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具有以下鮮明特色:
1.依據最新大綱,體現命題趨勢
教材在編寫時緊扣教師資格考試大綱,深入、細致地研究了大綱中的考試目標、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試卷結構和題型示例,凝聚了知名專家學者的經驗和智慧,旨在幫助考生切中考試重點,少走彎路,縮短備考時間,提高備考效率。
2.體例科學,結構合理
教材設置了“考綱呈現”“命題面面觀”“考點預測及例題精講”“真題鏈接” “案例鏈接”“知識拓展”
“備考點撥”“復習重點”“高頻命題”等欄目,所設欄目環環相扣,科學實用,使考生能夠系統準確地掌握重點知識,迅速捕捉考試要點,強化學習效果。
3.知識點翔實,講解深入淺出
教材根據大綱要求的模塊來組織編寫,涵蓋了所有考點,并進行了適當的拓展與延伸。在知識講解上,深入淺出,把知識講得既全面透徹,又通俗易懂,方便考生迅速理清頭緒,準確把握考試脈搏,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
4.講練結合,解析精當
教材采取了講練結合的方式,在講解內容時穿插了“考點預測及例題精講”和“真題鏈接”,使考生能輕松地理解和掌握所闡述的知識點;同時,本書還在每一個模塊后設置了“高頻命題”,所有的試題都配備了詳盡的解析,幫助考生及時查缺補漏,做到學練結合,具有實戰感,從而有步驟、有計劃地提高應試能力。
5.真情回饋,物超所值
為使廣大考生享受更多的超值服務,讀者可憑隨書贈送的上機模考光盤和備考沖關手冊提前感受上機考試的氛圍,輕松獲得更多的學習輔導,光盤內的試題內容經命題研究專家精心選擇,軟件可以實現智能閱卷、錯題回顧的功能,幫助考生更好更快地通過考試。
6.權威、專業、系統的服務
歡迎您前來訂購,客服咨詢熱線:010-59797966 / 4000-18-8000
《綜合素質》
模塊一 職業理念
第一章 教育觀...........................................3
第二章 學生觀..........................................16
第三章 教師觀..........................................23
模塊二 教育法律法規
第一章 教育法、法規、政策概述..........................47
第二章 教育法律基礎....................................49
第三章 我國主要教育法律法規............................55
第四章 教師的權利和義務................................73
第五章 學生的權利保護..................................81
模塊三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第一章 中學教師職業道德概述............................93
第二章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概述............................99
第三章 教師職業行為...................................102
第四章 教師職業道德評價...............................116
模塊四 文化素養
第一章 中外歷史常識...................................125
第二章 中外科技史.....................................139
第三章 科學常識.......................................148
第四章 中國文學常識...................................159
第五章 世界文學常識...................................182
第六章 中國傳統文化常識...............................193
第七章 藝術鑒賞知識...................................198
模塊五 基本能力
第一章 信息處理能力...................................219
第二章 邏輯思維能力...................................236
第三章 閱讀理解能力...................................255
第四章 寫作能力.......................................274
《教育知識與能力》
模塊一 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
第一章 教育概述.........................................3
第二章 教育學及其發展..................................10
第三章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16
第四章 教育與個人的發展................................21
第五章 學校教育制度....................................27
第六章 教育目的........................................33
第七章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40
模塊二 中學課程
第一章 課程概述........................................49
第二章 課程類型........................................51
第三章 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評價....................53
第四章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57
模塊三 中學教學
第一章 教學概述........................................67
第二章 教學過程........................................68
第三章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74
第四章 教學原則........................................80
第五章 教學方法........................................84
第六章 教學組織形式....................................87
第七章 當前教學改革的主要觀點與趨勢....................91
模塊四 中學生學習心理
第一章 感覺與知覺......................................99
第二章 注意...........................................102
第三章 記憶...........................................105
第四章 思維與問題解決.................................109
第五章 學習動機.......................................114
第六章 學習遷移.......................................121
第七章 學習策略.......................................126
第八章 學習的基本理論.................................135
模塊五 中學生發展心理
第一章 中學生的認知發展...............................154
第二章 中學生的情緒情感...............................157
第三章 中學生的人格發展...............................163
第四章 中學生的身心發展...............................174
模塊六 中學生心理輔導
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述...................................185
第二章 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186
第三章 中學生心理輔導的方法...........................190
模塊七 中學德育
第一章 中學生品德發展概述.............................200
第二章 品德發展的階段理論.............................205
第三章 德育的概念、意義和主要內容.....................208
第四章 德育過程.......................................210
第五章 德育的原則、途徑和方法.........................212
第六章 “三生教育”、安全教育及升學就業指導...........216
模塊八 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
第一章 班級與班集體的形成.............................228
第二章 課堂管理.......................................231
第三章 課堂紀律的管理.................................234
第四章 班主任.........................................237
第五章 課外活動.......................................240
第六章 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245
第七章 教師心理.......................................248