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跟單員考試課程全面的了解跟單員考試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2011年跟單員考試相關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第十章 外包(協)跟單實務
一、外包(協)的原因及形式
為了節約成本,將部分生產任務外包給其他企業。但是產品的質量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需要派出跟單員去跟蹤產品的質量和交貨期,從而保質保量按時完成產品的生產。
(一)外包(協)的起因
1.產能。生產負荷大于實際產能,必須通過外包(協)才能完成生產任務。
2.成本。自制成本大于外包(協)的成本。
3.品質。外包(協)可以獲得較佳的品質。
4.技術。依本企業的現有技術水平無法解決。
5.設備。本企業的設備無法解決或本企業無特殊設備。
6.能源。企業生產期間,突遇電力等能源動力的短缺。
7.知識產權。本企業沒有生產某一商品的專利許可證。
(二)外包(協)的形式二
外包(協)的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1.包工包料。也稱成品外包(協)。這是將整個成品的生產任務外包(協)至其他生產企業,生產企業不僅負責采購原材料、輔料等生產資料,而且要按發包方的工藝要求組織生產加工,發包企業按事先商定的標準進行驗收并支付貨款。
2.包工不包料。這是由外包(協)企業提供原材料、輔料、模具等生產要素,其他生產企業只負責生產加工,收取加工費(俗稱“工繳費”)。
無論是包工包料還是包工不包料,發包企業都需要派出跟單員到生產企業進行跟單,跟蹤質量和交貨期。
二、外包(協)注意事項
(一)對于下列情況應該避免進行外包(協)作業
1.原材料較為貴重,不宜進行外包(協)作業;
2.原材料或成品在運輸過程中,極易破損或變質;
3.原材料或成品的體積(或重量)過大,會造成大額的運費;
4.外包(協)數量太少,金額過小,而管理成本過高;
5.外包(協)的成本與自制成本相差無幾。
(二)對于下列情況不應該采取外包.(協)作業
1.有可能泄露本企業的生產技術或機密的;
2.外包(協)的交貨期不能符合本企業的要求;
3.外包(協)的品質達不到本企業的要求;
4.外包(協)的成本大于本企業生產成本;
5.成品無法進行檢驗的。
三、外包(協)跟單實務
外包是指企業將所需求的物品委托其他企業承制。有成品外包、半成品外包、材料外包、技術外包、某項工藝外包等。
(一)外包(協)的一般流程
1.外包(協)的評估
根據所需商品的生產工藝和本企業的生產現狀,進行比較分析,作出是否需要外包(協)的評估報告。
2.外包(協)申請
根據上述的評估報告,確需外包(協)的生產訂單,應該及時提出申請,同時為選擇外包
(協)加工企業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3.外包(協)加工企業的選擇
選擇外包(協)生產企業除了加工生產能力、加工生產設備、員工素質、質量意識和控制手段、信用度外,還要考慮:(1)價格;(2)交期;(3)數量;(4)交易條件。
4.外包(協)合同的簽訂
在確定外包(協)加工企業后,需要依外包(協)的方式不同而與外包(協)加工企業簽訂不同內容的合同。并對違約責任予以明確。
5.合同的履行與跟單
如果將簽訂外包(協)合同是完成生產任務的基礎,那么合同的履行是完成生產任務的保障。在合同的履行期間,委托加工方要派出跟單員跟蹤生產任務完成情況。
6.本次外包(協)的總結
在完成本次外包(協)的跟單任務后,跟單員必須整理資料,交公司歸檔,同時要對本次外包(協)的進行總結,以利于再有類似訂單時,迅速選擇外包(協)加工企業。
(二)外包管理
1.領(發)料管理
在“包工”的外包(協)業務中,外發企業必須提供原材料和輔料。
2.驗收管理
對外包(協)加工企業送回的成品在人庫前,要進行檢查并作記錄。一般而言,跟單員在外包(協)加工企業跟單時,應該對其生產過程和生產商品的質量進行全程跟蹤,發現問題在外包(協)加工企業必須及時解決,從而在生產商品人庫時只要清點數量即可。
3.賬務管理
可以說,外包(協)加工企業的管理如同本企業的生產管理一樣,同樣要對原材料、輔料的人庫和成品的出庫進行定期盤點,以使賬、物相符。
(三)外包質量管理
1.明確標準。將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轉化為明確的質量檢驗標準,使檢驗人員知道什么是合格什么是不合格。
2.度量。要對產品的一個或多個質量特性,通過物理的、化學的和其他科學技術手段和方法進行觀察、測量、試驗,取得產品質量的客觀數據。
3.對比。將實際度量結果與質量標準相對比,以檢驗質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
4.判定。根據對比結果,判斷單件產品或一批產品是否合格。
5.處理。對于不同的檢驗類型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單件產品經檢驗合格則放行,不合格的則打上標志后隔離存放;對工序檢驗不合格的,則決定停產或調整;對原材料檢驗不合格的,則不能人庫,需退回。
6.記錄。每次檢驗,都要有記錄,并出具“查貨報告”,同時要求外包企業的負責人簽字確認,以便在下一次的復檢中,作為憑據。
相關文章: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