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6个男人灌了一夜精子_欧美chengren_欧美精品亚洲网站_女女互磨高h文

當前位置:
首頁 >> 公務員 >> 申論 >> 申論熱點 >> 正文

2011年重慶市公務員考試申論沖刺試卷

發表時間:2011/9/8 0:00:00 來源:中大網校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校微信
關注公眾號
2011年重慶市公務員考試申論沖刺試卷
 本文導航
  • 第1頁:給定資料
  • 第2頁:作答要求
  • 第3頁:參考答案

滿分:100分      時限:150分鐘

  一、注意事項

  1.本題本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考試時限為15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4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10分鐘。滿分100分。

  2.監考人員宣布考試開始時,你才可以開始答題。

  3.請在題本、答題卡指定位置填寫自己的姓名,填涂準考證號。

  4.所有題目一律使用現代漢語作答在答題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監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立即停止作答,將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翻過來留在桌上,待監考人員確認數量無誤、允許離開后,方可離開。

嚴禁折疊答題卡!

  二、給定資料

  1.剛剛過去的2010年,我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速度加快,規模創下歷史之最。全國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開工590萬套,基本建成370萬套;農村危房改造開工136萬戶,基本竣工108萬戶,均超額完成年初國務院部署的任務。許多中低收入家庭解決了住房困難,改善了住房條件,圓了期盼已久的安居夢。

  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住有所居,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重要內容。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解決住有所居問題。在加強宏觀調控,遏制住房價格過快上漲的同時,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快棚戶區和農村危房改造,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

  根據中國房地產行業協會牽頭起草的全國房地產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未來兩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仍將是政府力推的重點工作,并且力爭在2011年和2012年兩年內全國保障性住房建成量達到1300萬套。此前通過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起草的《基本住房保障法(征求意見稿)》也恰好為此類規劃的出臺鋪陳了法制背景。

  2010年11月17日,審計署發布了19個省市2007年至2009年政府投資保障性住房審計調查結果。在重點調查了32個地級以上城市之后,審計署發現,這幾年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快速開展,但包括北京、上海、重慶等在內的22個城市少提取廉租房保障金超過146億元。根據有關規定,各地從土地出讓凈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而這些城市均未達標。

  審計結果還發現,一些地方存在套取、挪用保障資金等問題。有6個城市和4個縣將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用于回購經濟適用房和工作經費等支出,共計15231.3萬元;有6個城市的34個項目利用虛假申報材料等,套取新建廉租住房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資金6129萬元。由此可見,本就捉襟見肘的保障房資金,在下撥過程中還要經過層層雁過拔毛般的挪用、截留和侵占,真正流入保障房建設的無疑更少。

  廉租住房保障政策在一些地方執行中也出現了偏差。審計調查發現,有18個城市向2132戶不符合條件的家庭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41

  3.12萬元,分配廉租住房533套。抽查22個城市的廉租住房保障家庭中,有1.32萬戶未將租賃補貼按規定用于改善住房條件,而是用于家庭其他消費,使租賃補貼變成了生活補貼。

  另外,由于廉租住房配套設施不完善、地址偏遠、交通不便等,南京等13個城市的一些地方存在廉租住房配租困難、房源閑置的問題,有的地方甚至出現已入住家庭退房的情況。而南京、昆明等13個城市投入12.6億元新建、收購或裝修的廉租住房項目,也存在執行招投標或政府采購有關規定不嚴格,工作程序不規范的問題。一些地方廉租住房入住后出現了租金、物業費收取難和不符合條件住戶退出難等問題。截至2009年底,天津、沈陽、重慶等12個城市累計欠收廉租住房租金和物業費238.05萬元;沈陽、廈門、常德、成都、樂山、昆明6個城市中的20個區縣存在不符合保障條件的廉租住房家庭退出難的問題。

