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關系
7 24 42 63 89 ( )
選項忘了就記得答案:122
思路:7 24 42 63 89 ( 122)
相減:17 18 21 26 (33)
再減: 1 3 5 7
袋子里有若干個球,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一個球,一共這樣做了五次,袋中還有5個球,問原來袋中有()個球
我做的答案是98個球
某小區兩棟樓之間間距為375,現在要在兩棟樓之間種75棵樹,請問第5棵樹到第26棵樹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A、90 B、95 C、100 D、105
答案及思路:我選的是C
375÷75=5,每兩棵樹之間的間距是5M,5到16之間有20個間距
5×20=100
0 6 24 60 ( ) 210
A. B. C. 120 D . 180
答案及思路: C
【解析】1^3-1=0 2^3-2=6 3^3-3=24 4^3-4=60 6^3-6=210,所以括號內的應是5^3-5=120。A和B答案記不清了。
相關推薦:
201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試題
2010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片段閱讀
題目:
地震發生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是明顯的晃動。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這是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面傳來,縱波首先到達的緣故。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最大的晃動持續了3分鐘。地震造成的災害首先是破壞房屋和構筑物,如1976年中國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員傷亡慘重。地震對自然界景觀也有很大影響。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現斷層和地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系,它們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特別是地表沉積層較厚的地區,坡地邊緣、河岸和道路兩旁常出現地裂縫,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側沒有依托的條件下晃動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使城鄉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梁折斷。在現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漏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災害。在山區,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76.文中提到“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員傷亡慘重”,旨在說明()
A.地震的表現即地面的破壞B.地震首先破壞地面建筑物
C.地震災害后的主要表現D.地震帶給人類巨大的傷害
77.屬于地震“次生災害”的是()
A.橋梁斷裂 B.管道破裂C.山體滑坡D.通訊中斷
78.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地震中道路旁出現的地裂縫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關
B.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是橫波產生的大振幅晃動
C.地震中發生的火災很可能是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
D.地震中噴沙冒水的現象也是地震晃動產生的結果
79.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是()
A.地震極震區的人首先必定感受到上下跳動
B.山區發生地震就會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
C.地震造成地形的改變既有隆起也有下降
D.地震崩塌的山石往往在山下形成地震湖
思路:
76.B【解析】題目難度不高,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中出現了“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員傷亡慘重”一句,實際上是一個例子,其作用就是說明之前出現的觀點,也就是該句的前一句“地震造成的災害首先是破壞房屋和構筑物”一句,所以正確答案是B 項。
77.D【解析】“次生災害”出現在篇章的第二自然段倒數第三句,“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隊,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露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一句,可知D 項屬于次生災害。A 項和C 項在文中并未提及,B 項表述有誤,“管道破裂”屬于造成次生災害的原因,而并非次生災害本身。
78.A【解析】根據文中第二自然段第四句話“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系”一句可知A 項表述過于絕對,不符合文意。由文中第一段“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可知B 項表述正確;由文中“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露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災害”一句可知C 項正確;根據文中“地震的晃動…形成噴沙冒水現象”一句可知D項表述正確。
79.C【解析】根據文中第二段“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一句可知C 項表述正確;根據文段第一段第二句“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可知A 項表述過于絕對,是“有時”而并非“必定”;根據文中最后一句“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可知B 項表述過于絕對;根據文中最后一句“在上游形成地震湖”可知D 項表述有誤,并非“山下”而是“上游”。
相關推薦:
201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試題
