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7年底,國際統計局某省調查總隊對800戶家庭開展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專項抽樣調查顯示,80%以上公眾認為環境污染對現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39%的公眾認為環境污染給本人和家人的健康與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一個由國家各部委人員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在調查淮河流域污染情況時,一位70多歲的老漁民對他們說,河水污染使他家貸款養殖的兩萬多斤魚遭到滅頂之災,血本無歸,“今后咱們還能養魚嗎?真的不能了,政府得找個工作,給大伙一口飯啊!”一位老干部說:“污染不僅影響到經濟發展,已經動搖了我們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生活奔小康,身體要健康”就是當前農村群眾的呼聲。有關調查顯示,我國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占其貧困原因的40%左右,列第一位。無論是改善農民體質,還是豐富農村文化生活,都需要滿足廣大農民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需求。中國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我國現有健身場地85萬多個,僅有8.18%分布在鄉(鎮)村。而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一些新建的大型居民小區也沒有規劃、建設體育場地。E市市民張大媽自從搬到新樓后就一直悶悶不樂,因為她發現高樓密集的小區內空地小,又多被私家車占用作停車位,已沒有可供她健身鍛煉的地方了,要想鍛煉身體需換乘兩次公交車才能到她常去的一個公園。
6.據世界銀行測算,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40年中世界經濟發展中8%~10%的增長應歸功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亞洲經濟增長的30%~40%也源于人民健康素質的改善。每年我國城鄉居民因疾病、損傷和過早死亡造成的經濟損失相當于GDP的8.2%,相關醫藥費用消耗相當于GDP的6.4%。為一個病人看病所花的錢,如果用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上,可以使20~26個人受益。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在影響個人健康和壽命的四大要素中,生物學要素占了15%,環境要素占了17%,保健設施要素占了8%,生活方式要素占了60%。可見,健康是管理的結果,既包括政府對公共健康的管理,也包括個人對自身健康的管理。
7.健康是人體的一種狀態,體現為強健的體魄、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我國著名體育教育家馬約翰自1914年起執教清華大學,長期擔任學校體育部主任,在校工作了52年。他倡導“體育是激發愛國熱情和養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的體育思想,提出著名的“運動遷移規律”,指出運動場上得來的各種可貴的精神品質,可體現在人生的諸多領域中。在清華,他嚴把鍛煉關,一到鍛煉時間,他就說服那些躲起來讀書的學生一起出來鍛煉,并隨時加以指導;他還經常深入到廠礦、機關、學校等宣傳、指導各種體育活動。他不僅踐行了“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也教導、激勵、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清華人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用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為祖國努力工作。
某廠機修車間高級鍛工、技術標兵楊××,因長期帶病工作、致使肝病惡化住進了醫院一事受到違紀處分。他所在車間的負責人也受到嚴厲批評。“該不該帶病堅持工作”引起了該廠員工的熱議。一種觀點:帶病堅持工作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表現,是以工作和事業為重的好員工,應大張旗鼓地表揚和宣傳。另一種觀點:帶病堅持工作注意力很難集中,行動變得遲緩,工作質量大打折扣,極易造成安全事故;還容易將小病拖成大病,給自己、家庭及企業帶來損害,絕不應提倡!
