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培訓
課堂培訓的主要方法包括:講授法,即教師按照準備好的講稿系統地向受訓者傳授知識;研討法,即學員圍繞某一個或幾個主題進行交流,相互啟發;模擬練習法,即設置與工作相同的情境.讓受訓者置身其中進行演練:視聽法,即利用幻燈、電影、錄像、電腦等視聽設備進行訓練;演示法,即運用一定的實物和教具進行示范,讓受訓者掌握某項活動的方法和要領;案例法,即根據學習目的編寫或選擇典型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和討論使受訓者掌握需要的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其中講授法、研討法和案例法最常用。
一、課堂培訓的準備
1.制定培訓計劃。
2.根據培訓內容設計培訓課程,編寫培訓大綱。課堂培訓的課程分為固定課程和靈活課程,其中固定課程需編寫培訓大綱,它是對固定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文件。
3.編寫或選擇教材。教材可以到市面上購買,也可以自己編寫,對于一般的理論培訓,可以采用前一種方法;對于針對性很強的培訓,應當采用后一種方法。針對崗前培訓,員工手冊就是基本的培訓教材。
4.選擇和培養培訓教師。企業的培訓教師有三類:一是聘請的高等院校教師,擅長理論方面的培訓;二是企業的業務骨干,擅長具體業務、技能方面的培訓;三是企業內部培訓機構的教師,除一些國外知名企業外,企業內部培訓機構的教師只能進行知識、技能方面的培訓。現在,企業普遍缺乏對企業情況非常熟悉、掌握企業員工培訓的基本規律、能進行深層次開發(能力開發、行為調整、心理訓練等)的教師。
5.準備培訓場所和設備。場所和設備是培訓的硬件。大企業一般都有培訓中心,有專用教室;中小企業大都用會議室作為臨時教室。培訓設備分為一般設備和專用設備,一般設備即常規使用的設備,如視聽設備、投影儀,投影機,計算機等,而專用設備是專業培訓要求配置的設備,如飛行員培訓時使用的模擬飛行器,汽車駕駛員培訓時使用的模擬操縱臺等。
6.準備必要的資料,如培訓記錄、考勤表等。
二、教室布置
教室的布置可以以教師為中心,即突出教師的位置,使教師便于講授和控制,學生便于集中精力聽講;也可以以學生為中心,即突出學生的位置,使學生能夠相互影響和交流,便于活躍課堂氣氛,顯得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更接近。當然,學生往往不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意教師。具體方式如下:
(一)傳統布置法
即學生面向講臺,分排就座,坐椅前通常有桌子,便于放學習用具和記筆記,若只有椅子,則可將椅子設計成寬扶手的,便于學生記筆記,如圖3—3所示。
從空間利用的角度看,這種布置方法是最好的,因為它只要留出教師的活動空間和座位間的通道,其余空間都可擺放桌椅;從講授的角度看,這種布置方法也是最佳的,因為講授過程中不需要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只要專心聽講即可。
(二)臂章形布置法
這種方法由傳統布置法發展而來,它將每列桌子靠中間過道的一頭向后稍移一定的角度,以使處于同一排而被過道隔開的學生能相互看見,相互交流。但這種方法只適合于桌椅排成兩列的教室,如圖3—4所示。
這種布置方法具備傳統教室布置的一些優點,又便于學生交流,講授與討論相結合的教學可以嘗試,但它會分散學生對教師講課的注意力。
(三)環形布置法
環形布置法即將桌椅圍成一個不封閉的圓圈,缺口處為教師的位置,便于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是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布置方法。它適合于應用研討或案例法的教學,而不適合于講授,因為有近一半的學生不能正視教師,如圖3—5所示。
(四)圓桌會議和圓桌分組布置法
根據培訓的內容和需要,還可以采用圓桌會議和圓桌分組布置的方式,如圖3—6和圖3—7所示。圓桌會議布置法適應于人數在15人以下的研討性培訓,也容易增加親近感,學員精神比較容易集中。而圓桌分組布置方式的主要優勢是:比較適合較大型的團隊培訓;有利于培養團隊意識,可以在桌與桌之間進行溝通,不離開位置就能組成新的小組,培訓師可以在各桌之間巡視,并且加入任何一組。其不足是:學員們不容易看到培訓師。并且在觀看投影時都得轉動一個角度:在演講時,這種布置方式鼓勵了私下的談話,削弱了演講效果。
(五)U形布置法
即將桌椅圍成一個U形,開口處是教室的正面。這種布置形成兩邊的學生互相對視,另一排學生正對教師。它適合于模擬練習法,U字里面的空間可以作為模擬者的演練區域,如圖3—8所示。
(六)V形布置法