2010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題目: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攜帶數噸硫酸鐵粉沫起航前往南極,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鐵為“肥料”促進南極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長來減緩全球變暖的速度。
該小組的9名研究人員來自東吉利大學和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預計科學家們將于2月開始進行實驗,屆時他們將把數噸硫酸鐵傾入倒入南極海域,同時還將向海中釋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蹤劑。該示蹤劑可檢測硫酸鐵的變化和去向。
鐵元素可提高海洋系統生產力的理論在20世紀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學家們一直在對這一理論進行檢驗完善。科學家們近年來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進行實驗時曾發現,硫酸鐵確實能起到讓藍色海洋變綠的作用。硫酸鐵不僅可大幅度提高該海域硅藻等藻類的生長,而且一些微生物體內的葉綠素還因此增加了20多倍。
科學家認為,在南極海域研究鐵元素與海洋生產力的關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因為南極海域被認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鐵”的,而這種營養缺乏很可能對該海域生產力造成了某種程度的限制。另外,與作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極海域可吸收溫室氣體,其海洋生產力提高后可起到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過,科學家們同時也指出,投放硫酸鐵后海中浮游生物會增加,這是否會成為一個新的溫室氣體來源尚需研究。
47.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國際科學小組研究內容的一項是:
A 以硫酸鐵為“肥料”促進南極海域微生物的生長以減緩全球變暖的速度
B 向南極海域傾倒硫酸鐵
C 向南極海域投放硫酸鐵以增加浮游生物數量
D 向南極海域釋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蹤劑
48. 國際科學家小組進行向海洋投放硫酸鐵研究的可行性的依據是
A 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鐵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態系統生產力的理論
B 硫酸鐵可以讓藍色變綠
C 硫酸鐵可大幅度提高海域硅藻等藻類的生長,促進葉綠素增長
D 實驗證明鐵元素可以提高海洋生態系統生產力
49. 對文中劃線處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 不同海域生成與吸收二氧化碳的情況不同,它們的相互作用保持了空氣含量的平衡
B 不同海域生成與吸收二氧化碳的情況不同,南極海域海洋生產力提高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將出現負增長
C 不同海域生成與吸收二氧化碳的情況不同,南極海域海洋生產力提高后,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效果將更顯著
D 不同海域生成與吸收二氧化碳的情況不同,南極海域海洋生產力提高后,可吸收溫室氣體,并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
50. 對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 向海中釋放的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蹤劑既可檢測鐵的去向,也可輔助硫酸鐵起到相應的作用
B 海洋生產力包括藍色海洋變綠,提高海域硅藻等藻類的生長,使微生物體內的葉綠素成倍增長
C 在南極研究鐵元素與海洋生產力的關系,既有該海域的特殊性,又對減緩全球變暖具有重要意義
D 向海內投放硫酸體后,可減緩全球變暖的速度,但又形成新的溫室氣體來源,需慎重行事
思路:
47【答案】C
【解析】原文中說明投放硫酸鐵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增加浮游生物,是否會產生這樣的后果還無定論,并且這也不是實驗愿意看到的結果。C項的“以增加”表明實驗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浮游生物。這明顯與原文是不符的。所以選擇C項。
48. 【答案】C
【解析】原文第三段指出鐵元素的作用在20世紀20年代就提出了,此后科學家一直在進行檢驗和完善。本次實驗實際上也是對理論進行檢驗和完善的一部分,因此“可行性依據”就是提出的鐵元素作用的理論。
49. 【答案】C
【解析】原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是:太平洋是二氧化碳的釋放源,南極海域卻可以吸收溫室氣體,如果通過上面所說的實驗提升了南極海的海洋生產力的話,就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選項之中沒有添加任何附加條件和主觀推斷的,與原文最佳契合的選項是D項。A項的強調重點是如何保持空氣含量的平衡,與原文無關。B項中提到了“負增長”,而原文沒有提到增長和增長率的問題。C項討論的是效果會更加顯著,而原文只是說起到了減少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至于效果并沒有提到。
50. 【答案】C
【解析】A項中提到的“可以輔助硫酸鐵起作用”在原文中沒有涉及到。B項出現了“海洋生產力”和“提高海洋生產力”的混淆,海洋生產力的提高可以是指“變綠”、“提高藻類的生長”和“使葉綠素增加”。D項表示的投放硫酸鐵一定會造成新的溫室氣體來源,而原文說的是“尚需研究”,所以也不對。
相關推薦:
201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試題
2010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資料分析
題目: 中部五省...(2010年江西省公務員考試真題)好多圖不能發
思路:101.2009年上半年,江西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在中部地區排名第幾?
A.第二 B.第三 C.第四 D.第五
答案:C
解析:由圖直接可以看出。
102.2008年上半年,地方財策收入位居中部地區第二和第三的省份分別是:
A.湖南和安徽 B.河南和山西 C.山西和安徽 D.山西和湖南
答案:B
解析:第二名肯定是河南,所以選B。
103.2009年上半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同一位的省份有幾個?