8.當前,我國實行國民體質監測制度,由國家體育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定期開展公民體質監測,旨在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身體素質狀況,提供科學健身的原則和方法。目前,該項工作應以一套什么樣的管理制度來組織、管理、運作、協調,以提高管理效率,仍是需要不斷探索解決的問題。
2006年我國第二次國民體質監測結果顯示,我國國民體質存在四個主要特征和變化趨勢:國民體質總體水平比2000年略有提高:成年男性肥胖率較高并比2000年有所增長;20~69歲所有年齡段的鄉村人群體質水平比同年齡段的城鎮人群要差;國民體質水平呈“東高西低”狀態。其中,青少年耐力、速度、爆發力、力量等體能指標持續下降,視力不良檢查率也居高不下,城市的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比例明顯增加,部分農村青少年營養狀況亟待改善。
目前,我國城鄉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現狀不容樂觀,2007年全國有3.4億城鄉居民參加體育鍛煉,全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僅為28.2%(含在校學生),這一數據在一些歐美發達國家已達70%多;在各年齡段人口中,20歲~29歲、30歲~39歲年齡段的人“經常鍛煉”者分別為6.2%和6.1%;60歲~69歲“經常鍛煉”的人最多,為11.7%,其余年齡段均在8%以上。我國居民具備健康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健康基本技能等健康素養的人口比例分別是14.97%、6.93%和20.39%,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總體水平為6.48%。按照這個總體水平估計,在人群中,每100個人中只有不到7個人具備健康素養。
9.2003年國務院頒布了《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對公共體育設施的規劃、建設、使用、服務、管理和保護做出了較為全面的規范,但其中對于學校體育設施開放只有倡導性規定。針對我國學校體育設施占全國體育場地的65.6%、對外開放率僅為29.2%的狀況,2006年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開始在全國開展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試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此外,《體育法》還明確規定“國家實行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社會體育指導員對社會體育活動進行指導”。目前,全國具有技術等級稱號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達43萬余人,有近2萬名健身指導、從事救助的從業人員活躍在經營性健身場館中,為人民群眾提供規范的健身指導、救助服務。但是,健身指導人員尚未覆蓋到人們參與健身的所有項目,一些在體育健身場所中從業的指導人員或者沒有任何資質,或者缺乏從事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指導的專業技術素養。這不但不利于健身者進行科學鍛煉,反而有害健康,甚至造成人身傷害。
目前,體育健身場所等體育經營活動由工商行政部門進行登記,體育主管部門負責事后監督管理。但是工商行政部門進行登記時只按照相應規定進行常規審查,并不考慮不同體育項目在專業性、技術性、危險性等方面的要求和差異。不少體育場所從成立開始就存在明顯的服務瑕疵甚至安全隱患。在體育主管部門的后續監管方面,一是法律法規對其相關的管理權限沒有明晰的界定,二是其難以了解體育場所的有關信息,開展日常監管工作。如國家已頒布了游泳、攀巖、滑雪等14個項目體育場所的技術標準,而體育主管部門難以掌握工商部門的登記及標準化行政部門的技術標準實施管理的諸多信息,自然難以對體育經營活動實施有效的監督管理。
10.“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全民健身的實質。2009年1月國務院決定今后每年的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廣泛開展全民健身知識宣傳和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全民健身活動等;2009年10月1日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條例》開始施行,從法律上保障了全民健身活動的合法權益。該條例要求,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要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加對全民健身的投入;由體育主管部門分配使用的彩票公益金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用于全民健身事業。據國家體育彩票中心統計,15年來體育彩票公益金已有超過260億元用于全民健身計劃的開展,全民健身事業99%的經費來源于體育彩票公益金。截至2008年底,僅國家體育總局就利用本級體彩公益金建設了全民健身路徑8727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132個、全民健身活動基地22個、體育公園12個。
三、申論要求
1.根據給定材料,概括說明導致各種環境污染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概括準確、語言簡練,字數不超過200字。
2.××市正在研究全面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的精神,請依據給定材料為其撰寫一份《關于進一步加強全民健身工作的意見》的內容提綱。(20分)
要求:措施建議合理可行、條理清楚,語言簡練,字數不超過300字。
3.依據給定材料,談談發展經濟、保護環境、保障健康三者的內在關系。(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條理清楚,語言準確,字數不超過300字。
4.請圍繞“健康是關系國家強盛、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大問題”寫一篇議論文。(40分)
要求:(1)根據給定材料,結合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
(2)結構完整,語言流暢,字數控制在800~1000字。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