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6个男人灌了一夜精子_欧美chengren_欧美精品亚洲网站_女女互磨高h文

一級消防工程師《技術實務》章節輔導:第五篇第四章第四節

發表時間:2019/8/6 14:09:57 來源:互聯網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校微信
關注公眾號

第四節人員疏散分析

人員疏散分析是建筑性能化防火設計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建筑物的具體功能定位,確定建筑物內部特定人員的狀態及分布特點,并結合火災場景和具體位置設計,計算分析得到緊急情況下各種階段的人員疏散時間及疏散通行狀況預測。而火災場景下人員疏散所需時間則是性能化防火設計評估的重要組成要件。因此,對建筑物做出符合其實際情況和特點的人員疏散性能評估成為決定建筑物性能化設計評估結果好壞的關鍵性因素之一。由于影響建筑物內人員疏散安全性的因素眾多,性能化人員疏散分析的重點就是要綜合特定建筑條件下各方面影響因素,建立起或者合理選取符合實際的人員疏散量化分析模型,從而計算得到人員疏散時間,提出改進疏散性能的方案和措施。

一、影響人員安全疏散的因素

與正常情況下人員在建筑物內行走的狀態不同,人員在緊急情況下(如發生火災)的疏散過程中,內在因素和外在環境因素都可能發生了變化,這些因素有可能對人員安全疏散造成影響。由于實際情況條件千差萬別,影響人員安全疏散的因素亦復雜眾多,總結起來可分為:人員內在影響因素、外在環境影響因素、環境變化影響因素、救援和應急組織影響因素四類。這些因素在緊急疏散情況下,有些不利于安全疏散,有些則有利于安全疏散,還有一些影響受到現場實際條件變化和人為因素的作用而不同。

(一)人員內在影響因素

人員內在因素主要包括:人員心理上的因素、生理上的因素、人員現場狀態因素、人員社會關系因素等。

1.人員心理因素

人員在緊急情況下的心理普遍會發生顯著的變化,如感知到火災、煙氣時會出現恐慌,聽到警鈴或接收到火警信息時會出現緊張、眾多人員疏散時在出口處排隊等待的時間越長人群中緊張情緒越高等。這些心理變化因素一方面能夠激發人的避險本能,另一方面也會導致人員理性判斷能力降低、情緒失控。

2.人員生理因素

人員生理因素包括人員自身的身體條件影響因素,如幼兒、成年、老年、健康、疾病等條件差異。不同的身體條件會顯著影響人員的運動機能。此外,緊急情況下環境條件的變化也會對人員生理因素造成影響,如火災時由于現場照明條件變暗、能見度降低使人的辨識能力受到影響;溫度升高、煙霧刺激、有毒氣體會影響人的運動能力等。

3.人員現場狀態因素

人員在現場狀態因素包括:清醒狀態、睡眠狀態、人員對周圍環境的熟悉程度等。對于處于清醒狀態并對周圍環境十分熟悉的人來說,疏散速度會大大快于處于睡眠狀態并對周圍環境陌生的人。如果人們在進入一個陌生環境時首先有意識地查看安全出口位置及疏散路線則會大大改善人員的現場狀態因素。

4.人員社會關系因素

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高等動物,即使是在緊急情況下人們的社會關系因素仍然會對疏散產生一定影響。如火災時,人們往往會首先想到通知、尋找自己的親友;對于處在特殊崗位的人員,如核電站操作員,會首先想到自身的責任;一些人員在疏散前會首先收拾財物也是社會關系因素在起作用,這些因素總體上會影響人員開始疏散運動行動的時間。

(二)外在環境影響因素

外在環境因素主要是指建筑物的空間幾何形狀、建筑功能布局以及建筑內具備的防火條件等因素。例如,地上建筑或是地下建筑、高大空間或是低矮空間、影劇院或是辦公建筑等;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建筑內安全出口設計是否足夠合理,疏散通道是否保持暢通,消防設備是否處于良好運行狀態,是否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等因素。