V形或稱人字形布置即將課桌、座位以一個角度進行布置,擺成一個V字形,如圖3—9所示。采用V字形布置,不像平行布置那么拘謹,所有的學員都可以比較容易地看到黑板、投影幕布,培訓師可以從過道走向任何一個學員進行溝通,學員們可以進行最佳的溝通。其主要缺陷是:不便于學員們相互看見對方,有些學員的視線會被其他學員擋住,學員的溝通不如U形布置。為此.可對其進行必要的調整,如采用單排的V形布置,可以為培訓師和學員提供最佳視角,也最便于溝通,但參加培訓的人數不宜太多,一般10人以下為宜。
三、講授法的應用
(一)講授法的方式
1.灌輸式講授
即單向式講授,教師在講臺上講解,學生在下面聽講、記筆記。這種方法不要求學生參與,不要求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些都是教師的任務,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只能依靠有吸引力的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否則,時間久了學生的注意力會下降。
2.啟發式講授、
即教師和學生間有互動,教師在講授時先有所保留,將保留部分以問題提出,讓學生思考和回答,然后進行總結。教師常用的提問方式有兩種:一是提出問題讓學生得出結論,如“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啟發式講授的優點是什么?”;二是提供結論讓學生分析和論證,如“為什么我們今天要采用U形布置法來布置教室?”。
3.畫龍點睛式講授
教師先將相關的講義、輔導材料發給學生,讓學生課前有充分的時間預習,上課時教師只針對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并回答學生的問題。
這種方法使學生的參與性與自主性大大提高,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而且學時數要比前兩種方法明顯減少,因為學生已經在上課對講課內容進行了認真的預習。
(二)講授法的實施要點
1.對講課內容的要求
根據培訓的具體對象和目標確定講課內容,即培訓前先了解學員的基本情況,如知識、能力水平、職位等,以及相對于崗位要求,學員在知識、能力等方面有哪些欠缺,由此確定講課的內容、方式,形成具體的授課計劃。
2.對講課教師的要求
在知識方面,要求講課教師對所講授的知識了如指掌,并有深入的研究,或有豐富的實際經驗。在授課技巧方面,要求教師做到,善于引出講課主題,如采用開門見山直入主題、.由社會熱點問題引出主題、以幽默的方式引出主題等方法,以引起學員的聽課興趣;講課時善于把握要點,保持講述的條理性,注意身體語言的配合等。
3.保持學員興趣的措施
讓學員積極參與,如提出問題,由學生分析結論,提出解決方法;通過生動的語言或直觀教具增強直觀性;制造一些幽默和懸念。
4.與其他方法結合使用
講授法作為培訓的最基本的方法,適合于系統地傳授知識,可與研討、角色扮演等多種方法相結合,以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取得更好的培訓效果。
四、研討法的應用
研討法適宜各類學員圍繞特定的任務或過程獨立思考,提高判斷評估問題的能力及表達能力的培訓。
(一)研討的形式
1.集體討論
集體討論是指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就某一主題展開討論的形式。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自由發言;有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寫出發言提綱,從中選出若干人作為主要發言者。每一位發言者發言完畢后,其他學生發表看法。
2.分組討論
分組討論是指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就某一問題展開討論的形式。討論結束后,教師將各個小組的討論情況匯集在一起,進行總結。這種形式適合于學生人數較多的情況,可以使每個人都有發言機會。
3.對立式討論
對立式討論是指將學生分為意見對立的兩組,雙方針對某一命題進行辯論的形式。采用對立式討論,一般要求對立的兩組人數相等,發表意見的機會相同。學生在針鋒相對的辯論中鍛煉自己的分析能力、反應能力和說服能力。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主持人宣布辯題,介紹對立雙方的觀點;
(2)正方發表看法;
(3)反方發表看法;
(4)自由辯論;
(5)反方總結;
(6)正方總結;
(7)主持人總評雙方觀點。
企業培訓中的對立式討論,一般不需判定雙方勝負,只要對雙方觀點進行評論即可。
(二)研討的方法
1.演講討論法
演講討論法是指由培訓組織者聘請一位專家針對某一專題進行演講。演講結束后專家與受訓者進行自由討論的方法。它適合于已學習過基本理論、需要對某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受訓者。演講討論法要求,演講者必須是該課題的專家;事先應讓受訓者了解演講的大致內容;演講后的討論應圍繞演講內容展開;討論時應采取受訓者提問、演講者回答的方式。