  2. 近年來,對于建設保障性住房,一些地方可謂言之鑿鑿、“吆喝”起勁,結果卻常是“只聞樓梯聲,不見人下來”,保障房在整個住房供應中所占的份額還相當小。

  1994年,為了解決當時中央財政的嚴重赤字以及部分釋放地方政府經濟增長的積極性,我國施行了分稅制改革。從此之后,中央與地方形成了“分灶吃飯”的局面。盡管分稅制客觀上為后來更大幅度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增長創造了空間,但此后中央的預算內收入占全部預算內收入的比重卻逐年增加,地方則逐年減少。1994年,央地預算內收入比重基本是一半對一半,15年以后,央地分成則達到了7比3。

  而過去15年間,地方政府承擔了相當部分的經濟發展建設的基礎投資、社會保障等方面的開支,并且這些開支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區域間政績競爭的加劇在逐年增加。逐漸減少的預算內收入比重與逐年增加的各種公共事務開支就是常說的地方政府事權、財權不對稱。其結果就是,一方面,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土地財政”的路子;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更加傾向于依仗預算外收入,除了賣地之外還有行政規費、罰沒收入甚至開辦“三產”、自造壟斷等。

  在此背景下,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建設保障性住房既不可能增加收入(甚至會降低房地產市場的熱度,從而使得土地競拍價降低),又不可能減少支出(反而會增加很多的支出)。兩面不討好的事情,地方政府積極性自然不高。然而,動機邏輯是對地方政府的誤讀。提供“公共物品”的政府一方,不應該有所謂的利益動機,更不該有討價還價之處。落實到保障房問題上,地方政府的動機不足,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瀆職。

  事權過多、財權過小固然是問題之一,但整個政府體系對于財政收支的監管不力或者說缺少一種長效的監管機制則是問題的真正癥結。

  在很多地方政府的個別部門,預算外財政是完全自由支配的,典型的預算軟約束。獲取財政收入時,指標層層下放,“交夠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但到了該花錢的時候,就變成了“先花國家的,再花集體的,堅決不花自己的”。地方政府將很多公務活動游離于財政監管的視線之外,并擁有幾乎完全的自由支配預算外收入的權力。

  這意味著,所謂的財權少,并不一定對應著事權過多,反而更可能對應著“事兒”過多,迎來送往、政績工程、吃喝招待、車來車去,等等,所以,錢總是不夠花的。表面看是財權少,實際上則是對財政收支監控的權力太少。因此,地方政府的行為如何受到監管才是保障性住房以及一系列其他公共福利政策得以有效施行的關鍵點。

  另一個方面,需要清醒認識,針對一個經濟發展程度如此多層次化、地理環境如此多樣化的國家來說,保障性住房的覆蓋范圍相當有限。事實上,從香港地區以及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均為權宜之計。

  真正解決住房問題,還是要靠市場的作用,首先需要的是消除房產市場的壟斷供給行為以及泡沫成分。保障房的建設務必先從地方財政的監管入手,在加強監管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事權與財權如何平衡以及如何實現動態平衡。

  3.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為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標準、限定價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賃住房構成。自從保障性住房推出之后,一直是非不斷。

  從2010年1月開始,深圳市第二次申請保障性住房的相關負面新聞就從未間斷過。在市民和媒體的關注下,駐深辦主任等公務員和企業老板被陸續淘汰出局后,歷時近一年的審核,最終在2010年12月31日晚,深圳市的住房和建設局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深圳市“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終審合格名單”。

  然而這份名單,沒有公布申請通過者的“財產和收入信息”,立即引起市民的強烈不滿和眾多媒體的質疑。也有深圳人大代表就直言,“不公示財產收入,導致保障房的分配更加不透明、更加隱蔽、更容易造假、更加容易產生腐敗。”

