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公告" href="http://wcogtls.cn/news/2825608.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0...《2020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超70%的知識點都在這》由中大網校小學教師考試網發布。" />
考生關注:
2020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考試推遲至下半年一并組織實施的相關問題說明>>點擊查看公告
2020年12月31日前,教師資格施行“先上崗、后考證”的階段措施>>點擊查看公告
2020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推遲,同下半年一同舉行>>點擊查看原公告
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即將來臨,準備的怎么樣了?《教育知識與能力》對大部分考生而言都比較困難,知識點太多,不知道如何梳理,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教育知識與能力》中超過70%的知識點,背過它們,70分輕輕松松拿到手。
教育基礎
(一)國內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熟背):
戰國末年的《學記》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
孔子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啟發式教學的人。
蘇格拉底在教育理論上的最大貢獻是“產婆術”。
柏拉圖重視早期教育,是“寓學習于游戲”的最早提倡者。
亞里士多德在歷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則。
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專著。
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是近代第一部系統論述教育問題的專著。他提出了班級授課制。
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強調“兒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學”的方法,開創了“現代教育派”。
裴斯泰洛齊是西方教育史第一個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學化”口號的教育家。
洛克提出了“白板說”和“紳士教育”。
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標志規范教育學的建立。
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
楊賢江的《新教育大綱》是我國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
贊可夫的《教學與發展》提出“以最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達到最理想的發展水平”。
布魯納的《教育過程》的主要思想是結構主義和發現法的教學方法。
蘇霍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其著作被稱為“活的教育學”和“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
(二)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教育的構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
教育的詞源:“教育”一詞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上》。
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影響)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說(桑代克)、心理起源說(孟祿)、勞動起源說(凱洛夫)
(三)教育的功能:
教育與人口:
人口對教育的制約與影響:人口數量影響教育的規模、結構和質量,維持一定數量有利于教育發展 ,教育可有效調控人口增長;人口質量影響教育質量;人口結構影響教育結構、年齡結構、性別結構、社會結構、就業結構、地域結構。
教育對人口再生產的作用:教育是使人口結構趨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教育改變人口質量,提高民族素質的功能。
社會生產力與教育:
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作用: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發展水平;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結構的變化;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的內容和手段;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的規模和速度。
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教育再生產勞動力;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
政治經濟制度與教育:
政治經濟制度制約教育發展: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領導權;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權;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的性質和思想道德的內容。
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作用:教育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可以促進民主;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的輿論力量。
教育與社會文化:
文化對教育的制約:文化影響教育的價值取向;文化影響教育目的的確立;文化影響教育教學方法的使用 ;文化影響教育內容的選擇。
教育對文化的促進:教育具有篩選、整理、傳遞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傳遞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創造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選擇提升文化的作用。
(四)教育與人的發展關系:
個體身心發展具有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個別差異性。
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
內發論:孟子、高爾頓、霍爾
外鑠論:荀子、洛克、華生
多因素論(輻合論):施太倫
中學生的生理特征:
外形劇烈變化;身體機能巨變;
大腦顯著增長;性的發育與成熟。
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
遺傳、環境、個體主觀能動性、學校教育(主導)。
(五)教育制度:
歐美現代學制的類型:
雙軌制:英國、法國
單軌制:美國
分支制:前蘇聯
我國現代學制的沿革
舊中國的學制
1902年,頒布未執行“壬寅學制”。
1903年,第一個正式實施的現代學制是“癸卯學制”;
1905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建立新式學校;
1912年,中華民國頒布“壬子奎丑”,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學制;
1922年國民政府頒布“壬戌學制”,又稱“新學制”或“六三三學制”。
新中國的學制改革與發展
1951年,新中國頒布《關于學制改革的決定》
1958年,頒布《關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2010年6月21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020年)》,21世紀第我國第一個教育規劃綱要。
工作方針: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
義務教育的特點:
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
(六)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宗教本位論:奧古斯丁、托馬斯?阿奎那
社會本位論:柏拉圖、涂爾干、凱興斯泰納、巴格萊
個人本位論:盧梭、羅杰斯
