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2013年中級經濟師考試金融專業知識與實務的備考強化必看知識點,希望本文能夠幫助您更好的全面備考2013年經濟師考試!!
四、政策性金融制度
政策性金融是一種具有政策性與金融性雙重特征的特殊金融活動。
(一)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職能
1. 倡導性職能/誘導性職能(引導資金流向符合經濟政策意圖的投資領域)
2.選擇性職能(選擇是以政府的政策意圖為導向)
3.補充性職能(商業性金融機構不愿或無力選擇的領域)
4.服務性職能(服務對象:企業,政府)
(二)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經營原則
1.政策性原則
對國家經濟政策的支持配合上,對產業政策傾斜的行業、領域提供政策性投資和貸款。
2.安全性原則
指政策性金融機構在經營活動中要注重資產安全。
3.保本微利原則
以保持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生存與持續發展。
五、金融監管制度
金融監管制度是金融監管當局基于信息不對稱、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等因素,對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業務進行監督管理的體制模式。
按金融監管的范圍分:集中統一的監管體制、分業的監管體制和不完全集中統一監管體制。
(一)集中統一的監管體制
(1)又稱單一的、一元化的監管模式,即由央行或另設的專門監管機構承擔對金融業集中統一監管職責的體制模式。
(2)一般用于金融混業經營的國家,因此集中統一的監管體制又稱混業監管模式。
(3)實行集中統一監管模式的原因:
①銀行機構提供金融服務的水平(多元化程度越高,就越有條件實行集中統一監管)
②金融監管水平(金融監管水平越高,就越有條件實行集中統一監管)
③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的發展程度(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的發展程度越高,就越有條件實行集中統一監管)
(4)集中統一監管的優點(與分業監管相比):監管成本低、避免重復監管和避免出現監管漏洞或真空。
集中統一監管的缺點:缺乏監管競爭性,容易導致金融監管的低效率和官僚主義。
(5)目前實行這種監管模式的有:英國、日本、新加坡、瑞典、丹麥等。
(二)分業監管體制
(1)分業監管體制是由多個監管機構對金融業的不同主體及其業務范圍分別進行監管的組織形式。
主要在銀行、證券、保險等不同領域分別設立專職的監管部門,對各行業進行審慎監管。
(2)一般用于銀行實行分業經營的國家或地區。
(3)實行分業監管的原因:
①金融機構內控不健全,如果混業監管,風險較大。
②市場規則不健全,如果混業監管,容易產生泡沫經濟。
(4)分業監管的優點:分工明確、不同監管機構之間競爭、監管效率高;
分業監管的缺點:監管成本高(機構多)、機構協調困難、重復交叉監管或監管真空。
(5)美國、香港等實行分業監管體制。
(三)不完全集中統一的監管體制
兩類監管體制:
1.牽頭式:某一監管機構協調監管工作——巴西
2.雙峰式:一類金融監管機構進行審慎監管;一類金融監管機構進行金融經營活動監管——澳大利亞
相關文章:
輕松通過經濟師職稱評審,可同時參與中大網校舉辦的職稱英語網絡輔導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