黨和政府治理環境污染、建設生態文明的決心。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是(ABCD)
A. 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
B. 全面促進資源節約
C.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D.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考點:十八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
27.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規模宏偉,內涵豐富,與辛亥革命相比較,其不同點在于(ACD)
A. 它廣泛而深刻地發動了工農群眾
B.它的主要斗爭形式是武裝斗爭
C.它的革命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
D.它是在以國共合體為基礎的統一戰線的組織下進行的
考點:國民革命(大革命)的特點。
28.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錯誤給中國革命帶來嚴重危害,其主要錯誤有(ABC)
A.排斥和打擊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勢力
B.將反帝反封建與反資產階級并列
C.集中力量攻打大城市
D.主張“一切經過統一戰線”
考點:土地革命時期的“左”傾錯誤。
29.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國贏得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ACD)
A.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國的國力空前強大
C.得到了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D.中國實現了空前的民族覺醒和民族團結
考點: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
30.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和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這一基本制度的確立:(ABD)
A.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B.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C.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的完成
D.使廣大勞動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
考點: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意義。
31.一位社會學家發現大樓的一塊玻璃壞了,起初他沒太當回事,沒過多久,他發現許多處窗戶都破損了,經過調研后,他得出結論:一樣東西如果有點破損,人們就會有意無意地加快它的破損速度,一樣東西如果完好無損,或是及時維護,人們就會精心的護理。這就是著名的“破窗定律”。下列關于道德修養的名言與“破窗定律”內涵相近的是:(BC)
A.非知之難 行之惟難 非行之難 終之斯難
B.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
C.小善雖無大益,而不可不為。細惡雖無近禍,而不可不去
D.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考點:道德修養。
32.“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2012年6月24日在航天員的手動操作下,我國“神航號”宇宙飛船與“天宮一號”交互對接成功,向未來建設宇宙空間站邁向堅實一步。就在同一天,我國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下潛7020米的深度,再次創造歷史記錄。這兩次成就的里程碑意義在于:(BCD)
A.完成了“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和“南海深部計劃”
B.豐富了人類認識和開發宇宙的夢想和實踐
C.為中國在太空和海底參與國際合體提供了更多機會
D.為中國在太空和大洋這兩個尚未充分利用空間的活動創造了新可能性
考點:時政熱點。
33.2012年6.6至7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在京舉行。這是該組織發展進入第二個十年的首次峰會,與會各國元首就深化成員國友好合作以及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達成了新的重要共識。此次峰會的主要成果有:(AC)
A.首次制定了中長期戰略規劃
B.簽訂了軍事同盟條約
C.簽署了首個人文合作宣言
D.增加了新的觀察員國和對話伙伴國
考點:時政熱點。
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并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34題
材料1
小學老師雷夫。愛斯基斯在其所著的熱門教育暢銷書《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從事特殊教育的優秀教師獲得一個寶貴的簽名球,上面有美國著名棒球隊——紅襪隊1967年全體隊員的簽名,這些球員都是他的偶像,對這樣一個簽名球,這位教師別提有多珍愛了。當年幼的兒子找他一起玩球時,他理所當然地警告兒子:絕對不能拿簽名球來玩。兒子問他理由時,他覺得兒子還太小,對球和球員一無所知,說多了兒子也不會明白,于是,他沒有解釋原委,只對兒子說,不能用那顆球,是因為“球上寫滿了字”。
過了幾天,兒子又找他一起玩球,當老爸再次提醒兒子不要拿寫滿字的球來玩時,小男孩滿不在乎說:我已經把問題解決了,爸爸問怎么回事,兒子說:我把球上所有的字都擦掉了。老爸氣的想痛打兒子,但他轉念一想,覺得兒子根本沒有做錯事。因為自己并沒有告訴兒子上面的字有什么意義。從那天起,他無論去什么地方,都帶著那顆空白的簽名球。這顆球提醒他,不管是教導學生還是子女,一定要時時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
不論家長還是教師,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維理解孩子,用成人的保準要求孩子。豈不知,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兒童教育應當遵循的基本規律。摘編自《人民日報》(2012年3月16日)
材料2
某大學一研究生憑借著設計“醒目藥瓶”,摘得了素有“設計界奧斯卡”美譽的2011年度“國際紅點獎”概念設計類獎。
在他提供的設計圖上,常見的塑料瓶蓋的頂上一圈變身為一塊圓圓的玻璃。“這是一面凹凸鏡,有放大的功能”。他解釋說,有了這個藥瓶蓋,老年人不需要帶上老花鏡來區別藥的類別、服用量等。他的靈感來源于生活中對中老年人群體的關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藥,可是藥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掛在脖子上的老花鏡卻不見了,急的這位老人團團轉。就這樣,該同學很長一段時間沉浸在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靈感迸發,想到“醒目藥瓶”這個點子。
有了靈感后,從設計,帶寫英文翻譯說明,再到制作動畫,一共才三天時間。也許有人要問,這樣的設計看上去很簡單,為什么能拿“國際紅點獎”呢?他坦然,設計很簡單,關鍵在于設計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這一設計勝在實用。按照測算,不會給藥品本身帶來額外的成本,推廣起來很容易,實用方便。“希望將來這款設計能推向市場,讓更多人得到幫助。”