2.管理原理貫徹法
管理原理貫徹法是指通過研討方式讓受訓者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識,并將之貫徹到實際管理中去的方法。該方法最早產生于日本,被認為是管理、監督人員的必修課程。這種方法以受訓者為主角,每人根據討論的課題將各自的經驗、體會分別提出來,然后進行討論和交流,教師從旁進行評價和總結。這種方法的實施對象應當是具有一定管理經驗的管理者,通過研討使他們更深刻地領會管理的原理與應用。
典型的管理原理貫徹法有12個研討會,每個研討會需3小時,全部培訓過程需36小時,在實際應用中,組織者可依據具體情況加以縮減。12個研討會內容如下:
(1)教師說明研討的大致內容和方式;
(2)研討“管理的實質和內容”;
(3)研討“管理的步驟”;
(4)研討“怎樣改善管理工作”;
(5)研討“監督人員應具備什么條件”;
(6)研討“監督人員怎樣實地指導”;
(7)研討“怎樣領導下屬”;
(8)研討“怎樣與下屬溝通”;
(9)研討“管理者問怎樣合作”;
(10)研討“怎樣才算合格的管理者”;
(11)研討“怎樣將知識、原理貫徹到工作中”;
(12)教師總結研討結果,并回答問題。
3.強調理解討論法
強調理解討論法是指通過討論來達到掌握和鞏固理論知識的一種方法。它一般不單獨使用。而是與講授或事前自學相配合,要求教師只分析講解教案中基本的內容,將難點作為重點學習討論的內容,這樣可以提高受訓者學習的興趣,加深受訓者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其實施過程如下:
(1)教師確定研討主題、具體問題和答案。
(2)學員事前進行基礎知識學習,如上課、自學。
(3)每個學員獨立回答將討論的問題。
(4)將全體學員分組,每組約5~6人,各組討論已確定的研討問題。
做出共同的答案。
(5)教師提供正確答案并加以解釋。
(6)分析各組的答案,評定各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率。
小組的討論效率
式中團體得分根據小組答對的題目計算,個人平均分根據小組得分和小組人數計算。
百分比越高,說明團體討論的效率越高。
(7)教師總結討論過程。對普遍的錯誤進行分析,進行必要的個別輔
導。
(三)研討法的實施要點
1.對研討題目和內容的要求。研討題目既要緊密聯系實際,能反映現實問題,又要從培訓要求出發,體現培訓內容的要點,同時便于研討操作。滿足上述要求的研討題目需要經過長期悉心收集、積累,同時要對它們進行深入研究,精心設計。
(1)題目具有代表性。即題目應與實際工作緊密聯系,既能反映實際工作中普遍存在或亟待解決的問題,又能體現所需培訓的關鍵和核心問題。
(2)題目具有啟發性。即題目應能啟發學員思考、研究,以利于學員能力的提高和對知識的掌握。
(3)題目難度適當。即題目應根據培訓目標的要求,結合培訓對象的知識、能力水平確定。
(4)研討題目應事先提供給學員,以便做好研討準備。
2.對指導教師的要求
研討法是在教師引導下,以學員活動為主的培訓方法,它對指導教師的要求較高,他們不僅應是所研討課題方面的專家,而且要善于引導、組織學
員圍繞主題展開討論,同時創造輕松自由的討論氣氛,否則直接影響研討的
順利進行,影響培訓的效果。總之,為確保研討的順利實施,指導教師應注
意做好如下工作:
(1)明確討論要求。指導教師應首先提出討論的基本要求和原則,安排討論程序,確定討論形式。
(2)引導討論過程。討論過程中,指導教師應隨時注意引導。如討論偏離主題時,應及時糾正;當討論出現冷場時,可通過提出引導性的問題引導學員思考、辯論。
(3)創造討論氣氛。指導教師應鼓勵每個學員積極參與討論,鼓勵學員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并對學員的個人見解予以肯定。
(4)總結討論結果。指導教師對討論過程進行總結,分析結論的可行性,肯定正確意見,糾正討論中的錯誤觀點。
3.指導教師制訂討論計劃,準備討論資料。指導教師應對研討內容進行認真研究,明確通過討論要解決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可能答案;設計研討的進程,預計討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各種應對措施,準備研討結束前的總結。
研討法可用來傳授知識、訓練能力、培養態度。根據具體的培訓目標不同,研討法可用于各種內容的培訓,如培養綜合能力的案例分析法、開發創造力的頭腦風暴法、改善人際關系的溝通能力訓練、學習職業行為的角色扮演等,作為這些方法實施的基本形式。
人力資源師考試交流群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h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