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 【解析】英國思想家、科學家培根被譽為“近代實驗科學的鼻祖”。達爾文是生物進化論的創始人;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赫爾巴特被譽為科學教育學之父。
2.D 【解析】學校物質文化是學校精神文化的物質載體,體現著一定的價值目標和審美意向等。
3.A 【解析】“君民”體現了一種階級關系,因此引句揭示了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4.D 【解析】題干的描述符合綜合課程結構的含義。
5.A 【解析】“四德教育”的核心應該是家庭美德教育。沒有家庭美德,就做不到尊老愛幼,更談不上做人處事、交往禮儀等其他美德。
6.A 【解析】直觀教學的具體手段包括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語言直觀。
7.B 【解析】以測驗目的為依據,測驗分為安置性測驗、形成性測驗、診斷性測驗和總結性測驗。
8.B 【解析】人的活動具有目的性,這是人的實踐活動與動物本能活動的根本區別。
9.D 【解析】國際上理解教育實質是在教育中貫穿多元主義價值觀。
10.B 【解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因。
11.A 【解析】一刀切違背了人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12.D 【解析】教育是文化傳承的主要手段,教育具有大規模、高效率的特點。
13.B 【解析】個體身心發展具有順序性,“拔苗助長”和“陵節而施”違背了教學的順序性規律。
14.B 【解析】中國近代第一個實施的學制是癸卯學制,這是我國學校從古代學校向現代學校發展的第一個學制。
15.D 【解析】德育個體發展功能應注意尊重學習個體的主體性。
二、判斷題
16.× 【解析】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關于學習和教育的觀念,而且對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的個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臺。
17.× 【解析】教育本身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教育具有雙重文化屬性:一方面它是傳遞和深化文化的手段,這時它與文化構成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另一方面它的實踐者及實踐本身又體現著文化的特質,如思想觀念、價值傾向和行為方式,這時它就成為文化本體。由此可見,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它在社會文化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文化通過教育活動得以傳遞和深化;另一方面,文化通過教育發展得以豐富。
18.× 【解析】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學校教育的內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礎性,因此對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具有長遠的價值。此外,學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識和自我教育能力,對人的發展具有長遠意義。
19.× 【解析】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建設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師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和建設者。教師本身也是一種課程資源,是素材性課程資源的重要載體,并且自身就是課程實施的首要的基本條件資源。
20.× 【解析】教育行動研究是指實務工作者在實際工作情景當中,根據自己實務活動上所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并通過實際行動付諸實施執行,進而加以評價、反省、回饋修正,以解決實際問題。教育行動研究是以實踐為主要導向的,它與教師在學校,特別是教室中的實踐有著緊密的聯系。
21.× 【解析】在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說服的方法作用的確很大,但說服的方法不是萬能的,不是“一切”學生都能通過說服的方法教育好,必須輔以紀律處分等強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2.√ 【解析】意義識記是通過積極地思維活動,找到新材料和已有知識問題相聯系,使新材料成為已有知識系統的組成部分。在教學中要使學生盡量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材料,即使是無意義的材料,也要盡量賦予人為的意義。
23.× 【解析】分組教學雖然是為了克服班級授課制的弊端而提出的,但它又存在著難以科學地鑒別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容易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等缺點。
24.× 【解析】馬斯洛指出,基本需要雖然有層次之分,但這種層次并不是固定的順序,而只是一種一般模式。在實際生活中,有些富有理想和崇高價值觀念的人會為了某種理想和價值而犧牲一切,從而使需要的層次順序發生變動。
25.× 【解析】一般認為,認知方式是指學生在加工信息時(包括接受、儲存、轉化、提取和使用信息)所習慣采用的不同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持久性和一致性,它與學生的個性相關,而且與學生的情感和動機特征等聯系在一起。認知方式一般是根據兩極來描述的,沒有高低和好差之分。
三、填空題
26.相對獨立性
27.目標
28.有目的
29.兒童尊嚴
30.教育方針包括教育目的
四、名詞解釋
31.智育是授予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與學習有關的認知因素的教育。
32.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規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層次結構的、按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它從初等學校延伸到大學,并且除了普通的學術性學習以外,還包括適合于全日制職業技術訓練的許多專業課程和機構。
33.設計教學法主張廢除班級授課制和教科書。打破傳統的學科界限,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習目的和內容,在自己設計、自己負責的單元活動中獲得有關的知識和能力。
34.教學策略是指為達到某種預期效果所采取的多種教學行動的綜合方案,就是在教學目標確定以后,根據已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特征,有針對性地選擇與組合有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與技術,以便形成具有效率的活動方案。
35.班級管理是指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班級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
五、簡答題
36.【答案要點】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對學生應盡的義務做了專門規定。
(2)學生應盡的法律義務包括:①遵守法律、法規;②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③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④遵守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
37.【答案要點】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2)教育目的體現了人們的教育理想;
(3)我國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基礎上。
38.【答案要點】夸美紐斯對教育學的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主要有:
(1)構建了教育學的學科基本框架,確定了教育學的基本研究內容。在《大教學論》中,
夸美紐斯論述了教育目的、教育與社會、自然-和人的關系、教學的內容、方法、組織形式、原則及規律、道德教育和教學管理等。
(2)強調普及義務教育,論證了普及義務教育的天然合理性。
(3)從理論上論證了教育適應自然的思想。強調人人都應受到同樣的教育、教育要遵循人自然發展的規律和實行“泛智教育”。這一思想為后來的自然主義教育開辟了道路。
(4)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并論證了一系列教學原則。
(5)首次提出了“學年制”的思想,尤其是從理論上論證了“班級授課制”這一學校最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使人類的學校教育更加趨向正規化。
39.【答案要點】
(1)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在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延續中起橋梁與紐帶作用。
(2)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塑造年輕一代的品格中起著關鍵性作用。
(3)教師是人潛能的開發者,對個體發展起促進作用。
40.【答案要點】
(1)學生的知、情、意、行諸因素統一發展的規律;
(2)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規律;
(3)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的規律;
(4)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和反復性的規律。
六、論述題
41.【答案要點】
(1)改變學校教育過于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是我國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一視同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2)“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同時也要看到學習成績不好學生的潛力,要采取積極措施促進后進生的發展。
(3)我國實行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素質教育區別于應試教育的標志之一。素質教育強調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在教育中每個人都應該得到發展,這是每個學生的基本權利。所以,無論是教師、學校還是社會以及相關教育部門,都不能只把關注的眼光放在少數優等生身上,要使所有的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展。
(4)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評價方式。不能把學習成績當作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改變將學生學業成績當作評定教師業績唯一標準的方式。
(5)教師對于后進生,要善于發掘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其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針對后進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對癥下藥,進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而不是對后進生采取忽視的態度。材料中老師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回答,而不叫一般學生的行為就是對后進生的忽略,是不利于學生發展的。總之,通過課程教學改革,改變教師在教學中關注不均衡的情況,既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又需要社會相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學生家長的支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從根本上改變教師在教學中關注不均衡的情況。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教師資格考試歷年真題 教師資格考試培訓 教師資格考試教材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教師資格
[筆面護航班]
筆試+面試 協議保障 2期重學高端服務
教師資格
[沖關暢學班]
入門+進階 精選教材 協議保障 1期重學
教師資格
[精品樂學班]
課程模塊 準題庫自主練習重點強化學科全面
教師資格
[面試特訓班]
全新升級模塊 協議重學 研發資料班主任督學
教師資格
[面試精品班]
課程模塊 學科試講 高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