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6个男人灌了一夜精子_欧美chengren_欧美精品亚洲网站_女女互磨高h文

當前位置:

2019年導游基礎知識第十章知識點:旅游詩詞名篇賞析

發表時間:2019/10/16 17:04:31 來源:互聯網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校微信
關注公眾號

第三節 中國旅游詩詞名篇賞析

登萬里長城      (清)康有為

其二

漢時關塞重盧龍,立馬長城第一峰。①

曰暮長河盤大漠,天睛外部數疆封。②

清時堡堠傳烽靜,出塞山川作勢雄。③

百萬控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④

【注釋】①盧龍:古代重要的關塞,在今河北省遷安縣。第一峰,此處指八達嶺。②長河:黃河。外部:指長城以北的部族。疆封:邊界。③堡堠(hou):這里指烽火臺。傳烽:古代邊境有敵人人侵,駐守烽火臺的士兵馬上舉烽火報警,一一傳遞,稱為傳烽。④百萬控弦:控弦,開弓。指古代手持武器的百萬士兵。

【賞析】康有為(1858-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縣(今南海市)人,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曾積極推動戊戌變法。這兩首詩寫康有為登上萬里長城,望雄關漫漫,宏偉壯麗,想關山重重,歷史滄桑,感國家衰敗,民族危亡,不禁心馳神往,抒發懷古之幽思,表達現實之關切。兩首詩都從秦漢長城寫起,跨越古今,撫今追昔,喚起讀者對歷史的沉思;描繪長城壯美之景,峰上云漢,氣壓幽并,東窮碧海,西帶黃河,畫面雄渾壯大,氣魄不凡,情景交融,境界宏闊,體現了康有為作為維新領袖、革新先驅欲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與遠大抱負。

觀滄海①       (魏)曹操

東臨碣石,②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③山島竦峙。④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⑤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⑥歌以詠志。⑦

【注釋】①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年)秋冬之交,曹操北征殘留烏桓的袁紹舊部,大勝回師途中作組詩《步出夏門行》,又名《隴西行》。是用樂府舊題寫作的新辭。這首詩共有“艷”(前奏)一章,正曲四章。正曲四章在收入選本時,被后人分別加上了小標題《觀滄海》 《冬十月》 《土不同》 《龜雖壽》。②碣石:山名,在右北平郡驪成縣(今河北省昌黎縣北)。一說是指大碣石山,在今河北樂亭縣西南,早已沉入海中。③澹( dan )澹:水波蕩漾。④竦:同“聳”,峙:同聳立。⑤蕭瑟:風聲。漢:銀河。⑥幸:慶幸。⑦最后兩句是合樂演奏時附加的,每章結尾都有,與正文無關。

【賞析】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沛國譙(今安徽毫縣)人。建安時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初舉孝廉,任洛陽北部尉。后在鎮壓黃巾起義和討伐董卓的戰爭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后,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后來被封為大將軍及丞相。后來他的兒子曹丕稱帝,尊他為魏武帝,所以他的文集被稱為《魏武帝集》。曹操長于作詩,現存20余首樂府歌辭,詩風豪邁剛勁,開建安風骨之先河。

這首詩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山水旅游詩,寫曹操登臨碣石的所見所感,描繪了海上景觀的蒼茫壯麗,歌頌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漢的宏大氣魄。曹操的許多詩歌都是作于干戈之余,“橫槊賦詩”,這首詩也不例外,當時曹操大勝而歸,自有一種壯志豪情,所以他眼中的景物就不同尋常。寫遠望之景,滄海之上波濤洶涌,海中山島高聳陡峭,氣勢闊大,起筆不凡。接著細寫島上景物,樹木叢生,百草繁茂,一遠一近,寫景極有層次感。然后寫蕭瑟秋風涌起波濤,既是承接前面的描寫,又塑造出一種悲壯的境界,使詩歌的意境更加深入。接下來四句寫大海波瀾壯闊.日月星辰好像沉浮于其中,將全詩境界擴大,體現出曹操的寬廣胸懷和英雄氣概。讀這首詩,我們好像能夠想象出一位躊躇滿志,胸懷天下的政治家,面對大海,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既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又有前路艱辛的清醒認識,從而使本詩顯得情感豐富,意蘊深厚。