這位研究生說他沒有想當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從生活中的小處入手,用自己的設計改變生活,讓生活更加美好。正如“紅點”主席Peter Zec博士在頒獎晚會上說的那樣:從同學們優秀的設計中,他高興地看到的是他們所描繪的未來更加美好的世界。摘編自《揚子晚報》(2012年3月17日)
這位研究生說她沒有想當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從生活中的小處入手,用自己的設計改變生活,讓生活更加美好。正如“紅點”主席Peter Zer博士在閉幕晚會上說的那樣:從同學們優秀的設計中,他高興地看到的是他們所描繪的未來更好美好的世界。摘編自 《揚子晚報》(2012年3月17日)
問:
(1) 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設計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兩事例所體現的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6分)
考點: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
(2)“用自己的設計改變生活,讓生活更加美好”對我們從事實踐活動有何意義?(4分)
考點: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
解讀:
具體針對這兩段材料問了這樣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設計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這兩件事情所體現的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這是第一個問題。那么第二個問題就是“用自己的設計改變生活,讓生活更加美好”,這是材料二的一段話,對我們從事認識活動有何意義?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問題本身題眼在這樣幾個字上,就是體現認識主體的能動性,顯而易見這道題主要考到的考點是認識的能動作用。
那么在我們的教材當中,哪一個原理涉及到認識的能動作用呢?主要是認識的本質這個原理,那么在教材里邊呢,我們講得很清楚,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那么這種能動性具體體現在什么方面呢?在輔導教材當中,包括我們所使用的海天點評班28題中我們講得非常明確,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具有摹寫性,人可以通過認識比較客觀的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那么在括號1這個問題當中,前半句話用孩子的眼睛來看世界,這個意思主要表達的就是人在能動的過程當中,首先是可以盡可能的用比較客觀的視角來看待客觀事物本來面目,反映客觀事物的原貌,那么認識能動作用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它具有創造性。
所謂創造性,就是人的認識活動還可以通過主體認識能力,對客觀事物信息的加工,重組,重疊,重構等過程。不僅能夠反映出客觀事物的現象,而且還可以反映出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那么不僅能夠反映出客觀事物的現在狀態,而且還可以推測客觀事物的未來,追溯客觀事物的過去,這是它的創造性的主要體現。
那么在括號1這個問題當中所講到設計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一般來說把自己想象成老人說明它具有了比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它的大腦中具備了很多的知識,這樣的話它的這種創造性在反映客觀事物過程當中就能夠表現得比較明顯。所以說第一問它的這兩個引號里面的話,前者用孩子的眼睛反映世界主要說明的是人的認識活動在能動性的第一個表現具有摹寫性,那么第二個引號里的話,設計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那么它主要體現的是認識能動性的第二個主要表現,就是創造性,如果廣大考生能夠從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這兩個特點的角度來回答括號1這個問題,應該說就能夠拿到它的基本分數。
當然括號1的這個問題還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除了這個考點之外,像在辯證法里面,我們講意識的能動性的時候,其實也涉及到了它的具體反映具有創造性,如果考生與意識能動性做相應回答也是可以得分的。
第二個問題,它的問題是用材料二的一段話,“用自己的設計改變生活,讓生活更加美好”問題是對于我們從事實踐活動有何意義?它的題眼或者關健詞是“對實踐”活動,那么怎么把前半句話和實踐活動聯系在一起呢,輔導教材中有這樣一個考點,唯物論當中講到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所以生活的過程就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而它用自己的設計改變生活的過程,其實反映的是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對實踐的能動指導作用,那么這個指導作用其實在我們教材當中,包括海天28題里有兩個地方都直接的講到了,第一個地方就是在講到辯證法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統一的時候,那么教材里邊就講得很清楚,人的意識它具有能動性有這四個方面的表現,那么其中一個表現就是人的意識可以指導實踐,使實踐物質世界得到相應的改變。這應該說是意識能動性的一個最突出的表現,那么材料里邊的大學生所設計的藍圖,所設計的這樣一個規劃,當然是一種屬于認識范圍內的,一種對未來世界的描寫,是一種未來世界的藍圖,然后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夠讓世界得到改變,讓世界得到更美好,這就說明人的意識要想發揮作用,對世界產生改變就必須要通過實踐,只有把認識或意識活動落實到實踐中才能夠真正的使世界得到相應的改變。
這是在我們輔導教材,比如說海天所使用的好題解析中,在我們預測試題,海天使用28題當中都講得非常一清楚的一個原理,那么另外一點就是在認識論當中,我們講到人的認識活動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那么這種指導作用又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那就是正確認識來指導實踐,能夠使實踐順利進行獲得成功,錯誤的指導實踐對遭到失敗,受到挫折,顯而易見研究生這個設計當然應該是正確的一種認識,讓它指導實踐,當然可以得到成功和美好的結果。所以括號2這個問題,如果要想比較完整的回答出來的話,從我們教材當中所涉及到的原理來看,應該有這么三個原理可以相應的回答這個問題,第一個原理就在唯物論中所講到的全部社會生活,它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那么第二個原理就是在辯證法里邊講到的意識對物質的能動性的其中一個表現,它可以通過指導實踐來改造世界。
第三個可以涉及到的原理就是在認識論里邊所講到的,比如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可以分為兩種效果,正確的認識來指導實踐可以獲得好的結果,能夠獲得成功,當然括號2這個問題它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在認識論中,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所產生的兩個效果。