  2011年1月4日晚10點多,深圳住建局網站的公示表格中悄然增添了存款、證券及理財產品市值,房產、車輛,以及2008、2009年收入等信息。通過這份最新的名單,有市民發現,名單中不少申請者2009年收入僅2萬余元,但當年卻可以購買包括思域、飛度、福克斯等注冊價格超過10萬元的車輛。甚至有的申請人2008年和2009年的年收入都不超過4000元還購買了豐田小汽車,注冊車價14萬余元。最令人吃驚的是名單顯示,5239個申請戶共擁有至少470輛車,甚至還有一戶家庭擁有4臺車。此外,深圳某印刷企業老總同樣通過終審,一年前他還是公司法人代表,卻以1塊錢轉讓了自己90萬的股權,有市民懷疑這是故意轉移資產以騙取保障房。

  更令市民質疑的是,在終審合格名單中,有不少申請者的居住地址是均價2萬元/平方米以上的“豪宅”。深圳當地一家媒體曾曝出以1元轉讓90萬股權的印廠老總王某目前居住地址是“長城盛世”高檔住宅小區,而當事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卻解釋為“借住朋友的房子”。此外,還有10余戶申請者住在均價超過2.4萬元/平方米的竹盛花園小區。“是不是住在豪宅的申請者都有富親戚?恰好親戚們都愿意無償提供房子而不要租金?”市民對此評價道。

  有車有房者的申請引發爭議,而部分居住在“桃源村”、“金地名津”等保障性住房小區的申請者也遭到圍觀。《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條例》規定:“每一住房困難家庭或單身居民,只能申請購買或者租賃一套保障性住房。”

  在終審名單中出現的財產信息顯示為“零資產”或“負資產”的申請者同樣引起市民的質疑:“如果申請者真是零資產、負資產,那這些人應該去民政部門申請特困戶救濟,他們肯定買不起保障性住房。”

  2010年12月31日版本的名單引起爭議后,主管部門(深圳市住建局、深圳市住宅售房管理服務中心)在數日內就發布了包括申請戶財產收入信息的新名單,這反過來說明對這些關鍵信息的披露,并非無法做到,而是之前刻意不為之。必須追問,之前的“屏蔽”令和之后的“解封”令,政策法律依據是什么,由誰下的命令,這樣的官員是否與保障房申請戶存在利益關聯?

  甚至也不妨懷疑,新版名單仍是在過濾掉更敏感要害的信息后所發布的“刪節本”,目的就是掩蓋不當利益關聯——這樣的懷疑并非多余,此前已分配入住的深圳保障房社區,停滿大量豪車,穿插多起炒賣故事,再加上這批保障房初審、復審時曝出的“豪宅門”、“豪車門”、“零資產”、“公務員‘假冒’臨時工”等一系列丑聞,有關部門早已不能自證清白、且從未提供機會讓民眾來驗證他們的“清白”。

  盡管國家三令五申,并屢屢嚴打保障房腐敗問題,但保障房腐敗一直未能根絕。腐敗是保障房的死敵,保障房一旦腐敗,不僅挫傷社會公平,也違背了保障房的本義。如果保障型住房都被有權有錢、中產階層竊取,中國蓋再多的保障房也不過是資源的浪費,是對國民財富的剝奪,助推了尋租、失信現象。我們必須面對冷酷的現實,官員的腐敗與大范圍的失信互為依存,有可能使多數社會保障資金落入尋租者與失信者的腰包。保障住房的監管弊端如此明顯,如果不加改革,將是對納稅人的犯罪,是對守信者的懲罰,是對真正貧困群體的最大的不公。因此,必須加大監管力度,徹查保障房腐敗現象。要維護保障房分配公平,守好每一個把關環節,嚴懲騙房者以“殺一儆百”。只有真正做到讓保障性住房分配給中低收入者,杜絕一切想在國家福利中撈好處的隱患,才能從民生的角度把好事辦好,讓老百姓從好制度中真正得到實惠,讓中低收入者能夠在好的保障中住上好房子。

  4. 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等7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2010年6月12日正式對外發布,旨在解決中國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

  《指導意見》指出,近年來,一些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無力通過市場租賃或購買住房的問題比較突出。同時,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新職工的階段性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矛盾日益顯現,外來務工人員居住條件也亟須改善。

