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分析性復核
在初步調查過程中,內部審計師大量運用分析性復核(analytical reviews,也稱分析性審計程序等),對調查中所收集的審計業務客戶的各種相關信息進行分析和評價,驗證內部審計師的審計計劃、確保審計范圍正確和確定進一步實地調查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形成初步調查的結論。接下來,分析性復核被用于審計測試中來測試搜集的數據和樣本,以發現問題,得出結論和建議。
分析性復核(也被稱作分析性審計程序或分析性程序)檢驗信息之間的關系,這些信息可以是財務的或非財務的、定量的或定性的。在收集和檢查信息時應用分析性復核的依據是以下假設:在缺乏已知的相反情形時,可以合理期望信息之間的關系不僅存在,而且會得到發展;相反情形包括異常的或不重復發生的交易或事件、會計/組織/經營/環境/技術的變化、效率低下、缺乏效果、錯誤、不合規或違法行為。分析性復核的主要目的是確認信息中的異常情況:
1 意外差異、(估計穩定的關系還會繼續存在);
2 沒有差異(可能存在改變時)。
下面的一項或幾項因素可能導致在審計過程中出現意外差異或沒有出現預期改變:
1 組織、操作或者內部審計師的錯誤或疏忽;
2 配合不力;
3 非法行為(例如不道德商業行為或者舞弊);
4 異常事件或交易;
會計方法選擇
在分析性復核中可以使用的指標包括:貨幣金額、實物數量、比率或百分比等,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比率、趨勢和回歸分析,合理性測試,各階段比較,與預算、預測和外部經濟信息的比較。在初步調查中,內部審計師的分析性復核工作可以包括以下內容:
比較目前階段的信息與之前階段的類似信息;
比較目前階段的信息與預算或預測;
研究財務信息與適當的非財務信息之間的關系(如將所記錄的工資開支與雇員平均人數的變化進行比較);
研究信息組成因素之間關系(如將所記錄利息開支的浮動與相關債務余額變化進行比較);
比較本部門信息與組織其他部門的類似信息;
比較本組織信息與組織所在行業的類似信息;
對比實際資料與審計師確定的期望值。
比較可以采用貨幣指標、實物指標和比率指標,也可以對分析事項作趨勢分析和回歸分析等。分析性審計程序可應用于審計的計劃階段、實施階段和報告階段。在審計過程中出現意外差異時、沒有出現預期情況時、存在潛在差錯和不正當行為或非法行為時,以及出現不正常或異常交易時,均可以使用分析性審計程序。在使用分析性審計程序時應考慮:
1 審查領域的重要性;
2 內部控制系統的適當性;
3 使用的資料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4 分析結果的正確性;
5 其他審計程序得出的結果。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f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