那么這是34題從我們目前得到的材料來看,同學們可以得到的一個基本的回答,那么我也想就這個34題談一下我個人的感想。從34題的出題特點來看,應該說它是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所謂在意料之中,34題這道題主要考的是認識論,那么在我們輔導班上,歷年都反復強調,從歷年考題來看,辯證法和認識論是最有可能考大題的,考分析題的兩個部分內容,也是我們特別要求考生要重點掌握的相應的內容。像我剛才提到34題所涉及到的這幾個原理,在我們所出的一本最后點睛班中使用的小冊子,考研政治重點剖析28題所用的原理全部都講到了,唯一例外都講到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在意料之中。但是34題又在意料之外,之所以在意料之外,現在34題原理的考題很少直接告訴你原理的內容,用很明顯的詞告訴你用什么原理,它沒有這樣做。給我們出的題非常活,所以輔導班當中我也反復給我們學生講過,34題出題的一個特點就是它具有不可預測性。所謂不可預測性,就是說34題作為一道哲學的考題,那么哲學是什么呢?哲學是世界觀是方法論,作為世界觀作為方法論,它意味著古今中外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從哲學的角度來出題,都可以從哲學的角度來回答,那么古今中外有多少問題呢?這是任何個人都很難準確把握的一個范圍。
所以我想從34題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三點啟示,第一點啟示就是我們在復習原理,特別是在復習哲學原理的時候要注重教材,要把基礎打扎實,要對原理,及其它的用法搞清楚;第二通過一定題的訓練,要掌握一定解題思路和方法,為什么有些考生拿到題以后能夠快速準確的搞清楚這道考題它考得是哪些考點,有些人包括很多老師找不準考點,找不全考點,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練習的題目比較少。第三個很重要的啟示,就是一定要注意掌握方法,原理有自身學科特點,學習時候有相應方法,我一貫使用的方法就是互聯法,互聯法幫助我們考研政治各門課程復習中,特別是原理復習當中快速準確的掌握好每一塊理論的精髓,及其它們之間的內在關系。
另外一個方面還要注意掌握一些解題的思路和方法,而這種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海天學校在考研政治中都會全盤向學生們做系統介紹,我想如果我們能夠從這道34題中得到這樣三點啟示,特別是準備參加14年考生來說,按照這三點啟示復習好原理的話,那么2014年的34題應該說拿到高分就不在話下謝謝大家。
35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浙江武義縣后陳村是全縣經濟條件較好的村,但由于財務使用不透明,村民從上世紀 年代末以來連續向縣紀委、街道反映村里的問題,卻長期得不到徹底解決。 2003年,連續兩任村支書因經濟問題被查處。2004年初,村里有1000多畝 獲補償金1900多萬元。在人均發放7000元后,還剩3000多萬元,如何處理本資產成為村內的一個難題。為幫助村民尋找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由縣紀委 的村務監督改革指導小組進駐后陳村。指導組在大量聽取村民意見的基礎上,決定成立一個相當獨立于村委會及村黨支部的監督委員會,真正能從根本導航能讓村民有效制定全部的權力。6月,后陳村在海選村委會基礎上由群眾選舉產生了全國第一個村級監督組織---村務監督委員會,與村黨支部、村委會一起稱為“三委會”。
村務監督委員會成立不久,即對村里兩口池塘的承包進行了全程監督,結果每口池塘三年 從2. 8萬元升至5.8萬元。2005年,后陳村舉行垃圾清理投標會,村委會主任 監委會主任到場監督,不到5分鐘結果就出來了,沒有人對投標會公正性表示質疑。
監委會成立后,后陳村每年的創收情況,包括出租土地給廣告公司做廣告牌、舊糧站出租、經營沙場、村留土地上的杉樹出售,以及向上級部門申請到的資金補助等,每一筆都要經過監委會審核后公布。2004年,當年的招待開支是23909元,比前些年下降近一半,村干部再不能拿著發票隨便報銷了。在村財務公開欄前,村民告訴記者:"過去簡直是胡來,集體的錢像是干部自己的,現在不一樣了。"監委會主任說:"我的職責就是看他們有沒有按程序辦事,有沒有搞暗箱操作。"監委會成立以來,后陳村的固定收入逐年增加,村干部連續8年實現零違紀,村民連續8年實現零上訪。村兩委已順利完成了3次換屆。最近的一次換屆,村兩委成員一個沒動,全部高票當選,一次通過。
目前,浙江省3萬多個行政村,村村建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實現了村級監督組織全覆蓋,村務監督委員會這一有效而不需要太大監督成本的權力制衡制度,對建立鄉村"陽光權力體系"共建和諧社會帶來重要啟迪。村務監督委員會這一制度創新已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并在全國推行。摘編自《人民日報》2012年5月14日。
(1) 后陳村是如何通過制度創新來保障權利在陽光下運行的?(5分)
考點:民主政治建設。
(2)全國第一個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建立對推進基層民主制度建設有何啟示?(5分)
考點:基層民主自治制度。
解讀:
35題考的是概論,考概論分析題,一般來說考的是中特體系,那么今年35題考的就是中特體系有關社會主義基層民主制度的建設問題。那么從它出的材料,講的是浙江武義縣后陳村有關財務方面,剛開始不透明,后來通過這種制度建設透明,解決了很多問題。講了這樣一個比較長的材料,那么針對這一段材料,35題一共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他問到后陳村是如何通過制度創新來保證權利是在陽光下運行的,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全國第一個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建立,對于推進基層民主制度的建設有何啟示?那么這道題首先考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那么去年呢,考研政治的35題它也涉及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所以可能很多輔導機構,很多老師都會認為有關民主政治的這個問題不會出分析題,但是事實上今年35題卻出了,繼續針對社會主義民主問題,出了分析題,而且針對的也是去年出過一項多項選擇問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問題。那么從這道題回答的具體內容來說,應該說和我們教材中的相關考點沒有太直接的聯系,它比較直接聯系的是黨的十八大的報告。
那么黨的十八大報告,就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問題提出了七項任務,其中一項任務就是強調要完善基層民主自治的制度,應該說這道題主要針對的是黨的十八大報告這一段話的論述作為理論背景來出題的。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講的后陳村如何通過制度的創新來保障權利在陽光下運行。后陳村的這個制度創新其實也就是黨的十八大報告所強調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完善重點。那么十八大報告強調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完善需要確定四個重點,第一個重點要確保基層公民有序參與。第二個重點要確保信息公開,應該說材料里邊首先體現的就是信息公開,第三要做到遇事協商,強調協商民主。在后期討論的比如說垃圾清運招標會上所采取的這個決策的過程,其實就體現了遇事協商的一個特點。那么十八大強調第四個重點就是強調對權利進行監督,后陳村之所以能夠解決一些長期以來的棘手問題,那么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創新,專門成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使得權利從產生,決策,運行到最后的結果,那么都始終在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下來實現的。從而能夠使得權利真正的為當地的村民造福,為當地村民的切身利益服務。所以我想后陳村他們所實現的這個制度的創新,恰恰就是體現了黨的十八大報告所強調的完善基層民主制度的四個重點,如果考生能夠對黨的十八大報告比較熟悉。特別是對怎樣完善基層民主政治制度比較熟悉的話,那么其實從材料中我們也能夠非常明顯的總結出,比如說加強監督,加強信息的公開,這樣一些基本的思想應該說第一問主要是扣著十八大基層民主自治制度的重點來出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全國第一個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建立對推進基層民主制度的建設有何啟示?