  據此D市日前推出一項新政:在保障房建設中,將以建設公共租賃房和廉租房為主體,限價房和經濟適用房逐步減少乃至退出。

  D市調整保障房建設結構,建立起以廉租房、公共租賃房為主體,動遷安置房為輔助,經濟適用房逐步減少的保障性住房建設體系,通過房屋租賃方式實現社會保障住房資源的動態流轉,顯然會有諸多好處:首先,可以擴大保障房覆蓋面。由于限價房、經濟適用房規定的申報收入標準偏高,“夾心層”居民既買不起商品房,也無法享受住房保障。其次,能夠有效克服經適房分配中的弊端。此外,有利于遏制住房建設中的不正之風。

  在眾多政策性保障住房種類中,公共租賃房在D市還是新興品種。公共租賃房又稱公租房,是解決新就業職工等“夾心層”群體住房困難的一個產品。歸政府或公共機構所有,用低于市場價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價格,向新就業職工出租,包括一些新的大學畢業生,還有一些從外地遷移到城市工作的群體。此外,公租房不允許轉租,其產權不歸個人所有,可以有效防止那些將經濟適用住房轉租的情況發生。公租房具有租金水平低、租賃關系穩定、設施完善、環境安全等優勢,符合“夾心層”的實際需要。

  2010年D市已完成1500套公共租賃住房的建設任務。此外,對于公租房不少人擔心公租房的位置偏遠,被邊緣化。據此,D市首批針對吸引科技人才的公共租賃住房項目已在生態科技創新城奠基,未來這里將發展成為高端服務產業集合地,擁有便捷的交通條件和優越的自然環境。

  2011年,該市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加大公共租賃住房的建設力度,努力解決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有所居問題。

  “今年預計建1萬套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方式更加多樣,打算政府出資建設一部分,鼓勵企事業單位利用自己的閑置土地建設一部分,然后出租給本單位符合D市公共租賃住房條件的職工。”D市國土資源和房屋局局長金建利說。此外,將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配建一部分公共租賃住房。這些房子的產權是開發企業的,由政府相關部門按照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的規定安排使用。

  同時,該市繼續實施廉租補貼救助制度,對符合條件的申請家庭做到應保盡保。對于廉租住房,和以往一樣有兩種方式:發租金補貼、實物配租。實物配租有一定的條件,比如殘疾人、家庭人口較少的,有補貼租不到房子的可以進行實物配租。“通過這些辦法,估計能解決我市絕大多數經濟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金建利說。

  在D市“夾心層”群體人數眾多,與經濟適用住房強調住房面積、家庭收入不同,公共租賃住房保障的對象包括該市沒有住房的困難家庭、引進人才以及農民工等不同群體,不考慮收入情況,凡符合條件者均可申請公共租賃住房。目前高新區已經嘗試建設了一些公共租賃房,以滿足軟件大學畢業生的住房需求。而關于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辦法的相關細則,比如對住房面積、租金如何收取等規定將會于2011年陸續出臺。

  申請條件放寬了,并不意味著入住公租房的標準是相同的,根據承租人申請標準的不同,政府的補貼標準也不同,相應的租金標準也會存在差異。

  此外,D市曾出現90平方米的經適房被一搶而空,60平方米以下卻少人問津的奇怪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此次公租房建設采取將建筑面積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的政策,以保證公租房“有出有進”,當一個家庭經濟條件改善后,就應退出公租房,以提高保障效率。

 本文導航
  • 第1頁:給定資料
  • 第2頁:作答要求
  • 第3頁:參考答案
  5. 隨著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力度的逐步加大,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條件得到較大改善。但是,由于有的地區住房保障政策覆蓋范圍比較小,部分大中城市商品住房價格較高、上漲過快、可供出租的小戶型住房供應不足等原因,一些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無力通過市場租賃或購買住房的問題比較突出。同時,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新職工的階段性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矛盾日益顯現,外來務工人員居住條件也亟須改善。這部分游離于我國住房保障制度之外的住房困難群體通常被稱作“夾心層”。

