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D 【解析】標準化成就測驗的優越性是客觀性、計劃性、可比性。
2.C 【解析】布魯巴奇等人提出了四種反思方法:反思日記、詳細描述、交流討論、行動研究。
3.B 【解析】巴甫洛夫認為由條件刺激引起的反應是條件反射。
4.B 【解析】題干是布魯納認知結構說的核心思想。
5.A 【解析】內在動機更穩定,作用更持久。
6.C 【解析】一般情況下,動機水平增加,學習效果也會提高。但是,動機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動機水平超過一定限度,學習效果反而更差。耶克斯和多德森認為,中等程度的動機激起水平最有于學習效果的提高。
7.B 【解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當了多種角色,如“家長代理人”、“知識傳授者”、“學生楷模”和“紀律的維護者”等。教師被人們譽為“靈魂的工程師”,這說明教師扮演了“知識傳授者”的角色。
8.D 【解析】弗洛伊德認為,遺忘是因為我們不想記,而將一些記憶信息排除在意識之外。
9.A 【解析】形式訓練說并沒有獲得科學證據的支持,因此被認為是缺乏科學依據的遷移理論。
10.A 【解析】略。
11.B 【解析】實物直觀即通過直接感知要學習的實際事物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
12.D 【解析】時間是一種資源,資源管理策略就是輔助學生管理可用資源的策略。
13.D 【解析】形態擴散是以事物的形態為擴散點,設想利用某種形態的各種可能性。
14.D 【解析】替代強化是觀察者因看到榜樣受到強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強化一樣,是一種間接的強化方式。
15.B 【解析】根據內化的概念可知答案。
16.B 【解析】自我肯定行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情感。
17.B 【解析】下位學習也叫類屬學習,是一種把新的觀念歸屬于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聯系的過程。
18.A 【解析】題干是對問題行為的解釋。
19.B 【解析】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結構中最具有動力色彩的成分。
20.A 【解析】題于是對沉思型認知方式的解釋。
21.A 【解析】放縱型的教養方式下,兒童無所適從,缺乏主見,導致孩子產生不良的行為。
22.B 【解析】聯結學習是指學習聯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刺激一反應動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應動作聯結,體操正是如此。
23.A 【解析】人和動物一旦學會對某一特定的條件刺激作出條件反應后,其他與該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也能誘發其條件反應。
24.D 【解析】學生的學習動機有的源自于學習者自身內部因素,有的源自于外部因素,以此為依據可將其劃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25.C 【解析】經驗類化說認為遷移的發生不在于共同要素的多少,而在于對經驗的概括水平的高低。概括水平越高,遷移越容易發生。
26.C 【解析】言語直觀是在形象化的語言作用下,通過學生對語言的物質形式的感知及對語義的理解而進行的一種直觀形式。
27.A 【解析】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礎上進行的,缺乏定向映象的模仿是機械的模仿,因此,模仿需要以認知為基礎。
28.B 【解析】這是記憶術的一種方式,屬于精細加工策略。
29.D 【解析】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發散思維是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形式。對同一個問題只有從多個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才可能發現新奇獨特的內容,因此,發散思維是創造性的核心。
30.D 【解析】道德行為是道德觀念與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現,是衡量人的品德的重要標志。
二、多選題
1.ABCD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抑郁癥的理解。抑郁癥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為特征的神經癥,它不僅表現在精神上的消極、失去滿足感,也表現在軀體上的疲勞、失眠、食欲不振等。
2.ABCE 【解析】本題考查道德和品德的關系。它們的直接根源是不同的,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而道德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是一定社會為了調整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而產生的行為規范或準則的總和。
3.AE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知識學習種類劃分的掌握情況。根據頭腦內知識的不同形式或學習任務的復雜程度,將知識學習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根據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的關系,知識學習又分為上位學習、下位學習和并列結合學習。
4.ABD 【解析】人際排斥是交往雙方出現關系極不融洽、相互疏遠的現象,以認知失調、情感沖突和行為對抗為特征。
5.ACE 【解析】在有意義的學習與遷移中,對當前學習發生影響的過去經驗特征是指學生在一定知識領域內認知結構的組織特征。奧蘇伯爾提出了三個主要的影響有意義學習和遷移的認知結構變量,分別是可利用性、可辨別性和穩定性。 ‘
6.CE 【解析】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內部動機最為核心的成分,它們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內部學習動機的基礎。
7.ACD 【解析】適應智力差異的教學方式包括:(1)掌握學習是一種教育觀,又是一種教學形式。(2)個別指示教學是由美國匹茲堡大學學習研究開發中心所提出的,是當前很受歡迎的教學方式之一。(3)個人化教學系統是由凱勒于l968年提出的。
8.BCD 【解析】專家型教師與新教師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課時計劃、課堂教學過程和課后評價。
9.ABCDE 【解析】現有的影響較大的教育理論有:桑代克的聯結說,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維果斯基的發展理論,埃里克森的心理發展理論。
10.AD 【解4if]群體規范包括不成文的非正式規范和成文的正式規范。
11.ABD 【解析】其他兩項屬于教師促成紀律中的體貼。
12.ABCDE 【解析】元認知知識是對有效完成任務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來源的意識——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務之前的一種認識。它主要包括對個人作為學習者的認識、對任務的認識、對有關學習策略及其使用方法的認識。關于個體內差異的認識和關于個體間差異的認識都是個人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
13.BCDE 【解析】創造性的培養,常用的方法有:頭腦風暴訓練、自我設計訓練、發散思維訓練、
推測與假設訓練。提供具有創造性的榜樣不屬于訓練方法。
14.ABCE 【解析】審美的需要屬于自我實現需要,屬于成長需要。
15.ABCD【解析】 E項不屬于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
16.ACE 【解析】行為目標的陳述具備三個要素:具體目標、產生條件和行為標準。
17.ABD [解析】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
18.BCDE 【解析】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符合法則要求的活動方式,它的基本特點是:第一,通過學習或練習而形成;第二,是一種活動方式,由一系列動作及執行方式構成,屬于動作經驗;第三.技能中的各動作要素及其執行順序要體現活動本身的客觀法則的要求,不是一般的習慣動作。
19.ABC 【解析】用以表示知識存在的方式稱為知識的表征。陳述性知識的表征存儲方式有命題網絡、圖式。程序性知識的表征方式主要有產生式、產生式系統。
20.ABC 【解析】奧蘇伯爾提出的原則有逐漸分化原則、整合協調原則、先行組織者原則。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教師資格
[筆面護航班]
筆試+面試 協議保障 2期重學高端服務
教師資格
[沖關暢學班]
入門+進階 精選教材 協議保障 1期重學
教師資格
[精品樂學班]
課程模塊 準題庫自主練習重點強化學科全面
教師資格
[面試特訓班]
全新升級模塊 協議重學 研發資料班主任督學
教師資格
[面試精品班]
課程模塊 學科試講 高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