它有什么樣重大意義。當然我們首先從材料當中可以看到,它的這種做法成立了村民監督委員會這種做法,確保了基層的權利是在陽光下運行的,那么他們啟示應該怎么樣去把握,其實我們既要聯系到黨的十七大的精神,那么當然更主要的還是要聯系到黨的十八大的精神。首先從黨的十七大精神來看,十七大把完善基層自治制度確定為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之一,那么寫進了黨的章程事實上也寫進了我們國家的憲法,所以我想第一點啟示就是我們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進程中必須要堅定不移地實現基層民主自治制度,使這項制度在全國各地得到普遍的,全面的,深入的推廣和執行,擴大它的使用范圍。使它能夠真正的成為一項基本的民主政治制度這是第一;第二根據十八大精神我們還需要對這項制度進行完善,那么在推廣的同時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去完善,那么十七大強調了基層民主自治制度之后,近五年來全國很多地區在這項制度的建立過程當中,應該說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與此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從這些問題啟示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需要我們從制度創新的角度來完善規范好這樣一項立國立民的民主政治制度,特別是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從四個重點的角度,擴大公民有序參與,進一步提高相關信息的公開,實現遇事進行協商,強化權利的監督,這四個方面入手,來從制度上進一步完善一下,這項基層民主自治制度。
我想如果我們考生能夠這樣來回答這兩個問題的話,那么這道題拿到高分應該說還是比較容易的。關于這道題,我想對我們2014年考生來說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什么啟示呢,這門課的分析題考的是概論,那么概論的分析題,通常考的是中特體系,而中特體系的分析題也包括它的選擇題,往往是和最新的中央精神緊密相關的。我從剛才對這道題解讀中你就可以看到,這到題涉及到教材知識點的地方并不是很多,其實你在教材當中找不到相關對應的話來回答這道題所提出的兩個問題。只有把十八大報告中相關的內容掌握好了,那么這道題有的放矢做出準確回答才比較有把握。所以我想我們在復習《概論》這門課的時候,不僅重視教材理論考點,而且還要特別注意把握好中央的精神,特別是當前中央的精神當然對于參加14年考試的考生,我們需要把握最重要的精神是在去年11月份我們黨召開的十八大的精神,十八大的精神在今年概論的分析題當中得到了直接的貫徹,那么在14年的分析題當中同樣也會得到直接的貫徹,這是同學們在復習概論這門課過程當中要特別重視的一個問題。
36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1910年,上海人陸士諤在幻想小說《新中國》里記載了一個神奇的夢,夢中主人公隨時光穿梭,看到“萬國博覽會”在上海浦東舉行,為方便市民參觀,上海灘建成了浦東大鐵橋和越江隧道,還造了地鐵,工廠中的機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權已經收回,漢語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語言……最后夢中人一跤跌醒,卻言道:“休說是夢,到那時,真有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孫中山先生完成《建國方略》一書,書中提出了修建三峽水利、建設高原鐵路系統等宏偉設想,構想了工廠遍地、機器轟鳴、高樓大廈矗立城鄉、火車輪船繁忙往返的現代化景象,描繪了“萬眾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優秀之民族,應世界之潮流,而建設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樂之國家”的愿景。
1935年,方志敏在《可愛的中國》中寫道:“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時候,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這時,我們民族就可以無愧色的立在人類的面前,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的攜手了。”“這么光榮的一天,決不在遼遠的將來,而在很近的將來。 摘編自《經濟日報》(2012年12月12日)、《方志敏文集》
材料2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在十九世紀末列強割占領土、設立租借地、劃定勢力范圍示意圖前,在鴉片戰爭期間虎門的大炮前,在反映辛亥革民的文物和照片前,在《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前,在《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等反映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文物和照片前,在李大釗獄中親筆自述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前,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照片前,習近平不時停下腳步,認真觀看,仔細詢問和了解有關情況,在參觀過程中,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提出,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中華民族的昨天,可以說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中華民族的今天,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中華民族的明天,可以說是“長風破浪會有事”。經過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的持續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息、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摘編自《人民日報》(2012年11月30日)
問:
(1) 為什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復興的目標”?(4分)
考點:對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共產黨的貢獻。
(2)為什么說“現在,我們比歷史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6分)
考點: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開放的成就。
解讀:
今年36題和以往一樣考的是綱要這門課程,它所使用材料是2012年10月30號人民日報發表的一段文字,這段文字來自于去年11月份,就在十八大召開結束之后,習近平等新一代的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了在國家博物館所舉辦的“復興之路”的圖片展,參加完圖片展之后,習近平當場發表了自己的感想,回顧了近代以后的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特別是提到了要努力實現“中國夢”的這樣一個問題,應該說36題的材料基本上完整摘錄了習近平在去年11月份參觀“復興之路”圖片展的時候所發表的這篇講話,那么針對這篇講話呢,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他問得是為什么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第一個問題是問的為什么,第二個問題問的是為什么說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其實問的還是為什么,那么在考研政治的輔導班中,我曾經給考生在總結命題的題型的時候,曾經專門講過這樣一種題型,02年以后分析命題中問因果關系是一個最基本的命題模式,不僅概論這門課,綱要這門課會涉及到因果關系,那么原理,包括思修,包括當代這些課程都會在分析題,甚至包括選擇題中問到因果關系,我們從今年的36題可以看到,它問了兩個原因,嚴格來講這兩個問題答案要想能夠得到準確的回答光是去把教材里邊具體的考點掌握得很細致是不夠的,那么必須要把綱要這門課程的總體思路,綱要這門課總體理論背景當中搞清楚這道題才能做出正確的回答。