(三)環境變化影響因素

火災時現場環境條件勢必要發生變化,從而對人員疏散造成影響,例如火災時,正常照明電源將被切斷,人們需要依靠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尋找疏散出口;再如原有正常行走路線一旦被防火卷簾截斷,人員需要重新選擇疏散路線;又如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啟動后在控制火災的同時也會對人員疏散產生影響。

(四)救援和應急組織影響因素

火災時自救和外部救援和組織能力也會對安全疏散產生影響。通過建立完善的安全責任制,制定切實可行的疏散應急預案并認真落實消防應急演練,能夠有效提高人的疏散能力;否則,容易引起人員擁擠和混亂。

在各種實際條件下,影響人員安全疏散的因素繁多,各種因素之間還存在相互聯系和制約,某些產生主導作用的成為主要影響因素,而一些因素的變化會顯著影響最終結果的成為關鍵性因素。上面只是簡要地介紹了影響人員安全疏散的因素。人員安全疏散作為消防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影響因素也是消防安全工作的重點,需要看到這些因素既可能是消防工作的問題所在,也可能成為提升消防安全水平的突破口。在實際工作中,應通過不斷地經驗積累,總結出切合工程項目實際的主要影響因素和關鍵性因素。

二、人員安全疏散分析的目的及性能判定標準

(一)人員安全疏散分析的目的

人員安全疏散分析的目的是通過計算可用疏散時間(ASET)和必需疏散時間(RSET),從而判定人員在建筑物內的疏散過程是否安全。

(二)人員安全疏散分析的性能判定標準

人員安全疏散分析的性能判定標準為:可用疏散時間(ASET)必須大于必需疏散時間(RSET)。

計算ASET時,應重點考慮火災時建筑物內影響人員安全疏散的煙氣層高度、熱輻射、對流熱、煙氣毒性和能見度。這些參數可以通過對建筑內特定的火災場景進行火災與煙氣流動的模擬得到。

在計算RSET時,可按以下三種情況考慮:

①如果能夠將火災和煙氣控制在著火房間內,則可只計算著火房間內人員的RSET;

②如果火災及其產生的煙氣只在著火樓層蔓延,則可只計算著火樓層內人員的RSET;

③如果火災及其產生的煙氣可能在垂直方向蔓延至其他樓層(例如,建筑內存在連通上下層的中庭),則需計算整個建筑內人員的RSET。當建筑存在坍塌的危險時,也需要計算整個建筑內人員的RSET。

三、人員疏散時間計算方法與分析參數

人員的疏散過程與火災探測、警報措施、人員逃生行為特性和運動等因素有關。必需疏散時間按火災報警時間、人員的疏散預動時間和人員從開始疏散至到達安全地點的行動時間之和計算:

RSET =Td + Tpre + k×Tt (式5-4-40)

其中:Td —火災探測報警時間,指從火災發生到觸發火災探測與報警裝置而發出報警信號,使人們意識到有異常情況發生,或者人員通過本身的味覺、嗅覺及視覺系統察覺到火災征兆的時間;

Tpre —疏散預動時間,指人員從接到火災警報之后到疏散行動開始之前的這段時間,包括識別時間和反應時間;

Tt —疏散行動時間, 指建筑內的人員從疏散行動到疏散結束所需要的時間;

k—安全系數,考慮到場景預測中的不確定性,需要考慮足夠的安全余量,安全系數一般取1.5~2,采用水力模型計算時的安全系數取值,宜比采用人員行為模型計算時的安全系數取值要大。

圖5-4-12 必需疏散時間與可用疏散時間

(一)火災探測報警時間

對于安裝了點式火災探測報警裝置以及安裝了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場所,火災探測報警時間應根據建筑內所采用的火災探測與報警裝置的類型及其布置、火災的發展速度及其規模、著火空間的高度等條件,考慮設計火災場景下火災探測報警裝置或自動噴水裝置對火災煙氣的反應時間。可以通過相應的計算機模擬計算軟件通過分析計算確定,也可采用其他計算工具,如美國國家標準預技術研究院(NIST)開發的軟件工具包中提供的DETACT-QS工具,預測特定火災場景內感溫元件的動作時間。

