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循環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1.心臟 原始心臟于胚胎第2周開始形成,第8周房、室中隔形成.具有四腔的心臟。所以,胚胎發育2~8周為心臟形成的關鍵期,先天性心臟畸形的形成主要在這一期。出生后心臟位置隨年齡而變化,新生兒心臟位置較高并呈橫位,心尖搏動在左側第四肋間鎖骨中線外,心尖部分主要為右心室,2歲以后,小兒心臟由橫位逐漸轉成斜位,心尖搏動下移至第五肋間隙,心尖部分主要為左心室。
2.心率 小兒的心率相對較快,主要是由于新陳代謝旺盛,身體組織需要更多的血液供給,只有增加心臟的搏動次數,才能滿足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新生兒期心率120~140次/分,1歲以內110~130次/分,2~3歲100~120次/分,4~7歲80~100次/分,8~14歲70~90次/分。
3.血壓 動脈血壓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每搏輸出量和外周血管的阻力。1歲以內的嬰兒收縮壓80mmHg(10.67kPa),2歲以后小兒收縮壓可用(年齡×2+80)mmHg或(年齡×0.27+10.67)kPa公式計算,小兒的舒張壓=收縮壓×2/3。
兒童患病與年齡有著密切的關系,嬰幼兒以患先天性心臟病為主;年長兒則以風濕性心臟病、病毒性心肌炎多見。
相關推薦:
關注:2014年護士執業資格成績查詢 2014年護士執業資格真題征集 護士執業資格合格標準
(責任編輯:c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