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問題關鍵詞就是“最偉大”你怎么證明它是“最偉大”首先我們從理論上要簡單思考一下,那么對于中華民族來說,我們有過很多很多的夢想,那么什么樣的夢想才能夠具有最偉大這樣一個特點呢?顯而易見要從它的代表性角度來證明,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夢想它能夠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夠反映出中華民族各個時代的中華民族的共同心聲,我們才能夠說它是最偉大的,當然除了這種代表性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它的長期性,艱巨性這樣的角度來思考它來之不易,得之不易,也能夠說明它的最偉大,主要是從代表性的角度來說明。
那么怎么去說明呢?當然要聯系近代以后,甚至古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歷史,那么中華民族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民族,那么在幾千年的文明歷史上,中華民族應該說都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強大的民族,但是近代以來隨著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那么中華民族開始由強盛走向了衰落,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近代中華民族遭受列強入侵,本國封建統治者和官僚資本的壓榨和剝削,處在一種經濟上,政治上不自由的這種狀況世界罕見,正是這樣一個國情下,中華民族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這種悲慘的命運,能夠重新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民族,這就提出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樣一個命題。
從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待近代以后無論孫中山奮斗也好,毛澤東奮斗也好,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奮斗也好,我們可以看待一代代有志氣的中國人為了實現這樣一個愿望,為了實現這樣一個夢想,經歷了一代一代的艱苦努力,使我們今年離這個夢想越來越近了。所以在回答第一個問題的時候考生主要是從代表性,近代中國的國情出發,能夠說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它代表了全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代表了全中國各族人民的熱切期盼,熱切向往從這個角度來回答就能夠拿到它的基本分。這是第一個問題。
那么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說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要實現這個目標從時間上來說,可能要到本世紀的中葉,當中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候,我們說我們才基本的實現了這個目標,那么這個問題的關鍵詞是什么呢?是更接近,為什么說它更接近,我們今天為什么更接近這樣一個偉大夢想的實現,那么從理論上來講,要把這個問題回答出來的話,必須從兩個方面來說,那么第一個方面要說明一下近代以來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在實現這個夢想的過程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那么這些偉大成就使得我們離這個夢想應該是越來越近了,這是第一個角度,要從偉大成就的角度來說明它。那么第二個角度還要說明一下今后我們實現這個夢想過程中,已經具備了哪些有利的條件,從有利條件的角度來說明我們離這個夢想是越來越近了。那么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170多年的漫長歷史征程中,我們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使我們離這個夢想越來越近了,嚴格的講這個問題要想把它說清楚,我們還必須要熟悉黨的十八大報告曾經做出的一個說明。黨的十八大報告曾經在第二個專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勝利”這個專題當中專門講到,首先回顧了建黨90多年的歷史,然后特別是回顧了我們黨的四代領導集體,經過堅持不懈的奮斗,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那么總結這些成就,十八大報告強調最根本的成就就是我們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我們黨,建黨90多年取得的根本性的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當然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理論條件和制度條件。
另外一個方面,當然從今后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當中,我們所具備的有利條件來看,其實我們過去所取得的成就也就是我們今后最終實現這一偉大夢想的有利條件,這些條件概括成一句話正如習近平在參觀圖片展的時候所講到那樣,概括成一句話就是“我們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那么只要我們在今后按照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堅定不移的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定不移的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定不移的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這個夢想就一定能夠盡可能早的實現。
所以為什么我們更接見于實現這個目標,如果用一句話來回答的話,就是因為我們找到了實現這個目標的道路和途徑。這條道路和途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讓我們離這個夢想越來越接近了。
這道題我們可以發現,它鮮明的反映了《綱要》這門課出題的特點《綱要》這門題出題特點是什么呢?輔導班當中我給我們海天的學員專門強調過,綱要的分析題它的出題主要是圍繞四個選擇來出題,因為四個選擇就是綱要這門課整個歷史過程的理論背景,就是歷史和人民為什么和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為什么怎樣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和怎樣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什么怎樣選擇了改革開放。就綱要的分析題,以往歷史那么包括14年命題主要圍繞著這四個選擇來出題,所以說這一點在我們的28題,包括之前的課堂教學當中,我們在輔導班上都強調得非常明確,事實上今年這一道題雖然緊密聯系了當前時政,聯系到十八大報告,但是和教材關系來看,主要是圍繞著歷史和人民為什么和怎樣去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個問題來出題。所以同學們在對于備戰14年考生來說,同學們在復習綱要這門課程的時候要注意這樣一個特點,什么特點呢?