對于日常有人停留的房間并且人員處于清醒狀態,可以采用特定經驗公式算法預測人員發覺火災征兆的時間。

(二)疏散預動時間

疏散預動時間包括識別時間和反應時間。人員在接收到火災報警信號以后,有各種本能反應的時間如確認火災警報,判別火情發展情況,通知親友,收拾物品,確定疏散路線等待,開始疏散行動時間往往因人而異。受到建筑類型、功能與用途、使用人員的性質及建筑火災報警廣播和物業管理系統等各種內在及外在因素的影響,疏散預動時間的長短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管理相對完善的劇院、超市或辦公建筑(有定期火災訓練)中,識別時間較短。在平面布置復雜或面積巨大的建筑以及旅館、公寓、住宅和宿舍等建筑中,該時間可能較長。表5-4-3給出了各種不同類型的人員和報警系統的典型疏散開始延遲時間。

表5-4-3 疏散開始延遲時間(引自美國《SFPE防火工程手冊》)

建筑物用途及特性

人員響應時間(min)

報警系統類型

W1

W2

W3

辦公樓、商業或工業廠房、學校(居民處于清醒狀態,對建筑物、報警系統和疏散措施熟悉)

<1

3

>4

商店、展覽館、博物館、休閑中心等(居民處于清醒狀態,對建筑物、報警系統和疏散措施不熟悉)

<2

3

>6

旅館或寄宿學校(居民可能處于睡眠狀態,但對建筑物、報警系統和疏散措施熟悉)

<2

4

>5

旅館、公寓(居民可能處于睡眠狀態,對建筑物、報警系統和疏散措施不熟悉)

<2

4

>6

醫院、療養院及其他社會公共機構(有相當數量的人員需要幫助)

<3

5

>8

表中的報警系統類型為:

W1-實況轉播指示,采用聲音廣播系統,例如從閉路電視設施的控制室;

W2-非直播(預錄)聲音系統、和/或視覺信息警告播放;

W3-采用警鈴、警笛或其他類似報警裝置的報警系統。

在應用上表5-4-3時,還要考慮火災場景的影響,建議將表5-4-3中的識別時間根據人員所處位置的火災條件作如下調整:

1.人員處于較小著火房間/區域

人員可以清楚地發現煙氣及火焰或感受到灼熱,這種情況下可采用表5-4-3中給出的與W1報警系統相關的識別時間,即使安裝了W2或W3報警系統。

2.人員處于較大著火房間/區域

人員在一定距離外也可發現煙氣及火焰時,如果沒有安裝W1報警系統,則采用表5-4-3中給出的與W2報警系統相關的識別時間,即使安裝了W3報警系統。

3.識別報警與向出口疏散之間沒有延遲

例如辦公室,則可以假設表5-4-3給出的識別時間為0。

4.某些場所的識別時間很難確定

可對上述可能時間段進行估計,如可以根據日常的觀測記錄提供某些文件證明所需要的時間。

在反應時間階段,人們會停止日常活動開始處理火災。在反應時間內會采取的行動有:

①確定火源、火警的實際情況或火警與其他警報的重要性;

②停止機器或生產過程,保護重要文件或貴重物品等;

③尋找和召集兒童及其他家庭成員;

④滅火;

⑤決定合適的出口路徑;

⑥警告其他人員;

⑦其他疏散行為。

(三)疏散行動時間

人員疏散行動時間指建筑內的人員從疏散行動開始至疏散結束所需要的時間,包含行走時間和通過出口的時間兩部分組成:

1.行走時間

行走到疏散線路上安全出口的時間。行走時間與人的行走速度以及達到出口的距離有關。行走速度與行走時間和人員密度有關,當人員密度較大會出現擁擠,導致行走速度下降;當人員密度較低且人員行走不受阻時則代表最短的行走時間,用下式計算:

2.通過時間

人流通過出口或通道的時間。通過時間由出口的通行人數和出口的通行能力決定,出口的通行能力則與出口有效寬度和出口流量有關。用下式計算

人員疏散行動時間的計算可按照數學模擬計算進行。數學模擬計算方法主要有水力模型和人員行為模型兩種方法。

(1)水力疏散計算模型。水力疏散計算模型將人在疏散通道內的走動模擬為水在管道內的流動狀態,可人群的疏散作為一種整體運動,完全忽略人的個體特性。該模型對人員疏散過程作如下假設:

①疏散人員具有相同的特征,且均具有足夠的身體條件疏散到安全地點;

②疏散人員是清醒的,在疏散開始的時刻同時井然有序地進行疏散,且在疏散過程中不會中途返回選擇其它疏散路徑;

③在疏散過程中,人流的流量與疏散通道的寬度成正比分配,即從某一出口疏散的人數按其寬度占出口總寬度的比例進行分配;

④人員從每個可用的疏散出口疏散且所有人的疏散速度一致并保持不變。

對于建筑的結構簡單、布局規則、疏散路徑容易辨別、建筑功能較為單一且人員密度較大的場所,宜采用水力模型來進行人員疏散的計算,其他情況則適于采用人員行為模型。

(2)人員行為疏散計算模型。人員行為疏散計算模型應綜合考慮人與人、人與建筑物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并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反映火災時人員疏散運動規律和個體特性對人員疏散的影響。當采用數學模型進行計算時,應注意結合有待解決的實際問題與模型的適用性來選擇相適用的模型,并應首選經過實際疏散實驗或演習驗證的模型。

(四)疏散分析參數

在對人員疏散時間預測計算中必須確定人員疏散時關于人數、行走速度、比流量、有效寬度等相關參數。

1.人員數目的確定

在確定起火建筑內需要疏散的人數時,通常根據建筑的使用功能首先確定人員密度(單位:人/㎡),其次確定該人員密度下的空間使用面積,由人員密度與使用面積的乘積得到需要計算的人員數目。在有固定座椅的區域,則可以按照座椅數來確定人數。在業主和設計師能夠確定未來建筑內的最大人數時,則按照該值確定疏散人數。否則,需要參考相關的統計資料,由相關各方協商確定。

(1)人員密度。在計算疏散時間時,人員密度可采用單位面積上分布的人員數目表示(人/㎡),也可采用其倒數表示或采用單位面積地板上人員的水平投影面積所占百分比表示(㎡/人)。

對于所設計建筑各個區域內的人員密度,應根據當地相應類型建筑內人員密度的統計數據或合理預測來確定。預測值應取建筑使用時間內該區域可預見的最大人員密度。當缺乏此類數據時,可以依據建筑防火設計規范中的相關規定確定各個樓層的人員密度。

國外對各種使用功能的建筑中其人員密度的規定較為詳細,如美國、英國、日本等。表5-4-4列舉出了國外一些國家對人員密度的規定。

(2)計算面積。人數的確定是通過各使用功能區的人員密度與計算面積的乘積得到,因此,計算面積的確定是除人員密度之外計算疏散人數的另一個重要參數。規范在規定人員密度時,有些同時規定了計算面積的確定方法。

國外的相關規定大部分采用計算房間(區域)的地板面積作為計算面積。對于計算面積的界定可以考慮建筑的使用功能,根據建筑的實際使用情況來確定。

(3)人流量法。在一些公共使用場所,人員流動較快,停留時間較短,例如機場安檢、候機大廳,科技館,展覽廳等,其人數的確定可以采用人流量法。

采用人流量法,即設定人員在某個區域的平均停留時間,并根據該區域人員流量情況按以下公式計算瞬間時刻的樓內人員流量(稱為人流量法):

人員數量 = 每小時人數×停留時間(s)(5-4-44)