浪淘沙·北戴河①    (現代)毛澤東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②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③

【注釋】①浪淘沙:詞牌名。北戴河:在河北省東北部渤海邊秦皇島市西南海濱,是著名夏季休養地。②幽燕:古幽州及燕國,在今河北省北部及東北部。秦皇島:三面環海,相傳秦始皇求仙曾到此,因而得名。誰邊:何處,哪里。③往事:指東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東征烏桓經過碣石山時寫下《觀滄海》一事。魏武:曹操。曹丕當皇帝后,追封他為魏武帝。揮鞭:指揮鞭策馬,騎馬出征。碣石:古代山名,位于現今何處,學術界仍有爭議,有河北樂亭、河北昌黎、山東無棣等各種說法。這首詞指的是河北昌黎的碣石山,位于河北省昌黎城北1千米,與北戴河毗鄰,是風光秀美的歷史文化旅游勝地。遺篇:指曹操當時所寫的《觀滄海》一詩。蕭瑟秋風:曹操《觀滄海》中有“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的句子。

【賞析】毛澤東(1893-1976年),字潤之。湖南湘潭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思想家,新中國的締造者,也是近代杰出的詩人。詩風豪壯,雄渾暢達,有睥睨一切的氣勢。

毛澤東于1954年夏天來到北戴河,當時社會主義建設欣欣向榮,國家走在繁榮富強的道路上,全詞也充滿了這種度越千古的豪邁之情。上闋描繪了北戴河雄渾壯闊的自然景觀,大雨滂沱,海浪震天,波瀾壯闊,氣勢磅礴,既是作者當時所見實景,更是詞人滿懷豪情的體現。“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的詢問,將小的意象置于廣闊的空間,進一步烘托渲染風雨的猛烈浩蕩,顯示出一種寥廓深邃的宇宙感,又體現了作者對海上漁船安危的牽掛和關懷,由景及人,落在實處。下闋發思古之幽情,寫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橫槊賦詩,既有敬仰古人功業之用意,更有超越前人之豪情。“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表達出一種強烈的豪邁激情,升華了革命浪漫主義的主題。

臺山雜吟      (金)元好問

西北天低五頂高,茫茫松海露靈鰲。①

太行直上猶千里,井底殘山枉呼號。②

萬壑千巖位置雄,偶從天巧見神功。③

湍溪已作風雷惡,更在云山氣象中。④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⑤

此景只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⑥

【注釋】①靈鰲:神龜。古代神話傳說,渤海之東有大壑,下深無底,中有五仙山(瀛洲、蓬萊、方丈、員嶠、岱輿),常隨波漂流顛簸。上帝使十五巨鰲舉頭頂之,五山遂屹立不動。這里以五仙山比喻五臺,在松濤海浪中,山頂如鰲頭挺出。②井底殘山:指諸山與五臺相比,如在井底。③天巧:指天然形成的五臺巖壑景象,神功:鬼斧神功,非人力所能及。④湍溪:急流的河溪。風雷惡:形容水流聲巨響如雷。⑤翠微:青翠的山巒。此句說云霧在青翠的山巒間飄蕩出沒。⑥妙高峰:佛教傳說中的最高峰,這里代指五臺山。

【賞析】元好問(1190-1257年),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縣)人。金代著名文人、學者。金衷宗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學宏訶科,授儒材郎,充國史院編修,歷官鎮平、內鄉、南陽縣令。元好問涉足于詩、詞、文、散曲和筆記小說各個領域,以詩的成就最高。