就是以史論結合,以論為主,綱要這門課雖然講歷史,但是歷史背后是給我們講道理,講理論的,理論上講的是什么道理呢,主要是四個選擇的道理。所以我們在復習整個綱要的過程當中,要把四個選擇作為主體,作為目的要把它理解得透徹,理解得完整,這樣的話綱要這門課程才能夠真正的學好,也才能夠真正的考好。
37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某圖書館向所有讀者免費開放。乞丐、拾荒者和衣衫襤褸的民工小心翼翼進來了,無人阻攔。于是他們便堂而皇之地在館內讀書、看報。有讀者對此表示不滿,向館長抱怨說:“圖書館是大雅之堂,如果允許乞丐和拾荒者進入閱讀,就是對其他讀者的不尊重。”館長回答說: “我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閱讀,但你有權選擇離開。”
此事被發在微博上,頓時觸動了社會的神經,引發人們對人文精神的關注和思考。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對此事進行了報道。一場圖書館辦館理念的大討論由此引發。
公共圖書館一向更愿意向體面的文化人敞開,常在門口凜然告示:“衣衫不整,拒絕入內”!把讀者分成三六九等,拒絕部分人進入。其公益性大打折扣,而該館館長希望圖書館成為“每一個讀者的天堂”,“無論任何人,只有走進了圖書館,在知識面前都有著同等的權利,不得有高低貴賤之分”。為此,該館在全國同行中率先推出免費閱讀制度,任何人進館借閱書籍都不需要證件和費用,以體現人道、人文的公共圖書館辦館理念和人性化的服務。
對于圖書館免費開放可能帶來的問題,該館有關負責人感觸頗深,自圖書館實行零門檻后,我們不僅沒有感到壓力增加,反而感覺開放的時間越長,不尊重這種權利的讀者越少。我們和讀者都被這種和諧的環境所改變,至于進館要先洗洗手,館內并沒有硬性規定,耳濡目染的時間長了,誰都會自覺地先洗手,然后再閱讀。
“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這是文學大師、曾擔任阿根廷國立圖書館館長的博爾赫斯的一句名言。該圖書館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費開放,不啻于一輪明亮的太陽,讓乞丐和拾荒者在得到溫暖的同時,也凈化了我們的心靈。摘編自《中國青年》(2011年第5期)、《光明日報》(2012年5月10日)
問:
(1) 從法律角度如何理解“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閱讀,但你有權選擇離開”?(5分)
考點:憲法的基本原則。
(2) 我們處理人際關系有何啟示?(5分)
考點:和諧的人生環境。
解讀:
今年37題應該說出題完全在我們預測范圍內,但事實上超出大部分輔導班對于37題出題范圍所謂的預測。那么37題按照出題的順序考的是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這門課,通常會認為這門課主要考的是思想道德修養,考的是有關道德方面的,前幾年都是有這樣一個特點。那么今年反起到而形,考法制觀念的內容。但是在我們海天學校28題中,對于這一塊內容預測得是非常準確的。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這道題,那么這道題提供的材料是去年的一個2011年非常熱點的事件,一個新聞事件。在某一個圖書館向讀者免費開放,這樣的話像這樣乞丐,拾荒者,衣衫藍縷剛開始小心翼翼的,后來堂而皇之到圖書館看書,引起讀者不滿,向館長抱怨圖書館是大雅之堂,如何讓乞丐,拾荒者來閱讀,豈不是對其他讀者的不尊重。這樣一件事情在微博和媒體上都引起了廣泛熱議,大體就描述了這樣一個過程,針對這樣一個新聞事件,這道題主要問了這樣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要求從法律角度來如何理解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閱讀,但你有權選擇離開,當時圖書館館長對那些抱怨衣衫藍縷著,拾荒者,到圖書館讀書的人的反映講了這么一句話,問怎么去理解,為什么這么說。
第二個問題問的是,對于我們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有何啟示?怎么樣有效的來處理好人際關系,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那么第一個問題我們要想把這個問題做出正確的回答,那么關鍵詞是什么呢?關鍵詞是前半句話,要求我們從法律角度來理解,顯而易見它涉及到的是法制觀,在我們教材當中第七章和第八章講的是法制觀,第七章法制觀念和第八章法律制度,后面講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閱讀,那么實際上他是必須要有尊重別人入內閱讀的權利,這是他的一種責任,但是你有權選擇離開,那么無權有權,當然涉及到的是權利問題,有權選擇,無權選擇涉及到的是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問題。
所以括號1這個問題如果要聯系到教材的考點的話,我們應該聯系到哪里呢?聯系到第七章,講到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在我們教材當中,講到在我們國家公民有著基本的權利,其中就包括了平等權和受教育權,我國憲法也明確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那么另外還專門講到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有三個方面。第一從結構上來說,那么權利和義務之間具有相關性,說明它們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第二從總量上來說,權利和義務有平衡的關系,總量上具有相等的平衡關系。那么第三個方面就是從功能上來說,權利和義務具有互補的關系,那么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必須承擔著責任,承擔義務,那么如果考生能夠從這三個方面,結構上的相關關系,總量上的相等關系,以及功能上的互補關系,這三個角度來說明一下為什么無權拒絕乞丐,衣衫藍縷者入內閱讀,對方也有權選擇離開,這種話里所包含的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之間的相互關系。從權利和義務角度來回答就可以了。
那么第二個問題就是從材料中我們可以得出如何處理人際關系有何啟示。那么這個問題從它涉及到的考點來說,它主要涉及到的是思修這門課第三章的內容,也就是人和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講人和社會之間環境關系的時候,就特別講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們如何來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呢?總的一個方向和目標就是要實現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和諧,而這個和諧不僅是一個道德的要求,也是一個法律的要求,所以有什么啟示,我想首先最基本的啟示就是我們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過程當中,不僅要遵守法律上的要求,那么更要遵守道德上的要求來促進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那么如何來處理好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諧呢?我們從材料當中可以看到,它也體現了教材里邊所講到的處理好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思想原則,第一項原則就是平等的原則,將心比心,相互之間要相互尊重對方的權利,而不能夠以自身的權利去抹殺別人的權利,第二誠信原則,第三寬容的原則,可能乞丐也好,拾荒者也好,他到圖書館閱讀讓你覺得有點不舒服,感覺到受到了一些打擾,但是呢我們對這樣的事情只要我們心懷善意就完全能夠寬容的對待這樣的事情。第四個原則互助的原則,其實我們在這個材料里邊這種相互幫助,其實并不要求你能夠做很多的事情,其實你只要寬容一點,容忍別人能夠到圖書館里邊和其他人一樣共同閱讀,接受文化教育應該說就是對別人的一種很大的幫助。
