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政策時滯不同
政策時滯----指從認識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動到產生效果為止所需要的時間。
1.政策時滯可分為內部時滯和外部時滯
政策時滯越短,政策當局越是能夠對有關情況做出及時反應,政策也就越能快速地發揮作用。
政策時滯可分為內部時滯和外部時滯。
(1)內部時滯----指采取政策行動的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具體而言又包括認識時滯、決策時滯和行動時滯。
認識時滯----指政策當局意識到發生了問題到決定采取政策之間所需要的時間。
財政政策的認識時滯同貨幣政策的認識時滯大致是相同的。
決策時滯----指政策決策者認識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動到政策制定完畢之間所需要的時間。由于財政手段和變化需要通過較煩瑣決策程序,財政政策的決策時滯一般要比貨幣政策的決策時滯長。
行動時滯----指從政策制定完畢到開始執行之間所需要的時間。
貨幣政策手段一經決定變更,可以立即予以實施,所以行動時滯較短。至此,可以得出初步結論:財政政策的內部時滯比貨幣政策的內部時滯要長一些。應該注意的是,這是就“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部分而言的,如果是經由“自動穩定器”實施的財政政策,其內部時滯是不存在的,或者說內部時滯為零。
(2)外部時滯——指從政策開始執行到政策對目標發揮作用之間所需要的時間。
財政政策通常直接影響收入和支出(包括消費支出和投資支出);
貨幣政策則通過影響中介指標,間接地影響收入、消費和投資。
財政政策的外部時滯比貨幣政策時滯要短一些。它表明財政政策能夠更快地對經濟運行進行調節。但是,這一點常被財政政策所具有的較長的內部時滯所抵銷,就總的政策時滯來說,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究竟誰長誰短,不能一概而論,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五)對利率變化的影響不同
擴張性財政政策有可能導致利率的提高,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有可能降低利率。
原因:
1.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意味著政府在金融市場上籌措資金,并不增加整個金融市場的貨幣供應量,而只是把個人和企業的資金轉移到政府手上,由于政府占用了民間資金,就可能對投資和消費產生排擠效應,使金融市場資金緊張,從而可能導致市場利率的上揚。
2.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意味著貨幣供應量增加,對利率具有壓抑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利率變化方向的不同影響是財政政策同貨幣政策之間的重要差異,這個差異表明,政府可以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兩個不同的工具來配合使用,以便實現一些相互沖突的目標。
【例題12 ·多選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差異主要體現在:
A.宏觀經濟目標不同
B.傳導機制不同
C.政策手段不同
D.政策時滯不同
E.對利率變化的影響不同
『正確答案』BCDE
『答案解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實施政策的主體不同、傳導機制不同、政策手段不同、政策時滯不同、對利率變化的影響不同。
【例題13·多選題】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差異,除政策手段不同外,還表現在:
A.宏觀經濟目標不同
B.實施政策的主體不同
C.傳導過程的差異
D.政策時滯不同
E.對利率變化的影響不同
『正確答案』BCDE
『答案解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實施政策的主體不同、傳導機制不同、政策手段不同、政策時滯不同、對利率變化的影響不同。
二、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與配合
所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配合----指政府將財政政策同貨幣政策按某種形式搭配組合起來,以調節總需求,最終實現宏觀經濟的內外平衡。
針對不同的宏觀經濟狀況搭配使用而言,在一般情況下,我們予以關注的主要是擴張型財政政策、緊縮型財政政策與擴張型貨幣政策、緊縮型貨幣政策之間的不同組合模式。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最有代表性的配合模式:
(一)“雙緊”的財政與貨幣政策
1.“雙緊”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同時緊縮,意味財政增收減支形成盈余或減少赤字,銀行收緊銀根,縮小信貸規模以減少貨幣供應量。
實施結果表現為社會總需求受到強烈抑制,經濟發展速度受到影響。
2.適用條件:
需求膨脹,物價迅速上升;瓶頸產業對經濟起嚴重制約作用;經濟秩序混亂,經濟出現過熱現象。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