表5-4-4 各國關于建筑場所人員密度的規定單位:人/㎡

用途

國家

集會

學校

醫院

宿舍

集合住宅

商業場所

辦公室

美國(NFPA101)

低密度(固定座位)

0.71

教室

0.53

病房

0.09

0.05

0.05

地上、下層

0.36

0.11

高密度(固定座位)

等待室

1.54

 

 

3.57

圖書館

(書庫)

(閱覽室)

 

0.11

0.22

處置室

0.04

復合街道

0.27

圖書館

(書庫)

(閱覽室)

 

0.11

0.22

托兒所

0.30

其他

0.18

倉庫

0.04

英國

(《建筑規范2000》)

2.0

0.125

0.033

超級市場(類似高密度場所)

0.5

閱覽室、其他辦公室

0.14

百貨公司(主要賣場)

0.5

上述以外的店鋪

0.14

倉庫、車庫

0.33

餐廳

1.0

酒吧

2.0

圖書館

0.17

展覽

2.0

日本

(《避難安全檢證法》)

固定座位

 

 

座位數/地面積

教室

0.7

病房

床鋪數

客房

床位數

住戶

0.06

賣場店鋪

0.5

一般辦公室高度

0.125

飲食街

0.7

會議室

0.7

其他

1.5

研究室

一般辦公室標準

其他部門

0.16

其他

0.16

賣場通道

0.25

劇場

座位數/地面積

會議大廳

1.5

展覽

2.0

2.人員的行走速度

人員自身的條件、人員密度和建筑的情況均對人員行走速度有一定的影響。

(1)人員自身條件的影響。下表5-4-5列出了若干人行走速度的參考值,這是根據大量統計資料得到的。但應當指出,對于某些特殊人群,其行走速度可能會慢很多,如老年人、病人等。如果某建筑中火災煙氣的刺激性較大,或建筑物內缺乏足夠的應急照明,人的行走速度也會受到較大影響。

表5-4-5 不同人員不同狀態下的行走速度舉例(m/s)

行走狀態

男人

女人

兒童或老年人

緊急狀態,水平行走

1.35

0.98

0.65

緊急狀態,由上向下

1.06

0.77

0.4

正常狀態,水平行走

1.04

0.75

0.5

正常狀態,由上向下

0.4

0.3

0.2

人員行走速度在疏散模型中的設置需要了解不同模型的默認值,如Simulex疏散模型中默認的人員行進速度分男人、女人、兒童和長者四種,其步行速度及類型比例如表5-4-6。

表5-4-6 Simulex疏散模型中人員步行速度及類型比例

人員種類

正常速度(m/s)

速度分布(m/s)

男人

1.35

正態分布±0.2

女人

1.15

正態分布±0.2

兒童

0.9

正態分布±0.1

中老年人

0.8

正態分布±0.1

(2)建筑情況的影響。不同的建筑中由于功能、構造、布置不同,對人員行走速度的影響不同,人員在不同建筑中步行速度的典型數值與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關系可參考表5-4-7。

表5-4-7 不同使用功能建筑中人員的步行速度

建筑物或房間的用途

建筑物的各部分分類

疏散

方向

步行速度(m/s)

劇場及其他具有類似用途的建筑

樓梯

0.45

0.6

坐席部分

0.5

樓梯及坐席以外的部分

1.0

百貨商店,展覽館及其他具有類似用途的建筑或公共住宅樓,賓館及具有類似用途的其他建筑(醫院,診所及兒童福利設施室等除外)

樓梯

0.45

0.6

樓梯以外的其他部分

1.0

學校,辦公樓及具有類似用途的其他建筑

樓梯

0.58

0.78

樓梯以外的其他部分

1.3

(3)人員密度的影響。人員在自由行走時受到自身條件及建筑情況等因素的影響而速度各有差異,當為疏散人群時,其步行速度將受到人員密度的影響。人員的行走速度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員密度。

