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地區(qū)
第九章
上海市基本概況
上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簡稱“滬”,別稱“申”。面積6340.5萬平方千米。
【地理環(huán)境】
上海市位于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人海匯合處。北界長江人海口,東臨東海,南接杭州灣,西與江蘇和浙江兩省接壤,
上海是長江經年累月攜帶泥沙在河口附近形成的沖積平原一部分,境內除西南部有少數丘陵山脈外,多為坦蕩低平的平原,平均海拔為4米。境內有崇明、長興、橫沙三個島嶼,其中崇明島是中國的第三大島。大金山為上海最高點,海拔僅103.4米。
上海市境內江、河、湖、塘相間,水網交織,河道長度2萬余千米,上海河網大多屬黃浦江水系,主要有黃浦江及其支流蘇州河、川揚河、淀浦河等。黃浦江流經市區(qū),終年不凍,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黃浦江干流全長113.5千米,河寬大多為300~ 700米,其上游在松江區(qū)米市渡處承接太湖、陽澄淀泖地區(qū)和杭嘉湖平原來水,貫穿上海至吳淞口匯人長江口。吳淞江發(fā)源于太湖瓜涇口,在市區(qū)外白渡橋附近匯入黃浦江,全長125千米,其中上海境內54千米,俗稱蘇州河,為黃浦江主要支流。上海的湖泊集中在與蘇、浙交界的西部洼地.最大的湖泊為淀山湖,面積為62平方千米。
【氣候特征】
上海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015年全市平均氣溫17.1℃,無霜期269天,降水量1649.1毫米。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6-9月的汛期。汛期又分春雨、梅雨、秋雨三個雨季。
【行政區(qū)劃】
上海市轄有16個區(qū):黃浦區(qū)、徐匯區(qū)、長寧區(qū)、靜安區(qū)、普陀區(qū)、虹口區(qū)、楊浦區(qū)、閔行區(qū)、寶山區(qū)、嘉定區(qū)、浦東區(qū)、金山區(qū)、松江區(qū)、青浦區(qū)、奉賢區(qū)、崇明區(qū)。
【歷史沿革】
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四五世紀時的晉朝,以捕魚為生的居民創(chuàng)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人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后又改“扈”為“滬(滬)”。
唐天寶十年(751年),上海地區(qū)屬華亭縣(現今的松江區(qū))。兩宋間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灘以東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在上海浦酉岸沒置市鎮(zhèn),定名為上海鎮(zhèn)。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zhèn)從華亭縣劃出,批準上海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明代中葉(16世紀),上海已成為全國棉紡織手工業(yè)中心。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海關。鴉片戰(zhàn)爭以后,最早開辟了英租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辟為“通商口岸”,逐漸發(fā)展成為亞洲最繁華的大都市,并有“十里洋場…東方巴黎”等稱號。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13人在今興業(yè)路76號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3年上海商業(yè)儲蓄銀行旅行部成立,標志著中國旅游業(yè)的誕生。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獲得新生。
新中國成立后,揭開了上海發(fā)展的新篇章。上海市1996年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01年6月浦東新區(qū)成立,2010年成功舉辦了上海世博會,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正式成立,成為人們心目中的“魔都”。
【人口民族】
截至2015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415.27萬人,其中外來常住人口981.65萬人,戶籍常住人口1433.62萬人。上海是全國第一個出現人口自然變動負增長的省級行政區(qū)。2015年,全市戶籍常住人口出生率為7. 25‰,死亡率為8.03‰,自然增長率為-0.78‰。
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上海市少數民族有55個,人口27.56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2%。其中回族、土家族、苗族、滿族、朝鮮族等5個少數民族人口均在2萬人以上。
上海已逐漸成為全國境外人員最集聚的地區(qū)之一。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居住在上海并接受普查登記的境外人員共有20.83萬人。其中,外籍人員14.32萬人,占境外人員的68.7%;港澳臺居民6.51萬人,占境外人員的31.3%。
【宗教信仰】