元好問的山水旅游詩寫得雄偉壯觀,奇異瑰麗,體現出他豁達的胸襟與豪放的氣度。這首詩以大氣磅礴、力拔千鈞的筆勢,寫出了五臺山的雄奇,讀之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風格雄壯豪放。起筆奇崛,寫五臺山山勢之高聳,氣勢蒼茫,全詩贊嘆震撼的基調已經奠定。接著詩人以磅礴的氣勢、超出塵俗的想象,展開如椽巨筆,通過與群山的對比,對山中景色的描摹,生動描繪了五臺山的瑰奇雄偉。通篇造語奇特,發想無端,充滿了浪漫的氣質與雄奇的風采。詩歌曲折回環,極盡跌宕起伏之能事,體現了元好問七言古詩縱橫恣肆、豪邁曠達的風格。

長白山     (清)昊兆騫

長白雄東北,嵯峨俯塞州。①

迥臨滄海曙,獨峙大荒秋。②

白雪橫千峰,青天瀉二流。③

登封如可作,應待翠華游。④

【注釋】①嵯峨:形容山勢高峻。②迥:遠。大荒:指邊遠荒涼之處。③青天瀉二流:長白山瀑布飛瀉而下,匯集為二道白河,成為松花江的源頭。④登封:登山封禪,古代指帝王登泰山祭天地。翠華:天子儀仗中以翠羽為飾的旗幟或車蓋,代指帝王。

【賞析】吳兆騫(1631一1684年),字漢槎,蘇州松陵人。少時即聲震文壇。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清兵入關,吳兆騫歸隱鄉里。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中舉人,同年l1月,吳兆騫卷入南闈科場案,家產籍沒人官,父母兄弟妻子一并流放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縣)。后經好友顧貞觀等鼎力營救,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得以放歸,康熙二十三年病逝,時年54歲。文集有《秋笳集》等。

此詩作于吳兆騫流放寧古塔期間。長白山為東北群山之雄,山勢綿延,作者以“雄”“俯”“臨”“峙”等詞,形容長白山雄踞東北邊地,綿延千里直達滄海荒遠的氣勢,白雪皚皚與飛湍流瀑,則寫出長白山的壯美景色。氣勢沉雄,屬對工穩,造語豪壯,既寫出了長白山的巍峨奇偉,氣象萬千,也表達了詩人對大好河山的贊頌之情,以及期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眷顧的強烈愿望。

陰山       (元)耶律楚材

八月陰山雪滿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絕壁噴晴月,擎海層巒吸翠霞。

松檜叢中疏畎畝,① 藤蘿深處有人家。

橫空千里雄西域, 江左名山不足夸。

【注釋】①畎畝:田間,田地。畎,田間小溝。

【賞析】耶律楚材(1190-1244年),字晉卿,號湛然居士,是契丹皇室后裔,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九世孫。博覽群書,通曉天文、地理、律歷、術數及釋老、醫卜之學,且善于詩文。原為金朝官吏,元太宗時官至中書令。

這首詩刻畫了陰山山脈的奇麗風光和雄峻形勢,描繪了少數民族的生活畫面。一二兩句描繪壯觀的高山雪景,營造出高峻挺拔的氣勢。三四兩句進一步展現陰山瑰麗變幻的奇景,絕壁直插云霄,云霞五彩繽紛,既有鬼斧神工之美,又充滿了陽剛之氣。五六兩句筆墨一轉,呈現出一幅和諧靜謐的田園風光。結尾兩句大氣磅礴,用夸張、對比的手法再次烘托了陰山的雄奇。這首詩不尚雕琢,境界開闊,體現了詩人對大自然和人生的熱忱。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①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②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③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④

