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組織協調、形成機制
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科學決策機制
預防應急機制(編制應急預案,增加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和保障機制
組織機制、協調機制:包括派工作組/成立專門機構/增加人員等等
建立完善各種監督機制
形成信息的反饋機制
6.增加投入、依靠技術
在……方面,大力增加財政投入
增加對……的財政和貸款支持
依靠……技術,解決……問題
7.加強監管、全面落實
加強社會監督(群眾監督),設立舉報熱線(舉報信箱)
媒體監督(輿論監督)
領導(上級)監管
建立完善系統嚴格的評價、考核的指標體系
加大整頓力度
檢查督察
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嚴厲查處和懲處責任人
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頂風違紀的行為從嚴查處,絕不姑息。
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強調制權)
8. 總結反思、借鑒經驗
總結……的經驗教訓
借鑒國內外的各種先進經驗
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措施
推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產權制度,深化價格體制和財稅金融投資體制改革等體制、機制方面的改革;
探索建立科學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全面客觀地衡量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果和付出的代價;
建立科學的干部實績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的節約、環境的保護、群眾生活質量的改善程度等內容,納入考核評價指標之中。
完善監督體系,特別是建立健全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機制,進一步加大監督力度。
保護環境的基本措施
一是落實環境保護責任制。地方政府要對環境質量負總責,將環保目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范圍和干部政績考核。從今年開始,每半年公布一次各地區和主要行業的能源消耗、污染排放情況。要建立環保工作問責制。
二是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各地都要制定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并層層分解,落實到基層和重點排污單位,不得突破。
三是加強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今后凡是不符合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建設項目,不得審批或核準立項,不得批準用地,不得給予貸款。
四是制定區域開發和保護政策。根據不同地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規范國土空間開發秩序。
五是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建立完備的環境執法監督體系,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和案件。
六是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環境問題。注重運用市場機制促進環境保護,建立能夠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價格和收費機制,完善生態補償機制。
七是進一步增加環保投入。要把環境保護投入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保證環保投入增長幅度高于經濟增長速度。
八是不斷加強環保監管能力建設。建立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切實提高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置能力,加強環保隊伍建設。要大力開展環境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環保意識,在全社
會形成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