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一、照搬蘇聯模式建設社會主義
時間:1949年開始照搬蘇聯模式建設社會主義
1、什么是蘇聯模式:
(1)機會經濟體制
(2)優先發展重工業
(3)分配上,強調以國家為主兼顧個人
2、為什么那個時候會照搬蘇聯模式:
(1)政治上的理由:1949年整個西方資本主義都采取敵視中國的態度,對中國進行封鎖。
(2)蘇聯模式,也曾顯示過他們的優越性。
二、 毛澤東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社會主義
1、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據
(1)蘇聯模式,暴露出他的內在矛盾
(2)我國照搬蘇聯模式,也造成了一些經濟困難和政治上的問題
2、走自己的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提出的時間:
時間:1956年4月,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一文中提出
3、毛澤東《論十大關系》一文的意義?(簡答)
(1)時間:毛澤東《論十大關系》一文,發表于1956年4月
(2)主要內容有:
A:第一次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B:提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總方針,即: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并盡可能的將消極因素轉變為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C:全面分析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面臨的經濟政治等十大關系,初步體出了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方針
(3)意義:
《論十大關系》一文重要意義,它首次提出了借鑒蘇聯經驗,走自己的道路,探索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
4、中共八大的意義?(簡答)
(1)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開
(2)這次會議的主義義題
A、總結了“一五”計劃經驗,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步發展的方針;
B:著重提出了執政黨的建設問題,提出:要克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加強黨內民主,反對個人迷信。
C:正確的分析了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國內面臨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主義生產之間的矛盾。
(3)意義:中共八大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它科學地分析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之后,我國面臨的主要矛盾,從而也就正確的確定了黨的中心任務,其次, 這次會議提出的執政黨的建設問題,為以后黨的建設,提出了正確的方向。
5、《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一書的意義
(1)時間:1957年2月(6月)毛澤東發表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
(2)內容:毛澤東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了社會主義矛盾的問題主要有:
A:認為生產力與生擦很難關系,經濟基礎 和上層建筑,仍然是整個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只不過社會主義的這種矛盾時非對抗性的矛盾,可以通過社會主義社會的自我完善(改革)來解決;
B:毛澤東提出社會主義存在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即: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敵我矛盾是對抗性的矛盾,用專政的方法來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只能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來解決;
C:毛澤東提出:社會主義時期,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是:正確卻別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3)意義:
A:這篇文章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和兩類不同性質社會矛盾的區別,豐富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寶庫。
B:這個報告中提出的基本思想,奠定了探索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基礎。
6、選擇題:
(1)社會主義建設基本方針:統籌兼顧的方針,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
(2) 社會主義社會政治方針:加強社會主義民主
(3)社會主義社會文化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4)陳云關于經濟體制改革思想:三個主體,三個補充
三個主體:在工商業經營方面:是國家和集體經營為主體,個體經營為補充
在生產計劃方面:國家計劃生產為主,一定范圍內的自由生產力為主
在市場方面:國家市場為主,自由市場為補充
(5)毛澤東的鞍鋼憲法:1960年3月毛澤東提出,兩參一改三結合
兩參: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
一改:改革不合理的 規章制度
三結合:領導干部,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三結合
(6)毛澤東提出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
A:解放初期:溢出以武力解決臺灣的口號
B:1955年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首次提出用和平的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C:1957年毛澤東表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可以實現第三次國共合作
D:20世紀6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對臺工作一綱四目方針
一綱: 臺灣必統一于中國
四目:臺灣統一于中國后,除外交權以后
A、其他軍政和認識大權,由蔣介石決定
B、臺灣所有軍政和建設費用不足,都有中央撥付
C、臺灣的社會改革從緩
D、雙方互不派人進行破壞雙方團結的事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