【注釋】①亂峰:參差不齊的山峰。西湖三面環山,有南高峰、北高峰,葛嶺等。

②松排山面:指山上松柏眾多。月點波心:指一輪明月倒映水中。③線頭:指毛毯上的絨頭。蒲:香蒲,一種水草。⑧勾留:留戀。

【賞析】白居易描寫杭州西湖春景的詩,除了本詩之外,還有《錢塘湖春行》。兩首詩都寫出了西湖春天景色之優美,以及作者沉浸其中之輕松愜意的心情。本詩立意更加新穎,語言自然平易,錘煉精妙。詩的前三聯寫景,詩人以優美的筆觸,通過一連串精巧貼切的比喻,勾畫出西湖的旖旎風光。首聯從鳥瞰西湖寫起,驚嘆春日景色優美如畫,視野開闊,也體現出詩人的愉悅情懷。“亂峰”以下三句,具體描繪西湖周邊如畫之景色。群山環抱,參差錯落,與平整的湖上水面,形成鮮明對照,顯得動靜有致,“亂”字用得頗有趣味。中間兩聯對仗工整,頷聯寫松柏青碧如翠,覆蓋山巒,明月皎潔如珠,映入湖心。頸聯宕開一筆,寫到春天早稻抽穗、新蒲展葉的生機與活力,又與詩人為官一任,心系百姓的情懷聯系起來,意味深長。最后兩句抒情,“以不舍意作結,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唐宋詩醇》)更是別有一番情致。全詩情景交融,體現出詩人對湖上春光的珍惜與愛賞的感情。

游山西村①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②渾,豐年留客足雞豚③。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④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⑤拄杖無時⑥夜叩門。

【注釋】①山西村:陸游故鄉的一個村莊。②臘酒:臘月釀造的酒。③足:足夠、豐富。豚:小豬。④春社:祭名,祭祀土地神以祈豐收。多于立春后第五個戊日舉行。⑤若許:如果允許。乘月:趁著月夜出游。⑥無時:隨時。

【賞析】陸游,字務觀,號放翁,浙江山陰人。其詩風格多樣,感情豐富,思想深刻,是南宋成就最高的詩人。這首詩不但描寫了山村美麗的自然景色,而且描繪了村民們迎接春社的熱鬧氛圍和淳樸的民風民俗。全詩語言曉暢,筆調明快,以平和樸素的韻味和深永秀逸的意境感染著讀者,使我們在細細地品味涵詠中感受到詩人的人生情趣、審美情趣。

望海潮 (宋)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①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②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③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④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⑤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風池夸。⑥

【注釋】①三吳:吳興郡、吳郡、會稽郡世號“三吳”。錢塘:杭州,舊屬吳郡。②參差:樓閣高低不齊的樣子。③天塹:天然的壕溝。④重湖:西湖以白堤為界,分外湖、里湖,故云。疊巘( yan):重疊的山峰。清嘉:秀麗。⑤千騎:宋朝州郡長官兼知州軍事,故日“千騎”。牙:牙旗,將軍用的戰旗。⑥圖:描繪。鳳池:鳳凰池,本為皇帝禁苑中池沼。此處則是泛指朝廷。

【作者】柳永(約987-約1053年),字耆卿,原名三變,排行第七,人稱“柳七”,福建崇安縣人。柳永出身書香門第,早年熱衷科舉,但連續幾次科考都未及第,激憤之下作了一首《鶴沖天》詞,大發牢騷,仁宗皇帝不能容忍他的疏狂,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六)柳永從此更為放蕩不羈,自稱“奉圣旨填詞柳三變”,流連于娼樓妓館,“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為辭”(葉夢得《避暑錄話》),這就奠定了柳詞平民化、市井化的基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終于科考及第,但一直沉淪下僚,曾任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有《樂章集》傳世。

【賞析】《望海潮》描繪了杭州山水風物的秀麗與郡邑的繁榮富庶,被南宋學者陳振孫稱為“承平氣象,形容曲盡”(《直齋書錄解題》)。對西湖的描寫,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名句,傳說金主完顏亮讀后艷羨不已,竟然引起投鞭南侵之意,這一傳說當然不能說是信史,但至少說明“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的說法不虛,也可以看出柳永這幾句詞刻畫西湖美景的生動傳神。