和中國內地其他地方一樣,上海有5種宗教是得到中國政府承認的合法宗教: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新教。上海有宗教信仰群眾88.76萬人,已登記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有394個,有宗教團體85個,在滬宗教院校4所。歷史上上海還曾經存在過許多其他宗教,例如猶太教、東正教、錫克教等。
【交通狀況】
上海市交通四通八達,是中國鐵路樞紐、民用航空運輸中心及郵輪母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了外高橋碼頭、洋山深水港和吳淞口國際郵輪碼頭;航空運輸方面,上海有虹橋、浦東兩大機場,建成了4座航站樓、6條跑道;鐵路方面,上海擁有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橋站三個鐵路主客運站,坐高鐵實現了從上海出發(fā),5小時可到武漢,7小時可到廣州,9小時可到貴陽,12小時可到哈爾濱,據統(tǒng)計,目前,上海鐵路局所開行的動車組列車一日可抵的省、直轄市、自治區(qū)達20個左右。
上海市內交通已形成了由地面道路、高架道路、越江隧道和大橋以及地鐵、高架式軌道交通組成的立體型市內交通網絡,城市內部軌道交通基本成網。
【自然資源】
上海境內缺乏金屬礦產資源,20世紀70年代以來開始在近海尋找油氣資源,據初步估算,東海大陸架油氣資源儲量約有60億噸,是中國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氣盆地。附近的南黃海,經過調查和勘探,也發(fā)現油氣資源,估算有2.9億噸儲量。東海海水中化學資源豐富,在長江口淺海底下,還發(fā)現一些礦物異常區(qū),有鋯石、鈦鐵砂、石榴石、金紅石等重要礦物。
上海市境內天然植被殘剩不多,絕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動物資源主要是畜禽品種,野生動物種類已十分稀少。水產資源豐富,共有魚類177屬226種,其中淡水魚171種,海水魚55種。
【文化藝術】
上海的海派文化氛圍,為作家們提供了多元創(chuàng)作空間。魯迅、茅盾、巴金等著名的作家都曾經在上海定居生活,并留下了著作,如茅盾先生的小說《子夜》就以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為原型創(chuàng)作,巴金在上海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寒夜》和《隨想錄》,張愛玲和王安憶是上海獨特文化孕育的著名女作家。魯迅先生的墓地就在今天上海魯迅公園內。
電影傳人中國從上海開始。從1896年到1898年,一個美國商人先后在上海短期放映美、法等國的短片,并在當時《申報》上刊登電影廣告,引起轟動。1931年華光片上有聲電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國第一部片上發(fā)音影片《雨過天晴》。1949年前,中國的電影業(yè)基本集中于上海,而在上海有過制片活動的電影企業(yè),總數約200家,培育了田漢、夏衍等著名的劇作家和周璇、胡蝶和阮玲玉等電影明星。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創(chuàng)辦于1993年,是國際九大A類電影節(jié)之一,最高獎項為“金爵獎”。上海也是話劇的首創(chuàng)地,出現了洪深、歐陽予倩等代表性人物。
上海也是中國著名的近現代繪畫文化基地,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以上海為中心的現代主義藝術呈現國際化和大眾化,繪畫及其他視覺藝術形態(tài)豐富,上海與巴黎、紐約、東京等城市,形成了文化傳播互動交流。劉海粟1912年創(chuàng)立中國第一家美術學校,著名漫畫家張樂平、國畫大師黃賓虹都是著名代表人物,1996年創(chuàng)辦的上海美術“雙年展”成為一個亮麗的名片。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有55項,包括滬劇、滑稽戲、南翔小籠饅頭制作技藝、豫園燈會等。
【特產美食】
上海的特產工藝品有上海牙雕、上海玉雕、嘉定竹刻、上海玉器等;煙酒有熊貓香煙、中華香煙、紅雙喜香煙、大前門香煙、楓涇黃酒、崇明老白酒等;特產美食有大白兔奶糖、高橋松餅、全蛋薩其馬、楓涇豆腐干、狀元糕(有金澤和楓涇的)、城隍廟的五香豆、梨膏糖等。
上海菜是我國主要的地方風味菜之一,清代初期至中期,隨著五方雜處,人口大流動,上海菜兼容并蓄,取長補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取用魚蝦和蔬菜特產作為原料,烹調上以紅燒、蒸、煨、炸、糟、生煸見長,菜肴濃油赤醬、湯鹵醇厚不膩,咸淡適中。2016年9月米其林正式發(fā)布首版2017上海《米其林指南》,26家星級餐廳中新天地朗廷酒店內的唐閣榮獲唯一的三星餐廳。著名的特色小吃有南翔饅頭店的南翔小籠包,湖濱美食樓的開陽蔥油面、蟹殼黃,綠波廊酒樓的眉毛酥、棗泥酥、蘿卜絲酥餅、桂花拉糕,王家沙的生煎饅頭,五味齋的縐紗小餛飩。
【民俗風情】
上海是一座工商業(yè)與金融業(yè)高度發(fā)達的大都市,獨特的海派建筑已成為上海風情的象征。從老上海的萬園建筑群,到現代金融業(yè)象征的陸家嘴金融城,從上海新天地,到純粹體現居住意義的上梅高端居住社區(qū),以建筑角度來看,這些都或多或少體現了海派建筑一脈相承的元素。萬國建筑群融合了哥特式、巴洛克式等多種風格,而矗立于陸家嘴金融城的金茂大廈則利用了我國古代的設計理念。作為上海石庫門住宅的典型代表,上海新天地則經過改造和設計,加進了新的內容,外古樸、內舒適。可以說,外灘萬國建筑博覽群代表的是一種兼容并包的人文精神,而陸家嘴金融城則代表了現代上海的發(fā)展方向和開拓精神,新天地的石庫門代表的則是海派建筑的更高品位,三者的融合集中體現了海派建筑典型的包容、含蓄、大度、創(chuàng)新的風格。