所以說要想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系的和諧,應該注意在言行上體現這樣思想原則,平等的原則,誠信的原則,寬容的原則和互助的原則。如果考生能夠這樣來回答的話,應該說這道題拿到高分是完全可以的。
主持人:好的,那么從我們海天來講,我們2013年學生考研已經結束了,對于我們來說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幫助我們2014考研學生拿高分,常老師能不能從思修法紀這門課,對于14年考生準備考政治這一塊應該怎么準備,提一點小建議。
常紅利:好的,思想道德修養法基礎,這門課是從2010年開始作為一門課程寫進考研政治大綱的,去年以前它的總分是18分,那么今年它的總分降到了16分,那么從它的出題來看,這幾年,由于它是一門新的課程,相比較而言,他出的題并不是特別難,應該說是完全緊扣教材當中基本考點來出題的,像我剛才講到的今年所考的37恩題,它主要涉及到了我們教材里邊的兩個考點,第一個考點如何從法律角度來理解法律的權利和義務之間的關系,這個在教材里邊應該說是一個重點,第二個問題涉及到的就是如何正確的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要堅持四項原則,這個在我們教材當中也說得比較清楚,而且你只要能夠知道考的教材哪一章,哪一節哪一個考點的內容,就能夠把答案搬過去就屬于標準答案。所以我想從思想道德信仰法律基礎上這門課最顯著特點就是強調基礎性,所以說雖然它出的材料非常新,可能是近一兩年社會道德,或者社會法律層面一些熱點問題,但是問的問題應該說都是緊扣基礎這門課基本觀點和基本理論,只要同學們能夠把這門課程按照教材的章節和輔導班的要求,認認真真把它學好,應該說拿到高分就不在話下。
我們今年海天在點睛班里所出的28題里邊,其中就有一道分析題就完整預測準確了法制觀的相關考點,以及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四項原則,其實到臨考之前再把點睛班使用的形勢政策和28題快速很好過一過,掌握一下,不僅在這門課上,在其他課上拿到高分也是非常容易的。
38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2012年5月,美國發布奧巴馬上臺后第一個《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和《國建安全戰略報告》。報告指出,美國國家利益由安全、繁榮、價值和國際失序四個方面組成;美國通過對這些利益的追求,實現國家復興和全球領導地;相比世界其他地區,亞洲是美國最有所作為的地區。同時,報告將南亞國家歸為三個類別:“戰略伙伴”和“可預期的戰略伙伴”,雖然,美國準備讓東盟所有國家成為美國的盟友或是伙伴。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說:“過去的10年來,中國在南亞地區不斷擴大其利益,取得了有效的成果,這是美國沒有做到的。摘編自 新華網(2011年5月28日)
材料2
2011年10月以來,美國高層不斷訪問亞太地區的國家,參加相關的國際會議。10月下旬,國防部長帕內塔出訪印尼,日本和韓國,強調美國將加大在軍事部署。11月下旬到12月初,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先后訪問菲律賓、泰國,并對緬甸進行了“歷史性訪問”,這是1955年以來美國國務卿首次訪問緬甸。同時,奧巴馬也是展開亞太之行,他參加在夏威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隨后出訪澳大利亞并前往印尼出席東亞多邊峰會,成為參加東亞峰會的首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亞太之行中高調宣示,美國是“太平洋大國”,講“留駐”亞太,通過“堅持核心原則”和與盟友及伙伴的緊密合作,在“塑造”亞太地區未來中發揮更大,更長遠的作用。2012年11月8日,奧巴馬連任成功不到48小時,即宣布他的首次出訪選在東南亞。17日至20日,他不僅訪問了泰國,而且對緬甸和柬埔寨進行了歷史性首訪。在這次東南亞之行中,奧巴馬再次強調,美國是一個太平洋國家,亞太地區對美國創造就業機會以及塑造其安全與繁榮至關重要。摘編自《人民日報》(2011年12月23日)、《參考消息》(2012年11月21日)等
材料3
第十一屆香格里拉對話暨亞洲安全會議于2012年6月1日至3日在新加坡舉行。會議期間,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發表了題為《美國對亞太的再平衡》的演講,重點闡釋了“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軍事計劃,其中包括2020年前在亞太地區保持6個航母艦隊,以及將60%的海軍力量部署到亞太地區。國際輿論普遍懷疑,美國戰略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的意圖是為了遏制中國。摘編自 新華網(2012年6月4日)
問:
(1) 美國將其全球戰略中心轉向亞太的原因何在?(5分)
考點:大國關系。
(2)如何看待美國戰略中心東移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影響?(5分)
考點:大國關系與中國政策。
解讀:
今年38題一共給我們提供了三段材料。根據材料提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問的是美國將其全球戰略重心轉向亞太的原因何在,為什么它把戰略重點,戰略力量投放重點由歐洲轉向到亞太。第二個問題如何看待美國戰略重心東移,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影響,問了這么兩個問題。每個問題是5分,根據這兩個問題,我們首先可以得出一個判斷,這道題考的是大國關系,特別是涉及到了中美關系,另外第二個問題還涉及到了安全問題,主要是這樣一個范圍,大題上得出這樣一個判斷,那么我們來看一下這兩道題的答案該怎么樣去回答,首先我們去看第一問,美國將其全球戰略的重點轉向亞太的原因何在,剛才我講過,我們從材料當中很容易看到,這道題考大國關系,那么在我們海天教材當中專門講到過,圍繞著大國關系我們需要從兩個角度來把握相關的考點,那么第一個角度呢就是首先要掌握一般理論。
