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以下哪項是對薪金支付循環存在重大風險的表述:
a.薪金主管不去證實發放到各服務部門的薪金成本;
b.負責核實儲備計劃分配額準確性的薪酬人員還負責糾正與這項處理有關的錯誤;
c.由于員工的意外退休,不再堅持本年的崗位輪換制度;
d.薪酬部門取代人力資源部門負責薪酬冊的增加和變動工作。
答案:d(根據cia考題改編)
學習要點:薪金支付循環中存在的重大風險。
討論:由薪酬部門的員工負責薪金冊的增加和變動工作是最重大的風險。這種狀況創造了增加虛構員工或未經授權變動薪金的機會。如要求人力資源部負責薪酬冊的變動,就可以將這項風險最小化。
答案a不正確,只要公司總的薪金支付費用是準確的,則分配到各服務部門的薪金成本的錯報風險就不會很大;答案b不正確,核實與糾錯的工作應分 離,但這種職務分離也許不可行,尤其在一些小公司中。其他的控制,比如監督審核所有的糾正活動以及所有已糾錯活動的審計線索,可以緩解該情形下所存在的風 險;答案c不正確,不堅持崗位輪換制度本身不是重大的風險。同樣,退休人員使聘用新人成為必要,因此創建了有效的崗位輪換制。
解析:
7. 內部審計師經常向業務客戶提出合理的建議,卻發現業務客戶看上去無視該建議。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由于內部審計師假定部分經理是較為理性的,但組織或經理可能不會表現出這種理性。在內部審計師假定部分經理是較為理性的時候,沒有假定以下哪項:
a.業務客戶選擇能獲得最大經濟回報的決策;
b.根據標準和備選方案的重要性來排列;
c.具體的決策標準是穩定的,分配的權重在一定時期也是穩定的;
d.業務客戶尋找使沖突最小化的解決方案。
答案:d
解析:答案a、b和c都不正確,選擇能獲得最大經濟回報的決策、根據標準和備選方案的重要性來排列以及標準和權重的穩定性都是理性的假定。
答案d正確“組織行為學”,理性表示會以同樣的假定做出最優化的(結果最大化)決策模型。理性決策是充分客觀且具有邏輯性的。這種模型假定一個 單一的、明確的目標可以最大化的實現,所有的相關標準和可行方案是眾所周知的,標準和選擇方案都分配以數值、能夠排序,有關的偏好是穩定的(標準及其所分 配權重不會改變),并且決策者會按最高等級(最大利益)選擇方案。不過,理性不需要有關回避沖突的假定。
8. 在對財務部的經營性審計中,內部審計師發現該部門經常運用基于合理經濟學假設的適當定量技術來評價提出的備選資本投資方案。但管理層并非總是選擇具有最優 化估價的投資方案。事實上,有時管理層更傾向于排列在第三或第四位置上的次優方案。首席財務官(cfo)指出管理層最終是主觀決策而非根據定量分析來確定 最佳投資選擇,以下哪個說法最為準確:
a.在資本投資經濟效果極不準確的情形下,這一決策方式是合理的;
b.這一方式是非理性的、直覺型的決策方式;
c.這一方式導致組織不能使其利潤最大化;
d.這一方式是決策的有限理性模式的一個范例,從中管理者可簡化問題。
答案:a
解析:答案a正確,如果替代的資本投資經濟結果是確定的,或者風險最小,定量分析將是最好的選擇。不過,如果經濟結果非常不確定,將理性分析與直覺組合在一起的決策過程最為恰當。并且,這時可以加入非定量分析的變量。
答案b不正確,所描述的決策過程已將理性的定量分析和直覺結合在一起的。此外,研究表明直覺能夠改善決策;
答案c不正確,不可能確切的知道哪項投資能夠帶來最大的利益;
答案d不正確,“有限理性”這個術語指的是無法覺察情況的各個方面并使之簡化,它不是直覺型的決策方式。
9. 行為研究表明審計師在內部控制評價基礎上決定所需樣本規模時,意見往往是不一致的。即使在審計師對控制評價看法一致時這種情況也時有發生。以下哪項技術可以減少審計師在樣本規模的選擇上的不一致性:
ⅰ.要求審計師利用具有95%置信水平的屬性抽樣方法對所有控制進行測試。
ⅱ.利用“專家系統”,或書面的決策支持系統,將控制結構評估與建議測試的樣本規模聯系起來。
ⅲ.要求審計師計算出估計總體差異和標準差,運用這些信息計算控制程序測試中的樣本規模。
a.只有ⅱ;
b.只有ⅰ;
c.ⅰ和ⅲ;
d.ⅰ、ⅱ和ⅲ。
答案:a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