A.0 B.1 C.2 D.3
答案:B
解析:只有山西,都居第6位
104.2009年上半年,國民生產總值排名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排名差距最大的省份是:
A.河南 B.安徽 C.江西 D.湖南
答案:A
解析:河南的兩個排名分別是第一和第五,差距最大。
105.能夠從上述資料推出的是:
A.湖北國民生產總值大于山西和江西國民生產總值之和
B.河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湖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C.在這六個經濟指標中,湖北有三個指標排名高于湖南
D.山西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為負,且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率排名中部第六
答案:D
相關推薦:
201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試題
2010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事件排序題(新題型 請注意)
題目:1 經濟過熱 2 住房空置率過高 3 銀行發放購房貸款 4 人們對經濟看好
題目:1 出示證件 2 聽申辯 3解釋 4 記錄 5 開罰單 (大概這個意思)
思路:我也悲催的忘了 剛開始做的
相關推薦:
201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試題
2010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常識判斷
美國次貸危機中的“次”是指:
A.貸款人的第二次貸款 B.貸款人的收入較低、信用等級較低
C.貸款機構的實力和規模較小 D.貸款機構的信用等級較低
是B吧, 我選的
李某將與其有私仇的王某打昏在地后逃跑,此時張某路過,見王某不省人事,遂將其手表、錢物偷走。本案中( )。
A.李某、張某構成共同犯罪
B.李某構成故意傷害罪,張某構成盜竊罪
C.李某構成故意傷害罪,張某構成搶劫罪
D.李某、張某共同構成故意傷害罪、盜竊罪
思路:B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我國《刑法》關于盜竊罪的概念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我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搶劫,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因此,正確答案為B。
西漢時期,西域主要的割據勢力被稱為:
A.西域二十四國 B.西域二十六國 C.西域三十六國 D.西域二十一國
答案:C
長征旅游路線 我選的B瑞金-遵義-
行政人員不服本單位進行行政復議時,可以向哪個機關提出異議?
思路: 好像選 人民法院。
涉外不動產屬于?
思路:不動產的所有權,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暖瓶底通常鍍一層水銀,其作用是防止:
A.熱的傳導 B.熱的擴散 C.熱的輻射 D.其他
答案:A
唐朝在西域設置“安西都護府”開始管理西域的時間是:
A.640年 B.647年 C.648年 D.658年
答案:A
新疆日照資源豐富,僅次于下列哪個地區?
A.青藏高原 B.黃土高原 C.云貴高原 C.東北平原
答案:A.青藏高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是哪一年A.1953B.1954C.1955年D.1956
正確答案1955,C
中國最低的內陸盆地?
思路: 吐魯番盆地
合伙企業法中,入伙的新合伙人對入伙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什么責任??
思路: 入伙的新合伙人對入伙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不按比例!選B
人劇烈運動后,血液中的什么會大量增加?
思路: 乳酸增加
相關推薦:
201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試題
2010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判斷推理
平面圖形的空間還原(折紙盒問題)
題目:(參見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教材 P130 第五部分 第4小題)
思路: 錯誤選項都是連續兩個側面有側線或者沒有側線,好像選C,具體選項忘了,就是選一面是空白一面是側線的 那個選項!
定義:①流轉課稅:指以流轉額為課稅對象的稅類
②所得課稅:指以所得額為課稅對象的稅類
③財產課稅:指以法人和自然人擁有和歸其支配的財產為課稅對象的稅類
典型例證:(1)王女士自購了一套別墅,她每月需要支付每平方米5元的物業管理費
(2)劉先生抽獎中了一臺汽車,但他必須繳納2.5萬的稅費之后才能獲得這輛車
(3)服務行業銷售貨物的增值稅起征點將由5000元提高到1萬元
上述典型例證與定義存在對應關系的數目有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答案】C。
【解析】(1)為費,不是稅,沒有對應的;(2)中獎汽車有一定所得額,為此所繳稅是所得課稅;(3)為增值稅,是流轉稅的一種。故有2個對應的,選C。
相關推薦:
2011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試題
2010年新疆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