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包含:
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
我國教育的基本精神:
教育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
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教育目的的實現途徑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
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包括觀察法、調查法、歷史法、實驗法和行動研究法等
中學課程
(一)課程類型:
按課程組織方式:分科課程、綜合課程、活動課程
按學生的學習要求角度劃分:必修課程、選修課程
按課程管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
按課程呈現方式:顯性課程、隱性課程
(二)課程理論流派:
學科中心課程論:斯賓塞、赫爾巴特、布魯納
學習者中心課程理論:杜威、奈勒
社會中心課程論:布拉梅爾德
(三)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主要表現為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材。
三維課程目標:認知與技能、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中學教學(超級重要)
(一)教學
教學是教育目的規范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
教學的基本任務:
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發展學生體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特殊性表現在:認識對象的間接性;
認識的交往性和實踐性;
認識的教育性與發展性;
有領導的認識;認識方式的簡捷性。
(三)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
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的規律;
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一的規律;
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四)教學過程的五個階段
激發學習動機;領會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檢查知識
(五)教學原則:
鞏固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
量力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
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
練習法;實驗法;參觀教學法;
探究活動法;情感陶冶法
(七)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備課(備教材、備學生、備目標);
上課(明確教學目的、正確的教學內容、恰當的教學方法、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和整潔的板書、組織嚴密的教學過程、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課外作業的布置、指導和批改;
課外輔導;
學生成績的檢查與評定(觀察法、測驗法、調查法、自我評價法)。
(八)教學組織形式:
班級授課制、道爾頓制、設計教學法、分組教學、特朗普制
中學生學習心理
(一)感覺
感覺的特性:感覺適應、感覺后像、感覺對比、感覺的相互補償、聯覺
(二)知覺
知覺的特性:理解性、選擇性、整體性、恒常性
(三)注意
注意分為: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品質包:注意的廣度、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轉移、注意的分配
(四)記憶
記憶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遺忘的規律:先快后慢(艾賓浩斯曲線)
遺忘的理論:衰退說、干擾說、壓抑說、同化說
影響遺忘進程的因素:
學習者的需要和興趣;
材料的意義、性質和數量;
學習程度、材料序列對遺忘的影響
知識的保持:
深度加工記憶材料;進行組塊化編碼;
有效運用記憶術;合理進行復習
(五)思維
思維的種類和創造性思維的特征 :
按照思維憑借物來分:動作思維 、形象思維、抽象思維;
按照思維的指向性來分:聚合思維、發散思維 ;
根據思維的創造性程度來分:常規性思維、創造性思維。
皮亞杰認知發展階段論 :
感知運動階段:0-2歲; 主要是感覺的動作的分化
前運算階段:2-7歲; 自我中心,單向思維,思維不可逆。
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主要特征:守恒概念的出現。另一特征:去自我為中心主義
形式運算階段:11-16歲; 特征:認識命題之間的關系;進行假設--演繹推理;具有抽象邏輯思維;思維具有可逆性、補償性和靈活性
(六)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的理論:
成就動機理論:麥克里蘭、阿特金森
成敗歸因理論:韋納
自我效能感理論:班杜拉
學習動機的激發:
創設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
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學習動機的培養:
學習動機的培養是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設置榜樣;
設置具體目標及到達目標的方法;
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利用原有動機的遷移,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
主要學生的歸因傾向。
(七)學習遷移
遷移的分類:
按遷移的結果:正遷移和負遷移
按遷移的方向: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
按遷移的內容:一般遷移和具體遷移
按遷移的抽象和概括水平: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
學習遷移的理論
形式訓練說:沃爾夫
相同要素說:桑代克、伍德沃斯
概括化理論:賈德
關系轉換論:苛勒
有效促進學習遷移的措施:
精選教材;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
(八)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的分類
認知策略(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組織策略);
元認知策略(計劃策略、監控策略、調節策略);
資源管理策略:(時間管理策略、環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資源利用策略)。
(九)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桑代克的聯結主義理論:聯結-試誤說;學習規律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獲得與消退;泛化與分化
華生的行為主義觀點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強化:正強化和負強化;消退;懲罰。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觀察學習;學習過程;強化
認知學習理論
苛勒的“完形—頓悟”說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論
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
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馬斯洛、羅杰斯(學習觀、教育觀、以人為本的基本教學模式)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皮亞杰(知識觀、學生觀、學習觀)
以上都是重點,所以就不一一標紅,同學們抓緊時間背誦知識點了!
已報考2020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的考生,可直接申請轉入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點擊查看具體流程)
點擊進入:退費流程/入口 | 轉入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流程/入口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