  解決“夾心層”的住房困難是各級政府的責任。當前,如果全部依靠擴大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覆蓋面,一方面財政無力承受;另一方面,部分“夾心層”群體隨著收入增長,幾年后將具備通過市場解決住房的支付能力,對政府保障的需求是階段性的。因此,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是解決“夾心層”住房困難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的呼聲十分強烈。根據一項對全國1.2萬余人所做的網上調查顯示,95.1%的接受調查者支持推廣公共租賃住房。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一些專家多次在不同場合進行呼吁。

  事實上,在《關于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的指導意見》出臺之前,公共租賃住房在廈門、深圳、青島、天津、福州、北京、杭州、常州等沿海城市和重慶、成都等少數內地大中城市發展迅速。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介紹,重慶市目前已建成農民工公寓130萬平方米,規劃2010~2020年將在主城區建設2000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其中到2012年前將建設1000萬平方米。廈門、深圳、天津、福州、常州等5城市2008~2012年規劃籌集公共租賃住房20萬套,其中2008年、2009年新建了9.4萬套。

  從各地實踐看,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對“夾心層”提供穩定房源,滿足其過渡性基本居住需求,為破解外來人口住房政策這一重大課題提供了具體途徑,對實現住有所居目標、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然而,由于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尚處于探索階段,還存在一些制約其發展的突出問題。如政策定位不清晰,各地租賃對象范圍有較大差別。引入社會資金的做法沒有普遍推廣,缺乏規范化、制度化的住房建設長期融資渠道。相關土地供應、稅費優惠政策尚不明確。

  新出臺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公共租賃住房供應對象主要是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將新就業職工和有穩定職業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供應范圍。這些規定有利于引導地方政府在制定具體準入標準時打破戶籍藩籬。

  同時要鼓勵金融機構發放公共租賃住房中長期貸款,明確提出具體辦法由人民銀行、銀監會制訂。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中長期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專項用于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和運營。特別是提出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實行“誰投資、誰所有”,投資者權益可依法轉讓。

  國家在政策上應明確由財政部、稅務總局制訂對公共租賃住房的建設和運營給予稅收優惠。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涉及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按照經濟適用住房的相關政策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對政府的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要在準入、分配、退出以及后續物業管理方面,還需要各地政府認真研究,制訂符合實際的辦法。

  6. “現在討論如何解決住房問題的人,都是沒有住房后顧之憂的人,是解決不好的。”2011年1月18日上午,上海市市長韓正在上海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作補充報告時說,必須到基層群眾中看一看,聽一聽民眾的呼聲,采取各種不同的、符合實際的辦法。

  韓正市長的話無疑是句大實話。“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千百年來,人們都在孜孜以求地尋找一片安身之所。近年來,政府部門在解決百姓住房問題上也費了不少勁,成效無疑是明顯的,但總讓人覺得有很多不到位之處。其中原因有很多,而討論如何解決住房問題的人都是沒有住房后顧之憂的人,無疑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俗話說,只有親身體驗,才有深刻體會。當一個人自身沒有住房后顧之憂,自然也就難以感同身受“蝸居者”的痛苦,在討論住房問題時也就難以站在沒有住房的人的角度出發,主觀地設想后者有哪些需求,不會有哪些需求,想當然地做判斷和定方案,把自己的價值觀毫無改變地加給理想中的百姓。有些人已經擁有多套或大面積住房,討論如何解決住房問題時甚至會從自身利益出發,使房產調控政策的制定傾向于維護自身利益。

  這并不是無稽之談,而是有著太多的教訓。譬如說,前幾年,不少城市為改善農民工的居住條件,建設了“農民工公寓”。按理說,這是為農民工辦的一件好事實事,但最終卻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如天津港可容納4800人同時住宿的“一元錢公寓”,1年零4個月后只住了不到2000人。根本原因就在于,公寓建設之初有關部門“以我為主”去關心百姓,并沒有聽取農民工的聲音,對他們實際的生活狀況和心靈訴求并不了解也沒有試圖去了解。