上海經濟繁榮,有關財神的民俗風情尤受重視。上海人把農歷正月初五稱作是“路頭神”,即“五路財神”的生日,民間初四夜和初五有接財神之俗。初四夜半子時,家家祭供鯉魚、羊頭(諧音“利”和“洋頭”),滿堂香紙蠟燭,壁上高掛財神像,合家老小跪拜祈求今年財神爺送財降福,各商鋪店肆也都在這時舉行儀式迎接“財神”。初五商界各家店主在清晨將新制的旗幟掛在財神位前,待祭好財神后才算新的一年開始營業(yè)。店主在這天要設“利市”宴請全體伙友,凡紅賬報造、職業(yè)進退、當年營業(yè)大計,都在酒宴上宣布,所以往往有不少雇員在這天被解雇。20世紀50年代后此俗漸廢,80年代后,上海地區(qū)又出現燃放爆竹迎接財神的現象。
【旅游資源】
上海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和產業(yè)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旅游名城,有著豐富多彩而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其水系發(fā)達、島嶼毗鄰;古今延續(xù),以近現代為主;往往以建筑為載體,顯示輝煌的城市文化;兼容并蓄、敢為天下先——這些獨特的資源成為上海旅游資源的憑借,形成了上海都市型旅游的魅力。
優(yōu)秀歷史建筑是歷史的佐證也是城市旅游的重要資源。上海在這方面旅游資源存量極為豐富且獨具特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9處,優(yōu)秀近代歷史建筑632處,紀念地95處。外灘建筑群南起延安東路,北至外白渡橋,在這段1.5千米長的外灘西側,矗立著26幢風格迥異的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筑博覽群”之稱,一直以來被視為上海的標志性建筑和城市歷史的象征,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2006年亞太地區(qū)文化遺產保護獎”。
與外灘建筑隔江相望的就是上海著名的東方明珠游覽區(qū),是上海改革開放的縮影和典型代表,是上海現代化摩天大樓最為集中的地區(qū)。“摩天覽勝”成為上海新滬上八景之一。
石庫門里弄住宅是上海近現代諸多居民建筑形式中最典型的建筑。石庫門建筑始于19世紀60-70年代,采用歐式聯排式的木結構,后來演變成整齊排列的磚木結構的“老式石庫門”。從20世紀20年代起,新式石庫門應運而生。總體上里弄規(guī)模愈增大,房屋空間愈縮小,形式花樣日益增多。石庫門里弄建筑營造藝術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上海的時尚地標新天地就屬于典型的石庫門建筑類型。
上海都市型旅游資源種類豐富,具有以下特點:
融都市觀光、都市文化、都市商業(yè)為一體。上海商業(yè)旅游資源分為商業(yè)街區(qū)、商城、休閑街和專業(yè)特色街四大類。著名商街有南京東路商業(yè)街、淮海中路商業(yè)街等,著名商城有豫園旅游商城、徐家匯商城等,休閑街有新天地、上海老街等。
旅游與相關產業(yè)日趨融合。上海是中國工業(yè)發(fā)祥地之一,創(chuàng)業(yè)工業(yè)園區(qū)大致可以分為近代產業(yè)遺存的著名單位,現代工業(yè)主要基地和國家級開發(fā)區(qū),現代創(chuàng)意產業(yè)典型,其他傳統(tǒng)工業(yè)項目,現代農業(yè)、林業(yè)和度假區(qū)等類型,如英商怡和紗廠、盧灣區(qū)八號橋工業(yè)創(chuàng)意園區(qū)、孫橋現代農業(yè)開發(fā)區(qū)、崇明前衛(wèi)村農家樂等。
旅游觀光與休閑度假相結合。上海大型休閑娛樂場(區(qū))有:上海迪斯尼樂園、上海余山國家旅游度假區(qū)、上海馬戲城、上海國際賽車場、“熱帶風暴”水上樂園等。
現代旅游節(jié)慶日益國際化和現代化。上海作為世界著名城市,每年舉辦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大致可以分為會展、節(jié)慶和賽事三類,如上海旅游節(jié)、“迎新春·撞龍華晚鐘”、F1賽車和國際網球大師杯賽等。
郵輪旅游快速崛起。上海已形成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和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一港兩碼頭”的國際郵輪組合母港,上海成為世界第八大郵輪母港。
上海是一個臨海城市,水景資源豐富。黃浦江、朱家角古鎮(zhèn)成為中外游客喜愛的旅游景區(qū)。上海擁有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崇明東灘成為亞太地區(qū)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驛站”和水禽重要的繁殖地、越冬地,1999年就被濕地國際亞太組織接納為“東亞澳大利亞涉禽保護區(qū)網絡”成員單位,2005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上海5A級景區(qū)(點)有東方明珠、上海科技館和上海野生動物園。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一處:上海余山旅游度假區(qū),上海還成立了以上海迪斯尼樂園為主體的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qū)。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jié)課
課程推薦
導游資格
[VIP通關班-協議退費]
課程模塊 刷題模塊 專享服務
導游資格
[VIP通關班-暢學]
課程模塊 刷題模塊 專享服務
導游資格
[零基礎通關班]
課程模塊 刷題模塊 專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