通常情況下,人員的疏散速度隨人員密度的增加而減小,人流密度越大,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小,人員移動越緩慢;反之密度越小,人員移動越快。國外研究資料表明:-般人員密度小于0.54人/㎡時,人群在水平地面上的行進速度可達70m/min并且不會發生擁擠,下樓梯的速度可達48~63m/min。相反,當人員密度超過3.8人/㎡時,人群將非常擁擠基本上無法移動。一般認為,在0.5~3.5人/㎡的范圍內可以將人員密度和移動速度的關系描述成直線關系。

Fruin 、Pauls 、Predtechenskii、Milinskii等人根據觀測結果,整理出了一組分別在出口、水平通道、樓梯間內人員密度與人員行走速度的關系,并被美國《SFPE防火工程手冊》采用,如下圖5-4-13所示。

圖5-4-13 建筑內各疏散路徑人員行走速度與人員密度的關系

(引自美國《SFPE防火工程手冊》)

同時,根據研究結果得到了人員行走速度與人員密度之間的關系式,不同密度下人員在平面的步行速度可根據下式計算得出

表5-4-8 人員在樓梯中的行走速度(引自美國《SFPE防火工程手冊》)

踏步高度/m

踏步寬度/m

K

0.20

0.25

1.00

0.18

0.25

1.08

0.17

0.30

1.16

0.17

0.33

1.23

3.出口處人流的比流量

建筑物的出口在人員疏散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對出口寬度的合理設計能避免疏散時發生堵塞,有利于疏散順利進行。我國目前的建筑規范中主要是通過控制建筑物的出口、樓梯、門等寬度來進行疏散設計,同時,性能化防火設計中對建筑物安全性的評估同樣需要考慮出口寬度的問題,以衡量火災時能否保證人員通過這些出口順利逃生。無論是規范的規定還是性能化設計的方式,一般都是根據總人數按單位寬度的人流通行能力及建筑物容許的疏散時間來控制建筑物的出口總寬度。因此,人員疏散參數確定中必須考慮出口處人流的比流量。

比流量是指建筑物出口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寬度的人流數量(單位:人/(m·s)),比流量反映了單位寬度的通行能力。根據對多種建筑的觀測結果,比流量在水平出口、通道處和在樓梯處不同,而不同的人員密度也將影響比流量。

圖5-4-14顯示了不同的疏散走道上流出系數(比流量)與人員密度的關系,由圖可以看出,首先,隨著人員密度的增大,單位面積內的人員數目增大,從而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寬度疏散走道的人員數目也增大,當人員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疏散走道內的人員過分擁擠,限制了人員行走速度,從而導致流出系數的減少。

圖5-4-14 不同疏散走道比流量與人員密度的關系

(引自美國《SFPE防火工程手冊》)

4.通道的有效寬度

大量的火災演練實驗表明人群的流動依賴于通道的有效寬度而不是通道實際寬度,也就是說在人群和側墻之間存在一個“邊界層”。對于一條通道來說,每側的邊界層大約是0.15m,如果墻壁表面是粗糙的,那么這個距離可能會再大一些。而如果在通道的側面有數排座位,例如在劇院或體育館,這個邊界層是可以忽略的。在工程計算中應從實際通道寬度中減去邊界層的厚度,采用得到的有效寬度進行計算。表5-4-9給出了典型通道的邊界層厚度。

表5-4-9 典型通道的邊界層厚度(引自美國《SFPE防火工程手冊》)


類型

減少的寬度指標/cm

樓梯間的墻

15

扶手欄桿

9

劇院座椅

0

走廊的墻

20

其他的障礙物

10

寬通道處的墻

46

15

編輯推薦:

歷年消防工程師考試章節考點專題匯總


(責任編輯:)

2頁,當前第1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 一級消防工程師

        [樂學班]

        9大模塊不過協議退費

        2800(起)

        了解課程

        415人正在學習

      • 一級消防工程師

        [考前沖刺班]

        考前集訓 沖刺及格線 校方服務

        780起

        了解課程

        392人正在學習

      各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