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訊 || 2019年想當教師,都有哪些程序要求? || 中國教育考試網: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報名注意事項
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報名即將開始,想要報考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的考生,這些問題必須要了解!點擊查看詳情:教師報名問題答疑解惑
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高頻考點:閱讀理解能力(二)
【高頻考點提要】
1.理解閱讀材料中重要概念及重要句子的含意;2.篩選并整合圖表、文字、視頻等閱讀材料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3.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4.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高頻考點速記】
閱讀是教師職業活動的重要任務。閱讀過程中有多種能力因素發揮作用,因此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一是要掌握常用的字、詞、句、段、篇的基本知識。閱讀的困難,往往是由不識字詞,不懂其含義所致的。因此在閱讀中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非常重要。二是要掌握基本的科學知識。不掌握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會給閱讀帶來很多不便。有人說,到了21世紀,如果不懂生物化學,不懂生態學,可能連報紙都看不懂?,F在報刊上經常出現“生態平衡”“生態系統…‘遺傳工程…‘基因”等專業名詞,不少人似懂非懂,就是因為缺乏高中生物的基礎知識??梢?,要想在現代化社會里提高閱讀能力,必須盡快掌握基本的科學文化知識。三是要學會使用工具書。在閱讀時難免有些字不認識,有的字也一時想不起來,這時,如果手頭有《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或《漢語成語詞典》等工具書,就可以及時查閱,以掃除閱讀中的障礙。同時,通過查找工具書,也可以進一步豐富自己的知識。
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現代漢語詞典》中對“要點”的解釋是“話或文章的主要內容”。材料的內容要點,就是指材料的主要內容,或者說是材料內容的精要之處。
(一)歸納內容要點的途徑
1.找出相關的概括性語句
在具體的材料中,概括性的語句與具體的敘述描寫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尋找概括性語句來概括內容要點,是最重要的途徑。材料中局部內容要點的歸納,一般也可以運用這一方法。
2.提取精要,獨立歸納
提取精要,即用自己的語言獨立概括。有的文章,雖然有概括力強的語句,但與試題要求歸納的角度并不一致;也有一些文學作品并沒有相應的概括語句。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根據要求,認定范圍、提取精要。
(二)歸納內容要點應該注意的問題
歸納內容要點的前提是對文章內容有準確的理解,對文章的寫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斷。在此基礎上還應注意兩點:
1.盡可能用原文中的詞語歸納
盡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詞語組織答案,避免過度臆斷或揣度,這樣可以防止歸納的不準確。
2.防止要點遺漏
防止要點遺漏的方法,就是對相關文字作層次分析。在無字數限定的情況下,盡量多寫要點,保證答案完整。
五、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指,作者通過一定的材料所表達出來的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思想傾向,表現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創作意圖。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文章思想內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
(一)作者的觀點態度
所謂觀點,就是作者對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謂“態度”,就是作者在文中所表現的思想傾向和感情傾向,包括肯定與否定、愛與憎、褒與貶,以及某種程度的保留等等。
作者的觀點態度,在不同類型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現形態。一般說來,論說性的文字是明朗的、直抒的;文學作品則比較含蓄。論說性的文章中,中心論點、分論點以及某些論述,就是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觀點。敘述性的文學作品,一般以寫人、敘事、寫景見長,觀點態度等不直接說出,但是,也是可以捕捉到的。如孫犁的散文《黃鸝》,由實而虛,經過幾番推導,而不斷飛躍,呈現出一種“哲理升華”的情致美。讀完全文,經過一番揣摩,就可以領悟到融化在藝術畫面里的生活感受和人生見解,感受到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對破壞人生和文藝“極致”的義憤。
(二)分析概括作者觀點態度的途徑
1.從概括性強的句子入手
有些文章的觀點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強而又表達某種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觀點態度。
2.從文中運用的材料入手
文中運用的材料,不論是事實還是文獻資料,總是要表達一定觀點的。因此,從分析文中運用的材料人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觀點態度的重要途徑。
3.從作者的評述入手
有時候,作者把自己的觀點態度隱含在具體的評述之中而不直接表明。這就要求從分析具體的評述人手,提取精要,作出概括。
(三)分析概括觀點態度應注意的問題
1.要整體把握全文文意的傾向
分析概括全文的觀點態度要注意全文的文意,即便是分析概括文章局部的觀點態度,也應如此。這是解答這類試題的前提。
2.要準確理解語句
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總是要通過一定的語句來表現,對語句理解不準確,分析概括就會出錯。
六、根據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
(一)推斷的界定
根據上下文進行合理推斷,是閱讀材料之后的一種發揮和再創造過程,是一種根據已知的事實或前提,進行邏輯推理得出新判斷的能力。它必須遵循“原文至上”的原則。任何推斷都不是空穴來風,都必須從材料本身出發,從材料具體內容出發。原材料中需要“推斷”的內容,主要有以下情況:
1.材料沒有直接給出現成的結論。
2.作者在材料中對某一方面事物的發展暗示了一種傾向。
3.材料包括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對這些材料的綜合可以推測出某一方面的發展。
4.作者對某些觀點或現象的個人看法,或對某些事物的評價態度。
5.結合現實社會生活或科技發展等有關常識,可推測出某一新發現、認識的前景。
推斷有歸納概括性推斷和理解性推斷兩種。推斷要有根據,不可主觀武斷,原因(條件)與結果之間要有必然的邏輯聯系;想象要合乎事理、情理。推斷要注意以下幾點:
1.歸納性推理,要根據材料中相關信息點進行綜合分析,歸納出概括性的結論。
2.理解性推理,要分析材料的外在意義。體悟作者內在的思想傾向;把握作者行文脈絡、內在感情的變化,推斷深層次的意蘊。
(二)技巧分析
1.提煉材料明顯要點
在整體閱讀的前提下,把握全文的基本思想傾向、觀點態度,篩選出文中的有關重要信息,注意不同觀點之間的區別及作者對它們的評論或看法。
2.抓住文章隱含信息
挖掘有關材料或信息中的隱含信息,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隱含信息是材料對某一方面的問題沒有明確的說法,或者是作者對問題的發展做了一定的暗示,或者是命題者對某一問題變換了一個角度,或者在材料的分析總結中臨時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觀點,或者是時間、地點等因素的變換等等。
3注意文中關鍵詞句
語言形式的提示作用是很重要的,應密切關注。抓住了某些關鍵詞語,也就可能找到了打開思路的鑰匙。如表時間、趨向、主次、判斷、因果、類比、總結概括的語句,句式上的因果、轉折、條件等。材料中要點設置的常見語言形式有:今后將成為主要方面。
有望在近期獲得解決,有可能實現,……是絕對不可能的,將有重大意義,因此人們產生了某方面的想法,只有……才能有某方面的結果,必須……否則將不能實現,……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作者對這一點是持否定(肯定)態度的,可以進行某項試驗,已經找到了某方面的方法(結論、線索),與某種現象(做法、問題)一樣此問題也將成為……等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