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籍管理是國家為獲得( )而采取的一系列地政措施。
A.地籍圖片
B.地籍卡
C.地籍資料
D.地籍表冊
答案:C
解釋:地籍管理是國家為獲得地籍資料而采取的一系列地政措施。現階段我國地籍管理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 土地權屬調查、地籍測量、土地登記、土地統計、地籍檔案與信息管理等。權屬調查和土地登記是地籍管理研究體系的主體內容。
2.某權利人擁有的建筑面積為146平方米,本棟建筑物占地面積1032平方米,本棟建筑物建筑總面積3247平方米。該權利人分攤基地面積為( )。
A.459.36平方米
B.46.40平方米
C.40.46平方米
D.495.36平方米
答案:B
解釋:(146/3247)*1032
分攤土地面積的原則
(1)各權利人在獲得房地產時已簽定了合約,明確各權利人應擁有的房地產份額或面積的,登記時則按合約明確的份額或面積計算各權利人的用地面積。
(2)原沒有明確各權利人的用地面積,則以各權利人擁有的房屋建筑面積按比例分攤土地面積。分攤時先分攤基底面積,然后再分攤公共面積。
分攤土地面積的方法
(1)分攤基底面積(建筑占地面積)的計算式:
3.某市建成區面積100平方千米,建筑總面積4000萬平方米,建筑占地總面積500萬平方米。該市土地利用強度的城鎮建筑密度為( )。
A.8
B.0.4
C.0.125
D.0.05
答案:D
解釋:注意城鎮土地利用強度的幾個衡量指標
城鎮容積率=建筑總面積/建成區總面積
城鎮建筑容積率=建筑總面積/建筑占地總面積
城鎮建筑密度=建筑占地總面積/建成區總面積
4.下面選項中,需要重新進行界址調查的是( )。
A.繼承土地使用權
B.交換土地使用權
C.城市改造拆遷
D.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答案:C
解釋:C涉及界址的變化。
5.有關地籍編號的變更的相關內容,敘述不正確的有( )。
A.界址未發生變化的宗地,除行政區劃變化引起宗地檔案的變更外,所有地籍號不變更
B.當行政界線區劃變化引起宗地地籍號變更后,應利用變更后的街道、街坊編號取代原街道、街坊編號
C.界址發生變化的宗地,無論宗地分割或合并,原宗地號一律不得再用
D.分割后的各宗地,以原編號加支號順序排列,數宗地合并后的宗地號,以原宗地號中
的最大宗地號加支號表示
答案:D
解釋:一個宗地號對應著唯一的一個宗地。宗地合并、分割、邊界調整時,宗地必須賦以新號,舊宗地號將不再用,新宗地賦予新號。(1)分后的各宗地,以原編號加支號順序排列;(2)數宗地合并后的宗地號,以原宗地號中的最小宗地號加支號表示。
整個街坊中新增宗地在最大宗地號后續編;若新增宗地屬新增街坊,則新街坊號須在調查區街坊號后續編,宗地號同初始調查編號方式。
舉例:
1:18號宗地分割成三塊,分后的編號分別為18-1,18-2,18-3(加支號)。
2:18-2號宗地再分割成2塊宗地,則編號為18-4,18-5(支號再分)。
3:18-4號宗地與10號宗地合并,則編號為10-1;如18-5號宗地與25號宗地合并,則編號為18-6(合并小宗加支號)。
4:多宗合并成一宗,如6、7、8、9號全部合為一宗,則并后編號為6-1;如6、7、8、9號部分合為一宗,則并后編號為6-1,6、7、8、9號剩余部分宗地相應變為6-2、7-1、8-1、9-1。
6.變更地籍調查時,對界址發生變化的宗地,其宗地草圖上應加蓋( )字樣的印章。
A.“作廢”
B.“變化”
C.“變更”
D.“初始”
答案:C
解釋:界址未發生變化的,不變。因行政界線區劃變化的,新編,原號加“變更”印。新增的,原編號不變。不用的,廢除并加“變更”印。
7.以下哪種宗地變更情況除特殊需要外,原則上可以不進行變更地籍測量,直接應用原測量結果( )。
A.宗地分割
B.調整邊界新增界址點
C.宗地合并且沒有增設界址點
D.新增宗地
答案:C
解釋:C可直接用原來的點。
8.以下哪種情況涉及宗地號的變更?( )
A.產權變更
B.用途改變
C.宗地形狀改變
D.設定他項權利
答案:C
解釋:略
9.變更地籍測量是在( )的基礎上進行。
A.權屬調查
B.地籍調查
C.變更權屬調查
D.變更地籍調查
答案:C
解釋:地籍調查的內容均是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
10.確定土地產權的法律手段是( )。
A.權屬調查
B.土地登記
C.地籍測量
D.土地統計
答案:B
解釋:地籍是以土地產權的確立和調查作為學科的研究核心。地籍管理措施體系是土地管理的基礎與核心之一;土地登記是確定土地產權的法律手段,土地統計是合理組織土地利用、實施土地規劃的前提條件;所研究的地籍管理技術手段中地籍調查是土地調查重要環節,地籍信息系統是土地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多關注:
(責任編輯: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