圍繞大國關系一般理論涉及到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冷戰結束以后,大國關系進行調整原因是什么,那么第二個問題就是大國關系的調整呈現出來的特點是什么,顯而易見,美國戰略重點的東移,就是美國作為一個大國戰略的調整。我們只需要結合教材里邊講到大國關系調整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去從美國角度回答就可以了。我想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而且這兩個方面在我們海天的教材當中,包括在形勢與政策這本資料當中都講得非常清楚。第一個原因就是從國際大環境來看,冷戰結束以后以美蘇兩個大國為基礎所形成兩極格局都瓦解了,那么大國關系的調整,它的國際原因,宏觀原因首先就是兩極格局的瓦解和崩,所導致的必然后果,由此引起了國際社會各種力量的此消彼漲,縱橫捭闔,從而也使得美國開始做相應的調整這是一個大環境,他和冷戰結束兩極格局的終結和崩潰,各國利益關系的重新調整有直接的關系。
第二個原因,從美國自身來看,當然這個美國自身來看和其他大國都有一致性,冷戰結束以后大國在確定國際戰略,外交政策的時候更多的淡化了意識形態的影響,那么更多的注重本國的國家利益,和切實的好處,那么在這樣一個舊的格局已經終結,新的格局尚未建立過程中,各國之所以要調整自己和其他大國的關系,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想在未來的世界政治格局當中占據更加有利的地位,獲得更多的利益和好處。那么對于美國來說,冷戰結束以后它是一個唯一的超級大國,那么它最大的利益是什么呢?就是要維持一個有美國一個國家來領導的,這樣一個所謂的單極世界,在這個戰略從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就從來沒有改變過,那么從它的戰略思維出發,哪個國家對它的這個目標構建單極世界獨霸全球的目標,威脅的國家就會把防范重點針對這個國家,那么在冷戰時期蘇聯是對美國霸權的最大挑戰核威脅,所以戰略防范重點在歐洲,主要針對前蘇聯。冷戰結束以后,蘇聯瓦解了,現在它越來越認為中國的快速發展是它稱霸全球維護它霸權的最大威脅,所以它認為要想保持自己在國際格局中的戰略優勢,維護自己獨霸全球的這樣一種野心的實現,那么需要把最大的防范對手針對中國。這是他實現戰略重點東移的內在原因,如果考生從這兩個方面來回答,第一從外在原因來說,從國際局勢變遷,第二從內在原因來說,美國從自身利益角度來分析,那么就能夠把第一問的答案比較完整的回答清楚。
第二個問題,如何看待美國戰略重心東移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影響。那么這道題我們要把關健詞注意安全主要涉及到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我們應該聯系到一些現實的表現,比如說前面和去年以來,那么在美國的鼓動下,暗中明確的支持下,在南海的主權問題上釣魚島,越南,菲律賓,對中國的主權進行了肆意的侵占,那么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日本得寸進尺,越來越囂張,這些背后都有美國的影子,如果我們聯系到社會熱點問題,首先應該想到這些因素都和美國政策有關系,那么美國政策的特點是什么?我在強化班中包括在點睛班中都給考生講得很明確,冷戰結束以后,美國對華政策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在經濟上需要中國,愿意和中國發展戰略合作關系,另外一方面在政治上在安全上,防范中國,遏制中國削弱中國戰略企圖是有增無減,那么這種兩面性必然會通過它的戰略東移,戰略重心東移影響到我國國家安全方面。
從影響我國國家安全因素來看,我們可以聯想到教材里邊講到的傳統的安全威脅和非傳統的安全威脅,應該說911事件以后非傳統安全威脅日益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美國戰略防范重點的東移從他現時的表現,往往通過暗中支持,或者明確支持與中國有著領土,領海爭議的國家來挑戰中國的底線,來挑戰中國的主權這樣一種方式,實際上就是增大了傳統的安全威脅,對我國戰略安全的這種影響和作用,但是與此同時,我們還是應該看到非傳統的安全威脅在這個過程當中仍然是存在的,而且是非常突出的,所以他對我們這個國家戰略安全的這種影響,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就是復雜。就是傳統的安全威脅的因素,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因素相互交織,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它使我們國家周邊的安全形勢變得錯綜復雜,這是我們需要看到的一個方向。
另外一個方面在怎么看待的問題上,我們還可以順便說明一下,我們怎么樣去應對這樣一種復雜錯綜的安全形勢的影響。我想我們還是要圍繞著我們中心戰略,就是要堅定不移的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在教材當中我講到,在走和平發展道路過程當中,我們要注意處理好幾個關系,其中一個方面 就是處理好合作和斗爭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我們走和平發展的路,當然要注重合作,愿意和世界各國保持友好合作的互利共盈實現共同發展,但是另外一方面在原則問題上,特別是涉及到國家的領土主權和發展核心利益方面,我們必須要堅持原則,那么該斗爭的時候必須要斗爭,只有把這種合作和斗爭有機統計在一起,我們才能夠真正的在這樣一種錯綜復雜的安全形勢下走好和平發展的道路。
總之,這兩個問題從我們教材里邊涉及到的考點來說,主要涉及到了三個考點,第一個考點就是大國關系,第二個考點就是傳統的安全因素和非傳統安全因素的影響,第三個考點就涉及到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需要處理好關系,如果我們考生能在教材復習當中,按照我在輔導班的要求,把這些考點掌握好的話,那么38題拿到高分應該說是很容易的。
主持人:好的,那么同樣還有一個問題我比較關心的,也是14考生比較關心的,針對當代社會經濟與政治方面,也希望常老師給考生比較好的復習建議。
常紅利:這是第五門課程的一部分,他只考一道分析題,也就是38題考的是當代,在輔導班當中我專門講過《當代》這門課考題,從出題類型來說呢無非就是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就是考世界經濟,那么考世界經濟問題主要考的是全球化,第二考世界政治,那么考世界政治問題主要考的就是多極化,第三就是考國際關系,那么涉及到國際關系主要會考到三大關系,也就是大國關系,南北關系和南南合作,這道問題就是圍繞著大國關系來出的一道題,那么從它的問題可以看到,雖然它出的題表面上很活,但是如果你能夠把考試大綱所規定的十五個考點,包括我們在課堂上所強調的考試范圍能夠有針對性的復習好,那么拿到這門課的高分是完全應該的。所以我想對于我們廣大的準備參加14年考生來說,我有兩點建議,那么第一個建議就是要以權威的教材為基礎來復習當代這門課包括其它的課程都要以權威教材為基礎來復習。那么海天學校在每一個階段都會為考生提供最好最權威的教材。
第二個建議,一定要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復習好考研政治各門課程,哪些是重點,怎么樣掌握用什么方法掌握,這些靠考生自己復習是很難解決問題的,如果有老師正確引導和幫助的話,可能我們在政治這門課上就能夠比較好,比較快的實現自己的目的,拿到高分,我想這也是我對準備參加14年考研的廣大考研學子的一點建議,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