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廣大考生系統的復習2013年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全面的了解環保工程師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中大網校編輯部編輯特針對環保工程師考試知識點進行講解,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并在此預祝您金榜提名!
平流沉淀池
在平流沉淀池內,水是按水平方向流過沉降區并完成沉降過程的。圖3-16是沒有鏈帶式刮泥機的平流沉淀池。廢水由進水槽經淹沒孔口進入池內。在孔口后面設有擋板或穿孔整流墻,用來消能穩流,使進水沿過流斷面均勻分布。在沉淀池末端沒有溢流堰(或淹沒孔口)和集水槽,澄清水溢過堰口,經集水槽排出。在溢流堰前也設有擋板,用以阻隔浮渣,浮渣通過可轉動的排演管收集和排除。池體下部靠進水端有泥斗,斗壁傾角為500~600,池底以0.01~0,02的坡度坡向泥斗。當刮泥機的鏈帶由電機驅動緩慢轉動時,嵌在鏈帶上的刮泥板就將池底的沉泥向前推入泥斗,而位于水面的刮板則將浮渣推向池尾的排渣管。泥斗內設有排泥管,開啟排泥閥時,泥渣便在靜水壓力作用下由排泥管排出池外。鏈帶式刮泥機的缺點是鏈帶的支承和驅動件都浸沒于水中,易銹蝕,難保養。為此,可改用橋式行車刮泥機,這種刮泥機不但運行靈活,而且保養維修都比較方便。對于較小的平流沉淀池,也可以不設刮泥設備,而在沿池的長度方向設置多個泥斗,每個泥斗各自單獨排泥,既不相互干擾,也有利于保證污泥濃度。沉淀池的設計包括功能構造設計和結構尺寸設計。前者是指確定各功能分區構件的結構形式,以滿足各自功能的實現;后者是指確定沉淀池的整體尺寸和各構件的相對位置。設計良好的沉淀池應滿足以下三個基本要求;有足夠的沉降分離面積:有結構合理的人流相出流放置能均勻布水和集水;有尺寸適寶、性能良好的污泥和浮渣的收集和排放設備。進行沉淀池設計的基本依據是廢水流量、水中懸浮固體濃度和性質以及處理后的水質要求。因此,必須確定有關設計參數,其中包括沉降效率、沉降速度(或表面負荷)、沉降時間、水在池內的平均流速以及泥渣容重和含水率等。這些參數一般需要通過試驗取得;若無條件,也可根據相似的運行資料,因地制空地選用經驗數據。以-薩按功能分區介紹設計和計算方法。
入流區和出流區的設計
入流和出流區設計的基本要求,是使廢水盡可能均勻地分布在沉降區的各個過流斷面,既有利于沉降,也使出水中不挾帶過多的懸浮物。常用的配水方式如圖3-17。緊靠池壁內側是一條橫向配水槽,其后的人流裝置可以有三種不同組合。溢流 堰的堰口要確保水平;底孔應沿池寬答距離分布且大小相等;為了減弱射流對沉降的干擾,整流墻的開孔率應在10~20%,孔口的邊長或直徑應為50~150mm,最上一排孔口的上緣應在水面以下0.12~0.15m處,最下一排的下緣應在泥層以上0.3~0.5m處;擋板需高出水面0.15~0.2m,淹沒深度不小于0.2m,距離進水口0.5~1.0m。集水槽的布置有圖3--18所示的三種基本方式。其中以(a)最為簡單,但因長度短,流速大,容易挾帶較多的懸浮物;(b)種加設了一組縱向支渠,水力條件最好,但結構較復雜。目前,也有在沉淀池中、后部加設橫向中途集水槽的。出流口常采用溢流堰和淹沒潛孔。前者可為自由堰,也可為鋸齒形三角堰,堰前設置擋板,用以穩流和阻擋浮渣,擋板淹沒深度為0.3~0.4m,距溢流堰0.25~0.5m。出水溢流堰不僅控制著池內水面的高 崖,而且對水流的與勺分布和出入水質古重要影M向,由此堰白必匆嚴格水平,以征證堰負荷(即單位堰長在單位時間的排水量)適中且各處相等。在采用淹沒潛孔時,要求孔徑相等,并應沿池子寬度上均勻分布,淹沒深度征0.15-0.2m。
控制電磁污染源
對一些電磁污染源可以采用電磁屏蔽、接地的方法控制對外界的電磁污染。
為了防止、減少或避免高頻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和對環境的污染,要對高頻電磁設備采取屏蔽、吸收、濾波、阻波抑制等技術方法。由污染源的頻率確定屏蔽材料。
對于電子設備以及電子系統的電磁污染以及其他電磁污染源,采用產品設計、線路走向、電磁屏蔽、濾波等方法將電磁污染限制在盡量低的水平,以達到各自相應的電磁污染限值的要求,包括國家標準和相應的國際標準。
另一種電磁污染的方式是電力系統短路時在變電所接地網及桿塔接地裝置附近產生的地電位分布,以及雷擊建筑物及其他設施時,雷電流注入接地裝置產生的危險的地電位分布。防止措施有:降低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在地表敷設高電阻率層,如絕緣水泥、鵝卵石、碎石、瀝青等來提高人體的允許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在接地裝置附近設置安全區域,防止人員進入。通信等電阻設備對地電位升有嚴格的要求,減輕地電位對通信等弱電系統影響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
編輯推薦:
更多關注:環保工程師考試成績查詢 考試培訓 報考條件 合格標準
(責任編輯:x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