  7. 劉小娟剛大學畢業,在南京市江寧開發區某企業工作,收入不算高,但她覺得生活得很愜意,個人只承擔了很少一部分的錢就住上了一套嶄新的單身公寓,熱水器、數字電視、壁櫥……公寓內的布置比她想象的還要好;推開窗戶,花紅葉綠,一眼收盡四季;小區內有專門的活動中心、超市、浴室;小區外街景繁華,地鐵、公交來回穿梭……南京市房管局局長郭宏定介紹,當前政府面對的住房保障群體,已由原來的城市低收入人群,拓展為無法適應急劇上漲高房價的“夾心層”。此外,危舊房改造力度的加大、京滬高鐵等國家重點項目加快實施、城鎮化進程的加速……保障房迎來了“爆炸式”需求,“人等房”矛盾日益突出。“有效化解這一難題,最好的選擇就是增量提速。”

  2010年初,南京市提出了“保障房建設量翻番,全年新開工面積60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300萬平方米”的目標,新規劃了4大保障房項目,總用地面積5.56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約980萬平方米。

  “選地、規劃、征地拆遷、建設、融資……我們往往是幾條腿一起走路。”南京市住建委住房保障處丁昌華說,2010年保障房的規劃總面積達980萬平方米,相當于2002~2009年竣工面積的總和,也相當于2009年一年全市商品房總開發量。2011年,提速將依然是關鍵詞。按照規劃,全市將再推6大保障房片區,竣工面積也將超過300萬平方米。

  記者近期走訪了南京市第一個以公共居住組團式開發建設的保障房小區蓮花村,從市中心新街口乘地鐵約20分鐘到油坊橋站,出地鐵僅400米即到達蓮花村。這個小區位于南京河西新城的優勢居住地段——奧體板塊,小區總建筑面積有145萬平方米,外圍是六七棟33層的高層住宅,內部是錯落有致的多排小高層和低層住宅。

  蓮花村項目負責人楊國濤說,蓮花村小區一期規劃建設了3所幼兒園、2所小學、1所中學,還有2個農貿中心,1個社區服務中心、社區醫療中心和市民廣場,周邊商業設施配套齊全,可以充分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目前公共租賃房第一批已經交付,非常搶手。

  雨花臺區西善橋岱山項目緊靠著日漸成熟的西善花苑經適房小區。在西善花苑經適房小區內,居民林阿姨說,她是前幾年從奧體拆遷過來的,看到岱山項目的規劃,很開心,今后買菜和孩子上學不成問題了,“可以從幼兒園一直上到高中了”。

  配套先行的理念保障了居住者的舒適度和幸福感。2010年4大新項目規劃理念也由以往的拆遷安置區,改成建造“城市住宅大型社區”。4大項目有接近三分之一的面積用來建設配套設施,強調交通、就業、居住、服務的統籌和諧,將保障房項目建成“區域新城”。

  同時,項目盡可能貼近地鐵輕軌、公交樞紐和城市快速路等重大交通設施,以利于市民出行。盡可能集約配套商業、教育、文化、“鄰里中心”等公共設施,方便群眾生活。所有保障房項目都運用建設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提高小區規劃設計和建筑單體設計的環保節能水平。

  廉租房、經濟適用房、中低價商品房、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房門類很多,構建好面向不同困難層面家庭的住房保障體系,需要的是資金籌措、條件界定、運營管理等相應的政策和機制研究。