上闋寫江南形勝之地和錢江潮的壯觀,用“怒濤”“霜雪”“天塹”等有沖擊力的語言,詞句短小,音調急促,仿佛江潮劈面奔涌而來,有不可阻擋之勢。而下闋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時,則用優美的文字,平和舒緩的節奏,描繪了自然景色優美、人間情懷美好的西湖佳境,更加使人心曠神怡。西湖的美景,錢江潮的壯觀,杭州市區的繁華富庶,上層人物的享樂,下層人民的勞動生活,都一一注于詞人的筆下,摹寫出一幅幅優美壯麗、生動活潑的畫面。

柳永以傳統上只寫風情小景的詞體來敘寫都市的繁華,展示山水旅游的所見所感,這無疑是在詞的題材方面的一大開拓。寫杭州的山水之清麗與城市之富庶,寫湖光、山色、江天、人物,呈現出一片承平盛世之象,筆法清新,結構渾然,達到了兩宋以觀覽都市風光、描寫城市風物為主要題材的詞作的最高成就。

登金陵鳳凰臺① (唐)李白

鳳凰臺上風凰游,風去臺空江自流。

吳官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②

三山半落青天外,③一水中分白鷺洲。④

總為浮云能蔽曰,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釋】①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風凰集于此山,乃筑臺,山和臺由此得名。②吳宮、晉代:三國時的吳和后來的東晉都建都于金陵。③三山:今南京市西南長江南岸,上有三峰。陸游《入蜀記》說:“三山,自石頭及風凰山望之,杳杳有無中耳。及過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④白鷺洲:在金陵西長江中,把長江分割成兩道。陸賈《新語·慎微篇》日:“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

【賞析】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14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嫌重復,音節流轉明快,自然明暢。當年鳳凰來游象征著王朝的興盛;如今鳳去臺空,六朝繁華已一去不復返,只有長江水仍然奔流不息。三四句承“風去臺空”繼續寫歷史變遷,吳國宮廷中的花草已經荒蕪,東晉的風流人物也早已消逝,過去的繁華和垣赫,在歷史的長河中已了無痕跡。這兩句用工整的對句傳達出詩人對歷史變幻的深刻感悟。“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寫詩人收回思緒,極目遠眺,三山在云海中忽隱忽現,好像一半落到青天之外,白鷺洲則被江水中分。這兩句對仗工整,氣象壯麗,是久被傳誦的佳句。“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暗點詩題,眼前的美景,不能掩飾詩人心中憂國傷時的情感。長安是唐王朝的都城,日是帝王的象征,浮云則比喻帝王身邊的小人,李白在這里暗示皇帝被奸邪小人蒙蔽,自己報國無門,所以最后詩中所寫的憂愁就不僅是羈旅之愁,而是有著深刻的現實指向,意味深長。

《唐才子傳》《唐詩紀事》都記載李白登黃鶴樓,本欲賦詩一首,因見崔顥作《黃鶴樓》詩,于是停筆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但是以李白對自己才華的自信,一定要與之一較勝負,于是作《登金陵鳳凰臺》。

編輯推薦:

2019年導游資格考試免費提醒平臺

全國導游資格考試輔導 全新課程上線

2019年導游資格考試高效備考方案

2019年導游資格準考證打印時間及入口專題



(責任編輯:)

2頁,當前第1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 導游資格

        [VIP通關班-協議退費]

        課程模塊 刷題模塊 專享服務

        3680(起)

        了解課程

        596人正在學習

      • 導游資格

        [VIP通關班-暢學]

        課程模塊 刷題模塊 專享服務

        2580(起)

        了解課程

        615人正在學習

      • 導游資格

        [零基礎通關班]

        課程模塊 刷題模塊 專享服務

        1280(起)

        了解課程

        782人正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