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順利通過2014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小編特根據2014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及要求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考試備考相關重點,希望能夠對您全面熟悉教師資格考試課程有所幫助!
強化理論:
所謂強化就是指有機體在學習過程中增強某種反應重復出現可能性的力量①。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是由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家提出來的,他們不僅用強化來解釋學習的發生,而且用它來解釋動機的產生。在他們看來,人的某種學習行為傾向完全取決于先前的這種學習行為與刺激因強化而建立起來的穩固聯系,而且不斷強化可以使這種聯結得到加強和鞏固。按照這種觀點,任何學習行為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報償。因此,在學習活動中,采取各種外部手段,如獎賞、贊揚、評分、等級、競賽等,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起相應的學習行為。
一般說來,強化起著增進學習動機的作用,如適當的表揚與獎勵、獲得優秀成績、取消討厭的頻繁考試等便是強化的手段。懲罰則一般起著削弱學習動機的作用,但有時.阻可以使一個人在失敗中重新振作起來,如考試不及格等便是懲罰的手段。在學習中,如能合理地運用強化,減少懲罰,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改善他們的學習籽為及其結果。
當然,強化動機理論就其主要傾向來說,是行為派的學習動機理論。由于行為派的強化理論過分強調引起學習行為的外部力量(外部強化),忽視甚至否定了人的自覺性 主動性(自我強化),因而這一學習動機理論有較大的局限性。
需要層次理論:
需要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在動機領域中的體現,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是 這一理論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馬斯洛認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種,它們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層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層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如對食物、水、空氣、睡眠、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滿足之后,便是安全的需要,這表現為個體要求穩定、安全、受到保護、免除恐懼和焦慮等;之后是歸屬和愛的需要,即個體要求和他人建立感隋聯系,如結交朋友、追求愛情等;隨后出現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上述這些低一級的需要得到基本滿足之后,便進入自我實現的需要
自我實現作為一種最高級的需要,包括認知、審美和創造的需要。它具有兩方面的含義,即完整而豐滿的人性的實現,以及個人潛能或特性的實現。馬斯洛認為,一個人力求變成他能變成的樣子,就是自我實現。
凡是完成自我實現的人往往心胸開闊、獨立性強,具有創造性,他們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識到自己實際上是怎樣一個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從學習心理的角度看,人們進行學習就是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即通過學習使自己的價值、潛能、個性得到充分而完備的發揮、發展和實現。因此,可以說自我實現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動機。
需要層次理論說明,在某種程度上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可能是由某種低級需要沒有得到充分滿足(如父母離異使歸屬與愛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正是這些因素成為學生學習和自我實現的主要障礙。所以,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關心學生的生活,以排除影響學習的一切干擾因素。
成就動機理論:
成就動機是個體努力克服障礙、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決某一問題的愿望或趨勢。它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礎上產生,是激勵個體樂于從事自己認為重要的或有價值的工作并力求獲得成功的一種內在驅動力。成就動機是人類所獨有的,是后天獲得的具有社會意義的動機。在學習活動中,成就動機是一種主要的學習動機。
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認為,個體的成就動機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力求成功的動機,另一類是避免失敗的動機。力求成功的動機,即人們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帶來的積極情感的傾向性;避免失敗的動機,即人們避免失敗和由失敗帶來的消極情感的傾向性。根據這兩類動機在個體動機系統中所占的強度,可以將個體分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敗者。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獲得成就,所以他們會選擇有所成就的任務,而成功概率為50%的任務是他們最有可能選擇的,因為這種任務對他們的能力最富挑戰性。當他們面對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穩操勝券的任務時,動機水平反而會下降。相反,避免失敗者則傾向于選擇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難的任務,如果成功的幾率大約是50%時,他們會回避這項任務。因為選擇容易的任務可以保證成功,使自己免遭失敗;而選擇極其困難的任務,即使失敗,也可以歸因于任務的難度,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原諒.從而減少失敗感。
因此,在教育活動中對力求成功者,應通過給予新穎且有一定難度的任務、安排競爭的情境、嚴格評定分數等方式來激發其學習動機;而對于避免失敗者,則要安排少競爭或競爭性不強的情境,如果小有成功便立刻表揚給予強化,評定分數時把要求適當放寬,并盡量避免在公共場合下指責其錯誤。
成敗歸因理論:
人們做完一項工作之后,往往喜歡尋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敗的原因。美國心理學家維納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探討,并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和不可控制歸因。
由于歸因理淪是從結果來闡述行為動機的,因此它的理論價值與實際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動發生的因果關系;二是有助于根據學習行為及其結果來推斷個體的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從特定的學習行為及其結果來預測個體在某種情況下可能產生的學習行為。正因為如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運用歸因理論來了解學習動機,對于改善學生的學習行為,提高其學習效果,也會產生一定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理論:
自我效能感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這一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最早提出。90世紀80年代以來,自我效能感理論得到了豐富和發展,也得到了大量實證研究的支持。
班杜拉在他的動機理論中指出,人的行為受行為的結果因素與先行因素的影響。行為的結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說的強化,并把強化分為三種:一是直接強化,即通過外部因素對學習行為予以強化,如獎勵與懲罰便是學習中常用的兩種強化形式;二是替代性強化,即通過一定的榜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為或學習行為傾向;三是自我強化,即學習者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監督,來強化相應的學習行為。但是,他認為行為的出現不是由于隨后的強化,而是由于人認識了行為與強化之問的依賴關系后,形成了對下一強化的期待。所謂“期待”,包括結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結果期待指的是個體對自己的某種行為會導致某一結果的推測。如果個體預測到某一特定行為會導致某一特定的結果,那么這一行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選擇。例如,學生認識到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會獲得他所希望的好成績,那他就很可能認真聽課。效能期待則指個體對自己能否實施某種成就行為的能力的判斷,即人對自己行為能力的推測。當個體確信自己有能力進行某一活動時,他就會產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會去實施那一活動。例如,學生不僅認識到認真聽課可以帶來理想的成績,而且還感受到自己有能力聽懂教師所講的內容時,才會認真聽課。顯然,自我效能感產生于某一活動之前,是對自己能否有效地做出某一行為進行的主觀推測。在班杜拉看來,人們知道行為可能帶來良好的結果后,也并不一定去從事某種活動。所以,當有了相應的知識、技能和目標后,自我效能感就會成為行為的決定因素。
班杜拉指出,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個體成敗的經驗。一般說來,成功的經驗會提高自我效能感,反復的失敗則會降低效能期待。同時,歸因方式也直接影響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如果個體把成功的經驗,歸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運氣、任務難度等),就不會增強自我效能感;如果個體把失敗歸因于內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也不一定會降低自我效能感。
編輯推薦:
更多關注:2014教師資格考試培訓 教師資格考試用書 考試介紹 掌上學習平臺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