  幾年時間,南京市相繼出臺12個政策文件,細致的條款,讓保障房人群可以更加公平地“對號入座”,也使得更多的“夾心層”歸屬到這個范疇中,例如:保障對象從最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擴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現了經濟適用住房供應對象與廉租住房保障對象的無縫對接;城市低收入住房保障收入標準從750元調整至1000元,住房保障面積標準從人均使用面積8平方米調整至人均建筑面積15平方米,廉租住房實物配租的保障范圍也從低保無房戶擴大到了15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并在全省率先將低收入無房戶納入實物配租的保障范圍。

  為了提升建設速度和建設品質,保障房建設由原來各區建設為主轉變為市政府統一建設為主,由分散建設為主轉變為集中成片建設為主,由經濟適用房為主轉變為多種保障房形式統籌兼顧,新增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賃房,“分散建設,標準不一,很多百姓會覺得不公平;統一規劃,標準一致,充分地體現了一種公平和公正。”保障房公司負責人說。

  為了提升建設管理,市住建委嚴格制訂建設主體準入條件,邀請實力雄厚、經驗豐富的開發企業參與建設,履行“統一政策、統一建設、統一價格、統一供應、統一調劑、統一管理”的原則,形成了保障房建設獨有的“南京模式”。

  三、作答要求

  (一)“給定資料1”和“給定資料2”集中反映了我國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在執行的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請根據這兩則資料,對其進行概括和歸納。(20分)

  要求:準確、全面、有條理。200字左右。

  (二)請結合“給定資料”,簡要分析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存在哪些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建議。(15分)

  要求:

  (1)所提建議具體、有針對性、切實可行;

  (2)條理清楚,表達簡明,總字數不超過400字。

  (三)D市政府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七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的指導意見》,大力宣傳推進公租房建設。請結合“給定資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員的身份,草擬一份宣傳綱要。(25分)

  要求:

  (1)內容具體,符合實際;

  (2)體現政府精神,使全市各界關心、支持公租房建設;

  (3)不超過400字。

  (四)根據“給定資料”,請你圍繞“住房問題”,談談如何實現“人住有所居”的良好局面,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

  (2)語言流暢;

  (3)總字數1000-1200字。

 本文導航
  • 第1頁:給定資料
  • 第2頁:作答要求
  • 第3頁:參考答案

申論》參考答案

   (一)“給定資料1”和“給定資料2”集中反映了我國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在執行的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請根據這兩則資料,對其進行概括和歸納。(20分)

  要求:準確、全面、有條理。2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第一,地方政府提供的廉租保障金不足,由于監管不力,套取、挪用保障金現象嚴重。

  第二,廉租住房保障政策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偏差,向不符合條件的家庭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和提供廉租房。

  第三,廉租住房配套設施不完善、地址偏遠、交通不便,造成廉租住房配租困難、房源閑置。

  第四,廉租住房項目存在執行招投標、政府采購有關規定不嚴格、工作程序不規范以及入住后租金、物業費收取難和不符合條件住戶退出難等問題。

  第五,保障房在整個住房供應中所占的份額還相當小。

  (二)請結合“給定資料”,簡要分析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存在哪些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建議。(15分)

  要求:

  (1)所提建議具體、有針對性、切實可行;

  (2)條理清楚,表達簡明,總字數不超過400字。

  【參考答案】

  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存在的問題有:一是政策定位不清晰,相關土地供應、稅費優惠政策尚不明確;二是各地租賃對象范圍有較大差別;三是引入社會資金的做法沒有普遍推廣,缺乏規范化、制度化的住房建設長期融資渠道。

  具體對策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從宏觀上來看:

  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增加公租房土地供應以及制定對公共租賃住房的建設和運營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并且嚴格執行。 

  第二,從微觀上來看:

  首先,要取消戶籍限制,擴大供應對象。政府在制定具體準入標準時,不僅向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提供住房,還應將新就業職工和有穩定職業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供應范圍。

  其次,引入社會資金,擴大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發放中長期貸款,相關部門要制定具體實行辦法,建立規范化、制度化的住房建設長期融資渠道。

  最后,完善相關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制定完善公租房在準入、分配、退出以及物業管理方面具體的實行辦法。

  (三)D市政府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七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的指導意見》,大力宣傳推進公租房建設。請結合“給定資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員的身份,草擬一份宣傳綱要。(25分)

  要求:

  (1)內容具體,符合實際;

  (2)體現政府精神,使全市各界關心、支持公租房建設;

  (3)不超過400字。

  【參考答案】

  為貫徹落實國家下發的《關于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我市住房保障體系,解決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我市決定加大公租房建設力度。

  在過去的2010年,我市已完成1500套公租房的建設任務。今年,我市將采取以下措施繼續推進公租房建設。

  一、調整保障房建設結構。建立起以廉租房、公共租賃房為主體,動遷安置房為輔助,經濟適用房逐步減少的保障性住房建設體系。

  二、政府投資,企業融資。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鼓勵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公租房建設。

  三、完善相關政策和實施細則。進一步擬制公租房保障辦法,對租住申請條件、住房面積、租金如何收取等作出明確規定。

  四、因地制宜,科學指導。合理確定公租房的供應規模和保障對象。規范各類開發區、園區和企事業單位公租房投資建設行為。同時控制建筑面積,制定“有出有進”的租住機制,提高保障效率。

  (四)根據“給定資料”,請你圍繞“住房問題”,談談如何實現“人住有所居”的良好局面,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選角度,立意明確;

  (2)語言流暢;

  (3)總字數1000-1200字。

  【參考例文】

  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  讓居者有其屋

  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居者有其屋是每個人的生存要求和美好愿望。住房是人類生存發展最基本的生活資料,是老百姓安居樂業之本,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重要內容。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解決住有所居問題。

  近年來,伴隨著房價的一路飆升,越來越多的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日益凸顯,剛畢業的大學生“蟻族”和外來務工人員這部分游離于我國住房保障制度之外的“夾心層”的居住條件也亟須改善。因此,政府加快推進保障房建設,解決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讓人民更幸福地生活,更有尊嚴地生活,不僅是民生所系,更是實現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題中之義。

  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首先要以公租房建設為主。公租房具有租金水平低、租賃關系穩定、設施完善、環境安全等優勢,符合“夾心層”的實際需要。一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廣開渠道融資,鼓勵企事業單位參與,使公租房建設增量增速,盡快解決公租房“爆炸式”需求和“人等房”的矛盾;另一方面要擴大供應對象,政府在制定具體準入標準時,不僅向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提供住房,還應將新就業職工和有穩定職業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供應范圍。

  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實現居者有其屋,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時候,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和配套先行,方便群眾的理念。俗話說,只有親身體驗,才有深刻體會。政府部門在制定公租房政策時也要站在沒有住房的人的角度出發,從人民群眾的實際出發,不要主觀設想有哪些需求,沒有哪些需求。避免地方政府部門利用公租房建設來撐門面、大秀特秀政績工程,造成房源和資金的不必要浪費。同時保障性住房項目要盡可能臨近地鐵輕軌、公交樞紐和城市快速路等重要交通設施,以利于市民出行。盡可能集約配套商業、教育、文化、“鄰里中心”等公共設施,方便群眾生活;還要切實解決群眾入住后租金、物業費收取難和不符合條件住戶退出難等問題,以保障居住者的舒適度和幸福感。

  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實現居者有其屋,要求我們要認清保障性住房保障誰的問題,建立起長效的監督機制,防止出現保障房腐敗。長期以來,保障性住房的負面新聞不斷,這和政府部門事權過多,財權過小不無關系,但是整個政府體系對于財政收支的監管不力才是真正的癥結。保障房腐敗不僅會挫傷社會的公平正義,而且也和保障房的本義相背離,只有堅持保障房公平分配的原則,讓那些真正需要的人樂得其所,才能切實實現居者有其屋。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只有把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當作改善民生的實事來抓,采取有力措施,下大氣力推進,才能保證人民群眾“住有所居”的目標早日實現。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2頁,當前第1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 更多>

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